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0年montevio报导了淋巴结穿刺造影,1952年由kinmouth用穿刺表浅淋巴管造影成功,我国于1958年由上海华山医院首开展此项手术。早些年一般在肉眼下操作,但淋巴管极细且管壁脆薄易破,有一定的失败率。1972年kimotn概述了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淋巴管造影的方法。我们于1982年对35例乳糜尿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经单侧足背淋巴管穿刺造影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术侧屈膝90°,足背平行手术台。用常规消毒皮肤及铺消毒巾,在1~2趾间应下注射淋巴管染色剂(美兰2ml+1%普普卡因2ml混合液)0.5~1ml。2~3分钟后于局麻下在足背上距趾6  相似文献   

2.
作者描述了淋巴管和淋巴腺 X 线造影术。将天蓝染料0.3毫升注射到欲检查足的各个足趾间隙的皮下组织,然后在局麻下,于足背近侧作2—4厘米长的皮肤切口,即能见到2—4条已被染成蓝色的淋巴管。在同时兼作静脉造影的患者,在内踝长隐静脉的上方选择切口,因该处容易找到淋巴管和静脉,见到淋巴管后,即用27号或30号皮内注射针将50%hypaque 5毫升直接注入淋巴管。在注射终了和1分钟以后,各拍片一张。将造影剂注入到淋巴结远端的输入管,虽能使淋巴结满意地显影,但此法有一定技术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肢体不明原因的水肿,诊断乳糜尿,判断肿瘤的淋巴转移,自1962年以来,本院共施行102例淋巴管造影术,结果较满意,现小结于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02例中男84例,女18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9岁。恶性肿瘤74例,胃、结肠和卵巢良性病变各2例,腹股沟手术后下肢肿胀5例,乳糜尿17例。二、造影方法本组中96例采用两侧或一侧下肢淋巴管直接注射造影法。于足背趾蹼间皮内注入亚甲蓝与1%普鲁卡因各0.5毫升,由局部浸润使淋  相似文献   

4.
动脉瘤样骨囊肿(ABC)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样病变,多位于四肢长骨的干骺端,跖骨动脉瘤样骨囊肿非常罕见,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男,21岁。右足背肿物1年,逐渐增大,活动较多后疼痛,穿鞋困难,1年前右足扭伤病史。查体:右足背明显肿胀,未见静脉怒张,皮温不高,足背压痛,可触及7 cm×6 cm×4 cm肿物,质硬,位置固定,双踝及跖趾关节活动可,足背动脉可触及。X线平片示右足第2跖骨明显膨胀性骨质破坏(图1),病变累及整个跖骨,皮质菲薄,局部骨皮质断裂,跖骨头处可见细小骨嵴影。手术将跖骨完整切除。病理诊断为ABC。  相似文献   

5.
冯进  沈寅初 《贵州医药》1996,20(6):332-333
1985年以来,我院12例乳糜尿患者接受经腹股沟淋巴结和足背淋巴管穿刺造影,其中9例造影成功,定位准确,后经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愈。现介绍如下。及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26~50岁;病程2个月~9年,尿乳糜试验均阳性。有流行病学记载者5例,其中来自丝虫病流行区或曾确诊患有丝虫感染者各2例。伴血尿者3例;行膀此镜检查7例,其中4例获阳性结果。2方法2.且经腹股为淋巴结造影:于腹股沟区们及表浅淋巴结作小切口并显露之,无需广泛分离,用6号头皮针自淋巴结表面刺入,勿穿透到对面,以05ml/min的速度注入造影剂。2.2经足背淋…  相似文献   

6.
本组50例淋巴管造影中确诊阳性者16例,其中有3例假阳性,阳性符合率81.25%。对睾丸肿瘤的转移癌可同时并用精索和足背淋巴管造影方法。对摄片阴性病人需定期随访摄片。在不能确定性质的病例可在荧光屏下经皮穿刺抽吸淋巴结组织检查,藉以减少淋巴管造影的假阴性率或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手指或足趾末节的损伤是挤压伤和砸伤的一种表现。我院外科门诊于1972年10月至1975年10月,采用拉直的回形针或大头针末端(插入端烧红)作甲床下瘀血引流术,治疗手指挤压伤和砸伤者168例和(足母)趾砸伤116例。受伤后就诊时间自3小时~3天,以3至6小时为最多。一般伤后早期因甲床下疼血尚未形成、暂作对症治疗,俟伤后第二天(即24小时后)甲床发紫即可手术。手术方法:一般不需麻醉,将患指(趾)用3%碘酒和75%酒精消毒,在血肿中央部迅速烙刺2至  相似文献   

8.
小腿下段及足背创伤后软组织坏死、缺损 ,易致胫前、足背部骨肌腱外露 ,常合并有胫前血管损伤 [1 ] 。我科自 1 998年以来试用股前外皮瓣及降支血管桥接移植修复小腿下段胫前或足背软组织和血管缺损患者1 1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1 9~ 4 2岁 ;车祸伤 7例 ,石块压伤 4例 ;小腿下段胫前部 6例 ,足背部 5例。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胫前或足背血管损伤。伤肢创面大小 (1 3cm× 6 cm)~ (1 9cm× 1 0 cm)。手术时限 :急诊手术 3例 ,经全身情况稳定和局部创面清洁后手术 8例 ,时间为伤后…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巨大(足母)趾,食趾畸形系巨趾症中极为少见的畸形。本例经家系调查,证明其曾祖父患有巨趾畸形症。系近亲婚配所生。巨趾症病因尚无定论,参考国内文献巨趾症对有家族史病例尚未见报告,鉴于本例较特殊介绍以供参考。患者女性,16岁,为剖腹产取胎,术者证明当场即发现胎儿左足(足母)趾、食趾畸形。随着年龄增长两趾明显增大、增粗,但无疼痛感,知觉尚好。能走远路,运动后并无不适及胀痛感。体检:身高1.32米,体重35公斤,发育差。智力与同龄人比较明显低下,其余未见异常。左足长28厘米,趾部宽10厘米,厚7.5厘米。(足母)趾长10厘米,周长19厘米。食趾长6.5厘米,周长13厘米,两趾呈  相似文献   

10.
孙波  王毅  孙保存  李瓦里 《天津医药》2006,34(7):465-465,513
1病例报告患者女,48岁。主因右足肿物4年,于2004年11月22日入院。查体:右足背肿胀,见一约9.0cm×8.0cm×4.0cm大小肿物,触之质软,边界清,无明显压痛,右足足母趾跖屈轻度受限。X线片可见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面出现溶骨现象,见图1。B超示右足背部皮下一约9.0cm×  相似文献   

11.
应用显微镜将淋巴管注入静脉内治疗乳房及阴囊象皮肿,目前国内外文献报导甚少。我科在经双足背用淋巴管注入静脉内治疗乳糜尿取得较好疗效之后,于1983年3月和8月分别对一例阴囊象皮肿与一例乳房象皮肿患者,进行淋巴管静脉内注入法,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2.
经皮肤穿刺肾造瘘术(PNS)是一种较新的技术。王应才等1982年在中华泌尿科杂志上首次发表了这方面的报告。PNS是泌尿系统疾病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法之一。我院自1982年10月以来,先后用此法成功地抢救了三例双侧上尿路梗阻并严重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现介绍如下。方法1、材料 (1)穿刺针:采用14号套管穿刺针,长15厘米。 (2)导引钢丝:即一般动脉造影用之金属导丝,,外径0.5毫米,长90厘米。(3)引流导管:采用F7导管。 2、操作方法 (1)穿刺:患者取侧卧位,于十二肋缘  相似文献   

13.
足母外翻畸形是足部常见病变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于妇女,大多与穿小头鞋有关。目前可供临床选择的有130多种手术方法[1],其中McBride手术是临床常用方法之一。McBride手术1928年即已提出,Mann将其推广[2]。自1992年3月~2002年3月采用McBride手术治疗足母外翻患者19例(33足)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2年3月~2002年3月对19例(33足)足母外翻患者进行McBride手术,其中男3例(3足),女16例(30足),年龄33岁~49岁,患者的足母外翻始发于青少年时期,逐渐加重。随访时间为2a~5a。其中平足9例(16足),副舟骨畸形1例(2…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4岁,因右小腿外伤致筋膜间隙综合征于1998—08—11入我科。查体:右小腿中段前外侧可见长24 cm、平均宽15 cm 沿小腿长轴纵行创面,有较多非脓性渗出物。前间室诸肌肉肌腹大部坏死,中段胫骨外露。右足皮温稍低,第1、2趾痛觉消失,3~5趾痛觉存在,足底痛觉存在。胫后动脉搏动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各趾端血运正常。入院后经右小腿清创,坏死组织切除术后3周,于硬膜外麻醉下二期行皮肤外扩张术,闭合右小腿创面。在原切口内进一步消除坏死的  相似文献   

15.
我院透析室,自1989年以来,对急需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直接足背动脉穿刺,建立血管通路进行透析,收到有如内、外瘘一样的透析效果,一次穿刺成功率96.5%,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3~5小时,透析血流量均能达到100~160ml/分。在穿刺实践中,我们的体会是:直接穿刺足背动脉做为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关键在於首次穿刺成功率要高,具体操作方法:(1)常规碘酒、酒精消毒穿刺处皮肤;(2)铺无菌孔巾,操作者戴无菌手套;(3)用左手食指触到动脉搏动点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点,选择好穿刺的深度,以45°角进针;(4)见回血后,用胶布固定,即可进行透析。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63年2月至8月共检查40例淋巴系造影,32例成功,成功率为80%。其中2例系淋巴管疾患,30例为恶性肿瘤。兹就造影技术及失败经验介绍于后。(1)穿刺针:用25—27号注射针头一个,取其针身,套上一细塑料管,此管之另一端与注射器相接。(2)淋巴管染色:皮肤常规消毒,用1%奴佛卡因局麻后,将0.5%靛胭脂红2—5  相似文献   

17.
我科从1973~1980年对外、妇科急、危患者(失血性、失液性休克,中毒性休克,脱水等)施行紧急锁骨下静脉穿刺输液(输血)156人次。此法迅速、确切、扩容快,符合抢救要求,可代替静脉切开。方法1.病人去枕平仰卧位,头正中或转向对侧。2.穿刺点选在锁骨中点——内中三分之一交界处之间下方0.5~2.0厘米处。3.局部及术者手指常规消毒。  相似文献   

18.
朱建良 《河北医药》2003,25(8):636-636
我院 1996年 8月至 2 0 0 0年 4月共收治足筋膜间室综合征4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3 8岁 ( 2 4~ 5 5岁 ) ;左、右足各 2例 ,伤后 4h~ 3周入院 ,患者均有明显的外伤史。其中砸压伤 2例 ,挤压伤和扭伤各 1例 ,2例伴有跖骨骨折 ,踝关节骨折 1例 ,无骨折 1例 ,患者均有明显肿胀 ,3例有剧痛 ,1例疼痛减弱 ,两点分辨觉均有减弱 ,足趾被动活动均有剧痛。足背动脉搏动弱或无 ,末梢血供差。手术方法均行切开减压术 ,切开作者单位 :0 52 360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医院骨科径路分足内、足外、足背三种 ,一期缝合伤口愈…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男性,41岁。患者于20年前因先天性右足第2趾巨趾症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随后发现右足逐步增宽,足底胼胝角化、增厚,明显高出正常皮肤表面,行走时足底疼痛,穿鞋困难,就诊我院。查体:右足无明显肿胀,皮温正常,足背较对侧宽,前足足底大量增生胼胝,可触及大小不等包块,质软,压痛(+),第2趾变形增粗,足趾屈伸活动度差,感觉、血运正常。分型:依据Barsky[1]分型,该例患者为进展型。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1年1月~1985年12月共进行人工硅胶指(趾)关节置换1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单指(趾)关节置换,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0~48岁。第二跖趾关节(?)例、跖(足母)关节1例、掌指关节2例、近侧指间关节1例。10例均为国产人工硅胶关节,术后随访2个月~5年,平均3年2个月。随访情况如下(表)。本组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除1例近期肿胀外,均无偏斜、断裂、感染、脱出,优良率100%。手术要点:上肢用臂丛下肢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手指在节关桡侧,足趾在关节背侧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关节囊,避免侧副韧带损伤,细微暴露患关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