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舌咽神经痛(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是一种临床不常见的顽固性疼痛,表现为舌咽神经支配区的咽部、舌根部及扁桃体区发作性、针刺样、可放射性疼痛.舌咽神经痛的症状与三叉神经痛相似,容易误诊为三叉神经痛,但其发病率仅为三叉神经痛的0.2% ~ 1.3%[1].现将以针刺为主治愈的原发性舌咽神经痛1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辨证治疗舌咽神经痛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承明  王纪新 《中国针灸》2005,25(12):843-843
舌咽神经痛是指咽后部、扁桃体、舌后部与中耳部位间歇出现发作性的、短暂、剧烈、令人难以忍受的疼痛,疼痛严格局限于患侧,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笔者自1997-2004年间采用针灸辨证治疗舌咽神经痛2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枕大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约占头痛病例的23%。属中医学的“头痛”、“头后痛”、“太阳头痛”范畴。表现为枕部疼痛及其神经循行线上的牵涉痛或放射痛,疼痛多为发作性,每日可发作数次至十数次,或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性质为针刺样、刀割样、烧灼样、电击样或锐痛、胀痛和跳痛,程度为中等,个别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疼痛可为自发性,亦可因头颈部运动等诱发疼痛或加重。故发作时患者常保持头部不动或使头略后倾以缓解疼痛。笔者近年来采用小针刀治疗本病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舌咽神经痛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治疗舌咽神经痛1例杨×,男,40岁,干部。左侧扁桃体舌根部反复发作剧痛15天。吞咽,咳嗽,说话均可诱发。疼痛向左侧颈部及耳部放射,如刀割样难忍,严重影响饮食睡眠。每次疼痛发作数秒至数十秒,间隔时间数分至几十分钟不等。经耳鼻喉科确诊为“舌咽神经痛(...  相似文献   

5.
舌咽神经痛是临床少见病,笔者多年来应用针灸治疗4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36~62岁;病程1个月~2年;右侧3例,左侧1例。临床症状:舌根部、咽部一侧发作性疼痛,呈针刺样、闪电样或刀割样剧痛,痛起突然,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发作短暂,难忍受,可放射至同侧耳道深部、下颌处、颈部,反复吞咽、说话过多、舌运动、进食或咳嗽可引发疼痛,痛时患者常用手掌托住患侧下颌处。咽部可见轻度慢性充血,1%地卡因喷痛侧咽部疼痛可减轻。2治疗方法取穴:颊车、大迎、中渚、太冲、颈部阿是穴(颈侧痛点,按压之可缓解舌咽部疼痛)…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经常出现于胸胁部的肋间神经、头面部的三叉神经及腰骶神经等部位。大多数病例为自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性痛伴随持续性烧灼痛,也可为仅有发作性痛;部分病例可表现为针刺样痛或持续性烧灼痛。神经痛的程度往往随年龄增长而加剧,老年患者多疼痛明显,苦不堪言。病毒如果侵犯了三叉神经的眼支时,引起眼部的带状疱疹,不仅疼痛剧烈,并且炎症会影响到角膜或眼球,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性角膜炎,愈后留有角膜瘢痕而失明,严重者甚至发生全眼球炎;当面神经和听神经受累时,可发生面瘫和听觉障碍(耳鸣、耳痛);当骶神经受累时,可发生神经源性膀胱…  相似文献   

7.
<正>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是临床中较为少见的顽固性疼痛,常表现为一侧外耳道深部、下颌角、舌后1/3、咽喉部疼痛,疼痛性质为电击样、刀割样、烧灼样,疼痛持续数秒或数分。2013年9月跟师门诊时诊治1例吞咽时左侧下颌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李某,女,45岁,因吞咽时疼痛10年,加重2个  相似文献   

8.
三叉神经痛治宜病证合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朝辉 《河南中医》2001,21(6):35-36
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痉挛或痛性抽搐 ,是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的典型神经痛。疼痛特点 :突然发作、突然停止、发作间期无疼痛。发作时多呈电击、刀绞、火烧、撕裂样或针刺样锐痛。每次发作数秒或 1~ 2min ,间歇时间不等。夜间安静时 ,发作次数减少。疼痛部位多局限在单侧三叉神经的 2、3支。患者常有触发点和触发带。常因咀嚼、吞咽、谈话、刷牙、触摸面部或面部皮肤受风、受凉而诱使疼痛发作。三叉神经痛在祖国医学属面痛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情志不遂 ,心火内蕴 ,风邪乘虚侵袭客于三阳经络所致。临床普遍采用针灸治疗。笔者经临床…  相似文献   

9.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叉神经痛是以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的发作性剧烈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年龄以40-60岁居多.疼痛多发于一侧,呈发作性电击样、刀割样、烧灼样或撕裂样疼痛,来去骤然,突发突止,每次疼痛持续时间很短,疼痛常因说话、咀嚼、刷牙、洗脸、触摸等诱发,即在口周、鼻旁、口腔、牙龈等处常有痛灶,临床上称为"扳机点",刺激扳机点则可诱发疼痛加重.  相似文献   

10.
三叉神经痛的特征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生阵发性剧烈头痛。中年人发病率高,女多于男。诊断要点在面部三叉神经区域内有电击样或刀割样剧痛,多为一侧。呈阵发性,历时数十秒或一~二分钟。一天可发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不发作时无疼痛,仅有麻胀感。疼痛严重时,可伴有面部肌肉反射性抽搐,流泪,流  相似文献   

11.
李泽建  窦蕊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134-134
三叉神经痛是指发生在面部一侧或双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痛如放电、刀割样的疼痛症状、常人难以忍受的神经性疾病.发病率高,年龄多在40岁以后,女多于男.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三叉神经痈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被人称此痛为"天下第一痛",又称痛性抽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找不到确切病因的三叉神经痛.可能是由于供应血管的硬化并压迫神经造成,也可能是因为脑膜增厚、神经通过的骨孔狭窄造成压迫引起疼痛.  相似文献   

12.
蒙药那如三味丸离子透入治疗三叉神经痛1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抽搐 ,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骤然发生的闪电样、短暂的如刀割样、钻刺样、火灼样或撕裂样的剧烈疼痛。疼痛发作时常无预兆 ,病久后局部皮肤粗糙、菲薄 ,眉毛稀落。有的在发作时不断作咀嚼动作 ,严重者常伴有同侧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 ,口角牵向一侧 ,流泪或流涎 ,每次发作持续数秒钟至 2分钟后骤然停止。疼痛多为一侧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内某个区域特别敏感 ,稍加触碰即可引起疼痛发作 ,该区域称之为“触发点”。蒙医认为三叉神经痛属白“亚玛”病〔1〕 范畴 ,是白“亚玛”头虫引起的以偏侧头寒性疼痛为特征的病变…  相似文献   

13.
三叉神经痛是指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剧烈疼痛,痛如放电、刀割样的疼痛症状、常人难以忍受的神经性疾病.发病率高,年龄多在40岁以后,女多于男.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被人称此痛为"天下第一痛",又称痛性抽搐.在临床上通常将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尚未能发现病因.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继发于局部感染、外伤、三叉神经所通过的骨孔狭窄、肿瘤、血管畸形、血液循环障碍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人查体及其它辅助检查中常有异常.  相似文献   

14.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以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阵发性剧痛为特征的神经科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疼痛常骤然发作、无先兆、有明显的板机点,多在一侧,以第2、3支较多见,3支同时出现疼痛者较少见;疼痛剧烈,呈闪电样、刀割样或钻痛样,时间短暂,多数为数秒至1 ~2 min,反复发作性疼痛,可伴有面肌反射性抽搐、面红、结膜充血、流泪流涎等.自2009年7月~2011年12月,笔者运用透穴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穴位埋线治疗三叉神经痛2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内出现反复发作的短暂、阵发性闪电样的剧痛。其临床表现为疼痛常骤然发作,无先兆,有明显的板机点,多在一侧,以第2、3支较多见,3支同时出现疼痛者较少见;疼痛剧烈,呈闪电样、刀割样或钻痛样,时间短暂,多数为数秒钟至1~2 min,反复发作性疼痛,可伴有面肌反射性抽搐,面红,结膜充血,流泪流涎等。我们采用穴位埋线治疗三叉神经痛2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循经取穴治疗丛集性头痛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毓茜  闫伟 《河北中医》2008,30(1):72-72
丛集性头痛,也称组织胺性头痛,其特点为突然发作,头痛多从一侧眼窝及其周围开始,向同侧颞顶部及耳鼻扩散,也可扩散至枕、顶部。疼痛为钻痛或搏动性痛,同时伴有眼结膜充血、流涕、鼻塞等症状,20min即可达到高峰。每次持续数十分钟至2h。发作期间几乎每日发作一至数次,时间和部位  相似文献   

17.
针刺列缺照海为主治疗舌咽神经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玉华  赵振川 《中国针灸》1998,18(10):622-622
舌咽神经痛是局限于舌咽神经分布区的闪电式发作、短暂而剧烈的疼痛,每次持续数秒钟。疼痛位于扁桃体、咽、耳道深部,多因吞咽、谈话、呵欠、咳嗽而诱发,在咽喉、舌根、扁桃体窝等部位可能有痛的触发点,是一种痛苦较大的疾病。笔者从1986年开始观察治疗本病26例,收到很好疗效。1 一般资料26例患者中,男18例,女8例;25~35岁7例,58~70岁19例。均为一侧舌咽神经痛。26例患者均经本院神经内科及耳鼻喉科诊断确诊,并经服药、局部封闭等方法治疗仍无好转。其中22例为门诊病人,4例为住院病人。2 治疗方法取列缺、照海,加取患侧的人迎、扶突、天…  相似文献   

18.
杨炉水  杨白燕 《山西中医》2014,30(10):62-62
<正>白某,女,60岁,2014年3月1日初诊。发作性舌根部、右侧扁桃体疼痛3月,加重2周。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舌根部及右侧扁桃体疼痛,性质为刺痛,部位固定,未予重视,后病情渐进性加重,就诊于天津总医院,诊断为舌咽神经痛,予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病情逐渐好转。期间病情有所反复。两周前外感受风后,疼痛症状加重,饮食受限,自予卡马西平口服,症状未见明显缓  相似文献   

19.
赵×,男,42岁。1989年4月7日诊。自诉左侧面部发作性剧烈的针刺样疼痛二年,患病初,疼痛为阵发性,一日数次到数十次发作不等。多次误为牙痛,企图拔牙以求痛止,后日渐变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痛甚时左侧舌部亦疼痛难忍,屡经西药消炎、止痛剂治疗,效果欠佳,殊感痛苦。乃求中医诊治。询  相似文献   

20.
王某,女,58岁,退休教师,于2005年10月25日初诊。患者于3年前因受风后引起右则面部疼痛,呈阵发性刀割烧灼样痛,以口耳及鼻眶、眼眶处为甚。发作时面部肌肉抽搐,流泪流涎,口唇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