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广东省野外采集的库蚊属中2个亚属中的3种库蚊,褐尾库蚊Culex fuscanus(Lutzia、路蚊亚属)、二带喙库蚊Cx.bitaeniorhynchus和致倦库蚊Cx.pipiens quinquefasciatus(Culex、库蚊亚属)进行核糖体DNA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已知库蚊属中路蚊亚属、库蚊亚属、新库蚊亚属和黑蚊亚属的11种和伊蚊属1种蚊虫的ITS2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褐尾库蚊与同亚属的非洲蚊种(Culex tigripes)亲缘关系最近,基因同源性为65.27%;库蚊亚属的二带喙库蚊与伪杂鳞库蚊基因同源性为75.87%;致倦库蚊与尖音库蚊复合组内淡色库蚊的基因同源性97.13%。在所选库蚊中,黑蚊亚属与伊蚊最接近,其次是新库蚊亚属和路蚊亚属的蚊虫。在库蚊属4个亚属中,路蚊亚属与库蚊亚属有更近的亲缘关系,这也印证了库蚊亚属某些幼虫与路蚊亚属幼虫具有相似习性的遗传基础。系统进化关系分析结果与经典分类学分类系统接近一致,但库蚊亚属的进化可能更具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无锡4种常见蚊虫的COI基因特征和蚊虫分子系统进化关系,对无锡淡色库蚊、白纹伊蚊、骚扰阿蚊和中华按蚊的COI基因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在GenBank中对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基因特征、颠换率、遗传距离,利用MEGA4.1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4种蚊虫的COI基因序列扩增长度为699~717bp,GC含量为30.62%~32.49%,种间颠换率为11.74%-15.49%,种间遗传距离为0.121~0.151;每种蚊虫为单系群的支持值都为100。COI基因具有种属特异性,可以用于4种常见蚊虫的分类鉴别。  相似文献   

3.
白纹伊蚊细胞色素P450CYP6N3基因分子进化机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初步探讨白纹伊蚊细胞色素P450 CYP6家族新基因分子进化机理,根据已获得的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株一新的细胞色素P450CYP6基因cDNA片段,设计反向引物,进行5‘-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以正向引物进行3‘-RACE。然后分别进行克隆,测序和鉴定。根据获得白纹伊蚊CYP6家族新成员全长cDNA序列,运用PC/CENE软件分析其5‘-UTP区DNA序列相似性及编码区氨基酸残基相似性,构建系谱树。结果获得的3个全长序列中5‘-UTP区DNA序列安全相同;编码区氨基酸残基相似性为3/497或4/497个氨基酸差异。而且此种差异均位于蛋白质功能非保守的基础区域;构建的系谱树显示CYP6N3基因与冈比亚按蚊CYP6N1-2亲缘关系最近,而与致倦库蚊的CYP6E1,CYP6F1亲缘关系较远。说明白纹伊蚊CYP6N3基因较致倦库蚊的CYP6E1,CYP6F1基因更为古老;白纹伊蚊CYP6N3各等位基因变异体是通过整个CYP6N3基因座的新近复制而产生。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中越河口-老街双边边境地区蚊虫种类及其分布情况,2008年11月在云南省河口县及越南老街省老街市4个地点的畜圈,于夜间用电动诱蚊灯采集蚊虫,并对雌蚊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在中国河口采集库蚊、按蚊、阿蚊、伊蚊、小蚊共5属19种678只,在越南老街采集到库蚊、按蚊、伊蚊、阿蚊、曼蚊、蓝带蚊6属20种1334只。骚扰阿蚊和三带喙库蚊是河口、老街夜间畜圈数量最多的蚊种;河口的骚扰阿蚊构成比比20年前有所增加;致倦库蚊在老街蚊虫中构成比仅次于骚扰阿蚊和三带喙库蚊,与河口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克隆和分析嗜人按蚊核糖体DNA(rDNA)第2内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研究嗜人按蚊rDNA-ITS2序列的种属特异性及不同个体rDNA-ITS2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ar Polymorphism,SNP)。方法用DNA提取试剂盒从嗜人按蚊中提取DNA摸板,利用蚊虫5.8s和28S序列的保守性设计特异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以扩增嗜人按蚊rDNA-ITS2基因,扩增产物经回收纯化后连接到TA载体,经amp^+LB固体平板筛选的阳性克隆。经amp^+LB液体培养基培养后进行PCR鉴定、EcoRI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经PCR反应扩增出全长556bp的嗜人按蚊rDNA-ITS2基因。纯化后重组克隆经PCB鉴定可重现556bp的特异性条带,其酶切产物亦与目的基因PCR产物位置相同。嗜人按蚊6个克隆的同一性为99.6%,其rDNA-ITS2基因单核苷酸存在颠换和插入,在556的范围内有一个A→T,一个G→T的颠换;一个T的插入。结论嗜人按蚊rDNA-ITS2序列在种间高度保守,但不同个体间也存在一定的SNP多态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及三带喙库蚊核糖体DNA第二内转录间隔区 (rDNA ITS2 )的序列测定 ,表明rDNA ITS2序列在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种内亚种间和亚种内的变异存在有重叠现象。分子系统关系分析没有发现与形态学亚种阶元分类地位的一致性 ,但在种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淡色库蚊性别差异表达cDNA文库的构建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媒介与病原、媒介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建立传播疾病的淡色库蚊性别差异表达cDNA文库。从而筛选阻断疾病传播的疫苗候选分子。方法以淡色库蚊雌蚊成蚊为检测方(Tester)、雄蚊成蚊为驱动方(Driver),进行正向抑制性消减杂交;以雄蚊成蚊为Tester、雌蚊成蚊为Driver,进行反向抑制性消减杂交。将获得的正向抑制性消减杂交产物克隆入pGEM-T easy vector,并以菌液PCR扩增鉴定插入片段。随机抽取100个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并将所得ESTs序列进行在线BLAST分析。结果从100个阳性克隆中测得98个ESTs序列,在测定的序列中与已知基因具有同源性的有57个,其余41个ESTs与已知基因不具有同源性。结论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建立雌蚊特异性基因文库,发现了淡色库蚊雌蚊新的ESTs序列,为性别相关基因的功能及性别调控。探讨媒介与病原、媒介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及其筛选传播阻断疫苗候选分子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根据本室已获得的白纹伊蚊CYP6N亚家族新成员CYP6N3全长cDNA的5′-末端核苷酸序列,设计2个反向特异引物(GSP1和GSP2),利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Dra Ⅰ、EcoR Ⅴ、Pvu Ⅱ和Stu Ⅰ分别消化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株高分子量基因组DNA,消化产物与适配子连接产生4种消化的DNA库,并分别以此为模板,进行基因步移.用特异引物GSP1与适配子引物AP1进行第1步PCR扩增,然后再以第1步PCR产物为模板、用内部特异引物GSP2与内部适配子引物AP2进行第2次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T-A克隆及测序.结果显示分别以Dra Ⅰ、EcoR Ⅴ、Pvu Ⅱ和Stu Ⅰ消化的DNA库为模板而获得4个长短不一的DNA序列806bp、2 190bp、3 076bp和2 206bp,它们均包括有CYP6N3全长cDNA5′-非翻译区序列及氨基端开头10个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在其ATG上游序列中均存在有若干个典型的TATA盒、Barbie盒和/或CCAAT盒、抗氧化剂反应元件或外源化合物反应元件.表明本实验已成功地获得了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株CYP6N3基因4个上游启动子区序列,并分析、讨论了它们在蚊虫中细胞色素P450基因多样性及其参与杀虫剂抗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本室已获得的白纹伊蚊CYP6N亚家族新成员CYP6N3全长cDNA的 5′ 末端核苷酸序列 ,设计 2个反向特异引物 (GSP1和GSP2 ) ,利用 4种限制性内切酶DraⅠ、EcoRⅤ、PvuⅡ和StuⅠ分别消化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株高分子量基因组DNA ,消化产物与适配子连接产生 4种消化的DNA库 ,并分别以此为模板 ,进行基因步移。用特异引物GSP1与适配子引物AP1进行第 1步PCR扩增 ,然后再以第 1步PCR产物为模板、用内部特异引物GSP2与内部适配子引物AP2进行第 2次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T A克隆及测序。结果显示 :分别以DraⅠ、EcoRⅤ、PvuⅡ和StuⅠ消化的DNA库为模板而获得 4个长短不一的DNA序列 :80 6bp、 2 190bp、 3 0 76bp和 2 2 0 6bp ,它们均包括有CYP6N3全长cDNA5′ 非翻译区序列及氨基端开头 10个氨基酸的编码序列 ;在其ATG上游序列中均存在有若干个典型的TATA盒、Barbie盒和 或CCAAT盒、抗氧化剂反应元件或外源化合物反应元件。表明本实验已成功地获得了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株CYP6N3基因 4个上游启动子区序列 ,并分析、讨论了它们在蚊虫中细胞色素P45 0基因多样性及其参与杀虫剂抗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唐河县分离到基因1型乙型脑炎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河南省唐河县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乙型脑炎病毒(JEV)并确定其基因分型及E基因区段氨基酸序列特征.方法对2004年采集蚊虫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新分离的乙脑病毒进行生物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新分离JEV的PrM、E区段核苷酸序列,测序后应用Clustal X软件做碱基配对分析,MEGA3.1完成病毒进化分析,GENEDOS(3.2)软件完成氨基酸位点分析.结果共采集3722只蚊虫标本,包括:库蚊、骚扰阿蚊、伊蚊及按蚊.从库蚊标本中分离到3株属于基因1型的乙脑病毒,E区段核苷酸和氨基酸与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株的同源性分别为86.9%~87.7%,氨基酸同源性为95.2%~97.0%,存在12处共同的氨基酸位点差异.结论从河南省唐河县首次分离到基因1型的乙脑病毒.E基因与疫苗株相比有部分氨基酸差异,但现行疫苗株理论上可以保护新分离乙脑病毒.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人帐诱法和CO2灯诱法对新疆北湾地区不同生境的蚊虫种类组成及构成进行调查并对两种调查方法进行比较.新疆北湾地区蚊虫种类有4属8种,刺扰伊蚊为各种生境优势蚊种,米赛按蚊、里海伊蚊、背点伊蚊以及凶小库蚊为常见种,环跗曼蚊、赫坎按蚊和尖音库蚊为少见种,不同生境蚊虫密度及种类组成不同;灯诱和人帐诱两种方法比较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2.
中华按蚊,致倦库蚊和五个地理株的白蚊伊蚊线粒体DNA分别甩内切酶消化,其片段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观察并做限制酶片段长段差异分析(RFLDs)。结果表明,不同种蚊虫的线粒体DNA存在着显著的片段长度差异,揭示其高度的遗传分叉;而在同种不同地理株的白蚊伊蚊之间,用RFLDs分析所见差异报少,仅在广州株与其它四株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对RFLDs分析技术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广西蚊种类及分布的动态,按中泰科技合作协议,于广西南宁市郊、龙胜县、桂平县及环江县开展了本项工作。从蚊虫孳生地采集蚊幼虫并带回实验室饲养,分别制备蚊幼虫、幼虫蜕皮、蛹皮、成蚊及雄蚊尾器标本并进行鉴定。采集到308只标本,共查见7属20种蚊虫,结果表明广西主要的能传播疾病的蚊媒如中华按蚊、嗜人按蚊、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等依然存在,提示主要蚊媒孳生条件没有消失;此外结果显示风景区内白纹伊蚊是主要的优势蚊种,如何防治白纹伊蚊的吸血骚扰是提高旅游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和鉴定埃及伊蚊全基因组中腺苷脱氨酶相关基因,并分析其在蚊虫不同发育时期、雌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本文运用模式昆虫黑腹果蝇Dm-ADA基因的ADA结构域序列在NCBI埃及伊蚊全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并鉴定埃及伊蚊ADA相关基因,采用ExPASy在线相关工具包分析其理化性质和结构域,运用Signal P4.0预测信号肽,结合使用Gene Doc和Mega6.0软件包进行同源性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构建。首先提取埃及伊蚊不同发育时期(卵、Ι~Ⅳ龄幼虫、蛹、未吸血雌蚊、雄蚊)、雌蚊不同组织(唾液腺、中肠、脂肪体和卵巢)RNA并逆转录为cDNA,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方法对埃及伊蚊不同发育时期和雌蚊不同组织表达谱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从埃及伊蚊全基因组中获得3条具有完整开放阅读码框的ADA相关基因(Aa-ADAL、Aa-ADGF-A、Aa-ADGF-B);尽管不同物种ADA基因家族成员间相似性较低,但8个酶活性位点高度保守。Aa-ADAL在2龄幼虫期(7.88)、卵巢(8.05)高表达;Aa-ADGF-A在3龄幼虫期(7.25)高表达;Aa-ADGF-B在雌蚊唾液腺(10.07)显著高表达。经分析,2条属于ADA2/ADGF亚家族,1条属于ADAL亚家族。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已知的尖音库蚊乙酰胆碱酯酶 (AChE1 )的全基因序列在非编码区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 ,对淡色库蚊的cDNA进行扩增。PCR产物经T A克隆 ,PCR鉴定和DNA测序 ,利用DNAStar软件与部分已知物种的AChE1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淡色库蚊Ace1基因的ORF序列为 2 1 0 3bp ,翻译成蛋白序列为 70 0个氨基酸。蛋白序列与尖音库蚊的AChE1相比只有 1 2个氨基酸的差异 ,缺失了一段 8个残基的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 ,除尖音库蚊外 ,其与冈比亚按蚊的同源性最高 (79 5 % ) ,与黑腹果蝇AChE2相比则比较低 (31 1 % )。应用SWISS MODEL软件对该蛋白进行了同源模拟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内蒙古满洲里地区采集到的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进行自育性实验和雄蚊阳茎鉴定,证实内蒙古满洲里地区发现的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是骚扰库蚊新记录,其自育率为72.5%,雄蚊阳茎DV/D的比值在-0.0648与0.0577之间。随后应用Wolbachia的wsp基因特异引物,通过PCR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内蒙古满洲里地区骚扰库蚊的雌蚊和雄蚊体内均检测到Wolbachia感染,感染率为79.71%。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DNA条形码技术在蚊类鉴定中的应用,本研究扩增了广西凭祥地区5种蚊虫的COⅠ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23只蚊子COⅠ序列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结果表明种间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通过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聚类分析,不同种类的蚊虫位于不同的分支,同属的蚊种分支较不同属的蚊种分支较短,种内分支则更短。上述结果都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DNA条形码技术对于本研究中所涉及的蚊种具有较好的区分效果,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在蚊虫鉴定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酵母来源的CO2在不同的环境下对蚊虫的引诱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实验组为酵母粉与蔗糖溶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添加于诱蚊诱卵器中,对照组为去氯自来水添加于诱蚊诱卵器中,分别布放于地下车库、办公室内与绿化地带。布放后每隔24h观察记录一次诱蚊数目及品种。结果在地下车库实验组总诱捕622只蚊虫,其中自纹伊蚊228只,致倦库蚊394只,无蚊卯,诱蚊诱卵指数为100;对照组共诱捕81只蚊虫,其中白纹伊蚊53只,致倦库蚊28只,蚊卵268个,诱蚊诱卵指数为73.3。在办公室内实验组共诱蚊23只,均为致倦库蚊;对照组共诱蚊6只,其中白纹伊蚊1只,余为致倦库蚊,蚊卵30个,诱蚊诱卵指数为3.3。在绿化地带实验组仅引诱一只致倦库蚊,对照组共诱蚊32只,1只致倦库蚊,余均为白纹伊蚊,诱卵1322个,诱蚊诱卵指数为60。3种环境下的CO2组诱蚊总数量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Х^2=17.676,P=0.000)。结论酵母来源的CO2在3种不同环境下的诱蚊诱卵效果有显著差别,在地下车库等较封闭的空间具有较好的诱蚊效果,诱蚊数量显著高于去氯水组;但在空气流通良好的绿化地带却呈现与地下车库相反的结果,诱蚊效果显著低于去氯水组;办公室内两组诱蚊效果无差别。  相似文献   

19.
HLA-Cw基因全长序列分子克隆及测序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可靠的HLA-Cw基因全长序列的分子克隆和测序技术.方法 设计合成HLA-Cw基因全长序列PCR引物和探索PCR反应体系,采用长距离PCR技术,扩增HLA-Cw基因非翻泽区(untranslated region,5'-UTR)区、8个外显子、7个内含子和3'-UTR区,全长约4.5 kb.PCR产物纯化后进行分子克隆,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DNA,采用自行设计的测序引物进行全长双向测序.12份已经AlleleSEQR HLA-Cw测序分型试剂盒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基因型已知的样本,分别用TaKaRa LATaq酶和Stratagene Pfu Taq DNA聚合酶进行HLA-Cw基因全长扩增,以及PCR产物分子克隆和序列测定,克隆测序结果分别与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CR扩增获得了特异性目的 片段,测序获得了HLA-Cw基因-962~3576位碱基全长序列.克隆测序结果的对比表明,Pfu酶保真性高于LA Taq酶.比较本文测定的Cw*010201与Cw*07020101等位基因序列,在5'上游-962~-284位碱基区域存在11个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和2个插入(或)缺失多态性位点;3'-UTR下游3067~3576位碱基区域存在11个SNPs和1个插入(或)缺失.结论 建立了HLA-Cw基因全长序列分子克隆及测序方法,在HLA-Cw基因全长序列分子多态性及表达调控等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可靠的HLA-Cw基因全长序列的分子克隆和测序技术.方法 设计合成HLA-Cw基因全长序列PCR引物和探索PCR反应体系,采用长距离PCR技术,扩增HLA-Cw基因非翻泽区(untranslated region,5'-UTR)区、8个外显子、7个内含子和3'-UTR区,全长约4.5 kb.PCR产物纯化后进行分子克隆,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DNA,采用自行设计的测序引物进行全长双向测序.12份已经AlleleSEQR HLA-Cw测序分型试剂盒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基因型已知的样本,分别用TaKaRa LATaq酶和Stratagene Pfu Taq DNA聚合酶进行HLA-Cw基因全长扩增,以及PCR产物分子克隆和序列测定,克隆测序结果分别与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CR扩增获得了特异性目的 片段,测序获得了HLA-Cw基因-962~3576位碱基全长序列.克隆测序结果的对比表明,Pfu酶保真性高于LA Taq酶.比较本文测定的Cw*010201与Cw*07020101等位基因序列,在5'上游-962~-284位碱基区域存在11个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和2个插入(或)缺失多态性位点;3'-UTR下游3067~3576位碱基区域存在11个SNPs和1个插入(或)缺失.结论 建立了HLA-Cw基因全长序列分子克隆及测序方法,在HLA-Cw基因全长序列分子多态性及表达调控等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