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中鼻甲的处理方法和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中鼻甲在鼻腔生理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又是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极重要的解剖参考标志,所以强调术中保留中鼻甲。但中鼻甲自身解剖结构异常或存有病变,却可导致鼻腔鼻窦功能障碍,并有可能成为鼻窦炎的发源地。本文综合了1213例接受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975例CT扫描和鼻内窥镜检查结果,并总结了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和术后随访的体会,归纳提出中鼻甲与上颌骨额突(钩突附着缘)及鼻中隔的解剖结构关系MFS分型及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中鼻甲的处理方法。手术原则和方法主要采用矢状切除中鼻甲外侧部分,并对其进行矫形的方式,重建MFS解剖结构关系。本文讨论了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中鼻甲处理的必要性,并强调指出在去除病变的基础上保留中鼻甲及其功能作用是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鼻内窥镜下中鼻甲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45例鼻内窥镜手术中行中鼻甲重建术45例,术后随访5个月 ̄3年,40例临床效果优良,重建后的中鼻甲恢复至正常形态。将手术方式分为I、Ⅱ两型,介绍了手术方法,并对中鼻甲的生理学意义和手术适应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对中鼻甲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内窥镜鼻窦手术(ESS)中保留或切除中鼻甲对鼻腔、鼻窦形态的影响,探讨手术中对中鼻甲的处理方式和保留中鼻甲的意义。本文随访ESS手术后2年以上的病例340例,按切除中鼻甲与否分成两组,分层抽样后两组各取前42例为研究对象,鼻内窥镜下观察保留或切除中鼻甲以后中隔鼻甲形成、筛窦术腔闭塞及各窦口开放情况。结果中鼻甲保留组42例患者中,13.2%(10/76)形成中隔鼻甲,17.1%(13/76)出现筛窦术腔闭塞;中鼻甲切除组中,64.6%(42/65)形成中隔鼻甲,58.5%(38/65)出现筛窦术腔闭塞。两组间中隔鼻甲形成率和筛窦术腔闭塞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x2检验)。因此手术中不宜切除中鼻甲,但对有病变的中鼻甲应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4.
鼻内窥镜下中鼻甲成形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5.
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对中鼻甲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革化  李源 《耳鼻咽喉》1998,5(6):329-333
为研究内窥镜鼻窦手术(ESS)中保留或切除中鼻甲对鼻腔、鼻窦形态的影响,探讨手术中对鼻甲的处理方式和保留中鼻甲的意义。本文随访ESS手术后2年以上的病例340例,按切除中鼻甲与否分成两组,分层抽样后两组各取前42例为研究对象,鼻内窦镜下观察保留或切除中鼻甲以后中隔鼻甲形成,筛窦术腔闭塞及各窦口开放情况。结果中鼻甲保留组42例患者中,13.2%(10/76)形成中隔鼻甲,17.1%(13/76)出现  相似文献   

6.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中鼻甲的处理方法和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周兵  韩德民 《耳鼻咽喉》1997,4(2):67-72
中鼻甲在鼻腔生理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又是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极重要的解剖参考标志,所以强调术中保留中鼻甲。但中鼻甲自身解剖结构异常或存有病变,却可导致鼻腔鼻窦功能障碍,并有可能成为鼻窦炎的发源地。本文综合了1213例接受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975例CT扫描和鼻内窥镜检查结果,并总结了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和术后随访的体会,归纳提出中鼻甲与上颌骨额突(钩突附着缘)及鼻中镉的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7.
鼻内窥镜手术的中鼻甲处理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中鼻甲部分切除和保留中鼻甲与预后的关系。方法40例双侧慢性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窥镜手术中1侧切除术中鼻甲,另侧保留中鼻甲,观察术后鼻腔清理时间,粘连情况和手术前后觉变化。  相似文献   

8.
内窥镜鼻窦手术保留中鼻甲的可能性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窦炎和/或鼻息肉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保留中鼻甲的可能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①应用鼻内窥镜和扫描电镜分别观察20例手术前、后中鼻甲形态和粘膜表面超微结构;②应用鼻内窥镜观察中鼻甲保留组和中鼻甲切除组各60例的术后中隔鼻甲和筛窦术腔闭塞的发生率。结果①肿胀型、息肉样变型和息肉形成型的中鼻甲形态和粘膜表面超微结构术后呈良性转归;②中鼻甲保留组和中鼻甲切除组中隔鼻甲出现率分别为13.3%和58.3%,筛窦术腔闭塞率分别为18.3%和51.7%(P<0.01)。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中经适当处理保留的中鼻甲有恢复正常的趋向,并对术后术腔恢复和提高临床治愈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鼻内窥镜手术的中鼻甲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中鼻甲部分切除和保留中鼻甲与预后的关系。方法40例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窥镜手术中1侧切除部分中鼻甲,另侧保留中鼻甲,观察术后鼻腔清理时间、粘连情况和手术前后嗅觉变化。结果①术后鼻腔清理时间,中鼻甲部分切除侧(平均7.1d)与中鼻甲保留侧(平均9.4d)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384,P<001);②中鼻甲保留侧术后发生鼻腔粘连12例,中鼻甲部分切除侧无1例发生粘连;③中鼻甲部分切除侧嗅觉改善与中鼻甲保留侧差异无显著性,40例中未见嗅觉下降者。结论鼻内窥镜手术中切除部分中鼻甲的优点:①缩短术后清理时间,促使术腔尽快干燥与上皮化;②防止术后粘连。  相似文献   

10.
中鼻甲的处理方式与鼻内窥镜手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中鼻甲的处理方式五鼻内窥镜手术的关系。方法:对1995-1997年手术并随访6个月以上的169例完整资料,按照FESS-95广州标准对保留中鼻甲和部分切除中鼻甲两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169例中,治愈208侧,无效22侧。结论:对不同分期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鼻内窥交易手术时,合理地处理中鼻甲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鼻内窥镜手术并发症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并发症的分类、发生率、发生机理和预防。方法对1991年2月~1995年10月间施行的1089例(1357侧)手术中62例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失明1例,球后血肿1例,眶内炎性肿块2例,脑脊液鼻漏2例,鼻泪管损伤2例,鼻中隔穿孔2例,大出血3例,眶周瘀斑和气肿14例,鼻腔粘连35例。总发生率为5.7%,其中严重并发症为1.2%,轻微并发症4.5%。结论熟悉并发症发生机理和合理的并发症确认、分类及计算方法,对于预防和客观评价并发症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报告8例面中部骨折病人,其中鼻额筛复合骨折6例,击出性骨折(眶底暴折)2例。治疗中结合鼻内窥镜技术,获得了术前诊断明确,术中操作细致、准确,术后恢复迅速,8例均治愈出院,随访半年~1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在鼻内镜引导下认真寻找67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出血点,行电凝止血加选择性鼻腔填塞,其中60例在鼻腔黏膜局部麻醉下进行,7例在全身麻醉下完成。结果:顽固性鼻出血常见出血部位以鼻中隔嗅裂区、鼻中隔后端为主,占71.7%。患者均1次治愈。结论:鼻内镜下可准确寻找出血点并电凝止血,有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电动吸切器切除腺样体的技术优势。方法 在鼻内镜下行经鼻腔、口腔径路吸割腺样体50例, 治疗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儿童慢性鼻窦炎、睡眠呼吸障碍和咽鼓管功能障碍。结果 术后腺样体切除彻底,无残留,鼻咽部结构显示良好,无出血、无咽鼓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 患者睡眠打鼾、鼻阻塞、流脓涕及听力障碍等症状均消失或明显缓解。结论 该法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提高了疗效,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下经鼻腔行腭裂二期修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用鼻腔组织瓣经鼻腔行腭裂二期修复手术的方法及优越性。方法2003年9月至2007年8月,我们在鼻内镜下经鼻腔用鼻中隔及下鼻道黏骨膜瓣行腭裂二期修复术11例。结果11例腭裂二期修复均一次成功,鼻腔通畅,无不适感。结论鼻腔组织瓣完全能够满足腭裂二期修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矫正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5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矫正术。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左侧前端切口,分离左侧黏软骨骨膜,分离软骨与骨性部相连处并切除细条状软骨,切除偏曲骨质。软骨部偏曲者则接受划痕切开或选择性小块切除软骨。结果 随访6个月,5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矫正术疗效好,损伤小,鼻中隔矫正满意,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下鼻甲翻转在真菌性上颌窦炎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真菌性上颌窦炎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法。方法 2003年6月至2006年6 月应用下鼻甲翻转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32例,所有病例特点为病变占据整个上颌窦腔,单纯经中鼻道或下鼻道无法彻底处理病变,其中伴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或吸收19例。全部病例采用鼻内镜下经鼻手术,自下鼻甲前端距离前缘附着处约0.5cm切断下鼻甲,将下鼻甲制作成蒂在后方的条状组织瓣,依据需要将下鼻甲翻向后方或上方,充分暴露上颌窦腔手术视野。应用0°、30°、70°鼻内镜可处理上颌窦各个方向病变,对于上颌窦内下角病变可采用内镜下刮匙刮除。病变清除彻底以后将下鼻甲复位,下鼻甲前端切断处缝合1~2针或应用耳脑胶粘附。结果 所有病变在鼻内镜下经鼻处理彻底,随访1~4年,未见复发,5例患者术后感觉干燥,应用鼻腔冲洗等处理,症状半个月、1个月逐步消失,所有病例3个月后没有鼻腔干燥、头痛等不适。无鼻腔粘连、狭窄及下鼻甲坏死等。结论 应用下鼻甲翻转经鼻手术一方面可以减小创伤,避免了唇龈沟切口;另一方面提供了开阔的手术视野,特别是上颌窦内下角病变的处理,克服了内镜下单纯经中鼻道无法暴露和处理上颌窦内下角病变的不足;克服了因纤毛破坏导致术后不能经中鼻道排泄分泌物的缺点,术后可以从下鼻道引流;同时为术后鼻内镜的复查和复发后的处理提供了充足的视野;另外,保留了下鼻甲结构和容积,避免了因为鼻腔外侧壁去除过多而导致的术后干燥、结痂、头痛等后遗症。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Bcl-2和Bax在慢性鼻及鼻窦炎(CRS)伴嗅觉障碍患者嗅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对嗅觉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康涅狄格化学感受临床研究中心所采用的嗅觉检查法——CCCRC (Connecticut Chemosensory Clini...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下下鼻甲翻转入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入路及方法。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应用下鼻甲翻转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9例,根据Krouse临床分级标准所有病例均为Ⅲ级。其中原发于上颌窦者4例,原发于其他部位累及上颌窦者25例,均采用鼻内镜下下鼻甲翻转方式清除病变组织。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仅3例术后复发,有2例病变广泛,为全组鼻窦病变,1例为原发于额隐窝,余26例预后良好,未见复发。结论 应用下鼻甲翻转入路可以减少创伤,提供开阔的手术视野,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