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总结我院12例经手术治疗病例的临床和超声资料。结果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二维超声显示肝门区结构紊乱,呈蜂窝状或迂曲的管状元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呈红蓝相间的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将取样容积置于病变区内可探及平坦低速的连续性门脉样血流信号。结论 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理想的影像学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2例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声像图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12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全部经CT及动脉间接门静脉造影证实,其中5例为原发性,肝脏损害轻微,7例为继发性,肝脏损害严重。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二维超声显像肝门区结构紊乱,呈蜂窝状或网格状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呈红蓝相间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在蜂窝状或网格状无回声区显示门静脉样血流频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性、无放射性、简便、实时的优点,可准确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3.
赵冰  袁建军 《中原医刊》2000,27(1):51-52
本文总结16例门脉海绵样变性的超声表现如下:(1)二维超声:沿门脉主干(及分支)探查可见峰窝状结构,图象放大后辨认是由多条细小迂曲的管道组成,此种改变有时还可累及胆囊静脉和脾静脉。(2)彩色多普勒显像:病变区的峰窝状态结构内可探及红蓝相间的彩色血流信号,色泽较暗。(3)脉冲多普勒;将取样容积置于病变区的峰窝状结构内,可录及连续性带状平坦低速的门脉样血流频谱。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门脉海绵样变性作出明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非肝病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超声二维声像图特点及能量多普勒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在二维超声下观察门静脉主干及分支的结构,用能量多普勒观察病变区的血流状态及微血管的充盈情况。结果:肝门部正常门静脉、胆管结构消失,呈蜂窝状无回声区,CDE为明亮红色相互连通的血流图像,脉冲多普勒(PW)示血流信号为门静脉样低速血流频谱。结论:二维超声结合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能为小儿非肝病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显像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37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37例患者中,门静脉海绵样变局限于门脉主干者8例,门静脉主干、左右支均发生病变者13例,门静脉主干、左支3例,单纯左支受累1例,门静脉主干及右支2例,门静脉及脾静脉受累5例,门静脉及胆囊静脉受累者3例,门静脉及脾静脉及胆囊静脉受累2例。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显像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5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患者门静脉情况、血流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显像具有特异性,其声像比较特殊,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很客观的反映出患者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位置、性质等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7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其中5例经手术证实,2例经血管造影证实,诊断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门静脉海绵样性的二维超声具有特征性改变,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脉冲多普勒(PD)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并进行鉴别诊断。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理想的影像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探查了75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其中有40例伴有门静脉癌栓(PVTT),发生率占53.5%;以主干分布最多见,其次为左支、右支,并可同时累及主干及其分支。受侵的门脉内径多明显增宽,门脉内见局限性或弥漫性实性光团,部分或完全阻塞管腔。肝动脉内径增宽,易于显示。CDFI探查发现:门静脉血流未变细、中断或出现逆流现象;肝动脉血流速度加快,血流量增加。二维超声及CDFI大大提高了对门脉癌栓的检出率,并能判断门脉阻塞程度,为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肝癌继发门静脉瘤栓,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极大。故对瘤栓的检出至关重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二维超声显示肝内癌肿病变以及门脉内栓子的同时。能显示门脉血流的形态变化以及肝动脉系统的血流、结构变化。本文通过对28例肝癌继发门静脉瘤栓的探查,探讨CDFI与二维超声显像特点以及对门脉瘤栓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超声乏氏试验在诊断颈内静脉囊样扩张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5例颈内静脉囊样扩张症的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脉冲多普勒超声的研究,超声Valsalva试验之前和试验期间分别测量静脉内径并观察其CDFI的血流信号和PDE的血流频谱。结果在试验期间与试验前相比较,2D图像上所有观察的病变静脉内径均扩张至1.5倍以上,CDFI和PDE则显示局部出现一过性逆流及随后的血流速度降低。结论超声Valsalva试验(乏氏试验)是诊断颈内静脉囊样扩张症的一种准确、可靠且简便易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病因学诊断价值,以及其声像图改变。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3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观察门静脉系统的血流状况,结合二维超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病因作出诊断。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门静脉主干及周围分支呈蜂窝状、多条迂曲扩张的管状结构,内充满门静脉样血流。引起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原因主要包括肝硬化伴门静脉血栓和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另外还有肝癌伴门静脉癌栓、门静脉炎和原因不明。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病因学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伏焱 《中外医疗》2010,29(35):9-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对经间接门静脉血管造影证实的5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了观察。结果 5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彩超结果与间接门静脉血管造影符合。结论彩色多普勒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无创检查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60例肝硬化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周、1、3、6、12个月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术后1周与术前疗效,并采用凸阵探头CDFI、B-flow及相控阵探头CDFI 3种模式监测分流道功能,数据显示术后1周门静脉内径、脾脏大小显著下降,门静脉流速显著增快,胃左静脉血流方向以向肝血流为主.凸阵探头CDFI、B-flow模式以及相控阵探头CDFI模式对TIPS分流道全程血流显示率分别为82.4%、74.0%及97.9%.数据分析表明相控阵探头CDFI模式对判断分流道闭塞具有较高准确性;"至少2种模式显示局部充盈缺损和(或)局部血流加速"的方法有利于判断分流道内血栓存在或狭窄;同时,结合患者腹水变化、胃左静脉血流方向、临床一般症状等,更加有利于判断TIPS分流道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螺旋CT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34例经临床证实的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MS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上腹部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10例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方法进行血管成像。结果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螺旋CT主要表现为: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扩张增粗,门静脉走行区可见迂曲扩张、紊乱的静脉血管影;肝实质动脉期一过性异常灌注;显示原发病灶。结论螺旋CT可优化门脉侧支循环显示,是诊断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是门静脉完全或部分阻塞后在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支静脉或阻塞后再通。通过对 2 1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与手术结果对照 ,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率为 10 0 %。彩色多普勒超声为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提供了一套新的途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门脉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测5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ChildA级20例,B级20例,C级10例)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Vpv)、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内径(Dsv)、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Vsv)、脾静脉血流量(Qsv),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肝硬化患者Dpv、Dsv增宽,Vpv、Vsv减慢,Qsv增加;肝功能损害越严重,变化越明显。结论:CDFI提供的信息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B)及肝硬化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彩色多普勒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在原发性肝癌 (HCC)合并门静脉癌栓 (PVTT)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1例HCC伴PVTT的CDFI血流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门脉内径明显增宽 ,血流束变细或充盈缺损 ,甚至血流中断 ;癌栓内探及动脉血流频谱 (2 7.5 % ) ,侧支循环血流 (5 6 .9% ) ,返流血流 (11.8% ) ,肝动脉 门静脉瘘 (2 3.5 % ) ,肝动脉明显增粗 ,流速增快。结论 :CDFI可以反映门静脉及肝动脉的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和经肝/脾穿刺先开通门静脉再联合TIPS重建门静脉分流道,治疗伴有或不伴有海绵样变性的门静脉血栓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2002年7月至2007年8月65例伴或不伴有海绵样变性的慢性门静脉血栓患者,采取经皮途径开通门静脉,其中直接行TIPS 40例,经皮肝穿门静脉25例,或经皮脾穿脾静脉5例,行球囊扩张门静脉后再行TIPS,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之后每隔3个月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胃镜和超声复查,观察成功率、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 65例中54例成功行TIPS(83.1%),其中直接行TIPS、经肝、经脾联合TIPS分别成功36例、15例和3例.51例伴有肝硬化的成功率82.4%(42/51)与14例不伴有肝硬化的成功率85.7%(1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6).39例伴有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成功率[71.8%(28/39)]与不伴有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成功率[100%(26/2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经肝的25例中,15例开通门静脉成功,之后对失败的5例行经脾开通门静脉,成功3例,再联合行TIPS,总成功率为72.0%(18/25).术后30 d死亡3.7%(2/54),随访1 d到63个月,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为27.8%(15/54);修正率为22.2%(12/54);中位生存时间为31.4个月.结论 用常规TIPS或经肝/脾穿刺开通门静脉再联合,TIPS治疗伴或不伴海绵样变性的门静脉血栓,是临床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经皮肝穿、经皮脾穿和(或)经颈内静脉入路是处理门静脉可供选择的途径,开通门静脉并维持其血流回流通畅是门静脉血栓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