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常用的方法,术后疼痛(包括约诊间疼痛及根管充填术后疼痛)是根管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它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根管治疗过程中对根尖周组织的机械、化学和微生物损伤,而且其发生的相关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本文就根管治疗急症的发生机制及其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老年人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一次术及多次术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和程度。方法:将老年人慢性根尖周炎患牙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根管治疗一次术组(实验组,40例)和根管治疗多次术组(对照组,30例),分别进行根管治疗一次术和多次术,于术后0h、6h、12h、24h、48h和7d由患者自评VAS疼痛分值,并于术后24h、7d临床评定患者疼痛率。结果:两组间术后各观察时间点患者自评VAS疼痛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24h和术后7d临床评定轻、中、重度疼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一次术和多次术后患者自评疼痛程度及临床评定的疼痛发生率相近,提示在严格选择适应症并谨慎操作下,老年人根管治疗一次术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李俊亮  葛久禹  危薇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2):1272-1274
目的:采用Mtwo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根管预备,观察一次法根管治疗和多次法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发生情况,探讨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12例患者的212例患牙,随机分为2组,A组为一次性完成根管治疗,B组分次完成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所有组内患牙均使用Mtwo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根管预备,并于每次术后询问治疗后的疼痛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中的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进行两组间疼痛情况的比较。结果:采用Mtwo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根管预备,一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发生率(6.88%)和多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发生率(15.08%)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Mtwo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根管预备后,一次法完成根管治疗和多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发生率相同,2组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均表现为无疼痛或轻度疼痛。  相似文献   

4.
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完成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原因的疼痛。本文对根管治疗术中疼痛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医生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和治疗手段缓解患者痛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肿痛安用于预防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利平 《口腔医学》2002,22(4):202-203
目的 对中成药肿痛安定风止痛胶囊 (ZTA)用于预防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作出评价。方法 随机选择进行根管治疗术后的 18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 ,术后当日起口服ZTA 0 5 6g ,每日 3次 ,连服 3天。同时选择 15 0例未服ZTA的根管治疗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之间术后疼痛的发生情况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实验组疼痛发生率为 6 6 6 % ,对照组为32 % (P <0 0 1)。结论 ZTA用于预防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中根尖疏通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行根管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根管预备前和结束时使用10#K锉进行根尖疏通并超出工作长度1 mm,B组,每次更换器械均使用10#根管疏通器械到达工作长度,C组,每次更换器械均使用根管疏通器械并超出工作长度1 mm.记录各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疼痛发生情况,并记录各时间段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分值,比较各组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率以及VAS分值的统计学差异.结果:A组83.33%的患者术后无疼痛或轻微疼痛,B组为86.67%,C组为90%.各组的疼痛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C组VAS分值略低于A组及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管治疗中根尖疏通对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和程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超声冲洗技术应用于活髓牙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根管超声冲洗技术对活髓牙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58例患者172颗患牙按就诊次序随机分成2组:常规冲洗组80颗患牙,常规局麻下开髓、探查根管、确定工作长度后逐步后退技术预备根管,预备中用2.5%次氯酸钠溶液反复冲洗根管,预备完后用2.5%次氯酸钠和17% EDTA溶液冲洗根管,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冷牙胶侧方加压法严密充填根管;超声冲洗组92颗患牙,治疗程序同常规冲洗组,常规根管冲洗后再进行根管超声冲洗,最后冷牙胶侧方加压法严密充填根管,观察随访术后1周内患牙的疼痛发生率、根管充填质量及侧枝根管充填情况.结果 术后1周复诊超声冲洗组和常规冲洗组根管充填1周内疼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疼痛发生均与根管数目多少无关(P>0.05),术后X线片证实各组根管充填良好,根管超声冲洗后侧枝根管充填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管超声冲洗后一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术可减轻术后疼痛发生,提高根管充填质量.  相似文献   

8.
楼国芳 《口腔医学》2010,30(12):734-735
目的 观察3种根管封闭剂在活髓牙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1周内发生疼痛的情况。方法 将需要行根管治疗的162颗活髓恒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Roekoseal封闭剂(A组)、Cortisomol封闭剂(B组),Vitapex封闭剂(C组)结合牙胶尖作为根充材料进行冷测压充填。对术后1、3、7d的疼痛发生情况用VAS评价标尺记录并分析比较。结果 3组术后3d疼痛发生有显著性差异(P<0.01),A、B组术后反应较轻,C组较重。1d、7d时均无显著差异。术后7d疼痛均基本缓解消退。结论 以Roekoseal或Cortisomol作为根管封闭剂进行根管充填可减少活髓牙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近期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不同根管封闭剂根管充填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观察用3种根管封闭剂充填根管后短期疼痛的发生情况.方法将明确诊断为牙髓炎和根尖炎需要行根管治疗的恒牙404颗随机分为3组,A组以碘仿氧化锌丁香油为封闭剂,B组以氧化锌丁香油为封闭剂,C组以Cortisomol为封闭剂,分别加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对术后24~72 h疼痛发生情况用VAS评价标尺记录并用χ2检验分析比较.结果经统计学检验3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Cortisomol 组术后反应最轻,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组术后反应最严重.结论以Cortisomol为封闭剂进行根管充填可明显减少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0.
黎远皋  林佩芬 《口腔医学》2001,21(4):191-192
目的:对牙周膜内注射醋酸强的松龙能否有效预防根管治疗术后疼痛进行评价。方法:50例病人一次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注射醋酸强的松龙组、安慰剂组及不注射药物组,24h后观察根尖区疼痛情况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牙周膜内注射醋酸强的松龙组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发生率较其它二组显著降低。(p<0.005)。结论:牙周膜内注射醋酸强的松龙可以有效预防根管治疗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1.
贾春梅  段义峰 《口腔医学》2010,30(12):762-763
目的 探讨如何减少根管治疗术中、术后疼痛肿胀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三次法对350颗患牙进行根管治疗,观察术中、术后疼痛肿胀的情况。结果 在350颗患牙经三次法行根管治疗术,有27颗出现了术中或术后疼痛肿胀。其中后牙、下牙的发生率较前牙、上牙高,且牙髓坏死,急性根尖周炎患牙发生率较高。结论 牙髓坏死,急性根尖周炎患者在根管治疗过程中出现疼痛肿胀的发生率相对活髓牙较高。  相似文献   

12.
根管治疗期间疼痛问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刘卫红 《口腔医学》2002,22(2):75-76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的原因。方法 对330例临床病人366颗根管治疗的牙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37颗牙(10.1%)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其中死髓牙、后牙、根尖阴影小的牙和近期有过疼痛史的牙齿发生疼痛的比例较高。结论 与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发生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有牙髓坏死、牙位、根尖阴影和疼痛史等,确切原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术后疼痛是根管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体验,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治疗失败。文章就此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处理对策等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两种根管治疗方法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保存患牙的重要手段,其疗效肯定,文献报道治愈率达96%[1]。根管治疗疼痛的发生是临床医生关注的并发症。本文通过运用一次法和多次法分别对106颗患牙进行根管治疗,并观察其术后疼痛反应,评价两种根管治疗术的临床效果,现报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氢氧化钙作为根管内药物预防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90颗牙髓坏死的前磨牙,将其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颗牙。A组患牙1次完成根管治疗;B组患牙2次完成根管治疗,但约诊期间根管内不封任何药物;C组患牙2次完成根管治疗,但约诊期间根管内封Ca(OH)2糊剂。采用改良10点视觉模拟量表对患者根管治疗后疼痛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比较3组患者根管治疗后的疼痛水平。结果A组与B组、B组与C组患者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患者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氧化钙作为根管内封药可有效预防根管充填后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可靠性。方法:选择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直根管患牙200例,采用改良双敞技术和平衡力法预备根管,0.5%次氯酸钠及17%EDTA冲洗,随机均分为两组:一次性根管治疗组在上述操作完成后立即行牙胶尖加树脂类封闭剂AHplus侧方加压术充填根管;多次性根管治疗组根管内封入氢氧化钙糊剂复诊,待无症状后再行根充。治疗结束后1d、7d、30d随访记录患者的疼痛反应。1年后进行临床及X线复查,计算每组根管治疗的成功及失败率,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有94例患者回访,一次性根管治疗组43例,多次根管治疗51例。根管治疗术后1d疼痛发生率一次性治疗组高于多次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7d、30d的疼痛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1年后复查两组的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一次性根管治疗组的前牙与后牙治疗成功率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发生率较多次法高,但远期疗效等同于多次法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根管治疗后的疼痛情况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138例需做根管治疗的患者,一次性完成根管治疗,观察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一年后疗效.结果 对于牙髓炎组,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术后疼痛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根尖周炎组,糖尿病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根管治疗后一年疗效,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低.结论 对于根尖周炎,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一次根管治疗术与两次根管治疗术术后短期临床疗效,并分析不同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6例需行根管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进行一次根管治疗术(一次治疗组)和两次根管治疗术(两次治疗组),并在术后的1、3d和1周进行随访,记录其疼痛情况,术后3个月行影像学检查,评估分析其短期疗效。结果一次治疗组和两次治疗组在术后短期疼痛和影像学检查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性别及患牙术前根尖周指数(PAI)对根管治疗的术后疗效有一定影响,而患者年龄、患牙解剖牙位、患牙牙髓情况(未出现根尖周病损)的差异对根管治疗术术后疗效影响意义不大。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术后短期的疼痛发生率较低,在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广应用;患者性别及术前PAI会影响根管治疗的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低咬合对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8月汕头市金平区中医医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下颌磨牙急性牙髓炎患者44例(共44颗患牙),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22颗患牙)。试验组患牙在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作降低咬合处理,使其在正中、侧方咬合位均无咬合接触;对照组患牙在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不作降低咬合处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情况,并在术后7d内每天1次记录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分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及疼痛VAS分值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为36_36%,对照组为40.91%,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d内的疼痛VAS分值比较,实验组均比对照组略低,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发生术后疼痛者7d内的疼痛VAS分值比较,试验组均比对照组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降低咬合对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但对于会发生术后疼痛的患者,可以减轻其疼痛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术并发急性炎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术并发急性炎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378例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病例的研究分析。结果:急性炎症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患者的病变情况以及术者的等因素有明显关系。结论:熟悉根管解剖形态、准确确定操作长度,坚持无菌操作,术中或术后适当用药,大多数急性炎症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