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膜瘤的典型生长方式为缓慢、隐匿和慢性视觉障碍,数月或数年视力逐渐减退,但在孕妇,脑膜瘤则以加速方式扩展,可出现急性视力减退。作者报告3例既往健康的年轻孕妇脑膜瘤迅速发展并出现显著症状。例1,女,24岁。第1次妊娠5个月出现右侧第Ⅲ颅神经麻痹。脑血管造影正常。分娩后神经麻痹完全消退。2年后,第2次妊娠,6个月右眼视力模糊,右耳有搏动感。剧烈头痛,恶心和呕吐加重,第2个孩子分娩后,这些症状不缓解而被转诊。最好矫正视力:右20/50,左20/20。右眼色觉缺失,传入性瞳孔反射缺失,用正交偏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病理性近视引起视力下降的影像学病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分析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诊断为病理性近视合并视力下降110例138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彩色眼底照相判断漆裂纹,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和光相干断层扫描血...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8岁,因严重头痛、恶心、呕吐3月就诊。3月前无诱因出现头痛,是阵发性,时轻时重,近2周转为持续性,服“安痛定”等不能缓解,头痛时并双眼胀、流泪、视物模糊、恶心、呕吐(非喷射状),服“卡马西平”可减轻。发病后检查眼压正常,行头颅CT及MRI检查:蝶骨体及蝶窦内肿瘤,印象:脑膜瘤、巨细胞瘤或黏液囊肿。发病以来无鼻塞或浓涕等。检查:血压18.7/10.7kPa,痛苦面容,颈软,左眼球稍突,左眼压3.3kPa,右眼压3.1kPa,视力左0.6,右0.8,双鼻腔通气好,鼻甲无肿大,未见增生物。充分麻醉左鼻腔后,剪除中甲前中…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性,11岁,体重37kg。因咽部疼痛,于外院诊治予以头孢唑啉0.5g,肌肉注射4d,2次/d。停药3d后,因症状加重再次给予头孢唑啉3.5g静脉滴入,药物滴完后约10min患儿感胸闷不适,0.5h后出现全身红痒,肌肉颤抖,起红色皮疹,随之体温升高至38℃。2d后因出现视力下降而人住我院。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告3例球后麻醉引起对侧限视力障碍及眼外肌麻痹病例,对其发生机理进行了讨论,并提出预防措施。例1:68岁,男性,Fuchs角膜营养不良,右眼矫正视力20/80,左眼20/50,眼球运动正常。拟行右眼穿透性角膜移植,以等量0.75%盐酸麻卡因(Marcaine)、2%利多卡因(Xylocaine)及透明质酸酶混合麻醉剂5.5ml右眼球后注射。3~5分钟后,患者出现心慌,定向失调,血压  相似文献   

6.
视力与屈光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视光及眼科工作者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视力、恢复视力及保护视力。除了由于疾病引起的视力障碍可通过治疗使之恢复外 ,所有增进视力的办法主要是物理性 (光学矫正 )及心理性 (主觉测定 )的。正确了解视力与屈光特点以及两者间的关系 ,是科学、合理验光配镜的基础。长期实践表明 ,在视力与屈光关系问题上的错误认识与盲目导向 ,是造成目前屈光不正防治研究工作混乱局面的关键 ,也是影响视光配镜事业顺利发展的原因之一。以下特就视力与屈光关系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实用知识作一介绍 ,供讨论参考。由于视力已常规作为诊断屈光不正性质…  相似文献   

7.
8.
非器质性视力下降也称为功能性视力下降、心因性视力下降,是非器质性疾病在视觉传人系统的表现.临床表现为不能用病理状态和生理结构异常解释的视力障碍[1].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调节异常所致远或近视力下降的临床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因视力下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眼科就诊,经验光和视功能检查确诊的因调节异常导致视力下降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屈光矫正的基础上联合睫状肌麻痹剂并行反转拍、调节交替训练和Brock线等视功能训练,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采用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5例患者初诊时年龄6~24岁。4例外院诊断为“球后视神经炎”,1例外院配戴角膜塑形镜后效果欠佳就诊,2例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术后视力下降,11例用眼过度后视力下降,7例仅因视力下降就诊。②疗效:基线裸眼远视力为4.19±0.34、等效球镜度(SE)为(-7.95±3.10)D、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4.28±0.32;21例给予托吡卡胺后SE为(-0.06±0.86)D、BCVA为4.43±0.15;14例应用阿托品凝胶后SE为(+1.24±0.84)D、BCVA为4.93±0.14。给予视功能训练3个月12次后,视功能项目指标较前改善,负相对调节(NRA)训练前后分别是+1.76±0.61、+2.49±0.15(t=-3.780,P<0.001),正相对调节(PRA)训练前后分别是-1.26±0.76、-2.43±0.34(t=3.977,P<0.001),调节灵敏度(Flipper拍)训练前后分别是0周/分(cpm)(负片通过困难)和10.6 cpm(Z=-4.012,P<0.001)。随访中矫正视力及屈光度未见变化。结论:对于排除眼部器质性疾病的视力下降患者,要重视视功能检查;对调节异常所致视力下降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视功能训练,可使视力恢复并稳定。  相似文献   

11.
外伤后视力下降的高分辨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王振常  杨本涛  刘中林 《眼科》2007,16(5):326-329
目的探讨外伤后视力下降患者的高分辨CT表现及临床意义。设计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150例外伤后视力下降患者。方法对2007年3月至6月因外伤后视力下降行视神经管高分辨CT(HRCT)检查的1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指标视神经管及眶尖区骨折及其发生率。结果150例中78例(88侧)视神经管骨折。(1)88侧骨折中,22侧为单发,66侧为多发混合型,均为一个或多个视神经管壁骨折并累及颅口或眶口;(2)78例中发现骨折部位156处,其中凹陷移位型最多见,占47.4%;(3)78例中,73例伴发视神经管邻近结构骨折;而无明确视神经管骨折的72例中,40例伴发邻近结构骨折。113例伴发邻近结构骨折病例中,发现伴发骨折共283处,以眶尖区最多见,占44.5%。结论HRCT能显示视神经管各壁及邻近结构骨折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眼科,2007,16:326-329)  相似文献   

12.
严重眼外伤病人手术治疗结果与视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4210例眼外伤住院病人手术治疗情况和视力结果,重点介绍了手术方法、类别、比率、联合手术问题,并提出了系统地公式化描述方法。本组病例眼外伤后盲目率达69.26%;出院时降低到53.70%;治疗后视力增进1617例,占46.52%;视力不变占34.35%;视力减退665例,占19.13%。文章强调治疗和预防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单眼视力下降时双眼对比敏感度(CS)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单眼视力下降对双眼视功能及双眼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且探讨其在司法鉴定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实验研究。于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选择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志愿者46例(男24例,女22例)。单眼矫正视力或裸眼视力均达4.9以上,主导眼前放置试验透镜,用插片法诱导实验性单眼视力不同程度下降。分别测试其左眼、右眼及双眼的视力、CS,计算对比敏感度双眼总和比(BSR)。数据进行球形检验、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结果 单眼视力下降可引起双眼视力一定程度下降,但是双眼视力仍优于单眼。当视力下降至轻度损害水平时,全频段正常倒“U”形CS曲线形态已破坏,且相较低空间频率而言,中、高空间频率时CS下降程度更为明显;在高频区且两眼视力均正常时,出现最大的BSR,为1.48。当单眼视力逐渐下降时,出现双眼平均及抑制(BSR<1)。提示双眼相互作用的形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容忍性及空间依赖性。结论 单眼视力下降对双眼CS、双眼相互作用的形式及程度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运用双眼CS检测,能够反映单眼视力的损害程度,具有临床及司法鉴定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功能性视力不良患者集合功能、调节功能特点,研究双眼视觉训练对功能性视力不良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视觉训练工作室就诊的功能性视力不良的患者20例,平均年龄(11.2±5.9)岁.所有患者均排除眼部疾病、弱视危险因素和全身性疾病.在屈光矫正的基础上进行双眼视功能检查.分析、诊断后进行视觉训练治疗以提高矫正视力.采用配对t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右眼屈光度为+2.25~-8.75 D,左眼屈光度+2.87~-8.63 D.根据双眼视功能检查结果发现20例患者中,有13例诊断为集合不足并伴调节功能异常,有4例诊断为调节过度,2例为基本型外隐斜,1例为散开不足.经过2个月的视觉训练治疗,所有患者远、近矫正视力均提高到1.0(Z=-3.948,P<0.01;Z=-3.193,P<0.01).视力恢复后集合功能指标近距离融像范围(PRV)破裂点增加(t=-5.173,P<0.01);单眼调节灵敏度(MAF,Z=3.928,P<0.01)、双眼调节灵敏度(BAF,Z=-3.835,P<0.01)、正负相对调节(PRA,t=4.094,P<0.01;NRA,t=-4.254,P<0.01)等调节功能均恢复到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训练前矫正远视力(r=-0.584,P<0.01;r=-0.658,P<O.01)、训练前矫正近视力(r=-0.451,P<0.01;r=-0.540,P<0.01)均与远隐斜、近距离融像范围呈负相关.结论 功能性视力不良患者通常伴有集合功能、调节功能不良,进行有效的视觉训练治疗,可以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5.
视力损害严重的脱髓鞘疾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企平  李金田  俞兴源  唐万华 《眼科》2003,12(4):233-234
脱髓鞘疾病是神经系统的一类重要疾病,基本病理特征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质神经纤维的原发性脱髓鞘。常累及视神经,造成视功能障碍的脱髓鞘疾病主要有视神经脊髓炎(Devic病)和多发性硬化(Ms)。现将临床所遇资料完整的该两种脱髓鞘疾病做一小结分析。  相似文献   

16.
眼球严重挫伤致视力损害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分析眼球挫作引为视力严重损害的情况。方法 对138例肯挫伤的损伤情况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角膜23例占16.7%,前房积血75例占54.3%,外伤性葡萄膜炎38例占27.5%,继发性青光眼63例占45.7%,眼列中23.9%,晶状体脱位27例占19.6%,外伤性白内障39例占28.3%,玻璃体积血23例占16.7%,视网膜脱离及视神经挫伤各5便占3.6%。结论眼球严重挫作是多部位的复合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视功能与近视弧和视网膜厚度形态改变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等效球镜-6~-27 D的高度近视55例104眼,按最佳矫正视力分为A,B,C组,对视盘面积、近视弧面积、最大水平视盘长度、最大水平近视弧长度、脉络膜萎缩弧面积、6 mm平均中央视网膜厚度、视网膜中央厚度、6 mm视网膜体积进行分析,采用SPSS 13.0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
  结果:A,B,C三组近视弧面积分别是8.29±4.82,4.31±3.05,2.49±2.60mm2;近视弧宽度分别是1.88±0.83,1.31±0.66,0.86±0.61mm,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A,B,C三组脉络膜萎缩弧面积分别是4.26±4.27,1.23±1.74,0.62±1.53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9.58,P<0.01);A,B,C三组视盘面积、视盘水平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P=0.33;F=0.44,P=0.64)。 A组6mm平均视网膜度、6mm视网膜体积较B, C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28,P=0.01;F=3.35, P=0.03),但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B,C三组视网膜中心厚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脉络膜萎缩弧、6 mm平均视网膜厚度、6 mm视网膜体积可以帮助评估高度近视视功能的改变,近视弧扩大提示高度近视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屈光度患者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后的视力稳定性,对361例615眼行PRK手术并随访6~18个月,对术后视力回退情况分组统计分析。结果:近视回退率中低度近视组为3.2%,高度近视组为14.4%,超高度近视组为56.9%。结论:等值球镜-7.00D以下的近视患者视力稳定性较好,PRK手术应该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来减少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时期与视力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天性白内障是晶体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生混浊的眼科疾患,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恢复部分有用视力,但如何选择最佳手术时间,是家长和眼科医生都极为关注的问题,下面将我们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病例来源东北地区沈阳、大连、四平、哈尔滨四所盲校的在校白内障术后患...  相似文献   

20.
白内障手术切口与视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了解白内障手术不同切口与术后视力的关系。方法:对白内障囊外摘出10mm长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6mm长反眉状切口共97眼于术后两个不同时期进行视力和角膜散光测定并比较。结果:超声乳化6mm长反眉状切口于术后1周,1月的角膜散光明显低于囊外摘出组(P<0.05)且视力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超声乳化反眉状6mm长隧道切口能早期提高术后视力及控制角膜散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