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筛选2014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检查(DSCTA)的106例临床怀疑为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患者,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头颈部血管诊断经验丰富的3名主治以上医师共同评估血管减影图像质量、血管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结果:106例经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检查患者中,有1例患者检查时制动不良,图像减影质量差,无法诊断;有3例患者未发现血管狭窄;余102例共计发现狭窄118处,有13例患者存在2处或以上血管狭窄:颈动脉(38支),椎-基底动脉(32支),大脑前动脉(15支),大脑中动脉(21支),大脑后动脉(12支)。结论:对106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检查(DSCTA)分析结果表明,128层螺旋CTA成像清晰(可与常规DSA相媲美),操作简便,能够有效的去除骨质,在评价患者的头颈部血管狭窄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轴位CT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轴位CT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9例急性脑梗塞的患者行常规CT扫描、CT灌注成像 ,由两名有经验的神经影像专家挑选出未增强的图像以及强化最明显的图像。经CT操作台上的简易叠加软件减影处理得到轴位CT减影图像 ,同时使用计算机通过配准、减影及增强技术处理得到彩色轴位CT减影血管图像。 2例患者在治疗后进行复查。结果  9例患者彩色轴位CT减影血管成像均可显示梗塞灶的血管缺如状态 ,2例患者治疗后复查可以观察到病灶区血管影增加 ,P <0 .0 5。图像质量优于CT扫描机操作台的简易减影图像 ,P <0 .0 5。减影系数为 1的对比度增强彩色轴位CT减影血管成像可以完全消除背景 ;而减影系数为 0 .8伪彩色增强彩色轴位CT减影血管成像可以保留脑室等解剖背景。结论 结合CT灌注成像与CT减影血管成像 ,临床医生可以方便、迅速地更加全面、直观地观察急性脑梗塞灶。  相似文献   

3.
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DS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H)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72例经DSA和(或)手术确诊为动脉瘤的SH患者的CTA资料,比较常规CTA和数字减影CTA的三维容积再现(3DVR)图像重建的图像质量、重建使用时间、检出动脉瘤的大小、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本组72例88个动脉瘤,DSCTA检出动脉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常规CTA检出动脉瘤的敏感性为89.8%,特异性为100%;DSCTA与常规CTA检出动脉瘤的大小无显著性差异;DSCTA可检出全部床突下与颅骨紧贴的动脉瘤,图像信噪比略下降,但增加了血管对比度,图像重建时间无显著性增加。结论DSCTA同常规CTA相比是一种快速、易行和可靠的CTA技术,使血管对比度明显增加,有利于床突下动脉瘤的检出。DSCTA可作为检出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避免有创的DSA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源CT减影成像技术对颅脑血管的显示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8例患者行双源CT颅脑血管减影成像检查,采用双能量技术去除颅骨,在脑血管重建中采用根据碘含量的特殊计算方法,利用减影图像进行头部血管三维重建,分析其脑血管显示能力及对痛变的诊断价值;其中19例同时行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进行双源CT减影成像技术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照.结果:208例双源CT减影图像均能良好显示颈内动脉、椎动脉及其分支,图像评价优秀183例(88.1%),良好19例(9.2%),差5例(2.7%).脑动脉瘤、血管畸形、动脉狭窄均能良好显示,达到诊断标准.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相比,颈内动脉1-2、5段,大脑前动脉1-5段,大脑中动脉1-4段,椎动脉、基底动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3-4段,大脑中动脉5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减影成像技术是一种创伤较小、快速、有效的检查技术,配合合适的后处理技术能清晰显示脑部血管细小分支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用于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40例接受头颈部CTA检查患者,采用5分制根据整体图像质量、血管清晰度及血管树完整度对常规CTA(A组)及以CE-boost行后处理后所获图像(B组)进行主观评分,以平均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对2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比较2组主观及客观评价结果。结果 B组针对整体图像质量、血管清晰度及血管树完整度的主观评分均高于A组(P均<0.001);B组颈部及颅内各级动脉平均CT值、SNR及CNR均高于A组(P均<0.001)。结论 利用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可提高头颈部CTA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确诊;均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术检查方法(对照组)与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研究组).结果:研究组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Ⅰ级图像率、Ⅲ级图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Ⅱ级图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实施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先对患者进行CTA检查,再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DSA)。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的有效性差异。结果:CTA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于DSA检查(P0.05)。结论:64排螺旋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技术扫描检查对头颈部血管病变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能够对患者疾病进行确诊,在临床上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62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且均选用磁共振成像技术与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并根据不同检查方式划分为两个小组,前者设定为对照组,后者设定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成像时间、成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成像时间更短(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Ⅰ级图像率更高,Ⅲ级图像率更低(P<0.05);两组Ⅱ级图像率无差异(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磁共振成像技术,成像时间更短,成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固定义齿携带者进行头颈部血管CT成像时,联合应用O-MAR技术,评价常规重建图像与O-MAR去伪影技术重建图像的图像质量及其噪声差异,探讨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对我院2019年1月—2020年7月间收集的72例固定义齿患者进行i D o s e4-4技术的头颈部血管CT成像时联合应用O-MAR技术,扫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三维CT容积成像探讨牙槽骨缺损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从350例经头颈部CT血管造影检查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中,分别选择60例颈动脉狭窄率<50%的患者为轻度狭窄组和颈动脉狭窄率>50%的患者为重度狭窄组,另选择颈部动脉正常者60例为对照组,应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分别观察各组牙槽骨的缺损情况.结果:应用三维CT容积成像技术可以在显示颈部动脉的同时清晰显示牙槽骨的缺损情况.颈动脉狭窄者牙槽骨缺损牙位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牙槽骨缺损牙位数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牙槽骨的缺损与颈动脉狭窄密切相关.三维CT容积成像技术为研究颈动脉疾病与牙周病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成像MR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MRA)显示头颈部血管情况,探讨3D-TOF-MRA在头颈部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30例病人进行3D-TOF-MRA检查,扫描范围自颅顶至主动脉弓。通过图像重建获得满意的头颈部三维动脉血管像。结果对临床头颈部血管疾病的患者30例行3D-TOMRA,对其图像质量和血管显示情况进行分析,所有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 3D-TOF-MRA是可靠的快速的无创血管成像方法,在评估颈部血管、近端颅内血管方面,与DSA相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头部CT血管造影(CTA)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至影像科行头部64排螺旋CT血管CTA检查的患者101例。根据固定患者头部绑带数分为4组。Ⅰ组(n=25):头部完全不固定;Ⅱ组(n=24):一带头部固定;Ⅲ组(n=26):二带头部固定;Ⅳ组(n=26):三带头部固定。对四组患者左颈内动脉(LICA)、右颈内动脉(RIC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的头部减影血管成像质量进行评分,观察不同体重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内CT值小于200 Hu及颈静脉窦(CS)内静脉显像的次数,统计不同探测器的宽度、层厚、球管的转速、层数与曝光时间关系。结果头部固定带数与头部减影血管成像质量评分呈正相关(P0.01);第Ⅰ、Ⅱ、Ⅲ和Ⅳ组患者的RVA、LVA、RICA、LICA的血管成像质量评分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Ⅱ、Ⅲ和Ⅳ组的评分明显高于I组患者(P0.01),且随着头部固定带数的增加,评分也越来越高,但Ⅱ、Ⅲ和Ⅳ组的评分相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体重的增加成像质量不断下降(P0.01);成像曝光时间随着探测器的宽度和球管的转速增加而增加,对于心率较快的患者,提高球管转速来缩短曝光时间,减少心率对成像质量的影响。结论同步减影成像质量与颅脑固定程度呈正相关,而与体重呈负相关,根据患者的心率选择合适的曝光时间、有效的固定颅脑能够提高头部同步减影CTA血管成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数字减影CT血管造影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有效的自动去骨技术——数字减影CT血管造影术(DSCT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7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按照DSCTA的扫描方法采集数据。即制定两组扫描参数相同的计划螺旋采集平扫与增强扫描。然后用增强数据逐层减去平扫数据,自动去除骨与脑组织,只剩下血管影像。由两位放射医师分别在工作站上行常规与减影的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MPR)方法分析颅内血管。全部病例均行DSA检查。最后用四分法(4分很好;3分好;2分;可以接受;1分差)来评价DSCTA图像质量。结果27例患者中,DSA发现38个动脉瘤,DSCTA发现38个动脉瘤,常规CTA发现36个动脉瘤。DSCTA图像质量分析4分,6例(22.2%),3分,15例,(55.6%),2分,6例(22.2%);没有一例图像质量评为差或不能诊断。结论DSCTA能快速准确的自动去骨,更清晰显示颅内血管,特别是提高了颅底段血管的显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剂量CT(低管电压)扫描技术在头颈部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5例BMI<22.9 kg/m2的成年头颈部血管受检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剂量(120 kV、175 mA)和低剂量(80 kV、175 mA)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利用InSpace、Neuro DSA、3D图像后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分析两组受检者的图像质量和诊断价值评估,并使用卡方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值.结果:结果显示常规剂量图像质量略高于低剂量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信噪比方面低剂量组图像颗粒略增粗,但不影响诊断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MI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组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常规剂量组,CTDlvol与DLP值分别下降71.22%和72.03%.两组病例中分别有1例图像质量为差的病例,经调查系人为因素所致,未纳入本研究统计学范畴.结论:低剂量CTA扫描技术完全可以运用于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斑块筛查、血管狭窄度评估及支架植入术后评估等,同时可大大降低受检者的医源性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背景:CT三维重建的运用对于复杂的解剖结构如头颈、脊柱、骨盆、四肢的精确评价有确切的作用。目的:观察三维CT重建成像在诊断和治疗创伤性寰枢椎失稳的作用。方法:选择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创伤性寰枢椎失稳患者21例,三维CT重建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损伤类型,并依据损伤类型,进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三维CT重建成像可清楚观察寰枢椎失稳惰况,并依据进行内固定,所有病例未出现脊髓、椎动脉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全部病例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9个月。寰枢椎获得骨折愈合和骨性融合,寰枢椎不稳现象均获得有效纠正。提示三维CT重建成像对诊断寰枢椎失稳有较大帮助,并有助于制定恰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减影CT灌注成像技术及对犬股骨头坏死观察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减影计算机体层摄影灌注成像(sCTP)技术及观察犬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方法与可行性.方法 对16只犬于旋股动脉内结扎术前后行股骨头CTP扫描,以观察股骨头坏死.在AW 4.2工作站利用减影软件对CTP源影像进行减影处理,再以Perfusion 3软件对减影图像数据和源影像数据分别作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色阶图分析并测量兴趣区其参数值. 结果 ①对CTP源影像减影所得新图像数据行灌注成像软件后处理成功率为100%,均获得了BF、BV、MTT色阶图及其数值,sCTP后处理时间约需1~5 h;②sCTP提供的BF、BV、MTT数值及色阶图能对比显示股骨头坏死,常规骨CTP难以揭示这些改变. 结论 sCTP技术可行,适用于骨的CT灌注成像、定量诊断骨坏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对伴发眩晕的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头颈部血管进行检查,分析其血管异常病因,掌握其发病规律.方法 对138例伴发眩晕的PCI患者入院后给予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包括MRI、DSA,分析患者血管异常与PCI的因果关系.结果 138例患者,诊断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者89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49例,综合所有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椎基底动脉血管异常者86例,考虑与PCI病因有关,有12例患者明确有心脏痛心房颤动,考虑与后循环脑梗死病因有关,其余40例患者病因不明确.结论伴发眩晕的PCI患者的血管异常病因为:①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变异;②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的后循环出现低灌注状态或脑梗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多种后处理重建方法显示人工耳蜗电极以及计数植入电极,对电极显示清晰度进行评分,探讨256层螺旋CT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影像学评估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后进行颞骨HRCT检查的患儿共计15例。扫描仪采用飞利浦256层Brilliancei CT,后处理工作站为EBW,采用螺旋扫描模式。对人工耳蜗植入侧进行回顾性小视野重建,FOV为9cm。采用Y—sharp(C)图像序列分别做垂直及平行于蜗轴轴位的斜冠状面及斜矢状面的MPR图像;采用Smooth(A)图像序列做VRT图像。在斜冠状面及斜矢状面MPR图像上进行电极显示清晰度的评估并进行电极计数。计算两位医生对电极显示清晰度评分的一致性,将CT图像电极计数与手术记录植入的电极数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两位医生对于电极显示清晰度的评价没有差别,一致性良好,t值为2.092,P=0.055〉0.05。将CT图像中电极计数与术中记录的电极个数进行配对t检验,t值1.468,P=0.164〉0.05。结论:结合横断面及多种后处理重建方法,256层螺旋CT可直观观察植入电极的形态及位置,准确评估电极在耳蜗内植入的数目.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