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参苓白术散是中医传统经典方剂之一,功效益气健脾、和胃渗湿,辨治脾虚湿盛证.本着祖国医学"治病求本"和"异病同治"的理念,近年发现其在临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领域治疗疾病应用广泛,并取得显著成效,现结合近年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合香连散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参苓白术散合香连散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治疗,7d 为1个疗程,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46例患者中,临床治愈31例,占67.39%;有效15例,占32.61%;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参苓白术散合香连散加减可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参苓白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溃疡性结肠炎(UC),亦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结肠、直肠部非特异性炎症。本病可能与免疫、遗传、过敏等有关,感染和精神因素皆可诱发。笔者临证运用参苓白术散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24~80岁;病程1年以下10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经行泄泻6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参苓白术散;对照组30例予思密达(通用名称蒙脱石散)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治疗经行泄泻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杨凡 《新中医》2018,50(10):38-42
参苓白术散为临床经典方剂,有补气健脾、和胃渗湿的功效,临床上应用广泛,涵盖了内科、外科及术后调护等诸多方面,优势显著,疗效确切。笔者通过阅读搜集近年有关参苓白术散的研究文献,对本方治疗临床各类疾病的新进展加以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脂肪肝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肝随病程的进展表现不一,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1],门诊以脂肪性肝炎居多。笔者根据临床表现将脂肪肝辨为肝郁气滞型和脾虚湿阻型,而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脾虚湿阻型脂肪肝,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中医辨证为脾虚湿阻型脂肪肝患者58例,治疗前1个月未用过明显影响转氨酶活性及血脂浓度的药物,且具备以下5项中的4项:①年龄20~65岁。②肥胖,有饮酒史,伴有肝肿大、肝脏压痛或不适、食欲不振、乏力、腹胀等症状体征。③肝脏B超具备以下4项中的2项:肝内光点密集,回声强;肝肾回声…  相似文献   

7.
脾虚湿盛是指脾虚内湿阻滞的病理。脾虚湿盛清浊不分则泄泻;脾虚湿盛水溢肌表则水肿;脾虚湿盛带脉不固则带下。参苓白术散健脾渗湿,治病求本,异病同治,每或良效。  相似文献   

8.
胡协鸣 《新中医》2016,48(12):44-45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老年脾虚湿盛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脾虚湿盛型A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5天。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老年脾虚湿盛型AAD,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在治疗结肠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结肠炎患者全部用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每日一剂,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给予参苓白术散治疗后在总有效率和缩短病程方面有非常显著的功效,总有效率为93%。结论参苓白术散在治疗结肠炎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每日1剂4,0d为1个疗程。[结果]3例治疗2个疗程2,7例均为1个疗程,治愈9例,好转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泄泻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参苓白术散出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疗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湿白内生而致气机不畅,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之泄泻。我们2003年3~10月对60例泄泻患者用此方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脾虚湿盛型腹泻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辅以饮食调理、心理指导;对照组42例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0例,显效6例,有效3 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临床治愈22例,显效7 例,有效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6.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两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各项均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性脾虚湿盛型腹泻疗效确切,优于单用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是目前研究的难点与重点,由于该病迁延易于反复,西医治疗多采取的是对症治疗。近些年临床研究报道中医治疗此病存在优势,其中参苓白术散是被应用于治疗此病最广的一个方剂。从单纯中医方剂治疗、中医灌肠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方剂联合应用治疗、中医联合其他方法治疗、在本方剂干预作用下的微观环境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发现参苓白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应用广泛,以各种方式应用于临床。另外,基础研究发现在参苓白术散的干预作用下,其可以调节溃疡性结肠炎机体的炎症因子、基因蛋白的表达,这也许能为揭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作用机制. 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参苓白术散组(12g/kg)、柳氮磺吡啶组(0.5g/k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kg),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2、4、6一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结合高脂饮食、潮湿环境建立脾虚湿困型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每天灌胃1次,14天后各组大鼠进行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检测结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 MDA)水平.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苓白术散组、柳氮磺吡啶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参苓白术散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低于柳氮磺吡啶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结肠组织SOD活性显著下降,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苓白术散组及柳氮磺吡啶组SOD活性显著升高、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参苓白术散组在降低MDA水平方面显著优于柳氮磺吡啶组(P<0.05). 结论 参苓白术散能减少脾虚湿困型U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及溃疡形成,提高大鼠结肠组织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可能是其发挥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用参苓白术散随证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33例中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慢性糜烂性结肠炎20例,溃疡性结肠炎1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13~28岁9例,29~55岁19例,56岁以上5例;病程7个月~1年8例,1~8年16例,8~26年9例. 诊断根据1 987年通过的<中华全国中医学肛肠学会>的标准.全部病例均有腹痛、肠鸣,粘液便或脓血便症状,反复迁延半年以上,病理报告为弥漫性充血,水肿或伴有形状不规则的糜烂及深浅不同的溃疡,复盖黄色或血性渗出物等.分为湿热内蕴及脾胃虚弱型.  相似文献   

16.
慢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目前认为多与免疫、遗传、过敏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以腹痛、腹泻、粘液便伴腹部下坠感等症状为特征,病情轻重不同,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治疗较为棘手.自2008 ~ 2010年间,笔者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3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为主方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慢性结肠炎的不同中医证型以参苓白术散为主方,辨证分型,随症加减,水煎服,治疗3~4周。结果:48例慢性结肠炎中,治愈32例,占66.7%;有效10例,占20.8%;无效6例,占12.5%;总有效率87.5%。结论:参苓白术散为主方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中医之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临床一般统称"泄泻".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疗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湿自内生而致气机不畅,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之泄泻名方、验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