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的临床资料已清楚地阐明了肿瘤新生血管与肿瘤的生长、侵袭及转移有密切关系。1983年Senger等[1]发现,腹水中有使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活性物质,并称之为血管通透因子(VPF),后来称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它是一个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能刺激肿瘤血管的生成,已受到广泛重视。已知VEGF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增加血管通透性;二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有文献报道VEGF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比组胺强。一、VEGF的分子生物学特性VEGF是由两个糖蛋白单体以二硫键形式结合的二聚体,相对分子质量为(34~45)×103。不同种属VEGF的N端氨基…  相似文献   

2.
临床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癌血管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都依赖于肿瘤血管的生成,而持续表达的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进展的关键介导因子,通过阻断VEGF信号来抑制血管新生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肺癌生长和转移的过程中,新生血管的生成能够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已知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因此,抗VEGF治疗能够通过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而成为肺癌靶向治疗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VEGF的表达对肺癌预后的判断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Notch信号通路是血管发育及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机制.阻断VEGF可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Notch能抑制内皮形成尖端细胞,减少血管生成.实验证明,两条通路相互作用,联合阻断VEGF和Notch信号通路可协同抑制肿瘤生长.对VEGF和Notch通路的研究,将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 1989年Ferrara等[1] 从培养的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中纯化出来并首先命名的 ,对血管生长有强诱导作用 ,是目前所知唯一特异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种生长因子 ,具有高度的血管渗透性 ,又名血管渗透因子 (vascularpermeabilityfactor,VPF) ,它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血管渗透因子 ,比组胺作用强 5万倍[2 ] 。研究证实 ,VEGF在神经系统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就VEGF/VEGFR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神经系统肿瘤中的表达、调控和相应抗VEGF/VEGFR治疗…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依赖于肿瘤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最重要的一种血管生成刺激因子。VEGF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 ,通过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增加血管通透性 ,以诱导肿瘤血管生成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因而VEGF在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生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所必需的,靶向肿瘤血管的新药研发已成为一个热点领域.目前抗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这些药物在多种实体肿瘤中明显地延长了生存期.血管靶向治疗有别于传统化疗,临床实践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实体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必须有肿瘤血管形成,血管形成是在一系列血管生长因子的调控下实现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最重要的血管形成因子.肿瘤放疗能影响肿瘤组织及血液中VEGF的表达水平,VEGF表达水平又能预示肿瘤放疗的疗效,因此肿瘤放疗与抗VEGF治疗的结合将是一个具有诱人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玲  邹雄 《肿瘤防治杂志》2001,8(2):194-196
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依赖于肿瘤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最重要的一种血管生成刺激因子,VEGF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通过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增加血管通透性,以诱导肿瘤血管生成,有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因而EGF在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烦闷以及治疗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实体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必须有肿瘤血管形成,血管形成是在一系列血管生长因子的调控下实现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最重要的血管形成因子。肿瘤放疗能影响肿瘤组织及血液中VEGF的表达水平,VEGF表达水平又能预示肿瘤放疗的疗效,因此肿瘤放疗与抗VEGF治疗的结合将是一个具有诱人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肿瘤血管新生的过程是在一系列正反馈和负反馈因子作用下发生的复杂的链级反应.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肿瘤中一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大量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参与并促进肿瘤的血管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够调节内皮增殖和血管生成,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12.
Ge FJ  Xu JM 《中华肿瘤杂志》2010,32(7):481-486
肿瘤生长和增殖过程中需要新生血管的形成,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其中起重要的作用.VEGF家族包括VEGF-A、VEGF-B、VEGF-C、VEGF-D等多个相关因子,而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中最重要的是VEGF-A因子,它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增殖,并与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生长因子受体相结合,激活下游信号转导通路,最终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贝伐单抗(Bevacizumab)是与VEGF结合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能与VEGF-A结合,阻止其与VEGF受体的相互作用,起到抗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进而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3.
肿瘤的发生、发展大体可分肿瘤细胞的克隆性增殖阶段和继之的血管形成支持肿瘤持续生长阶段。因此,目前阻断血管形成成为探索抑制肿瘤的新途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a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个重要的血管形成因子,许多肿瘤细胞分泌该因子,其可诱导肿瘤血管形成,从而支持肿瘤的生长。近年来国外对VEGF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国内报道不多。本文就VEGF在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缺氧诱导因子(HIF)是缺氧应答中起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在实体瘤中普遍高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其主要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激活启动相关的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及转移.随着HIF调控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深入,HIF有望成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r growth factor,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1种高度特异性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原,可通过与VEGF受体(VEGFR)特异性结合,从而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在脑膜瘤的生长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VEGF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实体肿瘤的生长和演进依赖于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生成包括血管新生(angiogenesis)和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参与的肿瘤血管发生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主要作用。EPC来源主要包括骨髓来源的EPC、血管壁定留EPC和成体干细胞经血管内皮分化形成的EPC,不同来源EPC参与的血管发生过程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其中,肿瘤干细胞作为肿瘤血管内皮前体细胞新来源的认识为研究肿瘤血管发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促血管生成素在肿瘤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是一族分泌性蛋白因子,作用于内皮特异受体酪氨酸激酶Tie-2,影响内皮的增殖、迁移及管状结构形成,在胚胎期血管发生及成年机体的生理、病理性血管新生中发挥重要作用。Ang及其受体在肿瘤组织表达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特别是Ang-2,特异表达于肿瘤边缘的血管重建区,参与肿瘤血管新生的起始及延续过程,影响肿瘤生长和转移,并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抗肿瘤血管新生靶向因子。  相似文献   

18.
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与血管的生成密切相关;肿瘤的淋巴转移是最常见、最基本的途径.故在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在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中均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现综述VEGF家族分别与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的关系,以及抗血管、淋巴转移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9.
血管形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重要条件 ,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对肿瘤的血管形成具有很突出的作用 ,就VEGF与肿瘤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凌扬  陈睿 《肿瘤防治杂志》2004,11(2):210-213
血管形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重要条件,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肿瘤的血管形成具有很突出的作用,就VEGF与肿瘤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