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简称TCT)及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466例受检者的宫颈细胞采用TCT技术检测,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细胞阳性病例,对其中90例行阴道镜下多点取材活检.结果:TCT检查1466例,细胞学阳性127例,占8.66%,其中ASCUS 47例(3.20%)、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77例(5.2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例(0.14%).对细胞学阳性中90例进行阴道镜下活检,与病理组织学对照,ASCUS(CIN Ⅰ~Ⅱ7例、CINⅢ2例、SCC1例);LSIL(CIN Ⅰ-Ⅱ19例、CINⅢ7例、SCC1例);HSIL(SCC1例).结论:TCT筛查联合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能早期发现子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2.
HPV抗体检测联合细胞学诊断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病毒(HPV)抗体检测联合细胞学诊断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疑为HPV感染或宫颈病变的妇科患者行HPV抗体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根据细胞学诊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HPV抗体检测为阳性的病例进行阴道镜活检。结果:①HPV抗体检测阳性率为25.60%,液基细胞学诊断≥ASCUS为28.79%;在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中HPV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42.85%、63.15%、93.18%、100%;②细胞学诊断阳性≥LSIL18.37%与组织学诊断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20.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SCC100%、HSIL92.68%、LSIL87.5%。组织学诊断CINI、CINⅡ、CINⅢ、SCC病变中HPV抗体检出率以62.5%、81.48%、85.71%、100%依次递增。结论:HPV抗体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更能有效地筛查宫颈病变细胞。为临床防治宫颈癌变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188例液基细胞学诊断阳性(ASCUS及以上)病例进行肿瘤相关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和阴道镜活检。诊断结果与阴道镜活检和肿瘤相关HPV DNA阳性检出率对照,评价TCT检查对宫颈病变的筛查价值。 结果 随着TCT结果的病变级别升高,对应的宫颈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也不断提高, LSIL 82.6 %(38/46)、HSIL 86.7%(26/30)和SCC 100%(4/4);细胞学检查识别LSIL的灵敏度为50.0 %(38/76),HSIL的灵敏度为61.9 % (26/42),SCC的灵敏度为100%(6/6);HPV阳性检出率39.4%, HPV阳性检出率随病变的严重程度而显著增加,且在细胞学与相对应的组织学中基本一致。 结论 TCT对宫颈HSIL的灵敏度较低,应该把ASCUS作为阴道镜活检的阈值,能明显提高HSIL和癌的检出率。对HPV的检测或将成为宫颈病变的常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疾病的中价值.方法:对854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患者行阴道镜下定点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查阳性患者246例(28.8%),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131例,占15.4%;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78例,占9.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5例,占4.1%;鳞状细胞癌(SCC)2例,占0.2%.阴道镜下定点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炎症95例,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 94例,CINⅡ 20例,CINⅢ 35例,SCC 2例.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分别为:LSIL 82.98%(78/94),HSIL 63.64%(35/55),SCC 100%(2/2).结论: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可提高宫颈疾病的阳性检出率,对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AutoCyte prep液基细胞学(LCT)薄片制片,对宫颈癌筛查准确性;并观察宫颈糜烂与ASCUS以上病变的关系.方法4119例经AutoCyte prep液基细胞学制片及2713例巴氏涂片.细胞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阳性诊断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观察宫颈糜烂、光滑情况.结果AutoCyte prep液基细胞学检出ASCUS 7.38%(304/4119)、LSIL 1.69%(70/4119)、HSIL 0.97%(40/4119)、鳞状细胞癌(SCC)0.04%(2/4119),活检结果SCC 0.12%(5/4119).巴氏涂片检出ASCUS 3.90%(106/2713)、LSIL1.03%(28/2713),HSIL0.25%(7/2713),活检结果SCC 0.04%(1/2713).上述结果显示AutoCyte prep液基细胞薄片阳性率比巴氏涂片高ASCUS提高了89.2%(P<0.01)、LSIL提高了64.1%(P<0.05)、HSIL提高了288%(P<0.01),活检证实5例SCC,癌发现提高了200%(P<0.01).宫颈糜烂/ASCS液基组52.60%/10.53%,常规组39.44%/19.24%.结论AutcCyte prep液基细胞学(LCT)在检出LSIL、HSIL病变阳性率比传统巴氏涂片是有明显优势,宫颈糜烂与ASCUS以上病变发病率不成比例,在普查中应重视细胞学检查,尤应注意,宫颈呈光滑但宫颈上皮细胞间变,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6.
液基细胞学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th inprep cytology test,TCT)薄片制片对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方法:采用TCT制片及传统宫颈细胞涂片法分别对2 246例、2 635例受检者进行宫颈癌筛查。细胞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所有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上皮(ASCUS)以上病变的受检者全部在阴道镜下活检。结果:TCT薄片法和传统巴氏涂片法对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以上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4.1%、1.56%,两者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Th inPrep液基细胞学检出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与阴道镜活检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1.82%、90.91%、100%。传统宫颈巴氏涂片法检出LSIL、HSIL、SCC与阴道镜活检阳性符合率分别为55.17%、55.56%、100%。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h 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敏感性明显高于传统宫颈细胞涂片法,能大大提高检出率,尤其是对LSIL和HSIL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TCT)联合阴道镜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03例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妇科患者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对阳性涂片120例及可疑病例11例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 1003例涂片中阳性120例(11.96%).其中ASCUS 84例(8.37%);LSIL 25例(2.49%);HSIL 9例(0.89%);SCC 2例(O.2%).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LSIL 67.56%(25/37)、HSIL 81.81%(9/11)、SCC 100% (2/2).结论 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下活检能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是筛查和诊断宫颈病变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8.
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思毅  刘芳芳 《河北医学》2011,17(3):355-358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30例妇科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细胞学阳性者再行阴道镜下活检可疑病灶病理检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用阳性符合率评价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结果:液基细胞学检出阳性标本145例,总阳性检出率为27.35%。其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60例(占41.37%),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45例(占31.03%),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26例(占17.93%),鳞状细胞癌(SCC)6例(占4.14%),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8例;与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阳性符合率分别为LSIL80.36%(45/56),HSIL(CINⅡ12/14、CINⅢ14/14)92.86%,SCC100%(6/6)。阳性检出率集中在20-50岁之间,而宫颈低度病变主要发生在20-40岁之间,CINⅠ以30-40岁年龄段最为集中,占57.14%;宫颈高度病变主要集中在40-50岁之间,占64.29%。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下病理检查宫颈病变敏感性高,准确度高,尤其对HSIL诊断率高,有利于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吕凤冰  李晓荣 《吉林医学》2011,(24):5113-5114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TCT)联合电子阴道镜下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患者1 824例,均进行液基细胞学(TCT)及电子阴道镜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1 824例筛查对象中,液基细胞学共检出阳性涂片156例,占8.55%,其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93例,占5.10%,低度鳞状上皮内瘤样变(LSIL)26例,占1.43%,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变(HSIL)20例,占1.10%,非典型腺细胞(AGC)3例,占0.16%,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7例,占0.38%,鳞癌(SCC)7例,占0.38%;在1 824例筛查对象中,阴道镜下异常、图像改变者为153例,高度怀疑宫颈病变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定位活组织病理检查,病理结果为LSIL 30例,HSIL 23例,SCC 7例;液基细胞学与电子阴道镜下定位活组织病理检查符合率:SCC为100%(7/7),LSIL为86.67%(26/30),HSIL为86.96%(20/23)。结论:TCT检查能较准确反映宫颈病变情况,但TCT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应结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提高宫颈疾病的检出率,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液基薄层细胞学筛查门诊人群宫颈癌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马英  邓仁洪  林明杰  赵红 《重庆医学》2004,33(3):412-413
目的探讨TCT技术和TBS方案对妇科门诊人群子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收集妇产科门诊人群5 000例宫颈脱落细胞液基标本,采用TCT技术和TBS方案诊断.对细胞学阳性的即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腺细胞(ASCUS/AGUS)以上病变200例病例行阴道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诊断.所有诊断均双盲进行.结果 TCT细胞学检出100%(9/9)的鳞状细胞癌(SCC),1例腺癌(AC),检出95%(38/40)的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70.77%(92/130)的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经统计学处理,液基细胞学对HSIL及SCC诊断与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显著高于对LSIL的诊断符合率(P<0.0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生育年龄段的妇女应定期进行液基细胞学筛查,TCT技术和TBS方案对宫颈上皮内病变,尤其是HSIL及其以上病变的筛查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11.
宫颈常见病原体感染与宫颈癌相互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人巨细胞病毒(HCMV)、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宫颈癌的相互关系。方法对研究组宫颈癌患者40人,对照组宫颈光滑患者60人、宫颈糜烂患者60人应用病原体培养及聚合酶联反应(PCR)法、DNA提取分型、膜式液基超薄细胞检测等方法,进行4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感染HPV16、18、31、33、35、52、58的感染率分别为97.5%和11.6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HPV6、11、HSV-2、HCMV、CT的感染率分别为47.5%、20%、10%、35%,对照组HPV6、11、HSV-2、HCMV、CT的感染率分别为20%、10.83%、7.5%、20.83%,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病原微生物相互之间感染无相关性。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而HSV-2、HCMV、CT感染与宫颈癌无明确的关系,4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意义。方法:应用细胞学与组织学方法对比观察。结果:细胞学检查可疑阳性82例,经组织学复查有21例证实为宫颈癌,占25.6%。81例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80例为阴性。结论: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0年4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的129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进一步接受阴道镜检查5078例,阴道镜下取活检1571例。结果宫颈光滑及宫颈糜烂不同分度与宫颈上皮内瘤变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程度不会因为宫颈糜烂分度加重而升级,两者间并无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朱定  李劼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44-46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在诊治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行宫颈锥切手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变化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变化,评价宫颈锥切诊断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LEEP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冷刀锥切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电子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诊断一致率为71.12%(101/142)。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级别升高15例(10.56%),手术前后HPV-DNA负荷量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锥切手术较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的宫颈浸润癌检出率更高,宫颈锥切在切除病变的同时可以有效消除高危型HPV感染,是一种诊断、治疗CIN的非常理想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0年4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的129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进一步接受阴道镜检查5078例,阴道镜下取活检1571例。结果宫颈光滑及宫颈糜烂不同分度与宫颈上皮内瘤变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程度不会因为宫颈糜烂分度加重而升级,两者间并无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5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并应用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46例经过2~18个月、平均8.2月的随访,所有病例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融合时间12~16周,平均12.6周,融合率100%;MRI检查无脊髓变形、受压表现,脊髓功能检查,除3例不理想外。所有病例植骨疗效满意。结论:适应症选择正确,颈椎前路手术减压植骨、钢板系统操作简单,可提供有效的固定节段稳定性,利于神经功能恢复,适用于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外伤的治疗。颈椎前路手术适用于2个颈椎间盘,3个椎体。动力性和限制性颈椎前路内固定材料在临床治疗疗效上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在脊髓型颈椎病的患病率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测量从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5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C3~C7的椎管矢状径及椎体矢状径,得出其比值,比值>0.75为正常,≤0.75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了解全部患者及接受手术患者中合并椎管狭窄的患病率.结果 52例患者中有35例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占67%;35例接受手术患者中共28例合并颈椎管狭窄,患病率达到81%,且手术患者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比值均小于全部患者值.结论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是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尤其在手术患者中明显.  相似文献   

19.
"宫颈糜烂"是女性宫颈的常见状态,在妇科临床上是应用最多的诊断术语之一.Alan H.DeCherney and Lauren Nathan的世界权威教科书《当代妇产科学诊断与治疗》第9版认为:"宫颈糜烂"与宫颈癌无关.但国内目前没有足够有说服力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宫颈糜烂"与宫颈病变到底有无因果关系.就"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前路减压、颈椎空心螺纹内固定器(CHTF)椎间融合,代替传统的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的方法。方法:对18例CMS采用环锯减压再潜行扩大减压,植入CHTF无磁性医用钛合金突心螺纹内固定器椎间融合,随访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植入CHTF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症状改善明显,稳定性好,生理曲度恢复达正常,无椎间隙高度丢失,无CHTF滑脱、移位。术后平均4.5个月椎间隙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