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重型脑室出血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2例脑室出血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单侧或双侧侧脑室置管引流,脑室外引流术后3~5 d行腰大池引流,复查CT环池出现后拔除脑室外引流管,继腰大池脑脊液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22例,与单纯延长脑室外引流时间治疗组2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病死率及脑积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GOS评定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室置管外引流辅助腰大池引流序贯应用,能尽早消除脑室梗阻,改善脑脊液循环,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6.
不同方法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脑室引流方法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28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单纯单侧侧脑室引流治疗,对24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1万U尿激酶侧脑室内注入治疗,另37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3万U尿激酶侧脑室内注入治疗.结果 双侧侧脑室引流加3万U尿激酶侧脑室内注入治疗组总有效率、死亡率、脑室出血清除时间、生活能力评分与双侧侧脑室引流加1万U尿激酶侧脑室内注入治疗组和单纯单侧侧脑室引流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双侧侧脑室引流加3万U尿激酶侧脑室内注入治疗方法疗效好,适合于重度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进行脑室外、腰大池联合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脑室出血患者采取脑室外引流并配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结果:27例患者术后存活23例,死亡4例。术后半年随访,ADL分级Ⅰ级7例,占30.43%;Ⅱ级6例,占26.09%;Ⅲ~Ⅳ级4例,占17.39%;Ⅴ级6例,占26.09%。结论:对脑室出血患者采用脑室外引流并配以腰大池持续引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对22例脑室出血病人采取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效果良好.结论: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患者,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微创脑室外引流结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54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双侧侧脑室前角微创穿刺,尿激酶冲洗引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每日1次,直至脑室中血肿清除,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死亡率、脑室出血清除时间、生活能力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脑脊液置换术与微创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相结合用于重度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优于单纯的微创双侧侧外引流。 相似文献
10.
脑室外引流及加尿激酶灌注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脑室外引流和脑室引流加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将53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3例,行脑室外引流治疗,乙组23例,行脑室外引流加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治疗。结果 甲组恢复良好2例,生活自理9例,不能自理8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0例(33%);乙组恢复良好6例,生活自理89例,不能自理5例,死亡2例(9%)。两组脑室内积血吸收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腰大池引流联合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室出血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腰大池引流,并以GCS评分等指标分析两组临床获益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第3天、第7天脑室出血清除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室出血清除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手术后第3天和第7天,两组患者NSE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3天、第7天,两组患者SF水平均较手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血清S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大池引流联合双侧脑室外引流可缩短脑室出血清除时间,有效改善脑脊液恢复时间,提高脑室出血患者术后恢复率及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室外引流联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安徽省立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1例脑室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观察组在引流术后早期放置腰大池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肿清除情况、颅内感染发生率、患者的死亡率及GOS评分差异。结果 术后7天,观察组血肿清除的患者比例为68.29%,高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血肿清除时间为(7.24±2.75)d,与对照组(11.33±4.0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5.61%,高于对照组的47.50%(P<0.05)。结论 脑室外引流术后早期放置腰大池引流能够有效促进脑室内血肿清除,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并降低死亡率,改善脑室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14.
锥颅脑室外引流尿激酶注入联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锥颅脑室穿刺外引流尿激酶注入联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48例脑室出血患者行锥颅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术后应用尿激酶注入,并辅以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及其他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ADLⅠ(恢复正常)15例,占31.3%,ADLⅡ(生活自理)12例,占25%,ADLⅢ~Ⅳ(卧床不起)8例,占16.7%,ADLⅤ(植物生存)7例,占14.6%,死亡6例,占12.5%.结论 锥颅脑室穿刺外引流尿激酶注入联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是治疗脑室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微创脑室外引流结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将54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双侧侧脑室前角微创穿刺,尿激酶冲洗引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每日1次,直至脑室中血肿清除,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死亡率、脑室出血清除时间、生活能力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脑脊液置换术与微创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相结合用于重度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优于单纯的微创双侧侧外引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脑室外引流方法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2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置换术(双侧引流组)治疗,另外30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单侧侧脑室引流加腰穿放液脑脊液置换术(单侧引流组)治疗。结果双侧引流组总有效率、脑室出血清除时间、生活能力评分与单侧引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疗效优于单侧引流组。结论双侧侧脑室引流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置换术操作简便,疗效好,适合于重度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脑室、腰大池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自发性重度脑室出血的临床价值,对32例脑室铸型患者入院后双侧脑室置管并反复灌注尿激酶溶解引流凝血块;腰大池置管引流血性脑脊液。结果该组患者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死亡2例。认为该方法可加速脑室内血肿廓清速度,疏通脑脊液循环通路,减轻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18.
19.
20.
自 2 0 0 1年 5月以来 ,我们采用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纤溶治疗重度脑室出血 1 3例 ,与以往单纯脑室外引流及神经内科保守药物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相比较 ,其效果良好 ,大大降低了残死率 ,明显改善了重度脑室出血患者的预后。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8例 ,女性 5例 ,年龄 4 1 -73岁 ,平均 5 6 .4岁 ,既往高血压病史明确者 8例。人院检查 :深昏迷 2例 ,中度昏迷 3例 ,浅昏迷 3例 ,嗜睡2例 ,清醒 2例。1 .2 颅脑 CT所见 原发脑室出血 3例 ,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形成双侧脑室铸型 2例 ,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形成单例脑室铸型 3例 ,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