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危急值信息追踪报告系统在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8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内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检出的155例多重耐药箘(MDROs)感染的患者通过电话报告,设为对照组,对2019年7月1日 2020年6月30日内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检出的157例MDROs感染患者使用危急...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重症监护室的传播,避免了重症监护室内交叉感染,保障了其他患者的安全。方法:对我科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九个月间共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56例进行调查分析。结论: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时,我们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去隔离病人,控制好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了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ICU重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控制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控制措施落实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落实各项控制措施,降低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值得广大ICU重症病房医护工作者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脏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多重耐药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心脏重症监护室共计154例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检出多重耐药菌202株,患者存活122例(存活组),死亡32例(死亡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Ⅳ级、糖尿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留置导尿、中心静脉穿刺或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心脏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Ⅳ级(OR=3.151,95%CI:2.054~5.371,P<0.001)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OR=2.566,95%CI:1.793~8.543,P<0.001)、中心静脉穿刺或PICC(OR=2.237,95%CI:1.313~6.285,P<0.05)是心脏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存活组和死亡组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基础心脏疾病和床旁持续血液滤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预后不良,重症监护室应积极加强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的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方法将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RICU收治的180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各90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显示,糖尿病史、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类、合并医院感染、留置胃管/尿管、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RICU时间等均是R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其中糖尿病史、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类、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RICU时间是RICU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较杂,需制定相应的防控对策,才能有效预防及控制感染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品管圈(QCC)气道管理小组模式对重症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进行常规护理的3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ICU收治的接受QCC气道管理小组护理的3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对于重症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及预后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人工气道平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QCC小组活动后,观察组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及气道管理相关技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气道管理小组的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对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意识,并且缩短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的平均时间,同时提升了小组成员对于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合并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2月1日~2019年12月1日收治AD患者145例,其中合并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70例,实施医院感染监测,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D合并肺部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的影响因素,据此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9—2021年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2 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2019—2021年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原菌的构成情况以及不同部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2019—2021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呈逐年降低趋势。2021年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低于2019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2019—2021年共检出菌株数64株,其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构成中占比最高(62.50%)。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以呼吸机相关为主,占比为48.44%;下呼吸道次之,占比为32.81%;泌尿道、尿管相关、上呼吸道占比均较低,分别为7.81%、7.81%、3.13%。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高(超过80%),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高。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JP2〗探讨标准化流程管理在老年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入住ICU的老年重症患者701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干预前后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多重耐药菌医院例次感染率和医务人员干预措施依从率。结果 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干预前高于干预后,多重耐药菌医院例次感染率,干预后较干预前下降,开具隔离医嘱、悬挂隔离标识、诊疗物品专用、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的依从率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标准化流程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意识,完善感控流程各环节,使老年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更加科学、规范、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多粘菌素E治疗泛耐药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收治的15例(共20例次)泛耐药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或药敏试验示这些耐药菌仅对多粘菌素B敏感的前提下,选用多粘菌素E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微生物学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0例次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患者,共有18例次临床疗效判断为有效,临床总有效率为90%,有16例次痰培养转为阴性,微生物学清除率为80%,仅有1例次发生肾毒性(5%),未发现明显神经毒性和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多粘菌素E是治疗泛耐药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重症肺部感染的有效药物,但存在肾毒性等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各种侵入性检查和操作也不断增加,使得感染风险相应加大[1]。此外,中国由于早期对抗生素管理不规范,导致耐药菌群不断增加,也增大了患者感染耐药菌的风险。在重症监护室中,感染耐药菌往往是致命的,会严重影响ICU患者的生命健康[2]。为了减少多重耐药菌(MDRO)的出现以及尽可能避免重症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国家颁布了多种相关指南和规范,但目前重症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现状仍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耐药菌情况,指导临床进行有效防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ICU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及其耐药菌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ICU在2011年度共收治26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0例,感染发生率为2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见,其次为创面感染。从感染病人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90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2.22%,其中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居前2位;革兰阳性球菌占30%和真菌占7.78%。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全部出现耐药,多数耐药率达到50%以上。结论该医院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率较高,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普遍耐药,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ICU中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医用织物每日更换的护理对策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在综合ICU中,通过主动筛查检出多重耐药菌定植或感染患者,对其使用中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医用织物进行每日更换,将被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织物随时更换。结果 2017年1—6月(干预前期组)共监测患者428例,2017年7—12月(干预后期组)共监测患者507例。干预后期组多重耐药菌的千日医院感染例次率、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现例次率、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医院感染千日发病率、医院感染千日发病例次率、医用织物菌落数均优于干预前期组。结论在综合ICU中,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使用中的医用织物实施每日更换的护理对策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信息一览表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6年10月开始应用多重耐药菌信息一览表对我院手术室患者进行感染管理,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120例患者设为管理前,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128例患者设为管理后。比较管理前后手术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耐药菌株漏报率及满意率。结果管理后医院感染率、多重耐药菌发生率、耐药菌株漏报率均低于管理前(P 0. 05),患者满意率高于管理前(P 0. 05)。结论多重耐药菌信息一览表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耐药菌株漏报率及多重耐药菌发生率,提高其满意率。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12日14: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地震,5月23日,遵循<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四川地震灾区部分伤员转出和接收工作的紧急通知>,我院集中收治地震转诊伤员42例,在卫生部<汶川地震灾区医院感染防控指南>(简称指南)(5月21日发布)精神指导下,医院感染科迅速开展感染控制管理、监察工作,至发稿时为止,伤愈出院16例,没有发生一例气性坏疽、炭疽;没有发生院内感染;没有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没有因为伤口感染截肢和死亡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调查山东省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耐药菌感染情况,探讨其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开展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ICU住院患者454例进行前瞻性目标监测,填写《ICU住院患者耐药菌感染目标性监测调查表》,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ICU住院患者耐药菌感染率为28.90%,住院天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基础疾病、有无手术、入ICU前应用抗菌药物是ICU住院患者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住院患者耐药菌感染率较高,ICU住院患者住院天数、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基础疾病、有无手术、入ICU前抗菌药物应用与耐药菌感染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7.
谭倩 《妇幼护理》2023,3(8):1951-1953
目的 探究品管圈在提高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落实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 28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 2020 年 5 月至 2021 年 8 月收治的未实施品管圈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患者为对照组(142 例)。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开始实施品管圈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患者为观察组(144 例)。结果 在实施品管圈后,观察组护理人员对多重耐药 菌感染管理的理论知识评分及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隔离医嘱落实率、隔离标识落实率、正确 处理医疗废物落实率、健康宣教落实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品管圈可提高护理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降低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和相关感染危险因素,为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研究675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分布特点。结果该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普外科、肿瘤科和儿科。多重耐药菌株主要是β内酰胺酶阳性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以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者主要分布在重症病人集中的科室,应加强对高危科室和易感人群的监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探讨预防感染的措施。方法采集呼吸重症监护病房57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并比较机械通气患者与同期非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菌株的分布情况及两组患者常用抗生素对G-菌的耐药率。结果呼吸重症监护病房57例医院感染患者中,24例机械通气患者感染G-菌株128株、G 菌株26株,33例非机械通气患者感染G-菌株35株、G 菌株16株;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感染的主要菌种;机械通气组常用抗生素物对G-菌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机械通气组(P<0.05)。结论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机械通气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且菌株的耐药率高;护理上应重视病房管理、医务人员管理和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尤其加强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老年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原因,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及自发性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原因及菌谱,并提出护理对策要点。结果 45例患者中,32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除有6例患者在院外行气管切开术,其余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均行气管切开术。导致肺部感染的前3位致病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在神经外科ICU中,老年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多为阴性菌感染,并且多重耐药、泛耐药甚至耐碳青霉烯菌株也不少见,应优先采取有效护理对策,减少院内感染机会;一旦发生感染,应尽早获得痰培养及药敏结果,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