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目的评价苦瓜醇提取物的经口亚急性毒性。方法将苦瓜醇提取物按1.25、2.50和5.00g/kg·bw剂量给大鼠连续灌胃30d,测定体重、进食量,计算食物利用率,实验末采血测定血象和血生化指标。结果苦瓜醇提取物各剂量对大鼠体重增长、总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与相应对照组比较,雄鼠1.25、2.50g/kg·bw剂量组血肌酐显著降低,雌鼠三个剂量组总蛋白均较对照组降低,其中2.50、5.00g/kg·bw剂量组总蛋白降低有显著性。各剂量对其他血液学、血生化指标、肝脏、脾脏、肾脏和雄鼠睾丸、雌鼠卵巢的脏体比值无显著影响。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检查未见与样品有关的异常改变。结论苦瓜醇提取物给大鼠喂养30d,2.50g/kg·bw以上剂量可引起雌性大鼠总蛋白降低,高达5.00g/kg·bw的剂量未产生其它可观察到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苦瓜水提取物对大鼠的毒副作用。方法将苦瓜水提取物按1.25 g/(kg bw)、2.50 g/(kg bw)、5.00 g/(kg bw)剂量给大鼠连续灌胃30 d,测定体重、进食量,计算食物利用率,实验末采血测定血象和血生化指标。结果苦瓜水提取物各剂量组对大鼠体重增长、总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应对照组比较,雄鼠5.00 g/(kg bw)剂量组白细胞总数显著降低,1.25 g/(kg bw)、5.00 g/(kg bw)剂量组天冬氨酸转氨酶显著降低,雌鼠2.50 g/(kg bw)剂量组白蛋白显著降低,雌雄鼠三个剂量组总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其中2.50 g/(kg bw)、5.00 g/(kg bw)剂量雌鼠组总蛋白降低有统计学意义。雄鼠总蛋白降低有剂量依赖性,相关系数为-0.964,呈显著负相关。各剂量对其他血液学、血生化指标、肝脏、脾脏、肾脏和雄鼠睾丸、雌鼠卵巢的绝对重量、脏/体比值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检查未见与样品有关的异常改变。结论给大鼠喂养苦瓜水提取物30 d,可引起大鼠总蛋白降低,高达5.00 g/(kg bw)的剂量未产生其他可观察到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复方陈皮咀嚼片对机体消化功能的改善及其机理。方法分别进行小鼠小肠运动试验、大鼠消化酶试验以及大鼠生长试验。结果复方陈皮咀嚼片组大鼠体重(F=7.645)、体重增重(F=9.400)、总进食量(F=12.169)、饲料利用率(F=3.846)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小肠运动试验中,复方陈皮咀嚼片各剂量组小鼠墨汁推进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71,P0.05);在消化酶分泌试验中,复方陈皮咀嚼片组大鼠3 h胃液量(F=2.706)、胃蛋白酶排出量(F=4.470)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陈皮咀嚼片改善消化机能具有明显的效果,主要作用机理是促进消化液及消化酶分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复方五味子胶囊的亚急性毒性,为其食用的安全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雌雄各40只,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2. 67、4. 00、5. 33 g/(kg·BW)]及对照组4组,每组雌雄各10只,连续喂养30天,对各剂量组大鼠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剂量组与对照组大鼠在试验过程中均生长良好,各剂量组的增重、食物利用率、进食量、脏/体比、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主要器官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实验条件下,该复方五味子胶囊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复方绞股蓝益智颗粒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复方绞股蓝益智颗粒(Compound Jiaogulan Yizhi Granules,CJG) 的急性与慢性毒性,以评价CJG(辅助改善记忆的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方法 在急性经口毒性实验中,采用最大给药量实验法,以30000mg·kg-1·d-1剂量的CJG给予小鼠灌胃两周,观察小鼠一般外观表现、中毒症状与死亡数;在慢性毒性实验中,采用大鼠30d喂养实验,以3333mg·kg-1·d-1、5000mg·kg-1·d-1、6667mg·kg-1·d-13个剂量的CJG给大鼠连续灌胃30d,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各剂量组的动物体重、增重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脏器重量及脏器/体重比值.结果 在急性经口毒性实验中,未见动物有中毒症状,无动物死亡,外观表现未见异常;在慢性毒性实验中,实验期间动物的生长发育良好,各剂量组的动物体重、增重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脏器重量及脏器/体重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JG属于无毒级保健食品,符合保健食品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溪黄草的亚慢性毒性。方法选用8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雌雄各半,分别经口灌胃给予0.000、0.625、1.250、1.875 g/kg剂量的溪黄草浸膏连续90 d,观察动物生长情况,试验中、末期对动物的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试验末计算动物主要脏器的脏体比值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试验期间动物无死亡。试验末各剂量组动物体重、增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脏器绝对质量及脏体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试验的中、末期各剂量组动物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检测指标均在本室正常值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解剖观察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也未见与受试物相关的异常改变。其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1.875 g/kg。结论在本实验室条件下,未观察到溪黄草浸膏对SD大鼠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饲料对动物生长的影响,选择质优价廉的饲料.方法将不同来源的A、B、C三群Wistar大鼠分别分成4组,用a、b、c、d四种鼠料分别喂养,每周称量动物体重和饲料消耗量,比较各组平均增重和采食量.结果经方差分析A、B、C各群动物的增重情况,同群各组体重增长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采食量却不同.结论4个饲料厂的鼠料对同群的4组Wistar大鼠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但饲料d的消耗量最高,而饲料c的消耗量最低.  相似文献   

8.
辅酶Q10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辅酶Q10毒理学安全性。方法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及大鼠30d喂养试验,分别观察辅酶Q10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结果辅酶Q10对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30000mg/kg.BW,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以360、540、720mg/kgBW(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用量的50、75、100倍)3个剂量的样品连续给大鼠灌胃30d,试验期间动物生长发育良好,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增重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和生化检测指标、脏器重量及脏器/体重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各实验组大鼠肝、肾、胃肠、脾、睾丸和卵巢等组织均未见有病理改变。结论辅酶Q10对动物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蝙蝠蛾参鹿片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为其食用的安全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急性毒性试验:ICR小鼠雌雄各10只,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经口灌胃,观察14 d。亚急性毒性试验:Wistar大鼠雌雄各40只,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及对照组4组,每组雌雄各10只,连续喂养30 d,对各剂量组大鼠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毒性试验:雌、雄性小鼠MTD 15. 2 g/(kg·BW),属无毒级。亚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与对照组大鼠在试验过程中均生长良好,各剂量组的增重、食物利用率、进食量、脏/体比、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器官未见病理改变,未观察到最大有害作用剂量。结论本试验条件下,蝙蝠蛾参鹿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火麻仁油藻油混合物安全性。方法采用KM小鼠和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分别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以及30d喂养试验。结果急性毒性试验中,样品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自发活动、反应速度、精神状况、组织器官等均无异常(P0.05);遗传毒性试验中,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含量测定,样品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样品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0d喂养试验中,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重、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此次的实验中,未发现火麻仁油藻油有毒性作用,为无毒物。  相似文献   

11.
罗莎  王月  封利霞 《安徽医学》2023,44(9):1021-1026
目的 观察治疗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特征并分析其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PDR,并治疗后稳定3个月的患者29例(39眼)作为PDR组,同时选取年龄匹配且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表现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33例(53眼)作为T2DM组纳入研究。受检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mfERG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观察两组对象mfERG的P1波、N1波振幅密度与潜伏期、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分析各个指标与视力的相关性。结果 与T2DM组比较,PDR组1~6环P1波及N1波振幅密度均降低(P<0.05), 2~6环的P1波潜伏期和5~6环N1波潜伏期均延长(P<0.05),而1环P1波及1~4环N1波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各个象限P1波振幅密度均下降以及潜伏期均延长(P<0.05),并且颞上、颞下和鼻下方的N1波潜伏期均延长(P<0.05),而各个象限N1波振幅密度...  相似文献   

12.
Wu D  Gao R  Zhang G  Wu L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2,115(10):1560-1563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术前和术后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 ,mfERG)的改变及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3例 ( 2 3只眼 )患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前后分别进行了mfERG检查。于脱离区 ,非脱离区 ,中心凹及整个测试区 ,对手术前和手术后mfERG的N1波和P1波的潜伏期和平均反应密度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前脱离区的N1波和P1波的平均反应密度明显小于非脱离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3 68,t4 2 6,P <0 .0 1 ) ,脱离区的N1波和P1波潜伏期时明显比非脱离区延长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3 .0 7,t=3 .89,P <0 .0 1 )。手术后于脱离区 ,中心凹和整个测试区的N1波和P1波平均反应密度较术前明显增大 (P <0 .0 5) ,但N1波和P1波的潜伏期则无明显变化 (P >0 .0 5)。结论 mfERG是评价术后视网膜功能恢复的有用工具 ,对视网膜功能测试反应密度较潜伏期为更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VA)、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一阶反应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形态学的关系,评估黄斑裂孔手术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11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IMH的患者18例(18只眼),术后随访一年。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1、3、6及12个月时,对患者行VA、mfERG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并与正常对照组(25只眼)进行比较,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8只IMH眼术后一个月经OCT证实有17只眼(占94.44%)黄斑裂孔完全闭合,1年内无复发,1只眼(占5.56%)一年内黄斑裂孔始终未闭合。(2)术后一年VA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其中视力进步15只眼(占83.33%);视力不变2只眼(占11.11%);视力减退1只眼(占5.56%)。VA恢复在术后6个月内最明显(。3)IMH眼术前mfERG一阶反应的1环和2环P1波反应密度明显低与正常对照组(P〈0.05),典型三维地形图呈火山口样改变。术后一年mfERG一阶反应的1环和2环P1波反应密度不断增加,持续到一年以后,三维地形图表现为中央峰逐渐恢复。术后12个月时,1环和2环P1波反应密度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3环、4环、5环P1波反应密度始终未受明显影响(P〉0.05);五个环的潜伏期也未受明显影响(P〉0.05)。(4)术后12个月时,患眼VA与mfERG一阶反应1环、2环的P1波反应密度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IMH的有效方法,患眼术后视功能明显提高。mfERG在视功能评估方面较VA更加客观、全面、真实,两者总体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评价经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前后视网膜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前瞻性研究.共纳入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广州爱尔眼科医院诊治的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14例14只眼.所有患者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本研究采用1+PRN的治疗方案.注射后每月复诊,根据复诊情况决定是否重复治疗.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l、3、6个月,记录最佳矫正视力、mfERG各环的潜伏期和振幅密度变化情况.结果 末次随访时,患者平均接受雷珠单抗注射2.86±1.58次.治疗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7),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视力与治疗前视力相比较,逐渐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个环的潜伏期均无明显下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环及2环的N1波、Pl波振幅密度的升高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fERG可以作为一种评价经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AMD后患者视功能变化情况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使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精确地研究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黄斑区的局部功能。方法对III期和IV期特发性黄斑裂孔行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术联和0.05%吲哚青绿染色内界膜撕除加20%SF6气体填充治疗,在术前术后行mfERG。结果手术患者的一阶函数的1环和2环P1波反应密度与正常眼相比均明显降低。手术后黄斑裂孔愈合眼的mfERG一阶函数的1环和2环P1波反应密度逐渐增加;mfERG三维地形图的中央峰术后逐渐恢复,但术后6个月仍然低于正常眼。结论mfERG能够精确地反映黄斑区的局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多焦视网膜电图各参数的特征及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患者30例(30只眼),对侧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OCT用来观察黄斑区视网膜厚度,mfERG分析其一阶反应的P1、N1波各成分特征。结果:OCT显示患眼各个分区的视网膜厚度与对侧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fERG显示患眼1环、颞上象限、上半侧区域P1波振幅密度,颞上象限、上半侧区域N1波潜伏期与对侧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CSF视网膜厚度与2环的P1波振幅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91,P=-0.02);直径5mm中心凹周围视网膜平均厚度与3环P1波振幅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36,P=0.03)。结论:OCT与mfERG相结合能更全面反映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眼功能、厚度及微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n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 (MfERG) in the fellow eyes of patients with high myopia without fundus lesions and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RD). Methods MfERG was performed in 66 patients ( 66 eyes) which were grouped into : emmetropes ( n = 22 ) as the control eye ; high myopes without fundus lesions (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 1. 0, n = 15 ) ; and fellow eyes of high myopics with RRD (n = 29 ). The first-order kernels N1, P1, N2 response density and latency were analyzed. Result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emmetropes group, the high myopes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reduced N1 , PI , and N2 wave response densities in rings 1 to 6 ( P 〈 0. 05 ), delayed N1 wave latency in rings 3 to 6, and P1 wave latency in rings 3 to 5 ( P 〈 0. 05 ). The fellow eyes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reduced N1, P1, and N2 wave response densities in rings 1 to 6 and significantly delayed N1 and P1 wave latencies in rings 3 to 6 ( P 〈0. 05) compared with the emmetropes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high myopes group, P1 wave response densities in rings 1 to 6, N1 wave response densities in rings 1,3, 4, and 6, and N2 wave response density in ring 1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fellow eyes group ( P 〈 0. 05 ) ; wherea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atenci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MfERG can sensitively assess the early changes in visual function in fellow eyes in patients with RRD.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单次光动力治疗(PDT)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后黄斑区视功能与形态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17例(23眼)经典为主型CNV患者进行单次光动力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和8个月分别行视力、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相干光视网膜断层扫描(OCT)检查,观察黄斑中心的厚度以及功能改变;选择相匹配的正常30眼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相比,CNV患眼治疗前黄斑中心厚度增加,且mfERG的N1和P1波反应密度明显下降。PDT治疗后,视力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CT显示治疗后黄斑区中心厚度显著减小,但治疗后8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fERG显示治疗后1区P1波和2区N1波反应密度显著增加;治疗后8个月1区N1波反应密度显著增加;1区和2区的P1和N1潜伏期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视力变化与黄斑中心厚度变化有相关性(r=0.43,P=0.04),与mfERG各波的变化无相关性,1区的N1和P1波反应密度与黄斑中心厚度变化呈负相关(r=-0.43,P=0.04;r=-0.51,P=0.01)。结论对较小范围的CNV患眼单次PDT治疗可在3个月内减少黄斑区中心厚度并改善视功能,并在相对远期保持稳定。黄斑中心区和旁中心区的恢复有所不同;视功能变化与形态变化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兔视网膜静脉阻塞眼视网膜VEGF表达及电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视网膜静脉阻塞后视网膜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及其视网膜的电生理学改变,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氩激光直接光凝法封闭兔眼视网膜静脉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正常兔及造模后3周兔视网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并检测造模前及造模后3周闪光视网膜电流图(FERG)。结果:兔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RVO)眼的缺血视网膜及新生血管组织中VEGF不同程度表达增强,FERG鄄b波的振幅明显下降,P<0.01,VEGF表达的改变与FERG鄄b波的振幅具有负相关关系。结论:①RVO的电生理改变表明视网膜功能改变主要位于视网膜中央血管供应区域,即内核层到神经纤维层;②VEGF在RVO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参与机制;③RVO的电生理学指标和VEGF表达的改变具有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兔出血性视网膜脱离的视觉电生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在一种兔出血性视网膜脱离 (hemor rhagicretinaldetachment,HRD)模型中的视功能损害 .方法 :12只健康青紫蓝兔 ,设立HRD组 (视网膜下腔注入 0 .2mL自体血 ) ,视网膜脱离 (retinaldetachment,RD)组和假注射组 .于HRD建立前 2d ,建立后 3h ,1,3,7,14 ,2 1和 2 8d行视网膜电图 (electroretinogram ,ERG)和视觉诱发电位 (visualevokedpotential,VEP)检查 .结果 :HRD建立后ERGa及b波的潜伏期均延长 ,3~ 7d升至最高点 ,后有所恢复 ,但在 2 8d仍较正常水平延长约 5 % - 30 % .其振幅于 3d降到最低点 ,7d时略有回升 ,遂进入平台期 ,直至 2 8d约相当于术前的 5 0 %(P <0 .0 5 ) .RD组相应的各波潜伏期术后略有延长 ,1d后接近术前值 .振幅在术后 1d下降到最低点 ,与假注射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假注射组术后 3hERGs略有改变 ,而后恢复至正常值 .HRD组VEP的潜伏期和振幅值术后较另 2组分别延长和降低 ,3d后无明显变化 .结论 :采用视觉电生理检查客观评价此模型的视网膜功能损害 ,证实HRD损伤是涉及视网膜多层的不可逆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