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和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变化。方法随机选取70例(72眼)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糖尿病组)和68例(73眼)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中央区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密度以及变异系数。结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逐渐下降,降变异系数逐渐增加。糖尿病组术前内皮细胞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六角形细胞密度和变异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较时发现三项指标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糖尿病组患者的三项指标变化更为明显。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较单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内皮细胞状况差,在超声乳化术后更容易受损出现角膜水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伴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眼科收治的82例(128眼)白内障患者。按照是否伴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40例(64眼)和非糖尿病组42例(64眼)。两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比两组患者角膜中央区内的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和角膜厚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1周及3月角膜中央区内的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1周及3月角膜厚度均高于术前,且糖尿病组患者1d、1周及3月角膜中央区内的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1d、1周及3月角膜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白内障患者内皮细胞具有一定损害,且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更易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6例(30眼)高褶虹膜综合征及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于术前及术后1周应用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进行观察及对比分析,测量指标包括:角膜中央区域内测量的最大细胞面积(MAX)、最小细胞面积(MIN)、平均细胞面积(AVE)、细胞面积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及细胞密度(CD)。结果手术前后比较,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在术后1周时,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为2.13%±9.57%。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平均细胞面积均有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2,-2.24,P〈0.05)。经统计学分析,单次激光能量、激光击射次数、激光总能量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呈正相关(r=0.59,0.69,0.66;P〈0.05)。结论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可能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一定损伤,并损伤与单次激光能量的大小、激光击射次数和激光总能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3):562-563
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白内障病例中随机选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100例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照组100例采用小切口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比较其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术前1d,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7d,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较组内术前1d,均明显下降,且对照组下降趋势更明显,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效果确切,对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损伤较轻,相较于小切口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更具临床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语诗  邓应平  王琳  熊洁 《华西医学》2006,21(4):679-68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形态方面的变化。方法:对111例(111眼)2型糖尿病患者眼及109例(109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眼的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糖尿病患组较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与同年龄段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异常,考虑地域、种族、测量方法等因素影响,建议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目前糖尿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郭昕  陈鹏 《临床医学》2011,31(9):30-31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不同手术方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变化。方法将58例(58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B组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分别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A组(2004±152)个/mm2,B组(1825±191)个/mm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角膜内皮损害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7.
李小龙  孙春燕 《大医生》2023,(15):70-73
目的 探讨不同核硬度分级白内障伴高度近视患者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宜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白内障伴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核分级分为Ⅱ级核组(14例,23眼)、Ⅲ级核组(22例,37眼)及Ⅳ级核组(14例,22眼),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视力、角膜内皮细胞、角膜六角形细胞比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组患者视力高于术前,Ⅱ级核组患者视力高于Ⅲ级核组、Ⅳ级核组,Ⅲ级核组患者视力高于Ⅳ级核组(P<0.05)。术后,3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个数和六角形细胞比例低于术前,Ⅳ级核组、Ⅲ级核组低于Ⅱ级核组,Ⅳ级核组低于Ⅲ级核组(P<0.05)。术后,3组患者角膜变异系数(CV)、平均角膜内皮细胞面积(AVG)高于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低于术前,且Ⅱ级核组CV、AVG水平高于Ⅲ级核组、Ⅳ级核组,Ⅲ级核组CV、AVG水平高于Ⅳ级核组,Ⅱ级核组CD水平低于Ⅲ级核组、Ⅳ级核组,Ⅲ级核组CD水平低于Ⅳ级核组(P<0.05)。Ⅱ级核组患者角膜水肿发生率低于Ⅲ级核组、Ⅳ级核组,Ⅲ级核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精确控制超声能量对提高乳化效率,减少角膜内皮损伤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50例53眼,对其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内皮细胞密度为每平方毫米15003400个,平均每平方毫米(2075.00±555.47)个,细胞形态均在正常范围内,六边形细胞百分率为(69.98±5.75)%。术后1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为每平方毫米1300-3400个,平均每平方毫米(2500.00±500.05)个:内皮细胞丢失率为7.92%,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之间的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发生了改变,有轻、重度内皮细胞扩大及多形细胞的增多,并可见空穴。六边形细胞百分率为(53.76±8.26)%,丢失率为15.13%,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对角膜内皮的损伤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人工晶体的质量外,还与前房黏弹剂的应用、术中灌注液、手术器械的消毒等有关。手术对角膜内皮的损伤在多环节中发生,手术技巧的提高可明显减少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背景:青光眼阀通常植入到眼球颞上方位置,由于角膜内皮细胞不能再生,颞上方内皮细胞的创伤修复主要靠其他区域健康内皮细胞的扩展和延伸来补偿,因此会出现内皮细胞密度的下降和形态改变.目的:观察Ahmed青光眼阀植入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学的变化规律.方法:在34例(34眼)疑难青光眼患者眼球颞上象限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移植前及移植后3,6个月对角膜中央、颞上、颞下、鼻上及鼻下区内皮摄像后测定分析,得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并取全角膜平均值,同时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变化,统计六角形细胞所占比例.结果与结论:Ahmed青光眼阀植入后全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密度有所下降,并在一段时间内呈渐进性趋势(P<0.05),其中角膜颞上区较中央区下降明显,角膜中央区内皮细胞密度移植前后无明显变化.移植后角膜内皮细胞在形态学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多边形细胞比例增加(P<0.05).结果显示,Ahmed青光眼阀植入后6个月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呈渐近性下降趁势,形态学特征亦有所改变.提示植入过程中应注意眼内操作的轻柔性,从而降低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并延长对移植后患者角膜内皮的监测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制胶原膜在兔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防止巩膜瓣下滤道瘢痕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胃蛋白酶限制性降解法从牛跟腱中提取、制备胶原膜。12只家兔行双眼小梁切除术,左眼(实验组)巩膜瓣下均植入自制胶原膜,右眼(对照组)不植入自制胶原膜。比较2组术后第50天及实验组术前与术后第50天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应用裂隙灯检查术后第2、5、7天角膜水肿、前房闪辉等情况;2组术后第50天取巩膜瓣下滤道处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实验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2 622.93±185.08)个/mm~2]、平均细胞面积[(395.14±27.47)μm~2]、六角形细胞百分比[(45.66±3.36)%]与术后第50天[(2 560.79±145.28)个/mm~2、(389.15±16.52)μm~2、(45.26±4.1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50天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六角形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2、5、7天裂隙灯检查角膜水肿程度、前房闪辉等相一致。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实验组巩膜瓣下滤道开放,无成纤维细胞增生;对照组巩膜瓣下滤道堵塞,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结论自制胶原膜可有效防止小梁切除术后巩膜瓣下滤道堵塞,且对角膜内皮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受体血清保存7 d的兔角膜行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的内皮细胞功能。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A组(对照组)15只和B组(实验组)15只。以传统湿房保存1 d的兔角膜作为A组供体;以受体血清保存7 d的兔角膜作为B组供体,对2组新西兰大白兔行角膜移植术。裂隙灯观察2组术后第3天,第1、8周角膜植片(大体形态)情况。2组术后第8周取角膜植片行扫描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及锥虫蓝-茜素红检测角膜内皮细胞活性;角膜厚度仪测量角膜厚度及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内皮细胞密度和细胞面积。结果A、B 2组术后第8周眼部充血消退,植片透明、清亮,未见排斥反应。A组细胞密度、细胞面积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角膜厚度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体血清有维护角膜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SIRIUS 3D角膜地形图眼前节分析系统和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并比较其结果差异。方法连续选择拟行准分子激光手术者366例(732只眼),分别应用SIRIUS 3D角膜地形图和TOPCON-3000A超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比较两者测定值及其相关性。结果 A超所测角膜厚度平均(534.02±1.099)μm,SIRIUS3D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厚度平均(533.20±1.068)μm,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8,P=0.000),两种测量方法所测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954,P=0.000)。结论 SIRIUS 3D角膜测厚仪和A超角膜测厚仪各有其优势及劣势,应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准确评估角膜厚度,以保证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Pentacam系统和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获得的角膜中央区厚度数据的一致性.[方法]应用Pentacam系统,对219人,共436眼,进行检查,分别获取角膜瞳孔中央厚度(作为角膜中央厚度,CCT)、角膜顶点厚度(CAT)和角膜最薄处厚度(CTT)数据;然后应用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检测角膜中央区域厚度, 并对两种检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entacam系统获得的角膜中央厚度为(556.42±35.00) μm,角膜顶点厚度为(555.69±35.02) μm,角膜最薄处厚度为(552.41±34.96) μm;超声角膜测厚仪获得的角膜中央厚度为(551.18±35.23) μm.两种仪器获得的数据呈直线正相关(r值均大于0.926,P值均小于0.05).经检验显示,Pentacam系统的角膜中央厚度和角膜顶点厚度与A型超声角膜中央厚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Pentacam系统的角膜最薄处厚度与超声角膜中央厚度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应用Bland-Altman散点图方法分析,A型超声角膜中央厚度值偏低,更接近于Pentacam获得的角膜最薄处厚度值.[结论]Pentacam系统与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获得的角膜中央厚度数据高度相关;在角膜厚度的整体观察方面,Pentacam系统优于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的角膜中央厚度数据与Pentacam系统的角膜最薄处厚度一致性好,临床工作中可以相互替换.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厚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厚度,以评价其角膜内皮细胞功能。方法:应用Orbscan生物测量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60眼)进行测量,分别计算中央、距中心1.5mm、2.5mm、3.5mm、4.5mm处平均角膜厚度,以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各部位角膜厚度均有增加,平均角膜厚度增加3.02%~4.71%,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角膜厚度增加.提示内皮细胞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细胞上Na^+-K^+-ATP酶的活性。方法:运用接膜联合组织块法获得原代及传代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RCECs),使用考马斯亮蓝试剂盒及超微量ATP酶测试盒分别测定即兴揭取组、原代7 d组、传二代5 d组的Na^+-K^+-ATP酶活性。结果:即兴揭取组Na^+-K^+-ATP酶活性平均为(0.595±0.010)U/mgprot、原代7 d组及传二代5 d组分别为(0.572±0.007)U/mgprot和(0.333±0.011)U/mgprot,任意两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代RCECs更接近在体细胞。Na^+-K^+-ATP酶活性定量检测,可作为评价体外培养RCECs的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6.
竺红  王莉  朱蓉  王雪梅  杨吉娟  周少岚  宫怡 《临床荟萃》2012,27(17):1476-1479,F0003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60 (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CD147)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 syndrome,PS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SP法)对52例PSS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唇腺中HSP60 、CD147表达进行观察,并对二者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SS组HSP60均阳性高表达,导管区表达面积PSS组2 585.96(1 053.18) μm2 vs正常对照组1013.50(711.25) μm2,表达光密度PSS组0.25(0.11) vs正常对照组0.10(0.01)(P<0.01),腺泡区表达面积PSS组2 0267.50(8 327.75) μm2 vs正常对照组6 419.00(720.00) μm2,表达光密度PSS组0.172(0.078) vs正常对照组0.074(0.01)(P<0.01),HSP60表达随淋巴细胞浸润灶数的增加而表达增强.CD147在PSS组均阳性高表达,导管区表达水平,面积PSS组2 990.50(1 172.75) μm2 vs正常对照组982.00(162.00) μm2,表达光密度PSS组0.200(0.19) vs正常对照组0.10(0.00)(P<0.01),腺泡区表达面积PSS组15 980.00(14 444.00) μm2 vs正常对照组7 873.00(6 057.00)μm2,表达光密度PSS组0.14(0.07) vs正常对照组0.80(0.02)(P<0.01),CD147表达随淋巴细胞浸润灶数的增加而表达增强.HSP与CD14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HSP60、CD147在PSS患者唇腺组织中异常表达,均参与PSS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家庭关怀度对其自我感受负担(SPB)的影响。方法:采用SPB量表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245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程度SPB患者家庭关怀度总分及各维度评分的差别,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分层回归分析法探讨家庭关怀度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SPB的影响。结果:①老年性白内障患者SPB平均为(32.78±4.32)分,85.31%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存在SPB;家庭关怀度总分为(7.35±1.54)分;②不同程度SPB组的家庭关怀度总分、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和亲密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老年性白内障患者SPB评分与家庭关怀度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④分层回归分析显示,病眼视力、亲密度、情感度、适应度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SPB的影响因素。结论:SPB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普遍存在。可通过提高家庭关怀度中的亲密度、情感度、适应度提高SPB水平;同时应重点关注病眼视力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应用A超角膜测厚仪和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的散瞳前后角膜中央厚度的差异。  方法  2011年8月至11月北京协和医院成人屈光不正患者65例(130眼), 均先后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和A超角膜测厚仪进行散瞳前后角膜中央厚度的测量, 散瞳剂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结果  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的散瞳前后角膜中央厚度值分别为(536.70±39.60)和(548.31±39.22)μm, 散瞳后的测量值明显高于散瞳前(P=0.000);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的散瞳前后角膜中央厚度值分别为(539.57±39.73)和(545.99±39.47)μm, 散瞳后的测量值亦明显高于散瞳前(P=0.000)。两种方法散瞳前角膜中央厚度的测量值比较, 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值明显高于A超角膜测厚仪(P=0.000);而两种方法散瞳后的测量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  结论  散瞳后角膜中央厚度测量值较散瞳前略有增加, 故散瞳前测量值更能准确、真实地反映角膜中央厚度, 有助于为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手术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平喘固本合剂对哮喘小鼠的气道慢性炎症及重塑的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24只昆系小鼠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平喘固本合剂治疗组,每组各8只.对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各种细胞进行分类并计数,肺组织病理切片行HE染色后观察气道重塑情况并检测气道管壁厚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 (1)肺组织形态学变化:HE染色显示平喘固本合剂治疗组较哮喘模型组炎症细胞浸润、平滑肌肥厚及黏膜气道组织水肿、上皮细胞脱落等表现明显减轻.(2)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分类计数:哮喘模型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15 ±0.44)×108/L]、气管壁厚度[(16.66±1.52) μm2/μm]、气道上皮组织中NF-κB、VEGF表达水平(36.01±4.78、35.87±4.9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03 ±0.03)×108/L]、气管壁厚度[(6.61±1.14) μm2/μm]、气道上皮组织中NF-κB、VEGF表达水平(12.78±1.47、11.57±1.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平喘固本合剂治疗组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数[(0.35±0.12)×108/L]、气管壁厚度[(11.57±1.26) μm2/μm]及NF-κB(29.13±1.92)、VEGF (28.28±2.02)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平喘固本合剂可以下调哮喘模型小鼠气道组织中NF-κB和VEGF的表达,达到抑制哮喘气道慢性炎症及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