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方法:对188例重型颅脑损伤虱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因素是:颅内血肿量,GCS评分,瞳孔改变,损伤发生颅内血肿类型,脑挫裂伤范围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入ICU进行监护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1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状况和要求分成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分别接受ICU早期监护治疗和普通病房常规治疗,比较两组采取各种治疗措施所花费的时间以及治疗疗效和病死率.[结果]研究组采取各种治疗措施所花费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3个月后GOS评分预后良好率为71.9%(41/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4%(26/56)(P<0.05);研究组病死率为3.5%(2/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3%(8/5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入ICU监护治疗,可有效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3.
周云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7):4032-4033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应用早期ICU监护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选取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根据患者自身要求与经济状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接受普通病房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ICU早期监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病死率、治疗时间。观察组治疗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早期ICU监护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大大缩短患者治疗所用时间,能够大幅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提倡。  相似文献   

4.
5.
影响特急重型或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52例特急重型或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文献分析了影响此类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作者认为,对这类患者应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检查手段(颅骨X片、脑血管造影)和临床体征,迅速作出诊断并予以决定性的治疗。在CT扫描诊断颅脑损伤情况下,临床上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表现,应予以个体化的处理。同时,对已手术或保守治疗患者,均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并应从住院起即开始防止或治疗肺部、泌尿系感染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以使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和残疾率减少。  相似文献   

6.
院前救护失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HI)院前急救失误对患预后的影响,总结SHI院前急救应注意的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10~2001-02 126例SHI患院前急救资料,并结合献进行讨论。结果 126例SHI院前急救中,98例在20个方面存在救护失误648处,每位患平均6.6处。98例院前处理失误组临床治愈率(36.7%)、死亡率(35.7%)和28例院前处理无失误组临床治愈率(71.4%)、死亡率(17.9%)相比,院前处理失误组治愈率低(P<0.01),而死亡率高(P<0.05),差异显,而轻残率、重残率和植物生存率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 SHI院前急救是整个救治中的重要环节,处理无失误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目前我国院前急救处置失误太多,亟待进行院前急救培训。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早期给予肠内营养(EN)联合肠外营养(PN)营养支持(Ⅰ组);20例早期进行PN,1周后过渡为EN(Ⅱ组);20例早期单纯给予持续2周PN(Ⅲ组);20例早期单纯给予EN(Ⅳ组);20例给予延迟EN(Ⅴ组)。观察五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营养状况以及免疫指标变化。结果Ⅳ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在伤后第7天显著低于Ⅰ、Ⅱ、Ⅲ组(P0.05)。Ⅴ组伤后第7天和第14天各指标均显著低于Ⅰ、Ⅱ、Ⅲ组(P0.05)。结论早期给予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结合肠外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近3年ICU抢救的2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低血清镁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肠外组单纯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护理,肠内外组则进行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ICU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肺部感染、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营养指标。结果:肠内外组总有效率高于肠外组,P<0.05;肠内外组肺部感染、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肠外组,P<0.05;治疗前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营养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肠内外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营养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浓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并与同期42例水肿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比较。结果: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浓度水平显著高于水肿型急性胰腺炎患者(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病程演变关系密切;早期检测血浆D-二聚体浓度水平对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情的判断与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280例重型肝炎患者按AFP值大小分为3组:A组95例(AFP<20μg·L(-1)),B组(AFP 20-600μg·L(-1))100例和C组(AFP> 600μg·L(-1))85例.使用放射免疫仪、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水平.对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B组有效率较A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0% vs 20.0%,P>0.05),A,B 2组患者有效率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0%、34.0% vs 77.6%,均P<0.01),A,B 2组治疗后1个月血清AFP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2.80±27.00),(231.60±23.04)μg·L(-1)vs (360.71±25.80)μg·L(-1),均P<0.01)],A,B,C 3组患者血清AFP水平与预后均呈正相关(r=0.33,0.40,0.87,P<0.05或P<0.01).结论 血清中AFP的高低可以作为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77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按外伤后是否进行HBO治疗分为HBO组47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在人院24h内和4个月后分别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定,同时4个月后采用Glasgow结局量表(GOS)进行评定。结果:人院4个月后,HBO组及对照组GCS评分均有提高(P〈0.01,P〈0.05),HBO组优于对照组(P〈0.05);GOS评定比较,HBO组达4—5级为68.1%,对照组为40.0%,HBO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颅脑外伤后进行HBO治疗后患者的清醒程度、独立性及进入正常社交生活等均优于未进行HB0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院前急救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院前急救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7月~2006年10月诊治的19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02例经过院前急救入院(院前急救组),88例未经任何处理由家属直接送入医院(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伤后至入院的时间和伤后6个月的GOS评分、预后。结果:院前急救组病人伤后至入院时间平均时间为(20.2±10.3)min,预后为良好28例(27.5%),中残34例(33.3%),重残22例(21.6%),植物状态4例(3.9%),死亡14例(13.7%);而对照组伤后至入院时间平均时间为(60.4±14.5)min,预后为良好12例(13.6%),中残19例(21.6%),重残28例(31.8%),植物状态7例(8.0%),死亡22例(25.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院前急救为重型颅脑病人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对于提高生存率与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评估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和河源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6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两组治疗6h后的血乳酸清除率。结果:存活组治疗6h后的血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治疗6h后的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可有效地预测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血糖不稳定指数(GLI)在评估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重症肺炎患者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观察79例重症肺炎患者入ICU48h内每4h的血糖情况,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间初始血糖(GluAdm)、血糖均数(GluMea)、血糖标准差(GluSD)、GLI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GluAdm、GluMea、GluSD、GLI对ICU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及GLI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GluAdm、GluMea、GluSD及GLI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其中GL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优于GluAdm、GluMea、GluSD,为0.726,且GLI与入ICU24h内的APACHEⅡ评分具有显著相关(R^2=0.464,P〈0.001)。结论:GLI对ICU中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血糖波动越大,预后可能越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SAP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CB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及治疗前后1 d、3 d、5 d APACHEⅡ评分、血浆TNF-α和IL-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病死率5.6%小于对照组的22.2%,但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 d、3 d、5 d APACHEⅡ评分、血浆TNF-α和IL-8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早期CBP治疗可改善SAP的临床症状,保护器官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Hct 值对短期预后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 性分析在我院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5 例,记录其年龄、性别及手术前后的检验结果 等信息;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术后Hct 值等因素对患者术后1 月内的短期生存的影响;用多 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术后Hct 值的影响因素;描述术后Hct 值与患者短期预后的受试者特征工作(ROC)曲 线。结果: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短期死亡率约为29.03%(45/155);在多因素Logistic 回 归分析中,年龄(OR=1.043)、入院GCS评分(OR=0.716)、ISS 评分(OR=1.126)及术后Hct 值(OR=0.925)是 影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短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术后Hct 值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 入院GCS评分(β=0.299)、术前Hct 值(β=0.480)和术中胶体输入量(β=-0.004)是影响术后Hct 值的独立危 险因素;在ROC曲线可算得术后Hct 值对患者短期生存影响的最佳临界值约为25%(YI=0.225),诊断灵敏 度为73.6%,特异度为48.9%;大于此值的短期生存率为79.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后Hct 值是影响重型颅 脑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术后Hct 值不小于25%的患者短期生存率更高;入院的GCS评分、术前 Hct较高或术中输注胶体液较少的患者,会使术后Hct值降低得更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确诊为ICU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影响预后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疾病评分、GCS评分、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尿素氮水平(BUN)水平、总胆红素水平(TBIL)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ALB)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史、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血糖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c多元回归分析示ICU住院病史、需要循环支持是影响ICU获得性肺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入ICU时疾病严重性评分值高、高血糖可能是影响ICU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因素,但既往有ICU住院病史及并发休克是ICU获得性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