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出血量在20~30ml、有明确神经功能障碍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显微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显微手术组27例采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对照组35例采用保守治疗。术后6个月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差异。结果显微手术组治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病残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再出血率及病死率与保守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明确的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能显著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单侧高血压性壳核出血(HPH)手术中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开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单侧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17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血肿清除率、语言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后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60. 00%vs.42. 35%)、血肿清除率(65. 88%vs. 44. 71%)、预后良好率(87. 06%vs. 57. 65%)更高,再出血率(8. 24%vs. 27. 06%)、完全性失语率(1. 18%vs. 16. 47%)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单侧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治疗中,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可有效清除患者壳核血肿,降低再出血率和完全性失语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采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5例为显微组,另选取同期采用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意识恢复时间和术后生存状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显微组在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平均血肿清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显微组患者生活状态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安全可行,术后患者恢复理想。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13例采用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中死亡1例,存活12例。术后根据患者日常的生活能力进行分级,I级5例,Ⅱ级3例,Ⅲ级2例,级2例。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确切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探讨术中、术后保护的策略。方法对26例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d病人GLASGOW评分13~15分8例,9~12分14例,6~8分3例,3~5分1例,病人瞳孔均回缩。术后1周病人偏瘫侧肢体肌力改善。26例病人出院后随访半年,日常生活活动评分评定预后:Ⅰ级2例,Ⅱ级12例,Ⅲ级6例,Ⅳ级4例,Ⅴ级2例。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预后好。  相似文献   

6.
作者2006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51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后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 方法:基底节区后部HICH患者109例,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组(观察 组,n=51)和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组(对照组,n=58)。比较2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及 并发症率,术后6月采用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价临床预后,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ADL),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减压时间、术中失血量、去骨瓣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皮质切口、白质切 开深度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6 h,观察组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72 h,观察组 的脑水肿增加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再出血率、癫痫、失语及视野缺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3、6月,观察组的BI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月,观察组预后 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后部HICH安全有 效,可降低再出血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患者应用不同入路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经颞叶皮层入路,研究组采用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睁眼时间、术后24 h内再出血发生率、术后24 h内血肿清除率、术后48 h内脑水肿增加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远期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睁眼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内再出血发生率、术后48 h内脑水肿增加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内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眉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经CT证实血肿量为30~80 ml且未出现脑疝症状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老年患者,行翼点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结果术后12小时内CT复查血肿清除达80%以上29例,50%~80%6例;术后再出血1例,出血量≤20 ml。死亡3例(8.3%);存活病例术后6月按照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价,自理8例(24.2%),部分自理12例(36.4%),中度依赖10例(30.3%),完全依赖3例(9.1%)。结论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HBGH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和治疗组。研究组26例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对照组26例行经颞叶皮层入路显微手术。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失(NIHSS)评分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研究组NIHSS评分较低,血肿清除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为7.69%,对照组为3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选择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可最大限度清除颅内血肿,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基底节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住并手术治疗的重症自发性基底节血肿患者共54例,其中应用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26例,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28例,术前进行IC H评分,术后48小时内复查头颅C T ,计算血肿残余量,术后3月进行预后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DL )评分。结果两组术前IC 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小骨窗组死亡2例,大骨瓣组死亡3例,两组死亡原因均为术后并发症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ADL评分预后良好率:小骨窗组为76.9%,大骨瓣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自发性基底节血肿患者创伤小,恢复较快,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何明学  伍治强  任万武 《华西医学》2009,(10):2717-2718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1996年2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8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7例行手术治疗,1例行保守治疗。6例患者行修补手术,其中4例行分层缝合,2例行全层缝合。1例行食管切除胃食管吻合术。本组痊愈7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治疗原则。确诊患者,若病情允许,应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经外侧裂脑池开放在对冲性脑挫裂伤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1例额颢对冲性脑挫裂伤术中经外侧裂入路施行鞍旁脑池和基底池开放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动态复查头颅CT,全部患者额颞脑挫裂伤区域未见明显脑水肿现象,2例死于脑功能衰竭,2例死于严重并发症。其余随访3~6个月,按GOS评分,良好20例,中残5例,植物状生存2例。结论额颢对冲性脑挫裂伤术中经外侧裂施行鞍旁脑池和基底池开放减压可减轻继发性脑水肿,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早期康复效果。方法28例患者分为手术组16例和保守治疗组12例,前者行"锚定法"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型术,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后者入院后即行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JOA评分,计算改善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但手术组疗效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P〈0.001)。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施行减压手术可取得比保守治疗更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背景:急性髌骨脱位在临床中多见,对于其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尚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手术和保守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4期)、MEDLINE(1966年至2012年4门)、EMBase(1966年伞2012年4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12年4月)、PubMed(1966年6月至2012q-4月)、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建库至2012年4月),于工检索中文骨科期刊中的相关文献。筛选出比较手术和保守治疗急恺髌骨脱位的随机对照研究,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观察两种方法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复发率、术后膝关节Kujala评分、基于Kujala评分的优良率以及随访期间珥次于术等情况。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研究,包含380例患者,其L1一手术组203例,保守组177例。Meta分析结粜{ra尔:对于急性髌骨脱位患者,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在术后复发率(RR=0.54,95%Cl:0.28—1.07)、膝天节功能的Kujala评分(WMD=5.50,95%Ch-4.46~15。451、基于Kujala评价优良率(RR=2.53,95%Cf.0.4713.56)及随访刘川阻次手术情况(RR=I.09,95%CI:0.72—1.65)方面謦肄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进一步对随访2—5年的短期随访组及随访5—7年的长期随访组进行亚组分析,发现仪件短期随访组的膝关节Kujala评分办而手术治疗优于保守治疗(WMD=15.52,95%C,5.67—25.38,P〈0.05)。说明对于急性髌骨脱位,手术和保守治疗效果相当,但手术治疗后患者短期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48例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基底区出血患者采用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经头部CT检查均发现基底节区血肿,血肿量25~60 ml,其中5例伴侧裂池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肿量25~45 ml者37例(30 ml以下7例),45~60 ml者11例。结果 48例患者中血肿清除超过90%者36例,再出血4例,术中发现有明确出血小血管21例,中动脉瘤破裂出血6例。术后1周内意识明显改善、瘫痪好转者27例。随访8~32月,死亡3例,其余45例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I级23例,Ⅱ级10例,Ⅲ级7例,IV级4例,V级1例。结论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较为理想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舒骏  丛伟  薛洋  王学海 《华西医学》2013,(4):517-519
目的通过对连枷胸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探讨该病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将2005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0例枷胸患者按入选标准分为:保守组40例,通过胸部外固定和(或)呼吸机内固定等方法治疗;手术组40例,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手术内固定骨折的肋骨,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和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保守组和手术组各死亡3例,原因为呼吸道感染致呼吸衰竭,两组无差异,但ICU停留和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手术组明显低于保守组(P〈0.01)。手术组无胸壁畸形,而保守组有1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出院3个月后,手术组患者部分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保守组(P〈0.01)。结论手术治疗连枷胸可迅速稳定胸壁,消除反常呼吸和激烈疼痛对呼吸的影响,还可减轻连枷胸对患者远期肺功能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立体定向锥脑血肿置软管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立体定向锥脑血肿置软管术治疗组(微创组)32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31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微创组的短期疗效和远期疗效都优于内科组.结论:立体定向锥脑血肿置软管术联合尿激酶治疗较内科治疗能更显著地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胡永光 《华西医学》2009,(6):1347-1348
目的:研究微创侧脑室穿刺联合置管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48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创侧脑室穿刺联合置管外引流术。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侧脑室穿刺联合置管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效果好,损伤小、操作简便易行,缩短了病程,显著降低了患者致残率及死亡率,及早手术,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