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术是治疗颌面骨畸形或缺损的一种新技术和有效手段。我科2001年1月~2006年10月采用该技术治疗19例疑难牙颌面畸形患者,术后随访6、9、12、24、36、48个月,效果满意。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牵引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措施是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胫骨骨缺损在临床上比较多见。我科依据胫骨骨缺损的大小采用 3种不同的治疗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我院 1995 - 0 1~ 1998- 12收治由各种原因导致胫骨骨缺损 15例。其中男 12例 ,女 3例。年龄 16~ 5 0岁 ,平均 2 6岁。缺损原因主要为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硬化骨切除导致 ,此外有胫骨骨纤维异位增生症、枪伤、火药炸伤、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合并感染去除感染骨后、植骨 2次失败、慢性骨髓炎等。伤后手术时间为 2 h~ 1周。 15例中 8例行吻合血管的腓骨骨瓣移植 ,4例行吻合血管的髂骨骨瓣移…  相似文献   

3.
王一轩  孙智雯  麦志辉 《新医学》2021,52(6):399-403
微小RNA(miRNA)在颅颌面骨缺损修复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miRNA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参与骨的修复与改建。机械力刺激、通路调节、炎性因子等多种因素使miRNA在颅颌面骨改建中的调控复杂多样。该文概述了miRNA在颅颌面骨改建中的作用机制,并从机械力刺激、通路调节及炎性因子3个方面对其在颅颌面骨改建过程中的调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背景:以组织工程骨为骨源修复颅颌部骨缺损不仅解决临床骨源缺乏的问题,还促进组织工程骨的培养及基因导入疗法修复骨缺损等方面的研究。目的:总结归纳有关颅颌面部骨缺损修复中的相关因子,介绍目前此类因子的研究进展与方向。为组织工程骨及基因治疗修复颅颌面部骨缺损提供依据及参考。方法:以"tissue engineering,bone defect,gene therapy,growth factor"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01/2011-01),以"组织工程学,骨缺损,基因治疗,生长因子"为检索词,检索CBM数据库(2000-01/2011-01)。文献检索语种为英文和中文。纳入颅颌面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有关因子的文献,排除重复文献。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670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其中33篇文献进行分析。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颅颌部骨缺损在临床上逐渐增多,而骨源缺乏是制约颅颌部骨缺损的主要问题。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颅颌面骨形成和发生的过程涉及因子的选取,组织工程骨的构建等方面,多基因联合治疗是目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自体下颌骨外板在外伤后面颅骨缺损中应用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现将自体下颌骨外板在外伤后面颅骨缺损应用8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8~20岁,均为外伤后继发面颅骨缺损畸形,4例额眶鼻骨缺损.2例额眶鼻骨缺损并双侧眶颧骨骨折.2例单纯额骨缺损。缺损面积(3~4)cm~(6~7)cm均为车祸所致,缺损修复在伤后6个月进行,无脑组织受压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6.
背景:以组织工程骨为骨源修复颅颌部骨缺损不仅解决临床骨源缺乏的问题,还促进组织工程骨的培养及基因导入疗法修复骨缺损等方面的研究.目的:总结归纳有关颅颌面部骨缺损修复中的相关因子,介绍目前此类因子的研究进展与方向.为组织工程骨及基因治疗修复颅颌面部骨缺损提供依据及参考.方法:以"tissue engineering,bone defect,gene therapy,growth factor"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01/2011-01),以"组织工程学,骨缺损,基因治疗,生长因子"为检索词,检索CBM 数据库(2000-01/2011-01).文献检索语种为英文和中文.纳入颅颌面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有关因子的文献,排除重复文献.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670 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其中33 篇文献进行分析.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颅颌部骨缺损在临床上逐渐增多,而骨源缺乏是制约颅颌部骨缺损的主要问题.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颅颌面骨形成和发生的过程涉及因子的选取,组织工程骨的构建等方面,多基因联合治疗是目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耳乳突手术中面神经骨管缺损或损伤后的处理方法。方法:以颞肌筋膜片覆盖等方法对面神经骨管缺损或损伤的面神经进行保护。结果:16例术中发现面神经骨管缺损或损伤的中耳乳突炎患者在术后有2例出现迟发性面瘫。结论:中耳乳突手术中面神经骨管缺损或损伤后的适当处理可有效预防迟发性面瘫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带血管蒂腓骨叠加移植治疗胫骨缺损1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胫腓骨骨折临床上比较多见 ,治疗效果也较理想。但强烈暴力下所致的小腿损毁伤除大面积的软组织挫灭都合并胫腓骨粉碎性骨折 ,骨缺损等不利因素。手术成功率低 ,术后感染骨坏死率高。最终导致骨不连 ,下肢功能缺失 ,严重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行单根健侧腓骨段移植来解决胫骨缺损的问题 ,效果一般。并发症多如 :植骨缺血坏死 ,慢性骨髓炎形成 ,骨不连 ,由于单根腓骨负重力差而导致再次骨折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增加患者的术后康复率 ,我院设计带血管蒂腓骨段与患肢腓骨叠加重建缺损胫骨术 ,自 1995 - 0 4~2 0 0 0 - 0 4共收治车祸外伤…  相似文献   

9.
背景应用干细胞移植及组织工程的方法修复骨缺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的观察应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的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设计左右侧对照实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实验中心.材料10~个月新西兰大白兔12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2.5 kg.方法实验于2002-06/2003-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将兔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经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培养、传代扩增.取兔12只行桡骨中段截取1.5 cm骨质,造成完全骨缺损.于左侧缺损处植入载有骨髓基质细胞的胶原海绵,右侧植入单纯胶原海绵对照.12周后麻醉状态处死动物,比较基质细胞和胶原海绵复合物移植与单纯胶原移植治疗骨缺损的疗效.X射线片评价标准按骨缺损修复分期方法(分为0~5级,5级为骨缺损全部被新骨替代,0级为无新骨修复).主要观察指标兔桡骨缺损处大体观察,X射线观察,组织化学观察及电镜观察结果.结果纳入12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侧兔桡骨缺损处大体观察第12周实验组骨缺损处骨痂坚实突出于骨缺损处,与断端连续性好.对照侧无连续骨痂通过骨缺损处,断端间有纤维组织连接.②两侧兔桡骨缺损处X射线观察在第12周实验侧有连续骨痂通过骨缺损处,髓腔通畅,塑形不完全.对照侧无连续骨痂通过断端.③两侧兔桡骨缺损处组织学观察第12周实验侧骨缺损处可见大量成骨细胞及新生基质.对照侧仅在断端间见少量骨细胞,断端处为纤维组织充填.④兔桡骨缺损电镜观察实验侧成骨细胞接近正常骨细胞可见大量丰富扩张内质网,蛋白合成旺盛,细胞器含量丰富.结论骨髓基质细胞作为一种骨源干细胞,具有良好的成骨作用,经过扩增可以用作种子细胞,通过组织工程的方法可以修复骨缺损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我科1994-03~2003-03在收治各种原因致颅骨缺损46例患者中,修补材料采用三点固定进行材料固定,材料无1例松动,效果良好,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7例,女9例,年龄20~68(平均52)岁。致病因素:打击伤16例,车祸伤29例,颅骨良性肿瘤1例。本组患者均为术后3个月~2 a内入院实施颅骨缺损修补手术。颅骨缺损直径大于3.0 cm[1],头皮无水肿及感染等,适应修补条件,缺损部骨窗内陷,大多数患者有头昏、头痛、咳嗽或低头时症状加重,难以缓解,少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但由于颅骨缺损,脑保护作用功能降低,产生严重精神负担,影响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1.
颅脑手术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遗留颅骨缺损需要行二期手术修补。目前,颅骨缺损修补材料有钛合金板、有机玻璃、硅胶、高分子材料、自体骨等。我科自2001年采用家用冰箱低温保存颅骨行二期颅骨成形术.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由于遗传、发育、不良习惯等因素的作用,颌面骨在三维方向位置失调,造成牙颌面畸形1。正颌外科手术是通过对颌骨各种形式的截骨、移动、固定及去骨和植骨等操作,达到矫正牙颌面畸形的目的。正畸外科手术基本上是在口腔内进行,由于术后短期内限制患者的口腔运动,使语言交流及进食都受到影响,同时口腔又是一个有菌的腔隙,易发生感染,造成伤口愈合延误。因此,做好正颌手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对正颌手术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生物衍生骨复合修复兔胫骨的长段骨-骨膜缺损,以及修复负重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1-10/2002-08在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进行。①取成人尸体胫骨4具(来源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切取干骺端松质骨及皮质骨2.0cm×0.5cm×0.5cm的骨块,经脱细胞、脱脂、脱蛋白及去抗原等处理后冻干,制备成生物衍生骨。②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编号后从自体骨髓中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生物衍生骨于体外复合培养,并将这24只大白兔制备成双侧胫骨中段10mm骨-骨膜缺损模型,行常规钢板螺钉固定。③随机选取其中的20只,对同一只兔将复合物植入右侧胫骨缺损处作为实验组,将单纯生物衍生骨植入左侧胫骨缺损处作为对照组;另4只兔作为空白组,双侧骨缺损不植入任何材料。然后分栏放养,观察各组兔术后一般情况。④在8,12,16,24周各时间点分别取出骨缺损修复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和骨密度测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结果:实验大白兔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兔术后一般情况:术后各组动物恢复及进食均正常,伤口无炎性反应,愈合良好。②各组兔骨缺损修复标本大体观察:术后8,12周实验组骨缺损部分修复,16周骨缺损完全修复,8,12,16周时实验组的骨缺损修复和骨痂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24周时空白组的各缺损区均未发现有骨组织形成。③各组兔骨缺损区的骨密度测量结果:术后8,12,16周时各缺损区的骨密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923±0.045比0.571±0.021,1.234±0.023比1.003±0.037,1.643±0.071比1.157±0.029,P<0.05)。24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骨缺损未修复。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早期修复骨缺损能力较强,且较单纯生物衍生骨成骨量大、迅速,能够对负重骨缺损进行有效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小牛脱钙骨对兔胫骨长段骨-骨膜缺损修复情况的观察,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小牛脱钙骨联合应用于负重骨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1-10/2002-08在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进行。①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编号后从自体骨髓中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小牛脱钙骨于体外复合培养,并将这24只大白兔制备成双侧胫骨中段10mm骨-骨膜缺损模型,行常规钢板螺钉固定。②随机选取其中的20只,对同一只兔将复合物植入右侧胫骨缺损处作为实验组,将小牛脱钙骨植入左侧胫骨缺损处作为对照组;另4只兔作为空白组,双侧骨缺损不植入任何材料。然后分栏放养,观察各组兔术后一般情况。③在8,12,16,24周各时间点分别取出骨缺损修复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和骨密度测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结果:实验大白兔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兔术后一般情况:术后各组动物恢复及进食均正常,伤口无炎性反应,愈合良好。②各组兔骨缺损修复标本大体观察:术后8周实验组骨缺损部分修复,12,16周骨缺损完全修复,8,12,16,24周时实验组的骨缺损修复和骨痂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24周时空白组的各缺损区均未发现有骨组织形成。③各组兔骨缺损区的骨密度测量结果:术后8,12,16周时各缺损区的骨密度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0.945±0.063,1.246±0.027,1.568±0.059;对照组:0.601±0.024,1.001±0.023,1.219±0.033,P<0.05)。24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1.627±0.054,1.462±0.107,P>0.05)。空白组骨缺损未修复。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早期修复骨缺损能力较强,且与单纯小牛脱钙骨相比成骨量大、迅速,能够对负重骨缺损进行有效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修复兔桡骨节断性缺损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前期的实验已经证明,氧化铝羟基磷灰石可以修复兔股骨腔隙性缺损,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目的:观察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修复兔桡骨节段性缺损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氧化铝羟基磷灰石复合陶瓷人工骨实验材料于2006-05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阿伦尼乌斯实验室烧结成形。动物实验于2006-06/2007-06在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实验室完成。材料: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方法:新西兰兔12只,制备15mm长的桡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人工骨植入实验组6只植入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空白对照组3只骨缺损处旷置,不植入材料。自体骨植入对照组3只截骨后,将截下的自体骨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再植入原截骨处。于术后24周截取实验段桡骨。主要观察指标:①大体解剖观察。②界面成骨观察。③材料被膜观察。结果:人工骨植入实验组材料两端及材料尺骨面骨痂向材料中部延伸生长,骨组织将人工骨材料完全包绕,材料与周围骨组织完全修复骨缺损区。空白对照组有少量骨痂修复缺损区,但骨缺损仍然存在。自体骨植入对照组缺损区完全修复。人工骨植入实验组24周不脱钙骨磨片直接显微镜观察:材料与周围新生骨组织界面镶嵌样紧密结合,骨组织长入材料表面融合为一体。再将不脱钙骨磨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骨细胞呈层样排列,形成板层状骨,哈佛氏系统骨。材料两端界面骨脱钙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冠切面与纵切面均见骨细胞呈环形排列骨单位形成。材料段冠切面脱钙片可见骨原细胞排列于材料表面,骨髓腔形成。材料被膜观察可见较多胶原纤维和骨原细胞。结论: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的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可以修复兔桡骨节段性缺损,其修复过程完全呈现了界面成骨过程。  相似文献   

16.
我科2005-05/2007-07采用游离健侧带胫后血管蒂的小腿内侧皮瓣吻合血管移植治疗踝足部皮肤的大面积皮肤缺损骨外露患者13例,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3例,年龄17-46岁。车祸伤后皮肤缺损或干性坏死7例,外伤后骨不连贴骨疤痕形成2例,爆炸伤2例,Ⅲ度烧伤1例,机器绞伤后皮肤坏死1例。并有小腿和踝足部开放性骨折11例。皮肤缺损面积最小14 cm×6 cm,最大20 cm×15cm。2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时间3-13个月,平均6.7个月。  相似文献   

17.
猕猴组织工程化骨构建及其修复异体骨缺损的放射学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用生物衍生骨材料和同种异体骨髓基质干细胞( MSCs)构建组织工程化骨并从放射学评估其植入猕猴体内修复长骨大段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 于猕猴胫骨结节抽取 MSCs并使诱导分化为成骨样细胞,培养后与人源生物衍生骨材料体外复合构成组织工程化骨,植入 15只异体猕猴桥接桡骨 2.5 cm节段骨缺损作为实验组 ;用单纯生物衍生骨材料桥接对侧同样大小骨缺损作为对照组 ;另取 2只猕猴双侧桡骨同样部位和大小骨缺损旷置作为空白组.术后 3, 6, 12周时双侧前臂正侧位摄 X线片,空白组于术后 12, 24周摄 X线片,用放射影像学评分和图像分析 X线阻射影比较骨缺损的修复情况. 结果 实验组骨缺损放射影像学评分以及新生骨痂的密度在 3, 6, 12周均优于对照组.空白组术后 24周骨缺损均无愈合. 结论 生物衍生材料和同种异体 MSCs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植入猕猴桥接大段骨缺损可使骨缺损达较快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假体周围骨缺损模型,将慢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和转化生长因子β3 (TGF-β3)双基因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与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后植入假体周围,观察其对假体-骨界面骨整合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清洁新西兰白兔24只,雌雄不限,体重2.5~3.5 kg,于两侧股骨髁间造成纵向骨缺损,植入光滑钛合金假体后保持骨假体周围2 mm骨缺损,共48侧,实验组(左侧)及对照组(右侧)各24侧,采用压缩植骨技术,重建股骨髁假体周围骨缺损,分别植入组织工程骨(双基因组)、单纯胶原/羟基磷灰石(细胞组),打压紧密并完全覆盖植入体.于术后4、8、12周时麻醉法分别处死8只兔子,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组织形态计量学及生物力学测定评估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及对假体-骨界面骨整合的作用.结果 术后4周,对照组、实验组X线表现无显著差别,假体周围主要为纤维结缔组织,假体骨结合强度分别为0.3388±0.7206,0.6845±0.7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假体骨接触率均为0;术后8周,实验组X线表现见假体周围有新骨形成,对照组、实验组假体骨结合强度分别为0.6468±0.7852,1.1824±0.0800,假体骨接触率分别为(5.93±0.60)%,(23.35±3.76)%,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周实验组X线表现见假体周围为骨组织,组织学所见植入体周围为连续性骨接触,对照组、实验组假体骨结合强度分别为1.4419±0.1021,2.7622±0.1802,假体骨接触率分别为(15.27±2.34)%,(39.76±1.85)%,假体结合强度与假体骨接触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实验组假体骨结合强度及假体骨界面骨接触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术后8周与4周比较,术后12周与8周比较,数值均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假体周围骨缺损,可促进假体周围新骨形成,提高假体-骨界面骨整合,改善假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背景:颅颌面骨为不规则骨,具有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对于颅颌面的骨缺损,进行个性化精确修复十分重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激光扫描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实现颅颌面个性化骨形态结构的三维仿真。目的:设计一个由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激光扫描技术组成的数字医学系统,以实现生物材料对下颌骨髁突等形态的三维模拟。方法:通过CT扫描获得犬头颅影像信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实现下颌骨形态的三维重建影像,影像数据输入三维打印机,快速成型获得下颌骨髁突的树脂阳模。阴阳模转换获得相应石膏阴模,聚羟基乙酸/聚乳酸阴模内成型,激光三维表面扫描检测聚羟基乙酸/聚乳酸支架和影像原型匹配的精确度。结果与结论:聚羟基乙酸/聚乳酸支架和影像原型匹配的精确度检测结果显示,当测试点误差小于1.0mm时,复合率大于95%。提示通过这套数字医学系统,可实现颅颌面骨形态结构生物材料的三维仿真,为下颌骨骨缺损的精确修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背景:颅颌面骨为不规则骨,具有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对于颅颌面的骨缺损,进行个性化精确修复十分重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激光扫描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实现颅颌面个性化骨形态结构的三维仿真。目的:设计一个由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激光扫描技术组成的数字医学系统,以实现生物材料对下颌骨髁突等形态的三维模拟。方法:通过CT扫描获得犬头颅影像信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实现下颌骨形态的三维重建影像,影像数据输入三维打印机,快速成型获得下颌骨髁突的树脂阳模。阴阳模转换获得相应石膏阴模,聚羟基乙酸/聚乳酸阴模内成型,激光三维表面扫描检测聚羟基乙酸/聚乳酸支架和影像原型匹配的精确度。结果与结论:聚羟基乙酸/聚乳酸支架和影像原型匹配的精确度检测结果显示,当测试点误差小于1.0mm时,复合率大于95%。提示通过这套数字医学系统,可实现颅颌面骨形态结构生物材料的三维仿真,为下颌骨骨缺损的精确修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