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吉锦泉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9):3409-3411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联合地氟醚在鼻窦内窥镜手术中进行控制性降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全庥鼻窦内窥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硝酸甘油组和瑞芬太尼一地氟醚组.每组各30例一术中以平均动脉压降至基础值的70%为准,记录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硝酸甘油组、瑞芬太尼一地氟醚组控制性降压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瑞芬太尼一地氟醚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及硝酸甘油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地氟醚控制性降压麻醉用于鼻窦内窥镜手术是一种安全、高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硝酸甘油、瑞芬太尼、硝酸甘油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脊柱外科手术控制性降压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脊柱手术患者45例,分别采用硝酸甘油(I组)、瑞芬太尼(II组)、瑞芬太尼复合硝酸甘油(Ⅲ组)控制性降压麻醉,维持患者MAP在60~70mmHg,观察三组患者控制性降压前即刻、降压后5、10、30、60min的MAP和HR及降压停止后MAP恢复到降压前水平的时间。结果三组患者控制性降压后MAP均显著下降(P〈0.01),和降压前即刻相比较,I组降压后HR较降压前有明显增快(P〈0.05);而II组患者的HR有明显下降(P〈0.05),且随着药物剂量增加有下降更明显的趋势。Ⅲ组降压前后HR变化不大。降压停止后血压恢复至降压前水平时间Ⅱ组(12±3)min和Ⅲ组(10±2)min,明显快于I组(304-2)min。结论瑞芬太尼复合硝酸甘油用于脊柱外科手术控制性降压麻醉,可取长补短,安全,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控制性降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为鼻内窥镜手术中进行控制性低血压的可行性。方法40例ASAI-Ⅱ级鼻息肉或慢性鼻窦炎病人随机分两组。两组均用异丙酚、芬太尼诱导,手术开始时瑞芬太尼组(R组,n=20)加瑞芬太尼0.2~0.5ug·kg-1·min-1,平均动脉压降至60mmHg时减量;硝酸甘油组(N组,n=20)加硝酸甘油5ug·kg-1·min-1,平均动脉压降至60mmHg时减量,间断注射芬太尼,两组术中均用七氟醚呼末浓度为2%左右维持麻醉。结果瑞芬太尼组达目标收缩压需(121±21)s与硝酸甘油组(62±9)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中均能维持控制性低血压。两组术中出血、手术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鼻内窥镜手术中可提供控制性低血压,无需辅助其他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联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3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实施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对照组实施硝酸甘油控制降压,观察组实施硝酸甘油联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降压达标时间、硝酸甘油使用总量、全麻苏醒时间等手术情况及降压前即刻(T0)、降压后30 min(T1)和术后30 min(T2)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降压达标时间、硝酸甘油使用总量、全麻苏醒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停用降压药物血压回升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中实施硝酸甘油联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保证术野良好质量,降压缓和,并减少硝酸甘油用量,降低硝酸甘油中毒风险,不良反应少,苏醒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在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中的效应。方法:6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组)和B组(芬太尼组),术中A组以瑞芬太尼维持;B组芬太尼维持,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患者插管后各时间点A组MAP较平稳,硝酸甘油用量B组高于A组。结论:瑞芬太尼在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中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6.
黎笔熙  陈利民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1):2302-2304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Remi)及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TCI)用于控制性降压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R组)和对照组(S组),每组20例。两组均以丙泊酚维持麻醉,R组微泵输注瑞芬太尼用于麻醉和降压,S组微泵输注芬太尼维持麻醉,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观察并记录降压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监测动脉血气和乳酸值。结果:两组均达到了预期的降压目标。s组患者降至目标血压时间较R组短,降压开始后心率逐渐增快,与术前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术毕仍快于术前心率,血乳酸浓度和剩余碱绝对值均较降压前增高;S组患者降压30min和术毕心率均较R组显著增快,术毕血压明显高于R组,并有部分病例出现反跳性血压增高;R组术中和术毕血乳酸含量和BE绝对值均较S组低。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控制性降压麻醉可控性强,复压后无高血压反跳,能有效控制鼻内镜手术的出血情况。  相似文献   

7.
微创鼻内窥镜手术的手术野小.鼻窦血管丰富且毗邻重要结构.因此要求术中出血少,保持术野清晰.故常需术中施行控制性降压,本次研究比较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行控制性降压与瑞芬太尼联合异氟醚、硝酸甘油联合七氟醚行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镜手术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庆华 《浙江临床医学》2007,9(12):1698-1699
控制性降压(CH)主要目的是减少手术出血和输血;使手术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手术操作等。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超短效μ受体激动剂,除了其强大的镇痛作用,还具有剂量依赖性降低血压和心率的作用。本文将就应用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对比单独应用瑞芬太尼或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时的临床效果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9.
肖彬  张兴安  徐波  邵伟栋  施冲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0):3140-3142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方法:将46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分为两组。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浓度,靶控输注舒芬太尼(PS组,n=23)0.4~0.8μg/L或瑞芬太尼(PR组,n=23)2~4μg/L后,逐步升高异丙酚靶浓度至3~4mg/L,视术中情况调整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浓度维持麻醉平稳,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PS组输注异丙酚后SBP、DBP、HR下降(P〈0.05);PR组病人SBP、DBP均降低(P〈0.05),HR降低明显(P〈0.01)。气管插管、切皮及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2hPS组病人平稳。PR组躁动发生率为13%。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均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舒芬太尼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恢复平稳。[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联合地氟醚在鼻窦内窥镜手术中进行控制性降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全麻鼻窦内窥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硝酸甘油组和瑞芬太尼-地氟醚组,每组各30倒.术中以平均动脉压降至基础值的70%为准,记录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硝酸甘油组、瑞芬太尼-地氟醚组控制性降压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瑞芬太尼-地氟醚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及硝酸甘油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地氟醚控制性降压麻醉用于鼻窦内窥镜手术是一种安全、高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评价鼻内镜手术中应用雷米芬太尼和硝酸甘油(NTG)行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组(R组)和NTG组(N组)。R组以雷米芬太尼0.1~0.5μg/(kg.min)维持降压,N组以NTG 0.5~3μg/(kg.min)维持降压,均将平均压(MAP)降至60~65 mm Hg,持续60 min,观察两组患者MAP、心率(HR)变化、失血量及清醒拔管时间。结果:降压实施后两组MAP均达预定目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组HR显著低于降压前(P〈0.05),而N组显著高于降压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两组失血量及清醒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鼻内镜手术中应用雷米芬太尼行控制性降压安全、有效,具有对心功能影响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啶(DEX)联合硝酸甘油(NTG)与单用NTG在鼻内镜术中控制性降压效果。方法 40例ASAⅠ~Ⅱ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DEX复合NTG组(ND)和NTG组(N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以咪唑安定、瑞芬太尼、丙泊酚和顺式阿曲库铵快速诱导插管,术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和间断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气管插管完成后ND组给予负荷剂量DEX1.0μg/kg,10min泵完,继以0.5μg.kg-1.h-1泵至控制性降压结束。N组泵入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溶液。两组患者均在鼻腔消毒时开始泵注NTG 1.0μg.kg-1.min-1,调节泵速维持MAP 55~65 mmHg。止血完成停用DEX和NTG。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0)和控制性降压15 min(T1)、30 min(T2)、45 min(T3),以及拔管后15 min(T4)的HR、MAP。由对所选降压药物不知情的手术医生于T1~T3时点按Fromme评分法进行术野质量评分。统计用药开始至达到降压目标时间、NTG用量、停药后血压恢复至术前水平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与T0比较,T1~T3时点两组MAP显著降低(P<0.05),N组心率明显增快(P<0.05),组间比较,N组HR明显增快(P<0.05),ND组达到目标血压时间较短且NTG用量明显减少(P<0.05)。T1~T3时点ND组Fromme评分低于N组(P<0.05)。两组停药后血压恢复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EX复合NTG用于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安全有效,NTG用量明显减少,术野干燥及镜下清晰度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与单纯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n=20)患者给予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降压;对照组(n=20)患者单纯应用硝酸甘油降压。分别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P)、心率(HR)、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或单纯硝酸甘油诱导后,MAP较诱导前均显著降低(P均<0.05);试验组患者诱导后HR较诱导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诱导后HR较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应用于鼻内窥镜手术进行控制性降压,效果确切、稳定,可控性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CH)联合6%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在髋部手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髋部手术患者40例,除外贫血、心肝肾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C对照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后即行AHH,30min内输入6%羟乙基淀粉130/0.4约15mL/kg。手术开始进人骨质操作后行CH,观察组通过泵注瑞芬太尼及吸人七氟烷,对照组通过泵注硝酸甘油维持MAP于65~70mmHg直至手术骨质操作完成。分别测定并记录AHH前、AHH后、CH前、停CH即刻、手术结束时的MAP、中心静脉压(cvP)、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RTT)、Hb、HCT、血小板计数(PLT)等。记录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输血量、输血例数、尿量、清醒拔管时间及术后24h引流量。结果两组患者AⅢ后、CH前、停止CH即刻及手术结束时的ARTT和PT与AHH前比较无差异(P〉0.05);CH期间观察组的心率(HR)显著低于降压前(P〈0.05),而对照组高于降压前(P〈0.05),对照组CVP显著低于降压前(P〈0.05),观察组与降压前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引流量、清醒拔管时间等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联合6%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髋部手术中安全有效,且与传统药物硝酸甘油相比,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具有减慢心率、降压平稳、对中心静脉压影响小、失血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在颅内手术中的应用,比较其优劣。方法颅内手术患者75例,年龄20-60岁,性别不限,ASAⅡ~Ⅲ级;随机分成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监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患者苏醒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术后VAS疼痛及OAAS意识评分。结果芬太尼在开颅、关颅、拔管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开颅、颅内手术期、关颅均低于基础值(P〈0.05);颅内手术各期芬太尼的MAP、HR值均高于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组(P〈0.05),而在开颅、颅内手术期瑞芬太尼要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三组患者针刺疼痛时间舒芬太尼最长11.7±1.6(P〈0、05),瑞芬太尼最短6.0±1.2(P〈0.05);在拔管5minOAAS评分芬太尼组最低,为2.0±0.3(P〈0.05),而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h、2h、4h舒芬太尼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芬太尼、瑞芬太尼组(P〈0.05),12h达到高峰,8h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芬太尼组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持续静脉输注用于颅内手术优于芬太尼或舒芬太尼,而舒芬太尼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2例,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RP组)与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RS组).RP组麻醉维持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靶控输注,RS组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及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和测定麻醉前10 min(T0)、插管后1 min(T1)、气腹后15 min(T2)及停气腹后15 min(T3)4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BG)、皮质醇(Cor),并记录两组患者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24 h 随访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有无术中知晓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4个时间点的MAP、HR、Cor、B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MAP、HR在T1、T2两时点与T0比较均下降(P〈0.05),两组Cor在T2、T3与T0时点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RS组的恶心、呕吐例数多于RP组(P〈0.05).患者术后满意度均为100%.[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均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以及较好的抑制插管和气腹造成的应激反应,术后苏醒迅速,尽管RS组术后恶心、呕吐多于RP组,但两种方法均能被病人较好的接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琥珀酰明胶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在围术期血液保护中的作用。[方法]40例ASAI-Ⅱ级拟行择期手术(出血量估计大于血容量的15%)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I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20例。均采用全麻,I组于切皮前行AHH,按15mL/kg、50mL/min输入琥珀酰明胶。AHH开始后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05-2μg/(kg·min)行控制性降压。Ⅱ组常规输液。记录气管插管后或AHH前(T1)、AHH结束即刻或手术开始时(T2)、AHH后或手术开始后60min(T3)、术毕(T4)的动脉凝血指标、乳酸浓度及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结果】I组病人失血量、输血量和输血例数明显少于Ⅱ组(P〈0.05);两组T2-T4时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T1时均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点的两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I组T2-T4时红细胞比客(Hct)较T1时下降(P〈O.05),T3、T4时Hct下降幅度I组大于Ⅱ组(P〈0.05);两组动脉血乳酸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琥珀酰明胶AHH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用于失血量大的手术病人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输血,不影响凝血功能和组织器官氧供,可安全用于围术期血液保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Ⅱ-Ⅲ级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2组病例术中均持续静脉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S组在气管插管后持续吸入0.5%~1.5%七氟醚,R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分别记录术前(T1)、气管插管(T2)、切皮(T3)、钻颅骨(T4)、动脉瘤夹闭(T5)、缝皮(T6)、拔管(T7)等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BIS等。结果2组患者各时间点HR、MAP、CVP、BIS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麻醉后MAP均显著低于T1(P〈0.05)。术中高血压、降压药物的使用率和S组均低于R组(P〈0.05)。结论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都能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而在降低血压、减少降压药物的使用方面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在贲门癌根治术中的临床 效果.方法 40 例接受贲门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联合AHH 组(试验 组),每组20 例.监测并记录两组血压(SBP 和DBP)、心率(HR)及中心静脉压(CVP)基础值及术中各时点 数值,在术前1 d、AHH 1 h 后和术后1 d 测定两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容(Hct).记录术中出血量、输 血量、尿量和术毕拔除气管插管时间.结果 试验组控制性降压期间DBP、SBP 和HR 各值均较基础值及对 照组明显下降(P <0.05),停止控制性降压后DBP、SBP 和HR 各值与基础值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 >0.05).实验组AHH 1 h 后Hb 和Hct 值明显低于基础值及对照组(P <0.05),但仍在正常范围.AHH 1 d 后Hb 和Hct 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毕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出血量和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 <0.05),尿量多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结论 瑞芬太尼在接受AHH 的贲门癌根治术中实施控制性降压效果确切,安全可靠.瑞芬太尼控制性 降压联合AHH 在贲门癌根治术中实施可明显减少手术中出血和输血量,脏器灌注良好,对苏醒无延迟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窥镜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鼻内窥镜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Ⅰ组(20例)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Ⅱ组(20例)采用七氟醚麻醉.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均采用咪达唑仑,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芬太尼,依托咪酯.手术开始后Ⅰ组吸入1%~2%七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