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的42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婴儿先心病围术期的处理经验。方法:2002年4月至2004年12月共施行婴儿期先心病外科手术42例,行体外循环39例,非体外循环3例;行根治性手术40例,减状手术2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7.1%。其余患儿随访2~32个月,效果满意。结论:掌握手术时机,注重围术期综合治疗,能明显提高婴儿先心病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效果.方法 手术治疗婴儿先天性心脏病100例,其中,法洛四联症(TOF)50例,大动脉转位(TGA)15例;完全性房室隔缺损(TECD)15例;主动脉弓中断( IAA)1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8例.结果 本组术后30d死亡4例(4.0% ).术后并发症25例(25.0%),主要为低心排和/或肾功能不全16例、低钙血症者4例、低氧血症2例、肺不张2例、感染1例.出院后患儿心功能Ⅰ级80例、Ⅱ级18例、右心功能不全2例.结论 婴幼儿CCHD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手术治疗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一期根治手术的效果。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手术治疗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204例,男136例,女68例。年龄23h~12m(5.3±3.8)m。新生儿58例,1~3m 54例,3~6m 45例;体重1.5~13.5(6.2±2.2)kg,小于3 kg 10例,3.1~4 kg 23例,4.1~5 kg 32例,5.1~10 kg 134例,大于10 kg 5例。其中:法洛四联症(TOF)107例,合并肺动脉闭锁(PA)15例;大动脉转位(TGA)38例;完全性房室隔缺损(TECD)21例;主动脉弓中断(IAA)16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12例;永存动脉干(PTA)10例。全组均一期根治,急诊手术67例,择期手术137例。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中度低温(26℃~28℃)110例,深低温(16℃~18℃)停循环67例,深低温低流量[50m l/(kg.m in)]27例。结果本组早期(术后30 d)死亡15例(7.3%)。死亡原因:1例TGA主动脉吻合口出血,另1例右冠状动脉损伤,余均为严重低心排和/或肾功能衰竭。术后主要并发症:低心排和/或肾功能不全、低钙血症、低氧血症、肺不张、感染。189例存活者随访2~72个月:死亡1例,为心内型TAPVC患儿,术后1年因呼吸道感染在其他医院治疗过程中死亡,死因不详;右心功能不全1例,为Ⅰ型PTA患儿,出院后6m出现肝大、腹水,对症治疗一周后症状明显改善;余患儿心功能Ⅰ级168例、Ⅱ级19例。结论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呼吸循环不稳定和/或重度低氧血症者,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术前不利因素的积极纠治和精心的手术设计,为手术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6个月内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小于6个月婴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外科治疗结果,探讨小婴儿危重先心病围术期的处理.方法 87例6个月以内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均行一期根治手术,全部采用经口或鼻气管插管,气静复合麻醉,2例PDA在非体外循环下,经左腋下小直切口行PDA结扎术,其余85例均经胸骨正中切口和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 全组死亡3例,病死率3.4%.发生并发症33例,发生率37.9%,主要包括残余病变、低心排、反复气管插管和感染.结论 小婴儿危重先心病早期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良好效果.加强围术期的综合治疗措施,合理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并初步分析婴儿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支气管狭窄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小儿外科诊治的婴儿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支气管狭窄治疗过程的临床资料,15例单纯行心脏畸形矫治术,2例心脏手术同期行气管狭窄矫治术,另3例未手术治疗。结果行心脏手术和同期行心脏手术及气管矫治术患儿的状况良好,2例未手术患儿死亡,另1例未手术状况尚可并继续随访中。结论婴儿简单先心病合并气管支气管狭窄不少见,积极治疗策略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绪明 《现代医学》2002,30(5):283-285
心血管外科是一门年轻的医学学科,起步虽晚,但发展神速。心脏外科的历史经历了4个时代,即(1)心外手术时代:以Grossl938年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成功为标志。(2)闭式心内手术时代:Bailey在美国费城于1948年成功地做了第一例二尖瓣辩狭窄交界成形术,开创了闭式心内手术的先河。(3)心内支视手术时代:Gibbon、Dennis和量Lillehei是这个时代体外循环的先行者。1939年Gibbn首次研制出人工心肺机,1953年完成了首例在体外循环下小儿房间隔缺损修补术。Kirklin和量Lilehei将心内支视手术逐步演变成今天的标准操作程序。(4)心脏部分或全部置换时代:这个时代包括瓣膜置换、生物材料应用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该时代的高潮是心脏移植,以1968年南非的Barnard第一例心脏移植成功为标志,而美国加州的Bailley则被称为“小儿心脏移植之父”。  相似文献   

7.
8.
9.
黄大鸣 《广西医学》2001,23(3):604-605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在婴儿期死亡率很高。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是降低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率的关键。作者在 1 987~ 1 994年中 ,早期确诊婴儿先天性心脏病 2 53例并随访 2 4个月 ,现将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987~ 1 994年在儿科门诊和婴儿保健中 ,收集有心脏杂音、原因不明的青紫和气促、反复肺炎、难治性心力衰竭等等可疑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 1 0 68例。其中 ,男性为 72 3例 ,女性为 345例 ;年龄 2天~ 3个月。临床表现有肺炎 53例 ,青紫 68例 ,心力衰竭 1 0例 ,气促 8例 ,心尖搏动异常 5例 …  相似文献   

10.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婴幼儿因年龄小、病变复杂、病理改变严重、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994年6月-2004年9月,我院治疗各种类型复杂先心病127例,均经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0月期间137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在心脏跳动下实施外科治疗的体会.方法在低温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保持心肌有氧血供,将左房引流管经二尖瓣口置入左室,持续吸引,并使左室腔与大气相通.完成心内畸形矫治后,采用综合序贯排气法排除心腔气体.结果全组死亡5例,死亡率3.6%.无因体循环气栓而致认知和肢体功能障碍者,无气管切开者.结论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可作为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应用于简单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中.  相似文献   

12.
急诊外科治疗危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258例小于1岁的危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急诊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外科住院患儿中,诊断明确后24 h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258例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男性150例(58.1%),女性108(41.9%);年龄6 d至11个月[(7.5±4.3)个月];体质量2.1-9.5(5.5±3.3)kg.术前合并有急性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肺部感染、重度贫血、营养不良、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患儿占90.2%(233例).全组中246例(95.3%)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畸形矫治,12例(4.7%)行动脉导管结扎术.结果 全组心血管畸形一期矫治率为92.3%,总治愈率达到96.9%.患儿的心内直视手术是在心脏停跳与心脏不停跳两种方法 下进行.两者体外循环时间分别约(105.00±38.71)、(71.89 4-27.78)min.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为6~154(16.5±9.3)h;ICU住院时间为48-174(98.5±33.6)h;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为6.9%;心肺脑肝肾重要脏器严重并发症发牛率为12.9%;死亡8例(3.1%),死产原因:7例复杂畸形患儿中死于低心排综合征5例,心律紊乱1例,呼吸衰竭1例;另1例患儿死于心率紊乱.结论 危重婴儿先心病在明确诊断后尽快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发有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并不是手术绝对禁忌证;低月龄和畸形复杂是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合并重症肺炎的不同治疗方法及预后,探讨最佳的治疗策略。方法: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2014年1月至12月共收治2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患儿,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 2.0~19.0(5.9±4.3)个月,体重3.3~10.0(5.8±1.8) kg;均采用完全控制肺部感染后再考虑手术治疗的策略(内科治疗组)。 2015年1月至12月共收治29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患儿,其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2.0~27.0(6.1±3.9)个月, 体重3.1~8.0(4.8±1.0) kg;积极采用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无明显改善则安排手术治疗(联合治疗组)。结果:内科治 疗组患儿住院时间为3~26(11±6) d,1例院内死亡。出院后有5例选择进一步手术治疗。联合治疗组患儿术前住院时间 1~21(10±6) d。联合治疗组患儿总的住院时间为14~48(24±9) d,手术后住院时间为6~35(14±7) d。随访30 d,联合治疗 组患儿有1例死亡,为术后当天死亡,病死率为3.4%。内科治疗组6例死亡,病死率为22.2%。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 并重症肺炎需要尽早手术治疗,矫正心脏畸形,减少肺部血流,有助于肺部感染的控制,减少病死率。儿科和心脏 大血管外科的积极合作是治疗这类患儿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4.
53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手术纠治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2例行姑息手术,51例行解剖矫治(其中2例为急诊手术)。结果 53例患儿中,1例于术后8d肺部感染继发多脏器衰竭死亡;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肾功能衰竭1例,延迟性心包填塞1例,胸骨哆开1例。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应尽早手术干预,术前诊断、手术时机和方案的选择以及围手术期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手术纠治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2例行姑息手术,51例行解剖矫治(其中2例为急诊手术).结果 53例患儿中,1例于术后8 d肺部感染继发多脏器衰竭死亡;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肾功能衰竭1例,延迟性心包填塞1例,胸骨哆开1例.结论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应尽早手术干预,术前诊断、手术时机和方案的选择以及围手术期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先心痛婴儿心内直视术的麻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60例先心病婴儿的麻醉前用药、麻醉诱导、循环管理、重要器官保护和并发症防治等问题。结果 本组患儿膜式氧合器的比例为67.5%,喉头水肿需再次插管11例(占6.875%),3例法乐四联症患儿麻醉前出现缺氧发作(1.875%)、占法乐四联症患儿的11.1%,术后早期死亡的9例患儿(5.625%,9/160)外,术后仅2例患儿出现RDS(1.25%,2/160)。结论 合理麻醉术前用药、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的选择,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和血流动力学稳定,重要脏器功能的维护,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紊乱的纠正是麻醉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前准备、手术方法、体外循环管理和术后处理的注意事项,以减少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10kg以下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pH)婴幼儿在体外循环(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儿年龄11~26月,平均(19.4±8.5)月;体重5.5~10.0kg,平均(7.6±2.3)kg;室间隔缺损(VSD)20例,其中合并房间隔缺损(ASD)2例,A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2例;肺动脉高压轻度8例,中度11例,重度3例。所有患儿均手术一期矫治,彻底纠正心内畸形,CPB转流时间32~110min,平均5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1~30min,平均22min;心脏全部自动复跳,均顺利脱机;l例因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死亡,病死率4.5%,余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婴幼儿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应充分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手术操作熟练,重视体外循环管理、围手术期处理,尤其是新技术、新药的合理应用,都有助于提高婴幼儿心脏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5kg以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5 kg以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CHD)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管理策略,以减少婴儿先心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5 kg以下婴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的CPB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34例,年龄13 d至9个月,平均(3.71±2.25)个月、体质量2.5~5.0(4.23±0.59)kg;采用中低温中等流量CPB 18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3例、深低温低流量CPB(DHLF)9例、DHCA结合DHLF 4例;26例行超滤.结果开放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34例(100%),无严重心律紊乱;32例顺利停体外循环,无严重的CPB并发症.死亡4例,死亡率为11.8%.结论小预充、CPB中较高的血球压积(HCT)和胶体渗透压、充分静脉引流及与温度匹配的足够灌注流量、良好的心肌保护和脑保护是低体重儿成功CPB的关键,适时的超滤是减少CPB术后并发症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对233例手术治疗的肺血减少型先心病患儿的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心脏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或螺旋CT心血管成像等检查明确诊断并对肺血管发育进行全面客观评估后,制定适当手术方案.行各类解剖矫治术201例,各类生理矫治及姑息性手术32例.术后密切观察各监护指标变化,并给予充分镇静、适当体位、循环及呼吸功能支持.结果:体外循环(118.23±27.25)min,主动脉阻断73.26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17.64±12.23)min,术后多巴胺平均用量(7.52±2.12)mg·kg-1·min-1,术后监护(73.2±24.5)h,术后住院(9.5±5.6)d.手术死亡11例,病死率4.7%;各类手术并发症52例,发生率23.4%,近、远期随访结果无死亡病例.结论:客观全面的术前影像学评估,正确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监护和治疗可大大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