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 了解近年来广州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情况,分析其对麻疹疫情流行趋势的影响。方法 采用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广州市部分区、县级市抽取的8个年龄组人群麻疹IgG 抗体水平,使
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χ
2 检验及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年龄组及历年间抗体水平的差异、人群麻
疹抗体水平与麻疹疫情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9年检测731人,麻疹抗体阳性688人,抗体阳性率为
94.12%,具有有效保护性抗体水平的人数为575人,抗体有效保护率为78.66%;2010年检测710人,麻
疹抗体阳性662人,抗体阳性率为93.24%,具有有效保护性抗体水平的人数为504人,抗体有效保护率
为70.99%;两年间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有效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经单因素lo
gistic回归分析对比各个年龄组两两间抗体阳性率及有效保护率差异,小于1岁组及15岁以上成人组抗体
水平及抗体有效保护率较低,均低于80%,按年龄组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近年广州市麻疹疫情特点
也是以小月龄儿童及成人病例为主,最高达到全年病例的40%及60%以上,与抗体水平监测结果相符。结
论 抗体水平低的人群是麻疹发病的危险人群,低年龄组及成人麻疹抗体水平较低麻疹高发,是广州市麻
疹防控的重点人群。
关键词:麻疹;抗体;疫情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6 0557 05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了解泰州市各年龄组人群麻疹免疫水平,结合麻疹发病情况,探索泰州市麻疹预防控制措施。 方法 2013-2015年在泰州市高港区不同乡镇共采集1209例对象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监测 人群进行麻疹抗体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5 年麻疹抗体阳性率为12.38% ~ 95.45%。各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 岁组最高(95.45%);0~ 月龄组最低 (12.38%)。麻疹IgG 抗体中位数8~月龄组和1.5~岁组、15~岁组和25~40岁组两个年龄组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其他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月龄组最高(1664.43IU/L);0~ 月龄组最低(29.08 IU/L)。麻疹发病率与对应年龄组麻疹免疫水平相关。结论 2013-2015 年麻疹免疫水平监测结果显示, 8~17月龄及15岁及以上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较低,同时疾病监测显示,15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发病率较 高。因此,为降低人群麻疹发病水平,泰州市需切实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加强疫情监测和 控制,加强重点人群麻疹疫苗的接种。 关键词:麻疹;抗体水平;疫苗;免疫;监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7)07 0493 04  相似文献   

3.
德州市1990~1994年健康人群麻疹血清流行病学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德州市 1990~ 1994年间,对健康人群 1137人进行麻疹血凝抑制(HI)抗体水平的监测。结果表明,麻疹HI抗体平均阳性率93.84%,几何平均滴度(GMT)1:24.46。通过加强计划免疫管理,麻疹HI抗体阳性率和GMT有增高的趋势。但亟需免疫保护的8~23月龄儿童麻疹HI抗体阳性率仪为82.50%,GMT为1:15:63,均极明显地低于其它年龄组人群,应加强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4.
Ridit分析法在血清流行病学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idit分析法在血清流行病学监测中的应用民乐县卫生防疫站张克锋1992年对我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血清流行病学监测结果(附表)进行Ridit统计分析,以观测不同年龄组抗体滴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各年龄组平均Ridit值:R1=0.4582,R2=0.380...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四川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状况。方法 用血凝抑制实验对581名2-15岁儿童进行了麻疹抗体监测。结果 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9.83%,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77.71。结论 我省的麻疹抗体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形成了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武县2003—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好地预防、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06年临武县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检测流动人口、常住人口健康儿童的麻疹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4年里临武县报告麻疹病例221例,年均发病率为17.67/10万;流动人口、常住人口发病89例、132例,年均发病率80.99/10万、10.59/10万。流动人口、常住人口3~7岁健康儿童的麻疹抗体水平检测147人、150人,麻疹抗体水平≥1:800的阳性保护率为45.57%、7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56,P〈0.005)。结论流动人口儿童麻疹报告病例的增多是临武县麻疹病例报告急增的主要原因。流动儿童的麻疹抗体阳性保护率过低,存在发病隐患和免疫空白点,是控制麻疹发病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1997年我们在成都市大邑县、蒲江县、温江县、邛崃市4个县(市)随机采集健康人群2~4岁、6~8岁、13~15岁共144人进行麻疹、百日咳抗体水平监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无菌采集大邑县、蒲江县、温江县、邛崃市4县(市)2~4岁、6~8岁、13~15健康人群末梢血共144分,分离血清,-20℃保存备用。1.2血清学检测和判定标准血清学检测由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承担。麻疹抗体采用微量血球凝集抑制试验,百日咳抗体采用微量血凝法。麻疹以血凝抑制抗体≥1:2为阳性;百日咳以凝集抗体≥1:160…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柳州市健康儿童麻疹、乙肝抗体水平 ,于1999年对年满1~4岁4个年龄组健康儿童进行麻疹、乙肝抗体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血清来源被检血清由柳州市工人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柳州市中医院等多家医院对年满1~4岁4个年龄组健康儿童随机抽样采集静脉血 ,每人2ml,分别采集麻疹血清296份、乙肝血清293份 ,由广西自治区防疫站计免科统一检测。1.2检测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和乙肝抗 -HBs。所用试剂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在有效期内使用。1.3判断标准按卫…  相似文献   

9.
麻疹强化免疫前后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疹疫苗是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的常规疫苗之一,能有效地预防麻疹,为了解邵武市部分人群麻疹免疫状况及强化免疫后免疫水平,评价免疫结果,制定麻疹免疫对策,仍至最终消灭麻疹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我市于1995年4月份在市区对2~16岁者开展一次大规模麻疹强化免疫活动,现将本次强化免疫前后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报道如下。1 监测方法1.1 监测对象 按卫生部《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要求,采2~4岁、6~8岁、13~15岁、25~39岁人群免疫前后各50人,共计161份,159份本次未采成人组血清。1.2 监测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华宁县1~7岁年龄段儿童麻疹疫苗免疫状况和血清抗体维持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被调查的210名儿童进行麻疹IgG血清学抗体监测。结果麻疹抗体阳性(≥1:200)率为85.71%,几何平均滴度(GMT)1:278.84,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1,P〉0.05),而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5),以1~4岁段儿童GMT水平较高,性别间抗体阳性率和GMT无差异。结论华宁县自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保持较高水平,先后按期实现了以县或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85%的目标,在适龄儿童中建立了有效的预防麻疹的人群免疫屏障,从而有效控制了当地人群麻疹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分析上海市母婴麻疹抗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初免前小儿麻疹发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上海市某城区422例孕妇和200例新生儿,以及173例<2岁儿童血清麻疹IgG 抗体水平,分析低月龄儿童麻疹抗体消长规律及其与母体的相关性。结果 新生儿出生时抗体阳性率 85.50% (171/200),保护率41.00% (82/200);随着月龄增长,3~7月龄分别锐减到14.29% (5/35)和 2.86% (1/35);8~12月龄时首剂次疫苗接种率仅为51.52% (17/33),抗体阳性率75.76% (25/33),保 护率达66.67% (22/33);1~2岁时完成二剂次疫苗接种达94.67% (71/75),抗体阳性率92.00% (69/ 75)、保护率76.00% (57/75); 母婴抗体水平高度相关(狉=0.893,犘<0.01), 孕妇抗体水平阳性率 86.97% (367/422),保护率36.02% (152/422),免疫史不详达73.22% (309/422)。结论 初免前母传 抗体消失以及首剂次疫苗及时接种率低可能是导致<1岁儿童麻疹高发的根本原因,应逐步推进育龄妇女 的强化免疫工作,加强预防接种管理,提高首剂疫苗接种率。 关键词:麻疹;母婴配对;抗体水平;阳性率;保护率;免疫史;横断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R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08 0593 04  相似文献   

12.
1994~1996年柳州市儿童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翁毓秋1997-06-24收稿。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卫生防疫站(545001)我们于1994~1996年对柳州市儿童麻疹抗体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监测方法1.1监测对象分别在城中、鱼峰、柳北3个城...  相似文献   

13.
王桂平  杨准 《职业与健康》2000,16(11):71-73
为了解高邮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对0~39岁256人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显示,抗体阳性率为76.95%(197/256),阳性率较高的人群是2~4岁和6~8岁,分别是94.74%和93.85%,较低的是6~11月龄尚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阳性率为6.82%。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2~39岁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崇文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崇文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对0~49岁479人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显示,抗体阳性率为75.37%(361/479),阳性率较高的人群是1岁和20~29岁,分别是98.33%和93.33%;较低的是6月龄儿童,阳性率为1.69%.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的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从抗体水平看:以低抗体(1:200)为主,占44.68%,中抗体(1:800)占23.38%,高抗体(1:3200)占了3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RT)为246.72.抗体清度水平的的高低与阳性率分布一致,仍有24.64%的人处于易感水平,主要是6月龄儿童.这部分人群中有98.31%的人抗体水平<1:200.其中<1:50的占72.89%,1:50的占25.42%.经分析比较,其它年龄组抗体比较平衡稳定.因此今后预防的重点人群是6月龄儿童,建议麻疹疫苗(MV)初免提前至6月龄,并考虑可给婚前体检女青年进行MV免疫。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十堰市学龄前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评价全市儿童的麻苗免疫状况,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2000年12月一2001年1月对十堰市675名I—6岁儿童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监测,采用BLISA方法进行麻疹IgG抗体滴度测定,GMT值为1:912,抗体阳性率为77.48%,达到保护水平(≥1:800)者占65.43%。2岁组、3岁组麻疹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不同地区抗体阳性率有显著差异。建议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加强监测和常规督导。  相似文献   

16.
娄底市麻疹发病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娄底市麻疹发病回升的因素。方法:在各县(市、区)随机抽取监测单位和调查对象,对影响麻诊发病的因素作横断面调查。结果:麻疹疫苗线性采样监测结果为地、县、乡、村级效价均大于1.75LogTCID50/0.1ml,免疫成功率为74.46%,其中初免儿童达91.25%,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5.56%,抗体平均滴度(GMT)为1:854.00,流动人口(包括计划外生育人口)麻疹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本地人口(X^2=37.16,P<0.05)。结论:流动人口免疫水平低下是娄底市麻疹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如何提高流动人口的麻疹疫苗接种率是当前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7.
杨克志  马淑贞 《职业与健康》2009,25(21):2296-2298
目的通过监测深圳市某街道辖区外来人口麻疹抗体水平,及时发现高危人群,为及时调整该辖区麻疹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将某街道外来人口分为8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30人,共245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采用Excel数据库分析处理。结果共监测合格标本245份,麻疹抗体阳性率75.51%,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14,有效保护率57.14%。其中,1~10岁麻疹IgG抗体GMT均〉1:800,而10岁-抗体GMT均〈1:800,20岁一抗体有效保护率为37.50%,GMT也降到了1:351。所有年龄组中,0~8月龄抗体阳性率最低,有效保护率为0,GMT是1:115。同时对20名20-40岁育龄妇女的麻疹抗体滴度进行分析,阳性率为75.00%,有效保护率为35.00%,GMT为1:336。结论外来流动人口中青年劳务工及育龄妇女是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1~10岁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1~10岁儿童麻疹免疫状态。[方法]在全省随机抽取11个县,以1~10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分为10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随机抽取10人,用ELISA间接法检测1182份末梢血血清标本的麻疹特异性IgG抗体。[结果]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93.3%(87.2%~100%),高于1999年,滴度几何均数(GMT)为1:798。各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86.9%~97.5%,5岁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86.9%,GMT为1:559,低于人群平均水平。[结论]福建省1~10岁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处在较高水平。建议将麻苗第2针次免疫提前到4岁以前,每年进行查漏补种,每隔5年强化免疫1次。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流动人口麻疹、百日咳和白喉等的免疫水平,及影响免疫水平的因素。1998年对宝安区流动人口免疫水平进行监测,方法:麻疹抗体检测用ELISA法,百日咳抗体检测用凝集试验,白喉抗体检测用间接血凝试验。结果:显示麻疹抗体水平较高,百日咳、白喉抗体水平都较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98%,38.39%及57.59%,结论:流动人口中三种疾病的免疫水平与年龄,原户籍所在地(广东省省内、外)及免疫史有关,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20.
高邮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邮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对0~39岁256人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显示,抗体阳必 76.95%(197/256),阳性率较高的人群是2~4岁和6~8刚,分别是94.74%和93.85%,较低的是6~11月龄尚未接上过麻疹疫苗的儿童,阳性率为6.82%。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因此,今后对满8月龄儿童麻疹疫苗(MV)初免应及时接种,学龄前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