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对比中药免煎颗粒及中药饮片所含有效成分。方法:选取深圳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大黄中药免煎颗粒与大黄中药饮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黄中药免煎颗粒与大黄中药饮片中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的含量。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黄中药免煎颗粒与大黄中药饮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大黄免煎颗粒中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含量分别为3.50 mg/g、9.44 mg/g、3.13 mg/g,大黄饮片中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含量分别为3.34 mg/g、9.57 mg/g、3.05 mg/g。黄芪饮片中的黄芪甲苷含量分别为0.80 mg/g、0.83 mg/g。结论:大黄中药免煎颗粒与大黄中药饮片中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以及黄芪甲苷的含量差异不明显,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大黄饮片与其免煎颗粒有效成分的含量,了解两者质量的差异。方法以HPLC法测定大黄免煎颗粒与饮片中大黄酚、大黄酸和大黄素含量。结果大黄免煎颗粒中大黄酚、大黄酸和大黄素的含量分别为3.52mg/g、9.41mg/g、3.12mg/g,大黄饮片中大黄酚、大黄酸和大黄素的量分别为3.34mg/g、9.55mg/g、3.03mg/g。结论大黄免煎颗粒与大黄饮片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3.
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挥发油含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和研究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之间的质量差异。方法:分别用超声波提取器和挥发油提取器测定薄荷、荆芥、砂仁免煎颗粒及中药饮片中挥发油的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薄荷免煎颗粒及薄荷饮片中薄荷脑的含量。结果:薄荷、荆芥、砂仁免煎颗粒中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90 m l/100 g、0.65 m l/100 g、2.40 m l/100 g,中药饮片薄荷、荆芥、砂仁中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92 m l/100 g、0.59 m l/100 g、2.45 m l/100 g,薄荷免煎颗粒与薄荷饮片中薄荷脑含量分别为368.11 mg/g、372.64 mg/g。结论: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挥发油含量接近,无显著差异,薄荷免煎颗粒与薄荷饮片中薄荷脑含量也无显著差异,可以用免煎颗粒代替中药饮片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研究中药免煎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有效成分种类和含量的质量差异。方法:采用气质联用仪测定麸炒白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中挥发油的种类和含量差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丹皮免煎颗粒和中药饮片中丹皮酚的含量差别。结果:麸炒白术免煎颗粒与白术饮片挥发油成分存在差异,中药饮片中含有43种挥发油成分,占总含量的92.33%,含量最多的成分为苍术酮;免煎颗粒分离出33种挥发油成分,占总含量的87.77%,含量最多的成分同样为苍术酮。共有31种挥发油为两种中药剂型共有,相比较中药饮片,β-绿叶烯和8-十七碳烯为中药免煎颗粒特有,12种独特成分为中药饮片特有;牡丹皮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丹皮酚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免煎颗粒中丹皮酚含量为4.67 mg/g,牡丹皮中药饮片中丹皮酚的含量为24.25 mg/g。结论:麸炒白术和牡丹皮的免煎颗粒与其相应的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的种类存在明显的差别,同时相同成分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王晓琳  张平  郭敏 《西部中医药》2010,23(12):43-44
目的:比较中药牡丹皮免煎颗粒与其饮片中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伊利特C18柱,以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4 nm。结果:牡丹皮免煎颗粒中丹皮酚含量为4.65 mg/g,牡丹皮中药饮片中丹皮酚含量为24.23 mg/g;丹皮酚在55~27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10%,RSD为0.7%(n=6)。结论:中药牡丹皮免煎颗粒与其饮片所含丹皮酚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和研究延胡索免煎颗粒与饮片之间的质量差异,为临床合理应用免煎颗粒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电位滴定法和RP-HPLC法测定延胡索免煎颗粒与饮片中总生物碱和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结果:延胡索免煎颗粒中总生物碱和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分别为5.55mg/g和0.8537mg/g,延胡索饮片中总生物碱和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分别为5.14mg/g和0.7276mg/g。结论:延胡索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所含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免煎颗粒优于传统饮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饮片及其免煎饮片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用分析方法对白术饮片及其免煎饮片中的挥发油、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白术饮片及其免煎饮片中挥发油的提取率分别为:3.2%、0.91%,两者中多糖的提取率分别为:9.12%、7.76%。结论: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饮片中的有些有效成分含量区别很大,有些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市售大黄饮片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孙佩  周娟  田蜜  张俊超 《中药材》2008,31(11):1643-1646
目的:考察市售大黄饮片质量。方法:收集25个厂家市售大黄三种饮片60个批次样品,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土大黄苷检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泻苷A、番泻苷B、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结果:目前市售大黄饮片质量令人担忧,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饮片的土大黄苷检出率分别为50%、47%、41%。结论:对大黄饮片质量标准的制定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5种中药饮片及其免煎饮片有效成分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免煎饮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现代分析方法对黄芪,白术,牡丹皮,巴戟天和葛根5种中药饮片及其由同批饮片生产的相应的免煎饮片中的黄芪多糖,苍术酮,白术内酯,丹皮酚,巴朝天甾醇和葛根总黄酮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免煎饮片中黄芪多糖,苍术酮,白术内酯,丹皮酚和巴戟天甾醇含量较低。尤其是高分子黄芪多糖和挥发性有效成分苍术酮,白术内酯,牡丹酚含量更低,且含有较多杂质,结论:免煎饮片的生产工艺与质控上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HPLC法同时测定购自台湾的大、小承气汤浓缩颗粒中柚皮苷、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厚朴酚及厚朴酚的含量.方法:采用Licrospher C18柱(1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5%冰醋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流速:1 mL/min,柱温:25℃.结果:所测8个大、小承气汤样品中柚皮苷的含量在0.54~44.20 mg/g;大黄酸的含量在0.51~2.10 mg/g;厚朴酚的含量在0.44~6.65 mg/g;大黄素的含量在0.02~0.23 mg/g;厚朴酚的含量在1.09~2.92 mg/g;大黄酚的含量在0.09~2.70 mg/g,但个别样品中未检出和厚朴酚及厚朴酚.此方法加样回收率与线性范围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且对台湾市售的8个样品均可适用,具有方法的普遍性,可作为大、小承气汤质量控制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补阳还五汤传统饮片和免煎颗粒中盐酸川芎嗪的含量。方法:ODS柱,流动相为水:甲醇:三乙胺=40:60:0.2(v/v/v);紫外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294 nm;液体流速为1.0 mL/min。结果:补阳还五汤中药饮片和颗粒剂的盐酸川芎嗪含量分别为0.01465 mg/g和0.00667 mg/g。结论:与传统饮片比较,补阳还五汤配方颗粒中盐酸川芎嗪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茵陈蒿汤中11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Symmetry 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来源于10家医院的茵陈蒿汤饮片组方中没食子酸、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栀子苷、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酚-1-O-葡萄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质量分数分别在0.142~1.016,0.518~1.256,9.021~17.214,0.088~0.793,0.097~0.990,0.187~1.587,0.057~0.578,0.147~1.062,0.114~0.730,0.380~1.898和0.375~1.958 mg·g-1。结论:不同来源中药饮片组成的茵陈蒿汤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栀子大黄汤水提液中15种化学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并考察单煎合冲与合煎对15种成分溶出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2.1 mm×100 mm, i.d.=1.7μm),流动相为乙腈-0.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京尼平龙胆二糖苷(genipin 1-gentiobioside, G1)、京尼平苷(geniposide, G2)、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283 nm(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440 nm(西红花苷I、藏红花酸、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柱温35℃,流速0.3 mL/min,进样量为1μL,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在单煎合冲与合煎条件下栀子大黄汤15种化学成分溶出量的变化。结果 G1、G2、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西红花苷I、藏红花酸、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21.56~1 380.00μg/mL(R2=0.999 8)、69.22~4 430.00μg/mL(R2  相似文献   

14.
三黄散瘀巴布剂中大黄与黄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华  章建华  许丛辉  刘云飞  王玲 《中成药》2012,34(8):1600-1604
目的 优化三黄散瘀巴布剂中大黄与黄芩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方法,溶剂用量、含乙醇量、提取次数及提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以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黄芩苷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结合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黄芩苷转移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2:0.12:0.12:0.12:0.12∶0.4)优化大黄与黄芩的提取工艺.结果 优选的工艺为用10倍饮片量的6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 该提取工艺方法科学、稳定、可行,可用于制剂生产.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6,(3):576-579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敷胸膏中黄芩苷、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Agilent TC-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流速:1.0 m L/min。结果:黄芩苷、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分别在0.1700~4.2500μg、0.0180~0.4500μg、0.0255~0.6375μg、0.0387~0.9675μg、0.0052~0.1308μg、0.0205~0.51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8、0.9999、0.9999、0.9999、0.9997、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57%、98.29%、98.08%、98.01%、97.78%、97.44%;RSD分别为2.01%、1.37%、1.86%、1.63%、1.35%、1.53%。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测定黄芩苷、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的含量,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复方质量标准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进一步控制辽源七厘散质量,建立该药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Luan-C18(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柱温:35℃;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0:20)洗脱;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10μl。结果:该方法检测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98.5%以上,辽源七厘散中含量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58、1.319、4.297 mg/g。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评价辽源七厘散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和中药免煎颗粒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焦作市中医院中药房内饮片和免煎颗粒销售情况,包含销售量、处方价格以及数量。另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接受中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近1年饮片和免煎颗粒制剂的销售情况;探究近1年常见10味中药用药频度和限定日费用情况。结果:和饮片相比,近1年本院中药免煎颗粒的处方数量和销售额、平均处方价格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10味常见重要饮片和免煎颗粒剂证实,结果可见,10味常见中药中,免煎颗粒剂的苍术、川芎以及炒白术的用药频度(DDDs)以及限定日费用(DDC)明显较饮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中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比较患者选择饮片和中药免煎颗粒的特点可发现,两者各有特点,但免煎颗粒有着使用方便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三黄泻心汤(Sanhuang Xiexin Decoction,SXD)中13种指标成分(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同时测定方法,探索SXD煎煮过程中成分动态变化和分布规律,揭示SXD复合分散体系的制剂特征。方法 按照SXD传统煎煮方法制备煎液,建立样品中13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同时测定方法,检测各指标成分在汤剂、离心上清液、离心沉积物中的含量;进一步地,分别制备浸泡结束、刚沸腾以及煎煮不同时间后的样品进行测定,绘制SXD煎煮过程中13种指标成分动态变化和分布规律图,分析煎煮过程中各成分在汤剂、离心上清液和离心沉积物中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SXD煎液中,含量最高的指标成分为黄芩苷(15.496 mg/g),其次为小檗碱(3.048 mg/g),含量最低的指标成分为大黄素甲醚(0.046 mg/g);离心沉积物中黄连碱、小檗碱含量分别为离心上清液的4.13、3.44倍,离心上清液中黄芩苷、汉黄芩苷、芦荟大黄素含量分别为离心沉积物的2.04、2.76、1.33倍;煎煮过程中,自浸...  相似文献   

19.
王茵  季巧遇  刘耀明  徐德生 《中成药》2005,27(9):1107-1109
目的:建立了通便补气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大黄、黄芪、甘草进行了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大黄、黄芪、甘草;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5 76~0.057 6μg(r=0.999 6,n=6)和0.011 96~0.119 6μg(r=0.999 97,n=6),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RSD=1.7%,n=6)和100.23%(RSD=1.2%,n=6),含量限度大黄素和大黄酚总量不少于0.8 mg/粒.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作为通便补气胶囊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实验分析黄芪饮片及配方颗粒中黄芪甲苷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将黄芪甲苷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经由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黄芪饮片及配方颗粒中成份含量和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黄芪饮片中的黄芪甲苷含量低于黄芪配方颗粒,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高于黄芪配方颗粒,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加速实验测定显示40℃、75%RH环境下,黄芪饮片及配方颗粒中黄芪甲苷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无明显变化,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高温、高湿、强光条件下配方颗粒中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变化明显,同条件下黄芪饮片中黄芪甲苷含量变化更为明显。结论综合有效成份和制剂稳定性,黄芪配方颗粒可替代黄芪饮片,本次试验可为配方颗粒统一工艺标准和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