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评价氟脲脱氧核苷 (FUDR )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原发性肝癌 3 0例 ,经导管肿瘤血管内注入FUDR碘油乳剂 ,最后用明胶海绵条封闭肿瘤供血动脉。术后 1个月复查CT ,观察肿瘤直径变化及碘油沉积情况 ,决定是否再行栓塞治疗 ,两次栓塞间隔 1个月。结果  3 0例共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92次 ,最多 5次 ,最少 1次 ,平均 3次。FUDR碘油乳剂栓塞后肿瘤明显缩小 ,碘油在肿瘤内沉积良好 ,病人术后反应轻微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FUDR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明显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经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与经皮肝穿注射无水乙醇(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96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51例经TACE治疗,45例经PEI治疗.治疗后3年内随访,每2个月随访1次,检测外周血AFP及肝脏影像(超声、CT或MRI),并统计患者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1个月复查,96例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TACE组与PEI组AFP下降幅度与肿瘤缩小1/2以上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较PEI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和门静脉联合治疗肝细胞肝癌(HCC)的应用价值。方法 24例临床和(或)活检明确诊断的肝细胞肝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2周后序贯门静脉化疗栓塞治疗,术后通过增强CT观察肿瘤大小变化、碘油沉积、正常肝组织代偿等客观指标,复查甲胎蛋白了解临床疗效指标。结果 24例患者中18例术后瘤体缩小,其中瘤体缩小<50%10例,4例无明显变化,2例继续增大。介入治疗前后肿瘤最大径缩小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CT显示碘油充填致密8例,10例部分碘油沉积。术后患者正常肝组织有11%~26%的代偿性增大。22例术后AFP有不同程度下降,6例降至正常。8例患者术后择期行二期手术切除。2例合并肝硬化者术后因急性消化道出血而死亡。结论经导管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门静脉化疗栓塞术(PVCE)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ACE术,经肝动脉序贯门静脉的双介入法是治疗肝细胞肝癌的有效方法,经肝动脉序贯门静脉的双介入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使大部分肿瘤体积缩小,并诱导肝叶增生,改善肝功能,利于肿瘤二期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原发性肝癌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肾移植后原发性肝癌患者8例,采用B超引导下肿瘤病灶射频消融术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观察联合治疗效果和生存情况。结果 4例单病灶者经1次射频消融+2次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后,3例存活,4-8a无复发,1例1a后复发,经再次治疗后存活,6a未复发;4例多病灶患者经2~3次射频消融并3~5次化疗栓塞,2-4a死于肝功能衰竭;8例均未发现肝外转移病灶。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肾移植术后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治疗肾移植术后原发性肝癌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脏内科行TACE术的13例原发性肝癌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在TACE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疼痛消失占病例90%以上,肿块缩小50%~70%,腹腔积液消退3例,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下降7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定期随访复查中5位患者复查后再次行TACE治疗。结论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对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途径栓塞化疗(TACE)联合局部穿刺注射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材料与方法:符合ChildA期或B期的31例原发性肝癌,先经肝动脉途径栓塞化疗,一星期左右,在CT引导定位下局部穿刺注射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每次间隔5天,平均穿刺3.5次,致病灶充填密实。术后2个月复查一次,如发现病灶缺损,再重复穿刺注射,若无,则延长复查时间;随访1、2、3年生存率,及观察病变缩小情况和有无远处转移。结果:经联合治疗后1、2、3年,生存率为100%,92.8%,57%,第1年病灶平均缩小51.5%,出院2月后平均每个病例重复穿刺注射治疗2.5次,远处转移第1、2年影像学上无肝外转移证据。结论:经肝动脉途径栓塞化疗联合局部穿刺注射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CT引导下肿瘤局部无水酒精注射术(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无法行手术切除患者42例,先在DSA下行超选择性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后行护肝等治疗,并于术后1周在CT引导下行瘤内无水酒精注射。间隔4~6周重复上述治疗。每例治疗2~4周期。结果全组病例均获得随访,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经治疗后肿瘤有明显缩小(PR)者36例(85.7%),AFP明显降低者35例(83.3%),其中20例(47.6%)AFP恢复正常;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5%(33/42)、57.1%(24/42)、33.3%(14/42)。结论综合序贯应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在CT引导下肿瘤局部无水酒精注射术(PEI)是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了肿瘤局部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异常动脉供血的血管造影表现及肝癌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方法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术中见癌肿异常动脉供血者,对其行选择性插管化疗栓塞治疗。结果本组肝动脉解剖变异6例;肝外营养动脉30支,其中肠系膜上动脉13支,右膈下动脉7支,胃左动脉5支,右肋间动脉2支,胃十二指肠动脉2支,脾动脉1支,2例同时有2支侧支动脉供血;30支异常供血动脉中28支成功行选择性插管化疗栓塞。结论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应重视肝动脉供血变异及肝外侧支供血动脉的存在,并行化疗药物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8例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行肝动脉栓塞化疗,2周后用放射性粒子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制定治疗方案,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125I粒子植入肝脏病灶内。粒子植入后定期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粒子植入前后进行血常规、肝功能检测,每2个月复查1次CT和X线平片。结果 38例放射性粒子植入按计划植入到位,植入过程无粒子丢失。1周后血常规、肝功能与植入前接近,无严重并发症。治疗4个月总有效率94.74%。结论原发性肝癌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提高了局部控制率,且安全性、可操作性确切。  相似文献   

10.
曾琦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11):1953-1953
1 病例报告 男,46岁.首次因右上腹部疼痛伴右肩背部放射痛3 d而入院,无大便异常主诉.彩超及CT检查见肝右叶存在12 cm×13cm占位病变,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AFP 52.5IU/ml,大便常规检查正常、OB实验阴性,肝穿细胞学活检见异常肿瘤细胞,临床诊断为巨块型原发性肝癌.先后间隔40d给予2次经股动脉穿刺进肝动脉介入化疗 栓塞治疗,治疗后CT复查肝脏见肝内占位缩小至直径约10 cm(图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射频治疗在不可切除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5月至2008年11月引进Cool—tip冷循环超能射频治疗仪对不可切除肝癌(原发和转移)43例78个病灶在B超引导下施行了射频消融治疗。其中开腹单纯射频治疗15例,开腹肝癌切除+射频6例,开腹射频+乙醇注射5例,经皮射频治疗17例。均按需一次单针多点顺次穿刺布针方法完成,最多布针5针,平均2.1针;单灶最大径7cm,平均2.5cm;单例最多病灶6个,平均1.8个。结果所有患者均经CT和B超或MRI诊断,其中原发性肝癌18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12例,转移癌13例;43例全部得到随访,术后定期甲胎蛋白、B超和(或)CT检查,最长随访时间28个月,最短1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前AFP增高20例,术后3个月内全部恢复正常;2例CT发现可疑针道和周缘残留,6例随访过程出现肝脏新的转移灶;1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后出现胃肠道瘘入皮下,并于3月后死于多发转移;1例死于开腹射频消融治疗后持续腹腔出血,1例死于开腹肝切除+射频消融治疗后腹腔出血和感染,3例于随访过程中死于多发转移(该3例平均生存时间6个月)。结论B超引导的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肝癌局部治疗方法。可以作为切除手术的重要辅助手段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不可切除肝癌的射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射频治疗在不可切除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5月至2008年11月引进Cool-tip冷循环超能射频治疗仪对不可切除肝癌(原发和转移)43例78个病灶在B超引导下施行了射频消融治疗.其中开腹单纯射频治疗15例,开腹肝癌切除+射频6例,开腹射频+乙醇注射5例,经皮射频治疗17例.均按需一次单针多点顺次穿刺布针方法 完成,最多布针5针,平均2.1针;单灶最大径7 cm,平均2.5 cm;单例最多病灶6个,平均1.8个.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CT和B超或MRI诊断,其中原发性肝癌18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12例,转移癌13例;43例全部得到随访,术后定期甲胎蛋白、B超和(或)CT检查,最长随访时间28个月,最短1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前AFP增高20例,术后3个月内全部恢复正常;2例CT发现可疑针道和周缘残留,6例随访过程出现肝脏新的转移灶;1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后出现胃肠道瘘入皮下,并于3月后死于多发转移;1例死于开腹射频消融治疗后持续腹腔出血,1例死于开腹肝切除+射频消融治疗后腹腔出血和感染,3例于随访过程中死于多发转移(该3例平均生存时间6个月).结论 B超引导的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肝癌局部治疗方法 ,可以作为切除手术的重要辅助手段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肝癌术后应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进展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肿瘤完整切除后一组患者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对照组),另一组患者行腹腔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灌注+TACE(治疗组),观察两组肿瘤患者的疗效,包括比较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腹腔灌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前后血清ALT、AST、尿素氮、肌酐及白细胞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肿瘤的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毒副反应轻微,能自行缓解或者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对于肝癌患者,腹腔灌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肝外侧支血供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外侧支血供的特点和介入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原发性肝癌多次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患者343例,对存在肝外侧支供血的病例,采用选择性插管或应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进行肿瘤的介入栓塞治疗。结果:71例患者共有83条肝外侧支动脉,发生率为20.7%(71/343)。包括右膈下动脉(41.0%)、胃十二指肠及网膜动脉(18.1%)、右肾上腺或肾包膜动脉(12.1%)、胆囊动脉(8.4%)、肋间动脉(6.0%)、肠系膜上动脉分支(4.8%)、腰动脉(3.6%)、胃左动脉(3.6%)和右内乳动脉(2.4%)。对这些动脉的选择性插管成功率为92.8%(77/83)。所有插管成功的动脉均进行了化疗栓塞或单纯的碘化油栓塞。结论:原发性肝癌多次化疗栓塞后,需要重视肝外侧支血供的存在并给予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对于提高肝癌的介入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病人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的体力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广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肝癌病人TACE术后4周左右的社会人口学、体力活动水平及抑郁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7.5%肝癌病人TACE术后体力活动水平呈低水平,97.3%病人没有达到美国癌症学会体力活动指南标准。文化程度、年龄、甲胎蛋白(AFP)水平、患病时间和抑郁进入体力活动水平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结论]原发性肝癌病人TACE术后的体力活动水平低,处于不利于康复的水平,且受到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妇科肿瘤肝转移的治疗方法。方法:用肝切除(其中6例肝内病灶被完全摘除,1例肝内切除4个肿瘤后尚残留3个肿瘤)联合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和静脉全身化疗方法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7例。原发肿瘤为子宫颈癌1例;子宫体癌2例,卵巢癌1例,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3例。结果:全组随访3~40个月,平均20.6个月。患者全部存活,超声和CT检查6例肝内未再发现肿瘤、1例复发。结论:肝切除联合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收冶的未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6例,按治疗方式分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的观察组43例,和单纯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的对照组2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有效率为72.1%,显著优于对照组(43.5%);观察组患者总生存时间和一年生存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前AFP值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FP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超声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及TACE序贯HIFU联合CIK细胞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分为TACE序贯HIFU后联合CIK细胞治疗组(综合组,26例),TACE序贯HIFU治疗组(联合组,40例),单纯HIFU组40例。于治疗前后超声检测各组肿瘤的大小、血供,有无肝内转移;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CD3^+、CD8^+、CD56^+、AgNORS,观察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综合组治疗后,肿瘤血供、肿瘤体积变化、有无肝内转移、AFP下降水平、生存质量等临床疗效指标,以及CD3^+、CD8^+、CD56^+、AgNORS等免疫指标均明显优于联合组和单纯HIFU组(P〈0.05)。结论TACE序贯HIFU后联合CIK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TACE序贯HIFU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微创介入治疗手段对36例肝癌患者(56个病灶)进行不同类型的微创介入治疗,治疗前、后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及同期CT/MRI检查,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特点及可靠性.结果 36例肝癌患者(56个病灶)接受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其动脉早期呈现球状包裹、弥漫性或轻度的增强,门脉期对比剂迅速廊清.与同期CT/MRI检查比较,超声造影可使肝脏正常组织显影,对于不同类型的肝肿瘤,在不同时间分别显示造影增强,在肝肿瘤与正常组织之间形成较大的反差,提高了肝肿瘤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总符合率.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为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评估提供可靠依据,且更适用于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中三氧化二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收治的8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选用常规肝动脉栓塞疗法,研究组选用三氧化二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比较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心电图T波及ST-T改变、胆红素异常、白蛋白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AST升高]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82.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2年生存率比较(46.34%vs.34.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T波及ST-T改变、胆红素异常、白蛋白降低、ALT升高、AST升高发生率分别为2.44%、4.88%、4.88%、7.32%、7.32%,明显低于对照组(17.07%、24.39%、21.95%、24.39%、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中三氧化二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疗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延长患者生存周期,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