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UAB)辅助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LTH)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采用腹腔镜下UAB辅助LTH治疗子宫局限性腺肌病患者共18例,所有患者具备手术适应证,手术前均排除子宫内膜及宫颈恶性疾病.结果 18例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经期相应缩短(P<0.01);术后疼痛评分、分级均明显降低(P<0.01), 10例(76.9%)痛经完全消失,3例(23.1%)痛经明显缓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腹腔镜下UAB辅助LTH治疗难治性子宫腺肌病临床效果满意,且保留了子宫形态,不影响卵巢功能,维持了盆底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切除子宫腺肌病病灶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行开腹及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2组患者术后痛经缓解有效率分别为93%和88%。63例经量过多患者术后经量均有明显减少,2组患者手术前后月经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及开腹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均为安全,是有效保留器官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痛经及经量过多。腹腔镜手术有创伤小,视野清晰,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肖斌梅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4):142-143
目的总结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治疗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08年1月26例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预后情况。结果腹腔镜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症成功率100%,手术时间(144.50±32.25)min,术中出血量(38.50±16.60)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23%。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作为子宫腺肌症手术治疗的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可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改良式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保守治疗无效的子宫腺肌病53例,其中采用改良式LAVH32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21例。结果:改良式LAVH组附加了附件手术和内膜异位病灶烧灼术,住院费用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TV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LAVH是子宫腺肌病患者行子宫切除术的较佳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7例,对照组予以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予以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失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用时)水平,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ET)水平、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生命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痛经程度[以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PGE2、E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1/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7%(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失血量,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用时,降低血清ET、PGE2水平,提高生命质量,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楔形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子宫腺肌病行子宫楔形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2年临床症状均较前明显改善,痛经消失或明显改善、月经量明显减少。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子宫楔形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65-68
目的分析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5例符合要求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子宫体积大小、痛经评分情况、血红蛋白水平、血清CA125水平等。结果 35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下弥漫性病灶切除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118.9±30.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2.2±52.9)mL,术后随访35例患者,4例痛经症状完全消失,24例明显缓解;术前21例月经过多患者,10例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术后3个月血红蛋白水平(109.66±10.11)g/L,术后6个月(110.63±14.57)g/L,术后9个月(112.97±15.33)g/L,较术前(86.34±22.89)g/L明显升高;术后3个月子宫体积大小(127.17±17.31)cm3,术后6个月子宫体积大小(116.82±24.33)cm3,术后9个月子宫体积(102.77±17.23)cm3,较术前(155.37±20.29)cm3明显缩小;术后3个月CA125(28.83±12.73)U/mL,术后6个月CA125 (28.94±13.25)U/mL,术后9个月CA125 (30.58±11.69)U/mL,较术前(116.30±32.01)U/mL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临床效果肯定,既保留了盆腔脏器的完整性,又降低了口服药物所致的副作用风险及全子宫切除术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但是否能作为远期有妊娠要求患者的选择,还需更多的临床数据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研讨腹腔镜下腺肌瘤切除术及左炔诺孕酮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病例入选方式为随机抽取法,病例选取范围在该院2014年6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中,共入选90例患者,此90例患者再次依据入院单双顺序分45例对照组和45例研究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腺肌瘤切除术和左炔诺孕酮进行治疗,此基础上,研究组再接受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将两组治疗状况进行对比研讨.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数,研究组分别为(4.4±2.3)d、(36.9±13.6)mL、(88.5±21.6)min,对照组分别为(4.6±2.0)d、(41.3±14.3)mL、(95.6±16.3)min,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时,Hb、子宫体积、痛经程度、月经天数、月经量,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后随访6个月时,LH、FSH、雌二醇、月经周期等指数,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子宫腺肌病上,可考虑将腹腔镜下腺肌瘤切除术和左炔诺孕酮,以及米非司酮药物联合使用,此方式疗效突出,可促进子宫恢复,在改善痛经、月经量过多等症状上效果显著,存在较高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诊断和治疗,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5年5月21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1例患者中痛经86例(79.5%),月经过多72例(34.1%),月经紊乱17例(0.81%)。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病132例,诊断符合率62.3%,超声诊断符合率30.3%。行子宫切除术的占82.0%,38例行改良的子宫部分切除。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临床表现多样,结合临床及超声检查能做出诊断,手术治疗有效,子宫切除可达到最终治愈。  相似文献   

10.
11.
①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腺肌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②方法对3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腺肌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痛经、月经量及女性内分泌激素雌二醇、卵泡刺激素的变化。③结果 31例患者痛经全部缓解,月经量明显减少,贫血改善,雌二醇、卵泡刺激素无变化。④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腺肌病灶切除术是一种微创、安全、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2):55-58
目的 回顾性分析子宫腺肌病在施行子宫切除术前使用米非司酮进行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在本院因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切除术的62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n=30)术前服用米非司酮片后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n=32)直接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情况(子宫长径)、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率)及术后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子宫长径小于用药前的子宫长径(t=15.053,P<0.05),用药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高于用药前观察组的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切除术前使用米非司酮进行预处理,可明显缩小患者的子宫大小,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降低术中输血率,加快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子宫腺肌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地影响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其病因学研究的深入,有不少学认为,子宫腺肌病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在病因、流行病学、症状及治疗方面均有特殊性,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经典的治疗为手术子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对合并有卵巢巧克力囊肿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同时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烧灼术,合并有盆腔粘连、骶韧带明显增厚、缩短者同时行粘连分解和骶韧带离断术,术后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等变化。结果术后月经量减至术前的(55±17)%,有27例(90.0%)痛经完全消失,1例(3.33%)疼痛明显缓解,2例(6.67%)无效;术后疼痛评分和痛经分级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子宫体积平均缩小32.1%,卵巢功能没有变化。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方法,近期疗效显著,患者接受程度高。  相似文献   

15.
黄爱武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0):108-109
为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临床诊治情况,回顾性分析18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189例患者中痛经142例(75.13%),月经量多75例(39.68%),月经紊乱46例(24.34%)。术前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148例,诊断符合率78.31%;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11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61.90%。行子宫切除术160例,占84.66%;其余29例行子宫部分切除术。子宫腺肌病临床表现多样,发病率较高,结合临床及超声检查大部分能做出诊断,手术治疗有效,子宫切除可彻底治愈。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对合并有卵巢巧克力囊肿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同时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烧灼术,合并有盆腔粘连,骶韧带明显增厚、缩短者同时行粘连分解和骶韧带离断术,术后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等变化.结果术后月经量减至术前的(56±16)%,有17例(44.7%)痛经完全消失,14例(36.8%)疼痛明显缓解,6例(15.8%)疼痛部分缓解,1例(2.6%)无效.术后疼痛评分和痛经分级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子宫体积平均缩小31.8%.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方法,近期疗效显著,患者接受程度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腺肌瘤切除术及左炔诺孕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腺肌瘤切除术及左炔诺孕酮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之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并对照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子宫体积、月经量评分以及痛经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腺肌瘤切除术及左炔诺孕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子宫恢复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在麻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比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痛经情况、子宫体积变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糖类抗原(CA)125水平。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痛经情况得到有效缓解,术后各时段两组患者的痛经缓解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观察组(96±10)cm3、(83±10)cm3、(78±8)cm3比(229±21)cm3;对照组(165±14)cm3、(162±13)cm3、(156±12)cm3比(229±21)cm3],观察组下降速度更快,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的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升[观察组(103±23)g/L、(114±21)g/L、(124±20)g/L比(78±17)g/L;对照组(98±22)g/L、(116±21)g/L、(121±19)g/L比(76±16)g/L],不同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CA125水平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观察组(43±8)k U/L、(37±4)k U/L、(34±5)k U/L比(86±17)k U/L;对照组(44±7)k U/L、(38±4)k U/L、(33±6)k U/L比(91±18)k U/L],不同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病灶切除术同子宫动脉栓塞术一样,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近期疗效明确,可以将其作为替代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率及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方法对64例子宫腺肌病腹腔镜下形态及临床病理资料回顾分析。结果64例腺肌病中经产妇59例,发生率为92.2%。痛经患者43例,CA125〉35U/mL。结论腹腔镜下挖除子宫腺肌瘤困难,因症状严重,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者行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徐西岳  侯保萍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759-2760
目的研究戈舍瑞林辅助联合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戈舍瑞林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月经量、痛经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子宫体积、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血清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2.86%)低于对照组(23.53%)(P<0.05)。结论戈舍瑞林辅助联合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能减少月经量,减轻疼痛程度,缩小子宫体积,降低血清CA125水平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