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一例报告虞哲英成都铁路分局医院610081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是一病因及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清楚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急性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小板减少及血管内凝血。本征临床比较少见,病死率较高。现将我们收治存活的一例报...  相似文献   

2.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 US)是年幼儿童中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为常见的原因,而且结果常常因大肠杆菌(O157:H7)性肠出血而导致一种胃肠炎发作。由肺炎链球菌导致的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却很罕见。本文报道1例表现有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18个月大的患儿感染了对盘尼西林和头孢菌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结论:尽管因肾功衰竭需要15d的腹膜透析而使疗程延长了,但其肾功能还是完全恢复了。耐抗菌素型肺炎链球菌和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Barit G. @Sakarcan 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School of Medicine, 4 Medical Park, Columbia, …  相似文献   

3.
周永尧 《右江医学》1998,26(1):42-44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诊疗进展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533000)周永尧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是以急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综合征,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HUS绝大多数细菌毒素有关。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近年来有关HU...  相似文献   

4.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于1955年首先由Gasser报道。其临床特点是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不全和血小板减少,构成三联综合征。我科1995年收治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获治愈。报道如下:患女27岁,1995年12月入院。患者自1995年8月出现双眼睑水肿,尿化验正常。两月后浮肿明显,双下肢水肿,视物不清,血压正常化验尿蛋白十十,RBC10~15个/AP,WBC1~3个/AP。血Hb130g/L,血小板9.6×109几,血ALT96u/L,ANA+,抗dSDNA+,C30.45g/L,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服强地松龙25ms,每日2次…  相似文献   

5.
产后溶血性尿毒症性综合征,是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病征。预后严重、死亡率高,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有关。此病少见,主要见于婴幼儿,成人更少见。近年来国内外仅有少数报道。本文报道一例人工流产后溶血性尿毒症性综合症死亡病例,并复习文献,探讨其病因及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加深对小儿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性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 对4例小儿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从流行病学资料、前驱表现、首发症状、疾病进展过程的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认识等方面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 小儿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样,实验室检查早期无特征性表现,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等因素导致该病易误诊.结论 临床医师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拓宽诊断思路,及时明确诊断,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7.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卢愿,姜秋华,刘毅,张秋业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是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是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此综合征为系统性疾病,应早期诊断、综合治疗,特别是早期透析,...  相似文献   

8.
王宁  刘颖慧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2):114+119-114,119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是一种以微血管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病为特征的急性病症。药物是导致HUS的外源性致病因素之一[1-2]。本文报道了利福平诱导利福喷丁致溶血尿毒症综合征1例,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是以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血小板减少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综合征。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及衣原体感染均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不做血透、腹透的边、穷地区开展药物治疗,为探讨急性溶血尿毒症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机理,提高治疗水平,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现对作者搜集我院1994~2003年收治的急性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是一组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扳减少和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上婴幼儿常见,因此应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一些罕见疾病的报道日益增多,死亡率也明显降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1995年由Gasser首次报道,但临床并不多见,且易误诊。我院2003年收治一例儿童HUS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简称HUS)是产褥期发生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及肾功能衰竭,原因不明,临床罕见,死亡率高,为产科严重合并症之一。现报告我们经治的1例。病例报告南×,25岁,孕2产1,住院号39141。1983年1月15日患者以4~-月妊娠于外院作水囊  相似文献   

13.
伍炳南 《右江医学》1991,19(1):27-30
<正> 产后溶血尿毒症综合征(PPHUS)是指发生在产褥期,个别发生在孕末期临产前,以急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三联症为基本特点的综合征。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首先由Gasser 1955年报道5例儿童患者,直到1966午才由Waddel报道首例PPHUS。1968年Robson等较详细地描述了4例产后  相似文献   

14.
1996年 ,苏格兰暴发了急性胃肠炎 ,其后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造成了病人的死亡 ,追溯其原因是肉店的卫生条件不佳 ,造成大肠杆菌 0 157感染及相关的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尽管该病在苏格兰暴发后死亡的主要是老年人 ,但是和腹泻相关的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儿童 ,并且是欧洲和北美洲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是可产生vero细胞毒素的大肠杆菌感染的最主要并发症 ,尽管其它血清型也有报道 ,但血清型 0 157:H7最为常见1,2 。其特征是前驱的急性胃肠炎常常是出血性腹泻 ,之后突发溶血性贫血及红细胞碎片增…  相似文献   

15.
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预后的影响因素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峥  罗琼 《四川医学》1999,20(5):489-490
溶血尿毒综合征(HUS)是一种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为特点的综合征。本文就近10年本院收治的8例该病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并重点讨论影响预后的因素及腹透的时机。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均符合HUS的诊断标准。男5例,女3例。就诊时年龄最小14个月,最大10岁。12 临床表现121 就诊原因及误诊情况:本组8例发病后均在2天内就诊,除2例初诊时即被确诊本病外,其余6例初诊均被误诊,分别诊为败血症、肾病、急性肾炎尿毒症,恶性淋巴瘤和溶血性贫血等。初诊距最…  相似文献   

16.
成人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一例周晓慧,周青波,赵瑞英,梦亚平(第一附属医院内科病理解剖学教研室)患者男,52岁,1mo前出现咽痛、发热,10d前出现乏力、全身皮肤黄染。当时化验:Hb170g/LSGOT64U/L,总胆红素79μmol/L,直接胆红素9μ...  相似文献   

17.
产后溶血性尿毒症作为一种新的综合征于1968年首先被提出。因病因不明,预后严重,过去国内外对此病缺乏认识,报道很少。1979年Allen 等人统计了世界各地发生的40例报道,其中80%死亡,15%需长期进行透析或肾移值,仅有5%存活。1980年白求恩医大报道3例死亡病例,我院收治的4例也皆死亡。产后溶血性尿毒症已成为威胁产妇生命的疾病之一。现结合文献复习,初步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期达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降低死亡率的目的。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18.
<正>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Nerno L'ytic UremicSyndrome 简称 NUS)为一种具有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尿毒症等三个基本特征的综合症,常伴有神经症状。国外报告较多,国内少见。现将所遇三例报告如下:病历摘要例1 芦××,2岁,第二胎七个月早产,患儿生后曾二次患肺炎。于1975年5月接种麻疹疫苗,翌日皮肤出现三处瘀斑。搔痒,相继出现咽痛发热,于第三病日恶心、呕吐,尿呈褐色而就诊。  相似文献   

19.
1.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 同义名伴有溶血性贫血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血栓性微血管病。病因未明,可能与病毒感染而诱发肾脏内微血  相似文献   

20.
肖建平 《广东医学》1999,20(7):502-502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是一组以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不全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HUS在成人及小儿均可发病,主要多见于小儿,为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期急性肾衰的主要病因,成人较罕见,且预后较差。但近年来由于对该病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病死率已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