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李甲  姚晓玲  郑岚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0):1360-1362
目的:了解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临床送检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采用BACT/ALERT 3D型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ATB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临床送检的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7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1株,革兰阴性菌31株,真菌4株,分别占53.95%、40.79%和5.26%。前5位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对碳氢酶烯类药物敏感率为10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革兰阳性球菌。结论:及时监测血培养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对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泌尿道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泌尿道感染患儿尿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827份尿培养的病原菌,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尿培养标本827份,共分离到病原菌146椿,阳性率为17.6%.其中革兰阳性菌占19.2%,居前三位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粪肠球菌和尿肠球菌;革兰阴性菌占78.1%,居前三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真菌4株,占2.7%.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68株,居首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55株(大肠埃希菌43株,肺炎克雷伯菌12株),占37.7%.结论 泌尿道感染患儿尿培养的病原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多重耐药常见,了解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对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监测和分析本院近3年的血液培养中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1月间送检的血培养标本19 092份,采用Bactec9120全自动血液培养仪进行培养,阳性标本分离菌株使用DL-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血液培养标本共分离出1 20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47株,占53.6%;革兰阴性杆菌560株,占46.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率分别为24.6%、22.7%、12.7%、5.2%、4.4%。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分别为:0%、0.4%、3.3%,肺炎克雷伯菌均为0%。结论:血液培养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性差异大,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应加强血培养的监测,为临床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西安地区血培养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收集的西安地区住院与门诊患者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收集的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7 527份血标本经BACTEC 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检出病原菌后用Vitek-32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和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82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92株(59.4%),革兰阴性菌318株(38.4%),真菌18株(2.2%),并分别检出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26株和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5.3%和87.3%,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均最低(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0.0%~10.5%);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10.4%),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最高(89.8%)。结论血培养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率各不相同,应对血培养标本病原菌加强监测,指导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该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引起血液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抗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液培养仪对19 245份血液标本进行培养检测,阳性菌株转种后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分离鉴定及药敏情况分析。结果:在19 245份血液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867株,阳性检出率为4.51%,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42株,占39.45%,革兰阳性球菌499株,占57.55%,真菌12株,占1.38%,厌氧菌14株,占1.62%;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分别占55.98%、23.00%,且发现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利福平、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均高度敏感。结论:血液培养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的病原菌耐药情况严重,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有助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我院肛瘘合并感染患者脓液病原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旨在为肛瘘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74例肛瘘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所有患者脓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主要病原菌药敏结果。结果:174例肛瘘合并感染患者共检出234株病原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0株(占17.09%)、革兰阴性菌194株(占82.91%)。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20株,占8.56%),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118株,占50.43%),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2株,占9.41%)。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哌拉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极为敏感(敏感率均为100%),而对青霉素、红霉素、利福平较为耐药(耐药率均>80%)。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仅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极为敏感(敏感率均为100%)。肺炎克雷伯菌亦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仅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极为敏感(敏感率均为100%)。结论:我院肛瘘合并感染患者脓液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检出率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自血培养中分离出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敏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近三年来自血标本中分离的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药物敏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5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其中大肠埃希菌35株,肺炎克雷伯菌17株.52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达96.2%.结论亚胺培南仍然是治疗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引起败血症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采用BACTEC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MicroScan auto vSCAN-4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1016例标本中分离鉴定出154株细菌,阳性率15.2%,革兰阳性菌占80.5%,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多数(60.4%),其次是肠球菌(9.1%),金黄色葡萄球菌(5.2%);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占多数(10.5%)。药敏结果除葡萄球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外,其余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CNS为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血培养检出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是临床诊治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燕 《广西医学》2013,35(1):98-99,103
目的探讨医院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类别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及其配套的血培养瓶,对临床血标本进行血培养,阳性结果转种后用ATB Expression全自动鉴定及药敏测试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2 066份血培养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210株,总检出率10.2%。其中革兰阴性细菌10种158株,占75.2%,革兰阳性球菌7种47株占22.4%,真菌3种5株占2.4%。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等药物耐药率为100.0%,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阿莫西林、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庆大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噻吩等药物耐药率为100.0%,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替卡西林耐药率为100.0%,各种革兰阴性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等药物敏感率为100.0%;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为100.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夫西地酸、呋喃妥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等药物敏感率为100.0%。结论血培养检出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检出的病原菌耐药率高,应加强致病菌血培养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0.
伍志通 《华夏医学》2013,(6):1124-1127
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血标本,并使用ATB expression微生物鉴定系统对细菌及真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用K-B纸片法,数据分析用WHONET 5.6软件.结果:分离血培养病原菌65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24株(49.8%),革兰阴性菌279株(42.9%),真菌48株(7.4%),前4位细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100%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结论: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血培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培养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特点,为临床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血培养标本放入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VITEK 2Compact对阳性标本分离菌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0 324套血培养中共分离1 443株病原菌,阳性率为13.90%,革兰阴性菌770例,革兰阳性菌640例,真菌29例,厌氧菌3例,人型支原体1例,分离率分别为53.36%、44.35%、2.01%、0.21%、0.07%.可疑污染率为4.50%.检出前3位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均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菌株,二者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曲南耐药率小于30%.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未检出对万古霉素中介或耐药菌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3.30%.结论:血培养中病原菌种类分布广泛,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葡菌仍是血流感染中最常见病原菌,耐药率较高,要及时监测血流感染病原菌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526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痰培养阳性的132例进行病原菌及药敏分析。结果病原菌检出率25.1%。检出革兰阴性细菌85株(占64.4%),革兰阳性细菌47株(占35.6%)。其中大肠埃希菌(18.9%)、肺炎克雷伯菌(13.6%)、表皮葡萄球菌(9.8%)、铜绿假单胞菌(9.1%),溶血葡萄球菌(8.3%)为主要菌株。所有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对革兰阴性菌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的构成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特点。方法对2008—2011年我院血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 487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 056株,阳性率为9.2%。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67株,占63.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总分离菌的26.9%;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7.2%和28.8%。革兰阳性球菌298株,占28.2%,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占总分离菌的18.6%。真菌91株,占8.6%。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产酶菌株尤甚;二者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均达到98%以上。葡萄球菌及肠球菌普遍对青霉素耐药,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具有高度敏感性。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血培养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我院血培养常见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血流感染治疗和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5-2018年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8年血培养标本分离细菌2 587株,革兰阴性菌1 243株(48.05%),革兰阳性菌1 123株(43.41%),真菌221株(占8.54%);主要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482株/18.63%)、肺炎克雷伯菌(271株/10.48%)、铜绿假单胞菌(97株/3.75%);主要革兰阳性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83株/22.54%)、金黄色葡萄球菌(157株/6.07%)等;主要真菌为近平滑念珠菌(106株,4.10%)、白色念珠菌(32株,1.24%)等;4年间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逐渐下降(P<0.01),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2.00%上升至10.05%(P<0.05),共检出33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结论:我院血培养标本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同时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降低血流感染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BACTEC FX40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Phoenix100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判读参照CLSI2014标准,采用WHONET 5.6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 284份血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 063株,检出阳性率为10.7%,其中革兰阳性菌1 051株占50.9%,革兰阴性菌958株占46.4%,真菌40株占1.9%,厌氧菌14株占0.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47.9%和65.0%,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高度敏感,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64.5%和32.6%,碳青霉烯类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率高,应加强血培养中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指导临床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血培养中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的BACTEC 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培养瓶进行连续培养监测,BD公司生产的Phoenix 100系统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利用WHONET 5.6软件来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07份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的分离数量共182株,阳性检出率为13.9%,其中革兰阴性菌120株,占65.9%;革兰阳性菌61株,占33.5%;真菌1株,占0.6%。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进行药敏结果分析,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100%敏感,大肠埃希菌以及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100%敏感,其他抗菌药物则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目前本院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菌种多样化,且呈现较高的耐药率,提示临床医生应重视血培养,以便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与药敏性结果。方法选择检验科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100份血培养阳性标本,对所有标本均进行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分析。结果革兰阳性菌检出率为12.84%;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为87.16%;真菌检出率为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敏感性最高;肺炎克雷伯菌、鲍式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敏感性最高,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结论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性分析可辅助患者临床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4全年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培养阳性标本中主要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美国 BD 公司 BACTEC9120全自动血液培养仪进行培养,湖南天地人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 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结果:123株血培养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菌46株,占37.4%,革兰阴性菌70株,占56.9%,真菌7株,占5.7%。产 ESBLs 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63%和5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耐药性较高,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较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血培养致病菌主要致病菌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早期检测和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医生准确使用抗菌药,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及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炎的主要病原菌及药敏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79例新生儿呼吸道标本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情况。结果379例新生儿取标本379份检出病原菌261株(其中复合菌14例),革兰阴性杆菌194株,占74.33%,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是主要病原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加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61例,占23.37%,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米诺环素敏感较高,未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革兰阴性菌是新生儿肺炎的主要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临床用药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西宁市某院3 287份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VITEK-2Compe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用K-B纸片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按照CLSI2015标准,采用WHONET 5.6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3 287份血液标本中培养分离出非重复病原菌283株,阳性率为8.6%。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7株,占48.4%;革兰阳性球菌117株,占41.3%;真菌22株,占7.8%;革兰阳性杆菌7株,占2.5%。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要分离菌,分别占19.8%、15.9%、10.6%、10.6%、7.1%、6.4%、5.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为0.0%~16.7%,对常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敏感率普遍较低;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各类抗菌素耐药率普遍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喹奴普汀/达福普汀高度敏感;血培养中真菌分离较多的菌株为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分别占2.8%、1.8%,真菌对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高度敏感。结论血培养检出病原菌分布广泛,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高于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