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比较小剂量激素联合甲氨蝶呤(MTX)及雷公藤多甙方案(TMP方案)和MTX联合来氟米特方案(ML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1987年诊断标准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TMP方案选择使用小剂量激素联合甲氨蝶呤及雷公藤多甙;ML方案选择使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评估2组治疗4、12周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第4、12周的ACR20、ACR50、ACR70组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4、12周后关节压痛、关节肿胀数、晨僵、血沉、CRP、VAS等指标较用药前显著改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均以肝功能损害为主。结论小剂量激素联合甲氨蝶呤及雷公藤多甙能够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188-2189
对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予以评析。抽取收治的6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单一组和双重组,各30例,单一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双重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经过相应的治疗后,双重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单一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双重组总有效率大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单一组(P0.05)。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可在获得理想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给予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21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5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停药后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停药后3个月复发率为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5%,停药后3个月复发率为28.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优于糖皮质激素治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通络除痹汤联合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规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自拟通络除痹汤联合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月、6月后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功能障碍指数、晨僵指数、RF、ESR、CRP等类风湿关节炎炎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P0.01);2组治疗后均能显著性降低RF、ESR、CRP水平,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通络除痹汤联合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童允洁  周道芬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1):1301-1302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或柳氮磺吡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0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甲氨蝶呤(10mg/周)及来氟米特(20mg/d)治疗,对照组用甲氨蝶呤(10mg/周)及柳氮磺吡啶(2.0g/d)治疗,疗程为24周,对两种方案在12、24周时的疗效及观察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在12、24周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95%,对照组为60%、70%,显示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总副反应发生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类节炎的疗效优于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吡啶,但前者副反应略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MDP,商品名:云克注射液)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活动期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8例患者随即分入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用云克注射液+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4周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医生评价、病人评价、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PR)、类风湿因子滴度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各项疗效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上,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4周治疗后观察组晨僵、关节压痛数、关节肿痛数、医生评价、病人评价、ESR、CRP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云克注射液加甲氨蝶呤加来氟米特是治疗难治性活动期RA快速起效的安全联合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与联用羟氟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 8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联合甲氨蝶呤组及联合羟氯喹组,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前后临床、实验室及放射学的改变。结果 3组治疗结束后,关节肿胀明显改善,关节疼痛数明显减少,晨僵时间显著缩短,其中联合甲氨蝶呤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而且在阻止关节侵蚀及sharp积分方面也优于其他2组。3组患者在血沉和C反应蛋白指标方面差异不大。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对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及阻止关节损害方面优于来氟米特联合羟氯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免疫净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难治性RA患者60例,均经过正规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和/或细胞毒药物治疗1年以上,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未缓解.联合治疗组34例,先行免疫净化治疗1~3次,后给予来氟米特10~20 mg/d治疗,对照组为单纯服用来氟米特的26例难治性RA患者,疗程均为1年.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定期检测血常规、肝功能、ESR、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隐性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及抗AKA抗体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免疫净化联合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治疗RA1年后患者关节炎和(或)关节痛症状有明显缓解,治疗前后比较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治疗1年后ESR、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隐性类风湿因子及抗AKA抗体阳性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性.联合治疗组在3个月和12个月时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另外,联合治疗对患者血液动力学无不良影响.结论 免疫净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RA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治疗,且起效快,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依那西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RA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同时给予依那西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来氟米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积分、关节肿胀积分、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八邪穴联合来氟米特治疗上肢肿痛为主的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上肢关节肿痛为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予电针八邪穴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对照组27例单纯给予来氟米特片抗风湿治疗;45 d后通过观察关节压痛数、肿胀数、健康评估量表(HAQ指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电针八邪穴联合来氟米特治疗上肢肿痛为主的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来氟米特,且预后佳,值得临床重视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抗血管生成机制。方法建立大鼠CIA模型,造模成功后灌胃给药,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沙利度胺组(作为阳性对照)、雷公藤多苷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不同组织(肺、心、肝、肾、滑膜)中VEGF的表达,观察雷公藤多苷对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雷公藤多苷组、沙利度胺组大鼠各组织中VEGF mRNA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与沙利度胺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对CIA大鼠VEGF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胜  罗福漳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0):3562-3564
摘要 目的: 研究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联合运用对早期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症状,特别是关节损害的作用 方法: 108例早期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来氟米特组、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组及来氟米特+羟氯喹组,治疗前作相应的临床、实验室及反射学检查,以来氟米特30mg/d,连续2天后改为20mg/d,,甲氨蝶呤10mg /week,羟氯喹400mg/d治疗12月后,再评价患者临床、实验室及放射学的改变。结果 :来氟米特组、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组及来氟米特+羟氯喹组治疗12月后,关节疼痛数明显减少,关节肿胀亦得到明显改善,晨僵时间显著缩短,其中尤以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效果明显。关节侵蚀及Larsen-Dale积分在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组改善亦较其他两组显著。但血沉及C反应蛋白改变不显著。结论: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联合运用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及关节损害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炎性因子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6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及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甲氨蝶呤及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临床症状(晨僵时间、关节疼痛程度、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数及关节肿胀数)、炎性因子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关节功能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减少,关节疼痛程度降低,双手平均握力升高,IL-6、ESR、CRP、RF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显著减少,关节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双手平均握力显著升高,IL-6、ESR、CRP、RF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关节功能障碍分级Ⅰ级比例升高及Ⅱ级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8,P=0.253),且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结论小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甲氨蝶呤能更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炎性因子水平及关节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RB制剂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和雷公藤多甙片)和对照组(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分别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肾功能、肝功能、血脂、血常规等并进行比较。结果①联合治疗组治疗6月后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显效2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8%,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联合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随着时间推移,24 h尿蛋白定量逐渐减少,血浆白蛋白逐渐升高;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月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时间推移,24 h尿蛋白定量逐渐减少,血浆白蛋白逐渐升高;同一时间点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 ARB制剂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有较好的疗效,对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外周血象未见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背景:蛋白尿的发生与移植肾的远期存活直接相关,是影响移植肾远期存活、导致肾移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观察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肾移植后蛋白尿的效果。方法:选择肾移植后出现蛋白尿患者45例,分为3组,在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基础上,治疗组采用2倍剂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联合雷公藤多苷1mg/(kg·d)、雷公藤多苷组采用雷公藤多苷1mg/(kg·d),对照组仅维持原有免疫抑制方案治疗。结果与结论:治疗后12个月治疗组和雷公藤多苷组24h尿蛋白定量、环孢素A血药浓度、环孢素A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尿素氮、肌酐浓度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提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联合雷公藤多苷能明显减少肾移植后蛋白尿的出现,且可减少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对移植肾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以往有关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晚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关于全膝关节置换对类风湿关节炎整体病情活动性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需要更多的临床证据支持。 目的:探讨膝关节表面置换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整体病情活动性的影响。 方法:纳入10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置换组48例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联合内科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61例单纯行内科药物治疗。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年检测类风湿因子、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功能评定采用Ishikawa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结果与结论:治疗前2组患者类风湿因子、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2年,药物治疗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置换组(P〈0.05);2组治疗后2年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后受累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主要表现在疼痛、肿胀和主观感受方面,其中置换组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提示全膝关节置换在短期内可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活动性,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1月收治的86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皮下注射rhTNFR:Fc 25 mg,2次/周,口服甲氨蝶呤(MTX)10 mg,1次/周;对照组则给予口服MTX10 mg,1次/周,口服羟氯喹100 mg,2次/d,口服来氟米特10 mg,1次/d;疗程12周。疗效评价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50、70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治疗4、8、12周时,治疗组ACR20、50、70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12周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小板、类风湿因子、关节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TNFR:Fc用于治疗活动性RA起效快,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存在焦虑、抑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系统性、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评定并比较两组病人不同时间段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结果:干预组病人在干预2个月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