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宝月 《河北医学》2000,6(12):1121-1121
胆道蛔虫是肠蛔虫症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由蛔虫进入胆道,引起胆道及oddi括约肌痉挛,使患者突然感到剧烈的上腹部疼痛,是内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我们从1995年2月至1999年12月收治胆道蛔虫症65例,其中35例应用阿斯匹林、维生素K3治疗(称A组),30例用阿托品等对症治疗(称B组).现将两组治疗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1988年以来,采用阿酒合剂(阿斯匹林+白酒)治疗肠蛔虫及胆道蛔虫引起的腹痛,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本组72例,①一般状况好。②均具备肠及胆道蛔虫的典型症状和体征,且均有大便虫卵阳性或呕虫、便虫史。③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腹痛。其中男45例,女27例;年龄2~56岁,  相似文献   

3.
我院从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采用胃镜直视下取蛔虫治疗胆道蛔虫共12例,取得完全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所有12例患者均来自本院的门诊,其中女8例,男4例,年龄8-35岁之间,均有突发剑突下剧烈绞痛、展转不安伴全身冷汗和面色苍白,同时有剧烈呕吐和胆汁吐出.入院时查体发现仅8例患者剑突下偏右有深压痛,余腹部体征不明显.发病时间最短的3小时,最长的2天.结合临床和急诊B超检查诊断为胆道蛔虫症.拟在胃镜下行胆道蛔虫取出术.  相似文献   

4.
王振学 《河北医学》1998,4(3):81-82
两种方案治疗胆道蛔虫34例(067403)河北省承德县仓子卫生院王振学胆道蛔虫是肠道蛔虫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蛔虫有钻孔的习性,当肠道环境发生改变不适于蛔虫生活或肠道括约肌松驰时,蛔虫向上逆行钻入胆道,即引起胆道蛔虫病,属祖国医学“蛔厥”的范畴。笔者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胆道蛔虫疾病中的作用.方法:67例胆道蛔虫症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并给予解痉止痛、利胆驱虫、抗感染等手段处理.结果:本组67例患者全部治愈,住院时间2~20 d,平均5 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驱虫彻底,复发率低,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胆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肝脓肿和急性胆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胆道蛔虫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单纯驱虫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近两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该病1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6例患者中女性11例.男性5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4岁。单纯性肛道蛔虫症5例,并炎症型蛔虫症11例。2诊断依据2·1剑突下右上方有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疼痛.症状重而体征轻.间歇期如正常人。2·2恶心、呕吐.有的吐出蛔虫,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或排出蛔虫的病史。2·3大便可找到蛔虫卵。2·4“B”超检查发现胆道蛔虫。2·5排除上消化道溃疡,急性胰腺炎,心绞痛等其他疾病。3治疗方法3·】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镜下胆道蛔虫症治疗的体会.方法 对2007年3月至2009年7月笔者所在科经胃镜检查诊断的6例胆道蛔虫症进行镜下治疗.对虫体嵌顿于十二指肠乳头的6例病例均用活检钳钳除.结果 6例患者症状消失痊愈出院.结论 胃镜在治疗胆道蛔虫症上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余金  王贤  张海华 《右江医学》2006,34(4):410-410
胆道蛔虫症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小儿发病率较高,尤其在基层医院更为常见。我院1995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15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56例,男68例,女88例;年龄3~12岁,其中3~6岁26例(16.7%),7~9岁57例(36.5%),10~12岁73例(46.8%);城镇籍30例(19.2%),农村籍126例(80.8%)。临床表现:本组患儿均有突发性剧烈上腹疼痛,部分患儿在床上打滚、出汗等,间歇期如正常人;恶心、呕吐132例(84.6%),其中吐蛔虫49例(31.4%);发热56例(35.9%),黄疸3例(1.9%);剑突下或偏右压痛150例(96.2%),肝肿大10例(6.4%…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应用莲梅驱蛔汤为主治疗胆道蛔虫症的疗效.方法 选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的实验方法,将91例胆道蛔虫症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以莲梅驱蛔汤为主结合西药解痉、抗感染、驱蛔虫治疗,对照组用解痉、抗感染、驱蛔虫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 治疗组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疗效(P <0.01).结论 莲梅驱蛔汤为主治疗胆道蛔虫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院小儿外科1961年7月~1964年9月住院治疗有严重併发症的胆道蛔虫症共36例,兹从胆道蛔虫症的病理变化及其併发症回顾过去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不足之处,并从预防观点提出胆道蛔虫症的治疗方案。本组36例经手术在胆道和肝脓肿内找到蛔虫及虫卵而确诊。其併发症见(附表)。同时期内经住院治疗的小儿胆道蛔虫症189例,其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1970年10月至1972年12月,用茵黄汤治疗胆道蛔虫症及胆系感染121例,取得一定效果,现小结如下: 一般资料 单纯性胆道蛔虫症20例(甲组),胆道蛔虫合并感染47例(乙组),胆系感染54例(丙组)。男性41例。女性80例,男:女=1:1.97。胆道蛔虫组中最小的年龄为4岁,最大的58岁,多数约在20岁以内;胆系感染组中最小的为15岁,最大的65岁,以30~50岁的患者为多。  相似文献   

12.
陈生杰  秦有明 《中外医疗》2008,27(13):68-68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胆道蛔虫患者同时服用中药自拟的利胆驱蛔汤和西药.结果 100例中于3d内治愈73例,好转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可以取长补短,瓦能消炎利胆,扶正固本,又能解痉止痛,驱除胆道蛔虫.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病30例孙兵(贵州省中医研究所附院贵阳550008)胆道蛔虫病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治疗胆道蛔虫病一般主张镇静、解痉止痛、抗感染,待症状缓解后驱蛔虫治疗。这种西医一般治疗方法,病情易复发,治疗疗程长,易合并胆道感染或蛔虫死于胆道...  相似文献   

14.
1 概况 1、1 作为胆道的殊型疾病—胆道蛔虫占胆道疾病的8~10%并非少见。蛔虫正常寄宿在人体小肠中下段,蛔虫所以能进入胆道而致病,其病因与机制为(1)蛔虫钻孔的僻性;(2)喜碱恶酸;(3)胃肠道功能紊乱;(4)胆道功能紊乱(如总胆管扩约肌舒缩功能失调)和解剖位置异常。蛔虫进入胆道可刺激括约肌而引起强烈的痉挛性腹部绞痛,虫体未完全进入胆道时绞痛最剧。 1、2 蛔虫进入胆囊少见原因:(1)胆囊管细:(2)与胆总管呈一角度;(3)内有海士特氏辨;(4)胆囊收缩;(5)胆汁排泄。 1、3 胆道蛔虫黄染少原因(1)蛔虫体圆滑;(2)胆道纵横运动;(3)括约肌麻痹。一旦出现黄疸发烧示有胆道感染。 1、4 蛔虫进入胆道后的结局:(1)出来:①蜷曲后拉;②调头;③胆汁冲出;④胆道收缩。(2)死亡:①死亡后被胆汁冲击;②被胆道收缩排出;③残留胆道逐渐消失或形成结石核心。 2 诊断要点 2、1 病史:有解吐蛔虫和类似上腹部痛疼  相似文献   

15.
自1990年以来,我院门诊用双氧水口服治疗胆道蛔虫病34病,获得良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4例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7~50岁,14岁以下11例,其余23例均为成人。2 诊断标准1)既往有肠道蛔虫病史(有排蛔虫史或粪便检查发现蛔虫卵者)。2)骤发性上腹剧痛为阵发性,性质如钻痛或绞痛或顶痛,可反射至腰背、肩胛。3)常伴剧烈恶心、呕吐,并呕出蛔虫成虫及胆汁。4)症状与体征不相对称,即疼痛发作期、腹部压痛不明显,亦无明显腹肌紧张。凡符合上述中3项,即可成立诊断。3 治疗方法用3%双氧水,口服治疗。剂量:成人每次口服50毫升(儿童按每公斤体重2…  相似文献   

16.
胆道蛔虫症是蛔虫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长期以来基层医院在治疗胆道蛔虫症多采用抗炎、止痛 ,及驱虫等综合治疗 ,取得一定的疗效。笔者 1984~ 1998年期间采用胃内给医用纯氧及皮下注射阿托品联合治疗胆道蛔虫症 36例 ,其疗效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 ,男 13例 ,女 2 3例 ,年龄 7~5 2岁 ,平均 2 6 .7岁。男女比例为 0 .5 6∶1,女性多于男性。病程时间 40min~ 2 6h ,平均 4.2h。均根据病史 ,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及B超检查 ,证实为胆道蛔虫症。2 ) 临床表现 :患者均有剑突下 ,右上腹突然阵发性剧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道良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胆道良性疾病患者22例,其中胆道结石15例,胆道狭窄1例,胆道蛔虫6例。对患者采用ERCP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22例,手术成功20例,成功率90.91%,失败2例,失败率9.09%。3例(13.64%)出现并发症,其中胆道感染1例,乳头切开口出血1例,急性胰腺炎1例,无死亡。结论:ERCP能够有效治疗胆总管结石、胆道狭窄及胆道蛔虫等胆道良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无相关死亡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笔者于 1990~ 1995年采用中药汤剂加减治疗胆道蛔虫症 14 1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4 1例中 ,男 61例 ,女 80例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2 2岁 ;病程最长 2年 ,最短 1天。1.2 诊断标准  (1)阵发性上中腹部剧烈疼痛并可放射到右肩背部 ,常伴有恶心、呕吐。可吐出胆汁和蛔虫。腹壁柔软。疼痛发作时右上腹部常有局限性压痛点 ,间歇多无疼痛。合并胆道感染时 ,疼痛多持续 ,有发热 ,黄疸及白细胞增高。(2 ) B型超声检查示胆道内有虫体存在。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用自拟通腑泄热、疏肝理气、杀虫汤药。药物…  相似文献   

19.
胆道疾病     
胆道蛔虫症胆道蛔虫是肠蛔虫进入胆道。蛔虫侵入的部位以胆总管最为常见,肝胆管内较少,只偶见于胆囊。其诊断依据有:(一)突然发作性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绞痛,剧烈难忍,弯腰弓背,辗转不安,面色苍白,全身汗出,有时向肩背部放散,常伴恶心、呕吐或吐蛔虫。(二)腹痛也可自行缓解,痛止一如常人。在蛔虫不活动、死于胆道内或完全进入胆道或肝内,疼痛反而减轻,甚至可消失。(三)腹部发作性绞痛时在剑突下或稍偏右有局限性压痛,但少有腹肌紧张。不发作时,压痛减轻或消失。根  相似文献   

20.
胆道蛔虫病是因蛔虫钻入胆道而引起的一种常见急腹症,胆道蛔虫病内科药物治疗很难奏效。患者非常痛苦,如果蛔虫死于胆道内引起梗阻或感染,多需外科手术治疗。我院对1982年以来4例经临床及B超确诊为胆道蛔虫病患者,行急诊内镜下取蛔虫治疗,均一次取出成功,患者腹痛立即停止,无一例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