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DBS)术中应用电极锁定装置(stimlo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组2008年至2010行双侧DBS手术的帕金森患者18例进行随访,手术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帕金森病进行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的过程中,使用Stimloc可以降低电极移位的风险,并未增加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Stimloc在DBS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可减少电极移位的发生,避免调整电极产生创伤,是DBS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脑深部电刺激术俗称脑起搏器,是帕金森病外科治疗领域的里程碑式新技术。在患者胸部皮肤作一小切口,将一个小型脉冲发生器埋置在胸部皮下,用通条把导线从头颈部皮下连接刺激电极和脉冲发生器。整个植入脑起搏器的过程只需要2-3小时,对患者伤害较小。国内开展该项技术已经有十多年,这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下简称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张建国介绍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脑深部电刺激(DBS)冶疗帕金森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具有双侧症状的46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同期双侧丘脑底核(STN)电刺激术治疗,采用MRI扫描结合术中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前、术后UPDRS运动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全部46例帕金森病患者术后震颤、僵直及行动迟缓均有不同程度改善,UPDRS评分“关”状态平均改评善率为635%;“开”状态平均改善率为26.4%。术后随访1年症状仍有持续性改善,未发现任何严重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脑深部电刺激术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配合和围手术期手术室护士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 0 1 5年4月天津市环湖医院实施的1例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室护士的术前访视,包括对患者的术前宣教、心理疏导,及术中器械护士的手术配合、巡回护士对患者安全防护、在台下对手术的一系列配合进行总结。结果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有很大改善,可下地行走且无感染等任何并发症的发生。经术后随访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该手术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患者出院时已经痊愈。结论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逆行性病,长期用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深部电刺激术是目前外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法。但目前该手术的术后并发症仍不少,需要密切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5.
患帕金森病顽疾近10年的75岁退休干部张老,2004年底在北京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安装脑起搏器后,已经能自己下楼和正常行走了。帕金森病是一种主要表现为震颤、肌肉僵直、运动困难、姿势障碍的疾病。患者多数是中老年人,但近年来青年人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我国  相似文献   

6.
随着脑科学、手术方法和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临床循证医学证据的逐渐完善,脑深部电刺激术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上逐渐受到国内外的认可。帕金森病(PD)的深部脑刺激(DBS)传统上是在清醒患者中进行的。一些患者在传统的DBS植入过程中无法忍受清醒手术或长时间停药以允许进行神经生理学测试,这在以前限制了这些患者的手术选择。故近年来,越来越多医生尝试在全麻状态下进行手术。对全麻下手术的治疗效果、手术并发症及未来的发展等方面来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脑深部及脊髓电刺激疗法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估.方法:通过规范的术前术后护理提高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规范的护理方法对提高脑深部及脊髓电刺激疗法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进行脑深部及脊髓电刺激疗法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时,在术前、术后必须采取规范的护理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8.
看病案 术前术后,判若两人 若是心脏不能好好工作了,心脏起搏器可以帮上大忙;若是大脑出现故障了,也有脑起搏器来助力. 脑起搏器植入,临床称"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手术",1999年进入我国. 张世忠教授所在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是全国最早开展这项技术的医院之一,多年来,他见证了太多因脑起搏器获益的帕金森病患者.  相似文献   

9.
国际公认深部脑刺激(DBS)是控制帕金森病的最好方法。设计了一种无内置电源的深部脑刺激器,大大减少了治疗帕金森病的费用,并给出此种方法的结构和电路原理及其在大白鼠上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张宇清 《医药与保健》2011,19(11):27-27
“脑起搏器”的专业名字叫“脑深部电刺激器”,其作用机理是把刺激电极放入人脑的特定部位,通过电刺激达到治疗效果。这是一种神经调节治疗,它不同于过去的脑外科切除手术,不破坏脑组织或神经,不影响今后采取其他新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已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认证,用以治疗老年性震颤和帕金森病所引发的颤抖现象。  相似文献   

11.
《大众健康》2006,(1):67-68
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正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治疗许多神经系统疾病.所治疗的疾病从原发性震颤.拓展到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顽固性疼痛、癫痫和强迫症等。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院》2008,8(2):112-112
近日,在墨西哥举行的世界神经调控协会(INS)第八届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孙伯民教授报告称,运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神经性厌食症具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工程》2017,(10):1333-1334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术中电极位置的监测和校准。方法对2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双侧STN DBS治疗,植入40侧电极,通过术中微电极记录(MER)和X线成像进行电极位置的监测和校准。结果所有患者的术后程控效果良好,术后1年,患者的UPDRSⅢ总分在开机未服药状态下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MER和X线成像可以监测到靶点的偏差和电极的移位并实时纠正,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近来对“细胞刀”治疗帕金森病的报道较多。什么是“细胞刀”以及它有哪些特点呢? 细胞刀是现代高科技产物,它是1995年才由美国开发成功的高尖端医疗设备系统,配备有精密的计算机工作站、脑立体定向仪、微电极,电生理精确功能定位、再加上射频电凝加热精密仪器系统。美国媒体曾对细胞刀治疗帕金森病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了报道,把该技术誉为是神经外科手术方面的一次重  相似文献   

15.
脑立体定向术是神经外科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已发展为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学。是治疗震颤、精神广、深部脑肿瘤、动脉瘤、恶痛等疾广的有效方法之一。研制脑立体定向仪是开展脑立体定向术和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的不可缺少的仪器。XZ—Ⅲ脑立体定向仪及其附件是安微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江淮仪表厂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16.
<正>"脑起搏器"的专业名字叫"脑深部电刺激器",其作用机理是把刺激电极放入人脑的特定部位,通过电刺激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前几天.记者在翻看报纸的时候,发现了两则新闻。一是:“以往认为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疾病,但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我国40岁以下的帕金森病患者约占总数的10%。”二是:“‘脑深部刺激疗法’是近年来帕金森病治疗的最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治疗脑深部病变的疗效。方法利用ASA-602S和Fischer脑立体定向仪治疗500例脑深部病变患者,其中血肿排空治疗275例,定向活检治疗58例,脑脓肿抽吸术26例,囊性颅咽管瘤置入Ommaya管5例,帕金森病行丘脑腹外侧核射频温控热凝毁损术127例,颅内异物摘除9例。结果脑血肿270例经治疗痊愈。活检确诊为胶质瘤30例,生殖细胞瘤10例,肺癌脑转移14例,脑寄生虫2例,松果体瘤2例。26例脑脓肿经抽吸抗炎治疗后均痊愈。5例颅咽管瘤置放Ommaya管后(行囊内放疗)3例痊愈2例好转。127例帕金森病行丘脑腹外侧核射频温控热凝毁损术,125例痊愈2例好转。9例颅内异物经立体定向摘除术均痊愈。结论立体定向临床应用广泛,治疗脑深部病变定位精确,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另类起搏器     
脑起搏器在医学述语上称“脑深部刺激系统(DBS)”,其外形及工作原理与心脏起搏器类同。DBS由植入脑内的刺激电极、埋在胸部皮下的脉冲发生器和皮下导线组成。脑内电极质地柔软,直径1.2mm,电极头端有4个刺激触点,供刺激选用。脉冲发生器大小为6X6X0.5cm,为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持续发出高频脉冲电刺激,通过皮下导线传递到脑内电极,抑制不正常的脑核团放电,消除帕金森病症状。整个刺激系统均埋在皮下,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无创脑刺激用于认知神经科学、神经生理学、精神病学等的治疗越来越引起关注.与手术及深部脑刺激相比,无创脑刺激具有无痛、无创、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迅速受到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和应用.经颅磁刺激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作为无创脑刺激最常用的两种技术,在治疗神经性疾病中展示出了非常有潜力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TMS和tDCS两种无创脑刺激的研究历史、基本原理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对其在帕金森病、阿兹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