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科于1993年3月注射乙脑疫苗504人次,发现1例无过敏史的儿童注射乙脑疫苗时,发生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女7岁,皮下注射乙脑疫苗lml(卫生部北京市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9233-2,失效日期1993年12月23日)后约15min,面部出现等麻疹,口服扑尔敏‘ms后,仍发展到周身,伴恶心、呕吐,继而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抢救约Zh后,症状缓解。患儿出生后注射过卡介苗、吸附百白破三联制剂、麻疹活疫苗、动脑灭活疫苗及口服过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均无异常反应,亦无家族过敏史。接种前无任何不适。我们曾为几千名儿童注射乙脑疫苗,仅发…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又称日本脑炎,经过蚊虫叮咬传播,是人畜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乙脑的传播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就是接种乙脑疫苗。众所周知,任何疫苗接种后都会产生轻重不一的接种反应,乙脑疫苗也不例外,甚至还会有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有的儿童在接种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就可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乙脑疫苗接种的异常反应情况,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中心接种乙脑疫苗的40例儿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40例乙脑疫苗接种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乙脑疫苗接种的异常反应情况。结果 40例乙脑疫苗接种儿童中,有3例儿童发生异常反应,其中1例儿童出现轻度发热,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1例儿童出现全身瘙痒、面色苍白、出冷汗、胸闷、腹痛、眼睑浮肿等症状,且头面部存在大小不等的红色片状风团块,压之退色,经临床诊断为因接种乙脑疫苗引起的荨麻疹;1例儿童出现局部红肿。3例儿童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全部缓解消退。结论为降低儿童接种乙脑疫苗发生异常反应的机率,国家卫生部门以及医院等机构应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宜宾市近5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特征,为乙脑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乙脑专报系统监测的乙脑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乙脑早期血清Igm抗体和脑脊液Igm抗体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 宜宾市2006-2010年共报告确诊乙脑病例 209例,死亡5例,年发病率在0.52-1.32/10万之间,年病死率在0-5.56%之间.病例呈高度散发状态,无明显聚集性,10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92.75%,农村为主,男性比女性多,7-8月为发病高~峰.结论 乙脑疫苗注射为有效防治途径,宜宾市应加强乙脑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的儿童和流动儿童.  相似文献   

5.
项国宏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303-4304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县2008年之前乙脑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乙脑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措施。结果乙脑患儿性别分布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2岁-7岁,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病季节主要集中于夏季,秋季较少,冬季和春季无发病;患儿类型多为散居儿童或托幼儿童,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小学生;明确接种乙脑疫苗的患儿仅占总病例数的12.50%,其余患儿未接种乙脑疫苗、无接种史或接种史不明确。结论加强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乙脑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全面开展乙脑防控措施,对保护易感人群、降低乙脑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预防注射致过敏反应较多,但注射乙脑疫苗发生过敏反应尚少见报道.患儿,赵×,男,7岁,1990年6月7日上午十一点半左右来我部注射乙脑疫苗,根据年龄给以注射0.5毫升,当时无任何反应,约一小时后,患儿左侧腋下有疼痛感,家长误以为是打针产生的疼痛,但以后半小时中患儿一直疼痛难忍,家长又发现双侧腋下隆起肿块,随即带患儿来我部就诊.经检查发现患儿两腋窝处各有一个鸡蛋大的肿块约60×70mm~2,皮肤表面无充血,触摸稍发硬,有压痛,印象:血管神经性水肿。腋下淋巴结未见肿大,体温正常。无头晕恶心,也未发现其他阳性体征,平时身体无其他慢性  相似文献   

7.
注射乙脑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较常见,一般有荨麻疹、发热、皮疹等轻微反应,严重的较少见。我科2001年共接种乙脑适龄儿童1314人次,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6例,轻微反应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原因进行调查,并对预防对策进行分析。方法:对黄平县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所有疫苗接种疑似不良反应病例进行收集,调查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对相应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儿中注射脊灰疫苗1例,注射百白破疫苗的3例,注射A群流脑疫苗的1例,乙脑疫苗1例,狂犬疫苗3例,其中有8例患儿为一般反应,有1例患儿为异常反应,无偶合症、心因性反应病例。结论:疫苗接种会给部分儿童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已有报道,使用几种铝吸附的疫苗之后,有时出现罕见的持续瘙痒性小结节,与铝过敏反应有关。20世纪90年代,疫苗试验期间,瘙痒性小结节的高发病率(645例/76000接种者)出现在来自同一厂家的白喉-破伤风/非细胞型百日咳疫苗(DT/aP)注射之后,其中77%与铝过敏反应相关。目前的报道中,描述了19例儿童在注射氢氧化铝吸附的DTaP/脊髓灰质炎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三联疫苗、五联疫苗)之后出现瘙痒性小结节,其通常在注射部位出现严重的瘙痒性小结节,通常在上呼吸道感染时加重,局部皮肤发生改变。目前为止,症状最多持续7年。从注射疫苗到症状发作的中…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分析2003-2004年揭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情发生的原因和流行的特征,探讨乙脑的防制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及检验室检测。结果共报告病例63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4.76%。普宁市发病最多,占55.6%;发病高峰在6月份;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特别是免疫空白的儿童。结论揭阳市乙脑的流行高峰是在6月份,儿童无免疫力是引起流行的主要原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乙脑疫苗的接种率,消除儿童免疫空白,是预防乙脑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湛江市2003~2005年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及控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湛江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特征,探讨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和纳入常规免疫对乙脑疫情的控制效果。方法2003年乙脑流行时对6月~10岁儿童采取突击应急接种方案,2004年起将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按程序8月龄,18,24月龄和6岁各接种1剂。并对2003~2005年乙脑疫情流行病学资料中2003年乙脑流行时的应急接种和2004年起的纳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控制乙脑效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湛汪市2003~2005年共发生乙脑118例,发病率逐年下降。每年5—7月流行,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病高峰;年龄主要为10岁以下儿童,以4—6岁最多,占总病例数的46.61%;地区分布为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结论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及纳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后。乙脑发病率逐年下降,显示应急接种和常规免疫对乙脑疫情的控制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2-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情况,为乙脑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10年广州市乙脑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2-2010年共报告44例乙脑确诊病例,死亡4例,年平均发病率0.06/10万,年平均死亡率0.01/10万。44例病例发生在除南沙区和萝岗区外的10个县。6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的68.18%,其次是5月。81.82%的病例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79.55%的病例无免疫史。结论广州市自2004年将乙脑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乙脑发病率处于低水平,控制效果显著。今后仍需提高流动儿童和农村儿童乙脑疫苗接种率,加强疫情监测、健康教育和防蚊灭蚊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莲都区的乙脑传播危险因素,对莲都区乙脑发病风险进行评估,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乙脑现症病例、蚊媒密度、乙脑疫苗接种率开展调查.结果报告3例乙脑,2例死亡,无疫苗接种史.莲都区的优势蚊种为三带喙库蚊(占58.1%),7月密度最高(15.47只/灯小时).乙脑接种率调查:本地儿童乙脑第1针接种率为98.01%,第2针接种率为94.52%;外地儿童乙脑第1针接种率为96.77%,第2针接种率为73.17%.乙脑第2针接种本地儿童与外地儿童有统计学意义,P<0.01 通过采取重点人群乙脑疫苗接种、环境卫生整治、蚊媒孳生地治理、防蚊灭蚊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有效降低乙脑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绥德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乡儿童计划免疫五种疫苗和乙脑、流脑疫苗接种情况。提高乙脑、流脑疫苗的接种率,保护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方法对绥德县城乡符合条件的442名适龄儿童进行计划免疫五种疫苗和乙脑、流脑疫苗接种率调查。结果按免疫程序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的全程合格接种率分别为99.2%、96.3%、96.6%、95.7%、97%、85.1%、85.2%。结论加强乙脑、流脑的宣传力度,使民众,尤其是农民都能认识到乙脑、流脑病毒的严重危害性,提高乙脑、流脑疫苗的接种率。  相似文献   

15.
2005年8月13日,我县发生1例注射腮腺炎疫苗引起的局部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无棣县流行性乙型脑炎二十年疫情分析常宝祥马秀岐(无棣县防疫站,251900)关键词乙型脑炎;疫情分析;乙脑疫苗我县自1976年开始对适龄儿童按规定免疫程序进行乙脑疫苗注射,1987年开始配备冷链设备并正常运转。为了解我县乙脑的发病规律,探讨冷链运转对...  相似文献   

17.
2003年5月17日,某预防接种门诊在开展乙脑疫苗接种工作时,观察到1例儿童发生了急性荨麻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乙脑疫苗致过敏性休克一例报告王德兰患者,男,13岁。1996年5月在学校注射乙脑疫苗约10分钟后,颜面部及胸出现斑片状粉红色皮诊,有痒感,很快波及全身,7、8分钟后呼唤不应,20分钟后来我院急诊室。患者神志不清,测血压9/5kPa,呼吸26次,双瞳孔...  相似文献   

19.
百白破疫苗注射后致过敏危象的救治密亚萍梅万生(附一医院,武汉430060)百白破疫苗注射除极少数被接种儿童发生注射区硬结、无菌性坏死外,很少发生全身皮疹或过敏危象。本组统计近15年来,100000例次百白破疫苗注射儿童中发生注射区硬结液化4例。另1例...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 5月上旬在对临淄区实验小学、稷下小学 6岁、10岁儿童乙脑疫苗加强免疫接种时 ,有 5人出现过敏反应。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此次接种对象为在校 6岁、 10岁学生。两处学校的校医及有关老师负责组织学生 ,了解接种史、过敏史等事宜。区卫生防疫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为学生接种疫苗。1 2 方法 :接种乙脑疫苗严格按儿童免疫程序进行 ,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剂量为 0 5ml,皮下注射。疫苗为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批号 2 0 0 0 0 30 5 3,失效期2 0 0 2年 3月。2 结果两处小学共有 5 2 0名学生进行了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