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髌骨脱位包括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复发性髌骨脱位和习惯性髌骨脱位。习惯性髌骨脱位与股骨﹑胫骨的解剖结构异常有关,治疗难度大,效果不佳。复发性髌骨脱位可能包含部分解剖结构异常;而急性髌骨脱位常常与内侧髌股韧带的断裂有关。作者对17例急性和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采用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髌骨脱位手术的护理方案。方法:2007-01/2008-12采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手术治疗髌骨脱位99例,术后采取持续的、渐进式的康复护理。结果:终末随访时髌骨外推和髌骨外推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无屈、伸膝受限的病例。结论: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髌骨脱位术后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康复锻炼,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外侧髌骨支持带松解和半腱肌游离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本组21例病人(25个膝关节),男4例,女17例,其中4例女性为双膝,所有病人均有外伤病史,髌骨反复脱位至少2次以上,5例病人合并有膝关节游离体。膝关节X线片及MR I示髌骨内侧关节面有相应的骨损伤,行外侧支持带松解后采用自体半腱肌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结果所有病人术后均获得1.5~3.5年随访,平均2.1年,全部病例术后髌骨脱位未见复发,无脱位恐惧感。关节活动恢复正常。采用Lysholm临床评分系统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术后平均评分91分。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半腱肌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是治疗髌骨复发性脱位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在急性髌骨一过性外侧脱位(TLPD)中的诊断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50例TLPD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重点分析其MRI表现特征及与X线平片比较优势.结果:TLPD在MRI上以股骨外侧髁与髌骨内侧骨髓水肿及内侧髌股韧带不同程度损伤为特征,多伴髌骨半脱位及外倾(本组84%)、关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束髌股韧带重建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急性髌骨脱位行双束髌股韧带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3、6、12、24个月各随访1次,无髌骨脱位及半脱位发生,术后1a患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0°及屈膝30。髌骨外推试验和外推恐惧试验均阴性,2例存在髌股关节摩擦感,1例股四头肌力量减退。末次随访时,本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5~97分,Tegner运动水平主观评分5~7分,Kujala评分89~96分。结论双束髌股韧带解剖重建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创伤小、对伸膝装置影响小,可有效恢复髌股关节功能及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指导下锚钉固定自体游离股薄肌腱加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不稳定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5月~2010年10月经临床和关节镜诊断的髌骨不稳定患者46例(49膝),A组在行膝关节支持带外侧松解、内侧紧缩的基础上,配合胫骨结节内移的综合术式治疗;B组在行膝关节支持带外侧松解基础上,配合锚钉固定自体游离股薄肌腱加强内侧髌股韧带的综合术式治疗。结果:随访15~87个月(平均39个月),A组优良率93.3%;B组优良率92.3%。按照Lysholm法评估膝关节功能,两组术后平均得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关节镜指导下锚钉固定自体游离股薄肌腱加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不稳定可恢复髌股关节稳定性,手术方式简单、创伤小、效果好,是治疗髌骨不稳定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以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是现在较流行的修复方式。目的:观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中期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因复发性髌骨脱位而接受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的患者24例(25膝)资料,随访时间2-5年,平均3.1年,观察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恢复及CT评估髌骨位置。
  结果与结论:随访结果显示,IKDC 评分优良率为92%,2例(8%)患者再次发生髌骨脱位,需要再次手术治疗,随访时IKDC评分、Tenger评分、Lycholm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1)。结果证实,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中期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滑车成形联合内侧髌股韧带双束解剖重建治疗髌骨脱位伴有严重股骨滑车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髌骨脱位伴有严重股骨滑车发育不良的患者5例(5膝),接受股骨滑车成形联合内侧髌股韧带双束解剖重建治疗。测量比较手术前后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TT-TG值),髌股适合角(CA),髌骨倾斜角(PTA),髌骨外移率(PLSR),手术前后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Kujala髌股关节不稳症状评分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最短随访时间为3年。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感染。无复发性髌骨脱位。Kujala髌股关节不稳症状评分从术前的54.20±8.04增加到术后的81.60±3.97,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的54.60±5.22增加到82.60±2.70。术后患者的TT-TG值、CA、PTA、PLSR均恢复到正常范围,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上髌骨脱位伴有严重滑车发育不良的患者采用股骨滑车成形联合内侧髌股韧带双束解剖重建治疗可以有效纠正髌股关节的运动轨迹,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复发性髌骨脱位多与髌骨内外侧支持带异常、高位髌骨、滑车发育异常、继发于股骨内侧或胫骨外侧扭转的旋转不良、内侧髌股韧带(MPFL)和股内侧斜肌的破坏或削弱有关。手术方法包括软组织手术、骨性手术或两种方法联合使用。确切的证据表明急性髌骨脱位者首选保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通常采用手术干预;MPFL重建需要建立精确的股骨隧道才可以达到解剖修复及最小的移植物张力。在骨骺未闭的患者及翻修手术中,MPFL重建术是安全可行的。远端重排术适用于复发性髌骨脱位伴有胫骨结节滑车沟距离增大的高位髌骨或髌骨外侧及远端有软骨病的患者。截骨术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且并发症发生率高,目前尚无统一有效的术式能够治愈复发性髌骨脱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髌骨单隧道重建和双隧道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6年5月在关节镜下行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的47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髌骨单隧道重建组22例和髌骨双隧道重建组25例,术后复查记录两组的再脱位的病例数、髌骨倾斜角和Kujala评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平均随访时间39个月,无再脱位病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ujal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ujala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髌骨倾斜角比治疗前均有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髌骨倾斜角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单隧道和双隧道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均能恢复髌骨稳定性,提高膝关节功能,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是单隧道重建方法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更短,更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1.
背景:手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可通过平衡髌骨内外侧软组织,改善Q角,达到纠正髌骨脱位。目的:探讨Q角测量评估膝关节软组织平衡和骨性手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治疗前常规测量18例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Q角,按Q角分为两组:〈16°组,行膝关节外侧关节囊松解、内侧关节囊紧缩;〉16°组,行膝关节外侧关节囊松解、内侧关节囊紧缩+髌韧带止点内移或膝关节外侧关节囊松解、内侧关节囊紧缩+髌韧带止点内移和股内外侧肌止点位移。结果与结论:两组术后Q角明显低于术前,术后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Q角测量评估显示平衡膝关节软组织和骨性手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具有疗效明确,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手术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行膝后倒"L"形小切口显露,解剖复位骨折,予以中空螺钉及带线锚钉内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收集骨折复位、愈合及关节稳定性、活动度以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8~13周均骨性愈合,未见位移。术后6个月,有2例后抽屉试验弱阳性,1例轻度屈膝受限,无伸膝受限,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2.0±2.4)分。结论膝后内侧入路中空螺钉及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操作简单、安全、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过性髌骨外侧脱位(TLPD)患者的 MRI 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6例 TLPD 患者的临床 MRI 资料,对有无骨或软骨损伤、关节内游离体、内侧髌股韧带损伤、关节积液、髌骨半脱位和外倾、解剖异常等进行判断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X 线片及关节镜图像分析,总结该类患者影像学特征。【结果】初次就诊时被误诊、漏诊有26例(46.4%)。MRI 显示56例(100%)患者均存在“对吻征”所致不同程度的骨软骨损伤,其中股骨外髁外侧前缘有10例(17.9%)软骨骨折,骨软骨骨折6例(10.8%);髌骨下极内侧缘有16例(28.6%)软骨骨折,10例(17.9%)骨软骨骨折。关节内游离体20例(35.7%);50例(89.3%)有不同程度的内侧髌股韧带损伤和关节积液;髌骨半脱位和外倾36例(64.3%);56例患者中存在股骨滑车发育不良者 16例(28.6%),高位髌骨者14例(25.0%),TT-TG>20 mm 者6例(10.7%)。【结论】TLPD 患者误诊、漏诊率较高,MRI 能准确地显示各解剖结构的损伤及程度,有助于明确诊断,应作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背景:肩锁关节脱位由于固定难度大,后期并发症高,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对于严重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存在诸多争议.目的:介绍应用锁骨远端切除缝合锚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以及临床病例随访疗效分析.方法:对四川省骨科医院2006-11/2009-01收治的2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随访,均行锁骨远端切除,缝合锚临时重建喙锁功能,联合腱外1/2转位重建喙锁韧带,可避免肩锁关节炎的发生.最终随访时应用放射学评估,并采用UCLA评分、Constant评分以及肩关节简明测试问卷SST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估.结果与结论:重建后随访9~26个月,所有患者术中锁骨远端高度均达到解剖复位.终末随访时,平均UCLA评分为33分,平均Constant评分为91.6分,平均前屈上举146.4°,平均外旋45.6°,肩关节简明测试问卷SST的肯定答案平均为 12个,总体优良率为85%(17/20).缝合锚组织相容性好,生物适应性佳,固定坚固可靠,可确保充分的初期固定;锁骨远端切除预防了肩锁关节炎的发生;联合腱外侧半作为移植物的来源有足够的长度,同时也避免牺牲喙肩韧带,从而保存了完整的喙肩弓.提示应用锁骨远端切除缝合锚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恢复喙锁韧带维持喙锁间隙的功能,手术时间短,重建后并发症少,无需二次手术,配合重建后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能够恢复至原有水平.  相似文献   

15.
背景:成人复发性髌骨脱位由于不必考虑损伤骨骺的问题,多数采用骨移植,但在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采用骨移植并不适宜,多数学者采用软组织移植治疗。目的:回顾性评估22例骨骺未闭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采用软组织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4月上海长征医院关节外科采用软组织移植治疗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22例共29膝,分别在移植后3周,6周,3个月,1年和此后每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髌骨稳定性、主观症状以及患膝康复情况。结果与结论:22例患者中1例复发,1例发生髌骨内侧脱位,其余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软组织移植前后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分别为46.99±5.91与94.40±9.70(P〈0.01),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在移植前后分别为44.37±4.49与90.10±11.00(P〈0.01),移植后髌骨一滑车适配角由移植前(16.27±6.74)°改善为移植后(5.33±8.78)°(P〈0.01),髌股外侧角由移植前(-1.92±7.64)°改善为移植后(11.95±3.99)°(P〈0.01)。软组织移植治疗骨骺未闭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疗效确切,有利于缓解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锚钉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可使踝关节解剖结构发生紊乱,治疗不当会引起行走障碍等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目的:评价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应用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患者35例,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22-61岁,平均35.7岁,均为闭合性损伤,未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受伤至治疗时间2-10 d,平均4.6 d。根据Lauge-Hansen分型,26例为旋后-外旋型;9例为旋前-外旋型。根据Danis-Weber分型,26例为C型;9例为B型。35例患者应用锚钉修复固定治疗后,通过评估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以及影像学检查愈合修复情况,评价锚钉修复固定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3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6个月,平均13.8个月。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螺钉松动等并发症发生。X射线片随访结果,35例患者踝关节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21周,平均13.6周。改良Baird-Jackson 评分系统评分,优11例,良1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5.7%。内固定后6个月应力位X射线片测量结果,患侧内踝间隙为(3.49±0.36) mm,与健侧(3.37±0.41) mm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同时,应用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同侧胫腓骨骨折、髋关节骨折-后脱位合并膝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创伤机制及诊断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7例同侧胫腓骨骨折、髋关节骨折-后脱位合并膝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和随访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胫腓骨开放性骨折3例(42.9%),闭合性骨折4例(57.1%);髋关节均有后脱位,其中伴有髋部骨折5例(71.4%)。膝后交叉韧带实质部断裂4例(57.1%),胫骨止点撕脱骨折3例(42.9%)。7例患者获平均14.7个月(12~18个月)随访。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6月95.8±3.71,术后12月97.6±2.7。结论:明确同侧胫腓骨骨折、髋关节骨折-后脱位合并膝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创伤机制,全面、准确、系统的问诊查体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是早期确诊、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长节段颈髓损伤的损伤机制以及后路广泛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无骨折脱位型长节段颈髓损伤的患者,其中先天性颈椎管狭窄和继发性颈椎管狭窄的颈脊髓损伤共25例(80.65%);伴后纵韧带钙化3例(9.68%);伴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2例(6.45%),采用后路广泛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脊髓功’能的变化及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31例术后随访3~17个月,平均9个月,术静ASIA评分平均为96.63±6.4分,术后3周ASIA评分平均为158.53±12.4分,术后3个月ASIA评分平均为18i.68±12.6分,术前和术后两者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者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除2例术后脊髓功能无改善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颈椎椎管狭窄是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重要原因;作用因素有惯性作用和直接外力;后路广泛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手术能获得较理想的脊髓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背景:以往采用张力带钢丝或钢丝环扎、镍钛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双环10号丝线环扎并分体式髌骨爪及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骨折时,难以达到髌骨骨折的坚强固定。 目的:探讨聚酯编织线缝扎结合带锁扣线缆环扎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聚酯编织线缝扎结合带锁扣线缆环扎治疗的57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AO分型,B3型9例,C2型22例,C3型26例。手术中确定髌骨满意复位后,先用粗聚酯编织线间断缝合两侧股四头肌扩张部,间断缝合骨膜及髌前组织,应用带锁扣线缆环扎固定,视骨折块稳定情况,用粗聚酯编织线在髌前组织行"8"字张力带固定。术后根据Bostman髌骨骨折临床评估标准评估疗效。 结果与结论:46例获得4-1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骨折全部愈合,无钛缆松脱和皮肤刺激等并发症。按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优33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3.5%。表明聚酯编织线缝扎结合带锁扣线缆环扎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能使骨折块紧密接触,固定可靠,可行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