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补肝"涵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安玲 《光明中医》2001,16(1):8-10
虚则补之,补以治虚。补是治疗虚证的大法,但是在五脏治法之中,唯补肝法其涵义多端,不可不辨。1 畅其用曰补疏畅条达肝气为补,这是补肝最早的涵义。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气畅达则气机和调,抑遏则为病。能使肝气条达舒畅则无病。疏畅肝气中用味辛之品,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首先提出了辛味补肝。对此,张介宾释曰:“木不宜郁,故欲以辛散之,顺其性为补,逆其性者为泻,肝喜散而恶收,故辛为补,酸为泻之味”。所以说畅其用为补。此处的补泻是对脏腑生理功能活动本身之喜恶而言。因此,畅其用…  相似文献   

2.
《内经》指出五味的基本性能是“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其所以不明言补泻者,盖《内经》认为五味皆可补泻,其补泻之义也远在补虚泻实常理之外,本文愿就此从四个方面探求五味与补泻的关系,谬误之处,恳请同仁斧正。一、五味太过不及定补泻饮食、药物皆秉五味,五味可因脏腑“五欲”之不同而各归所喜,它们分别是“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无疑在生理状况下,各味总是根据五脏之所欲而编入其相应的脏腑,以养五脏六气,此为“物化之常”(素问·至真要大论)。故《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不言而喻,在五味不及的情况下,投以五脏所欲之味,即是补。但五味不可太过,过  相似文献   

3.
谭跃  宫洪涛 《陕西中医》2021,(2):217-221
结合中医经典,探析《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中“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的内涵。肝体阴用阳,性条达。当肝体用失衡,影响肝之生发、条达、藏血、主筋等生理功能,出现“肝苦急”的病理状态。阐释“肝苦急”的内涵,从肝之体用方面试析“肝苦急”之病因,结合临床经验探讨“肝苦急”之病机,将其概括为肝用的不及、太过与肝体不及两方面,详述缓肝急之治则,肝用之急循辛补、酸补之法,肝体之急宜甘缓、酸补、酸泻之治,详辨不及与太过,总结用药经验,假借中药之性味,以中药之本性复肝之特性。有助于《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学习,对药物配伍及临床诊疗思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起源于《内经》,是在基于法象思维的藏象理论基础上,根据五脏功能失调的病理状态,通过药物的五味属性,结合其自身生理特性,顺应其生理特性为补,逆其生理特性为泻,以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来调整五脏功能,使五脏顺应四时之气。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中任何一脏功能失调都可以导致冠心病,临证之时,应从肝、心、脾、肺、肾入手,以“五脏苦欲补泻”为用药的指导原则对其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5.
病有虚实,治有补泻。补为治疗虚证之大法,但据五行生克关系,《金匮要略》对五脏虚证补法,又有一定的特点,即除注意五味归五脏,脏药结合补本脏外,又有助子脏,益所制之脏助其自愈的治法。《金匮要略》为疗内伤杂病之书,脏腑经络又为其辨证的纲领,且五脏虚证又为临证常见疾患,故笔者认为,对此实有结合五脏虚证评析的必要,以便于临床证治的实际应用。“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仲景疗肝虚之证,不仅补用酸味药,以酸生肝,补肝之体,同时,又以五行相生关系,助用焦苦药,入心使心旺气盛于肝,子令母实。并还利用五行相克关系,益以甘味药,入脾、补脾调中益肝。总之,治有肝、脾、肾,法有补、助、益,药有酸、苦、甘,但究其目的,均为治肝虚而设。  相似文献   

6.
中药五味的演变分为实体五行五味阶段、四时五行五味阶段以及四气五味阶段,其经历了以五谷为主,到食药兼顾,再到以药物为主的过程,而在五味的辨识上,经历了口尝五味阶段、五行取象五味阶段以及药类法象阶段。另外,易水学派在完成了四气与五味的整合过程后,将原本五味入五脏的理论发展成了归经理论。在性味补泻方面,《黄帝内经》认为,五谷五味通过养五脏之胃气来达到治疗五脏疾病的目的,此时五味的性用,应以五行五味的性用为主。在五脏虚实的基础上,《黄帝内经》论述了五脏传变关系,产生了建立在相生基础上的五脏性味补泻,虚以相生传,实以相克传,相胜建立在实的基础之上,本味为补,克该脏之味为泻。易水学派在五味补泻的基础上增加了四气补泻,强调了五脏的补泻主要在五味的运用上,而四气要随不同的脏气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7.
医者有言自芍补者,有道白芍泻者。泻者之论,《内经》有训,《素问·脏气法时沦》曰:“肝欲散,急食辛以补之,酸泻  相似文献   

8.
朝鲜民族医治疗肝病有其独到之处 ,临床疗效奇特 ,笔者在朝鲜族地区生活 2 0多年有所体验。众所周知的肝病 ,在临床最多最复杂 ,治法亦繁。知其要则能以常达变。朝鲜民族医治肝善用以肝气、肝火、肝风为纲 ;以“木郁达之”为法 ;以“肝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 ;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 ,用辛补之 ,酸泻之”为度。用以上纲、法、度为治肝之要诀 ,临床效如桴鼓。1 欲治肝先明其理肝主疏泄 ,是肝脏具有主藏血功能之前提。肝为刚脏 ,体阴而用阳 ,性喜条达 ,而恶抑郁 ,与精神意志的调节功能关系密切。在病理上 ,邪气侵犯或七情失调 ,最容易影响到肝的…  相似文献   

9.
问题解答     
问:何谓五脏苦欲补泻,探讨这些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五脏苦欲补泻,出于《素问·脏气法时论》等篇。对于它的涵义,后世学者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不外二端;(一)《神农本草经疏》的作者缪希雍对此曾有比较简明的解说:五脏之内,性复各殊,“苦欲者,犹言好恶也”。特别是他对补和泻的理解,又与一般虚补实泻的概念不同。竭力主张:“补泻系乎苦欲,苦欲因乎脏性。”违其性故苦,即是泻;遂其性故欲,即是补。还认为:它“不属五行,未落阴阳,其神用之谓欤!”这里所说的“神也者,阴阳不测之谓也。”亦即与脏体病变的需要直接关联。吴(山昆)等也认为:“顺其性为补,反其性为泻”。(二)有的医药学家,着重从五行生克来阐发苦欲补泻,如宋金的张元素、元代的王好古即是。王氏本着《难经》“虚则补其母,实则  相似文献   

10.
《内经》云:“肝欲散,……用……酸泻之”。《金匮》云:“夫肝之病,补用酸”。尤在泾亦云:“肝之病补用酸者,肝不足,则益之以其本味也,……补用酸者,所以益其体”。指出酸味药能敛肝阴而补肝体。夫肝以血为体,若肝血虚,则肝体失充,故肝木疏泄无权而生郁。笔者用酸敛补肝法治肝郁(以下简称敛肝理郁),即取酸甘化阴药,滋养肝之阴血,充体柔肝而敛肝气,以复其条达之性。若肝阴亏耗,恣其肝阳偏旺,其  相似文献   

11.
毛以林 《中医杂志》2002,43(8):635-635
关于肝病的治疗,《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出了“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的法则。对于“用辛补之”的解释,多数医家认为木不宜曲,以伸为用,用辛味药调达肝气即为之补。如吴昆云:“顺其性者为之补……肝木性喜散,故辛为之补”。缪希雍说“扶苏条达,木之象也;升发开展,魂之用也,故其性欲散,辛以散之,解其束缚,是散即是补也”。这种解释实际上是即“辛散”和”辛补”作为同一概念。余通过对《内经》和一些古籍的学习,认为这种解释有悖经旨。肝体阴而用阳,因此肝虚损证以阴血亏虚证多而肝阳不足证少。也决定了治疗肝虚证使用辛味药的一些独特配伍特点。以下分别论述之。  相似文献   

12.
五脏苦欲补泻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脏苦欲补泻”之说源于《素问·脏气法时论》,后世医家多有不同的阐释,其中首推张洁古,他所著的《医学启源》对《内经》之说目识心融,且有发挥.然张氏惜无详析,尚有附会之憾.我们通过学习《内经》,结合临床,对于“五脏苦欲”之说有进一步的认识,试加分析如下,敬请同道指正是幸. 1五脏苦欲补泻的含义 所谓“五脏苦欲”之“苦”,即患也,困也,也就是难以忍受之意.“欲”者,喜也,即需要之意.五脏所苦,实属五脏之病理变化;五脏所欲,乃是五脏生理之特性.因此,遂本脏所欲,顺其……  相似文献   

13.
心悸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王道成教授认为心悸虽病位在心,但其病因病机与心肝脾肺肾均密切相关,五脏功能失调均可引起心悸,心悸的治疗亦当从五脏入手,辨别和调节五脏之虚实;临床遣药组方则以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为基础,在心治以酸收、咸软、咸补;在肝治以甘缓、辛散、辛补、酸泻;在脾治以苦燥、苦泻、甘缓、甘补;在肺治以苦泄、酸收、酸补、辛泻;在肾治以辛润、苦坚、苦补。临证时谨察病机,随证加减,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正>陈美华主任是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继承指导导师。陈主任对《内经》中"五脏苦欲补泻"有独到见解。"五脏苦欲补泻"之说源于《索问·脏气法时论》,所谓"五脏苦欲"之"苦",即患也,困也,也就是难以忍受之意。"欲"者,喜也,即需要之意。"苦""欲"补泻以"顺其气为补,逆其气为泄"的原则对五脏脏气进行调整。五脏所苦,实属五脏之病理变化;五脏所欲,乃是五脏生理之特性。因  相似文献   

15.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是五行归属思维下运用五行生克理论,依五脏生理特性之欲、病理状态之苦,假借药物之味调节人体脏气平和而衍生的用药理论及组方配伍原则,体现了中医的“天人合一”整体观。《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与《黄帝内经》中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体例相近,或因《黄帝内经》于流传过程中失其原貌而致二书内容及内涵上有着明显差异,使得学界对此众说纷揉。故文章基于“天人合一”整体观,从“五行-五味-五脏”之间的关系对五脏所欲的补、泻之味以及五脏所苦的急食之味进行考辨,以期溯本清源、阐明五脏苦欲补泻之理及规律。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属祖国医学“胁痛”、“黄疸”范畴。《内经》中有“酸入肝”、“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 ,用辛补之 ,酸泻之”的论述 ,《金匮要略》中亦有“夫肝之病补用酸”的记载 ,均提示酸味药能补肝、泻肝 ,具有补肝之体阴不足及泻肝之用阳有余的作用。临床辨治乙肝胁痛时 ,如随症加入酸味药 ,有利于较快消除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迅速改善肝功能。1 气郁胁痛 ,白芍诃子功著气郁胁痛以胀痛和痛随情志变化增减为特征 ,属实证。因慢性肝病程长 ,气血耗散 ,体质虚弱 ,治宜疏泻兼收 ,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 ,加白芍、诃子 ,以加强柔肝敛肝的作…  相似文献   

17.
肝体阴用阳 ,易动而难静。肝阴肝血一旦不足 ,肝气既可乘脾 ,亦可上而冲心 ,或上而侮肺 ,任其纵横 ,所以肝无单纯之虚证 ,以虚实兼夹为常见。《内经》治肝有三法 ,“肝欲酸” (《素问·五藏生成》) ,“肝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 ,“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 ,以辛补之 ,酸泻之”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梁代陶弘景所撰《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转引了已遗方书《汤液经法》的诸多内容,其中包括一幅中药组方配伍原理图,即“汤液经法图”。“汤液经法图”描述了一个独特的五脏虚实辨证(肝心脾肺肾)和五味补泻配伍(辛咸甘酸苦)理论体系,以中心对称的五边形表示,其中每一脏均有其固定对应的“体”味(泻),“用”味(补)和两者合化的“化”味(调和)。其中,酸泻肝、辛补肝、酸辛化甘缓肝,苦泻心、咸补心、苦咸化酸收心,辛泻脾、甘补脾、辛甘化苦燥脾,咸泻肺、酸补肺、咸酸化辛散肺,甘泻肾、苦补肾、甘苦化咸润肾。该研究选择适当的数学工具分析“汤液经法图”五脏之间“体”味,“用”味和“化”味之间的固定关系,建立五味化合关系的数学模型。方法 基于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群表示,应用矩阵计算方法和群论推导五脏“体”味,“用”味,“化”味与五行生克间的关系,拓展三维空间向量积的计算方法,建立五味化合的数学算子。结果与结论:“汤液经法图”中五脏“体”味,“用”味,“化”味所代表的泻、补、调和作用与五行生克存在映射关系,通过研究建立的五味化合数学算子,可以诠释五味化合的固定搭配。采用这种算法,可以清晰地阐释10首代表性经方的五味补泻功效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 祛风解表药大多味辛质轻气薄,主要用于治疗外感表证。笔者受《内经》“风气通于肝”“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的启示和学习古人治肝用祛风药的经验,如《千金方》之补肝汤、补肝散;《太平圣惠方》之补肝防风散、补肝菊花散;《和剂局方》之逍遥散;陈无择《三因极-病方》之泻肝汤、补肝汤;严用和《济生方》之柏子仁汤及酸枣仁汤等等,均是或补气养血、或疏肝理气、或健脾燥湿等不同治法的基础上伍用少量祛风药。近世唐容川引滑氏补肝散,即是大剂养血补肝药中加少量独活。注曰:“加独活者,假风药以张其气也。欲其气之鼓荡者,则用独活。”王旭高著《西溪书屋夜话录》中搜肝风一法所列之药均为祛风药。肝喜疏达,其气机既不可抑郁,又不宜亢旺。若情志怫郁,肝不能遂其条达之性,便可见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的病变。根据祖国医学“取象比类”的方法,祛风药辛散外达,可使抑郁的肝脏恢复条达之性。肝藏血,血虚则肝生内风,亦易致外风乘  相似文献   

20.
《内经》云:“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而《金匮》却说:“夫肝之病,补用酸”。同一酸味药物,于肝病能补能泻,何也?究其因,乃取决于肝病当时的病理状态。肝主疏泄,藏血,体阴而用阳。一旦发生病变,体阴与用阳的均势即被破坏,常可表现为用阳太过和体阴不足的病理状态,因此酸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