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8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广平 《中外医疗》2010,29(29):141-14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至2008年采用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89例,进行回顾分析。结论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针刺与TDP合用治疗呃逆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针刺与TDP照射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针刺穴位与TDP照射腹部治疗呃逆。结果:在22例中治愈17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应用针刺与TDP照射治疗呃逆作用明显,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辨证取穴配合足三里穴位治疗胃癌术后呃逆的疗效。方法以辨证针刺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胃癌术后呃逆33例。结果:痊愈29例,好转2例,无效2例。结论辨证针刺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胃癌术后呃逆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中枢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中枢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及对照组,针刺组采用针刺穴位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针刺组治愈率(83.8%)、总有效率(97.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6.0%、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针刺治疗中枢性呃逆疗效满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内关穴为临床针刺治疗呃逆的效穴,但对顽固性呃逆单纯采用针刺的方法却不奏效。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内关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针刺治疗与药物治疗呃逆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1例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涌泉(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氯丙嗪对症冶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治愈率为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治愈率为5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涌泉(为主治疗呃逆疗效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6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呃逆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呃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66例针刺天突、内关、足三里;对照组54例给予奋乃静、谷维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止呃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4h、11.8h(P〈0.01)。结论针刺治疗呃逆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较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更确切,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按压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单纯性和继发性呃逆患者进行针刺攒竹、天突、膻中、中脘、足三里、内关、太冲穴,同时按压攒竹穴,3d-7d后评定临床效果。结果48例患者治疗1年后随访,治愈率达100%。结论针刺结合按压治疗呃逆,方法简单,疗效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近10年针灸治疗呃逆的临床治疗状况,寻求最佳治疗方案。方法从临床研究方面进行综述。结果针灸治疗呃逆在非药物疗法治疗呃逆方面已展现出广阔前景,但仍存在亟待改进和提高之处。(1)呃逆无明确的临床分度,疗效评定标准尚未统一,虽然针灸治疗呃逆方法纷呈,但横向可比性不强;(2)针刺穴方繁多,小样本报道较多,尚未对有效穴位进行针对性的系统研究,针刺方法尚未统一和规范化,影响了针灸治疗呃逆机理的深入研究;(3)临床实验研究尚不深入,许多报道未设立对照组,无法说明治疗结果的可靠性,缺乏针灸治疗呃逆的即时疗效、远期疗效等多方位的临床观察,影响了研究水平向纵深发展。结论针灸治疗呃逆方法多样,疗效可靠,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目前针灸治疗呃逆在诊断标准、疗效评定标准、针刺穴方及机理研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王军  井辉明  孙秀萍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2):1228-1229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膈俞及阿托品0.5mg注射于两侧足三里,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结果 30例中,痊愈19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结论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较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中风后呃逆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丙戊酸钠片治疗;穴位注射组患者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针刺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患者降低呃逆症状评分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采用针刺或穴位注射的效果优于口服丙戊酸钠片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的相关要素。方法:通过检索近十年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等数据库,收集筛选关于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相关文献,分析文献中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相关要素。结果:在纳入研究的文献中,绝大部分文献均只强调了腧穴、经脉的选择,而忽视针具、留针时间及补泻手法等相关因素对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的影响。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除关注穴位的选择外,还应重视针具的选择、留针时间的长短以及补泻手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灸治疗单纯性呃逆与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对比.方法38例患者中有单纯性呃逆24例为第一组,顽固性呃逆14例为第二组,第一组通过针刺鸠尾穴配中脘、内关、足三里,第二组在第一组针刺基础上加温针灸并观察治疗5次与10次疗效对比.结果第一组治愈率100%,第二组5次治疗治愈率50%,10次治疗治愈率达85%.结论单纯性呃逆预后良好,而适当延长顽固性呃逆的针灸治疗时间(次数)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温针治疗呃逆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温针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 严格筛选呃逆患者54例,按单盲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传统穴位加艾柱灸;对照组24例,采用针刺传统穴位,4周后进行两组总体疗效对比.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1.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温针为主治疗呃逆效果肯定,优于传统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方法从门诊和住院病人中收集顽固性呃逆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给予中药配针刺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西药利他林针剂、吗叮林、维生素B6等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配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手段在急性脑血管重症出现呃逆时的临床疗效。方法 内服中药汤剂建瓴汤配合针刺水沟穴。结果 28例患者经上述方法治疗后,疗效满意,有效率93%。结论 中医治疗手段对急性脑血管重症出现呃逆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针药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呃逆患者用推拿、针刺,内服中药三种疗法相结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2例患者,经推拿疗法后,治愈33例,余9例继续行推拿、针刺、中药治疗.共治愈37例,好转4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88.1%,总有效率为97.6%.结论:临床采用推拿为主,配合针刺,内服中药治疗呃逆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肝癌介入术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15例肝癌介入后出现顽固性呃逆患者,行双侧合谷、太冲穴位针刺,留针20min,同时行双侧内关及足三里穴位针刺后分别注射维生素B1100mg、B650mg及阿托品0.25mg。结果:经1次治疗,10例呃逆症状消失,5例症状缓解。5例症状缓解者经第2次治疗后,2例症状消失,余3例经第3次治疗后2例症状消失,1例又经第4次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出现的顽固性呃逆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郭子衣 《求医问药》2014,(17):36-37
目的 :分析用在膻中穴注射山莨菪碱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症的效果。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收治的65例中风后呃逆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为33例穴位注射组患者采用在膻中穴注射山莨菪碱的方法进行治疗,为32例针刺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并在治疗5天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呃逆症状积分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中风后呃逆症患者采用在膻中穴注射山莨菪碱法进行治疗可取得确切的疗效,而且具有简便易行(选穴极少)、见效迅速等优势,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按压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为顽固性呃逆患者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按压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西药山莨菪碱(654-2)肌注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起效时间以及治疗前后饮食积分、睡眠积分、精神状态积分的改变。结果 /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按压和药物组均能够有效的缓解膈肌痉挛,但治疗组在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饮食、睡眠、精神状态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