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联合引导式康复训练在痉挛性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4例痉挛性脑瘫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家长参与联合引导式康复训练。干预后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社会适应能力[盖什尔(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和粗大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分],评估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3个月,两组Gesell、GMFM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Gesell、G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痉挛性脑瘫采用家长参与联合引导式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及患儿家长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脑瘫患儿实施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科室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120例脑瘫患儿,实施随机数表分组:基础组(n=60)、干预组(n=60),对基础组患儿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对干预组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对比总结不同护理模式对患儿智力发育状况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患儿干预后Mdi、Pdi评分较基础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家长护理满意度较基础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实施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可改善患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联合康复训练辅助治疗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后疗效。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和康复训练辅助治疗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DI、MDI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康复训练辅助治疗可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水平和智力发育,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在小儿脑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40例患者给予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后,干预组患儿护理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干预组患儿发育正常率为87.5%,对照组患儿发育正常率为60.0%,干预组发育正常患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脑瘫患儿应用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结合的护理方式具有显著效果,可明显提升护理有效率和患儿发育正常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108例脑瘫患儿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综合组患儿接受康复护理,1个月为1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干预效果、PALCI评分和患儿家长对护理干预满意水平的差异。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综合组治疗后PALCI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综合组家长对护理干预满意度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脑瘫患儿护理中实施,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姿势位置、日常生活动作、移动能力、语言能力和智力的改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患儿家长的满意水平,对改善临床护患关系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汪丽霞 《当代医学》2016,(24):104-105
目的 探讨小儿湿疹的防治与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疹患儿8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7.3±11 3),明显优于对照组(38.5±1 0.6)(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 临床上治疗小儿湿疹时采取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功能训练联合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功能训练及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2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干预3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项(GMFM88)评分及格赛尔发展量表(Gesell)各项评分。结果与同组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GMFM88评分及Gesell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功能训练联合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及智能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静脉输液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Wang-Baker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静脉输液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较高,可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门诊接收的98例患儿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所有患儿接受静脉输液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使用护理干预方式。对照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效果满意度为95.9%,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75.5%,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差差异显著(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儿PLACC评分、Wang-Baker评分以及一次穿刺成功率,两组患儿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的过程中,为其提供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可减轻患儿疼痛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护理在痉挛型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家属参与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粗大运动功能(GMFM-88)、患儿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后GMFM-88百分比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患儿干预后GMFM-88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分别为71.43%(25/35)、91.43%(32/3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式护理有助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配合家庭姿势管理在痉挛型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偃师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患儿接受康复训练+家庭姿势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粗大运动功能(GMFM-88)评分百分比。结果干预前,两组ADL评分、GMFM-88评分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ADL评分、GMFM-88评分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配合家庭姿势管理应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提高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趣味游戏语言康复训练在脑性瘫痪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85例脑瘫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根据入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42例)和干预组(4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语言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接受趣味游戏语言康复训练。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Gesell发育诊断量表中语言能力和适应力两项的得分以及患儿家属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语言和适应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总满意度分别为73.81%(31/42)、95.35%(41/43),干预组患儿家属工作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趣味游戏语言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脑瘫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语言功能及适应力,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9例小儿手足口病感染患儿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A组患儿予以基础护理,B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和家长满意度评分。结果:B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护理效果明显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患儿病情转归,提高家长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龙焱   《中国医学工程》2015,(2):63+65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从2012年7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92例。随机分组。观察组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家长对家庭康复方法的掌握率、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和PALCI评分。结果观察组家长对家庭康复方法的掌握率和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儿的PALC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有效提高家长对康复方法的掌握,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还有利于改善患儿姿势位置、日常生活动作、移动能力、语言能力和智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心理护理的意义。方法随机选126例我院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为普通护理组,试验组为心理护理组,对比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的腹痛评分与焦虑情绪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而言,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儿的痛感,消除其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消化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2例收治的消化不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症状评分与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消化不良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儿科的实施,能够促进消化不良患儿症状改善,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可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梦婷  郑智慧  陈秀萍  吴小花 《浙江医学》2021,43(17):1915-1917
目的探讨Childlife干预在儿童隐匿阴茎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择期手术的隐匿阴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进行常规健康宣教50例,为对照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进行Childlife干预50例,为观察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并比较两组患儿及家长入院时、术前2h及术后1d焦虑程度,比较两组患儿术后疼痛评分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患儿及家长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2h及术后1d,观察组患儿及家长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及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及家长术后1dSAS评分较入院时或术前2h均明显下降(均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1d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而观察组家长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家长(P<0.05)。结论在儿童隐匿阴茎围术期护理中应用Childlife干预,有助于减轻家长及患儿的焦虑情绪,减轻患儿疼痛感,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02月到2014年02月本院收治的49例病毒性患儿作为观察组,给予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同期收治的49例病毒性患儿作为对照组,给予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最后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心电图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在小儿憋喘性肺炎雾化吸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比较分析两种护理模式对高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和患儿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患儿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护理能提高临床疗、患儿及家长满意度,降低住院时间、费用。  相似文献   

20.
蔡荣兰 《中原医刊》2006,33(23):91-92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小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6月~2006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100例首次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儿家长进行留置针护理知识教育,比较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效果及家长对使用留置针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留置失败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家长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家长对小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水平及相关护理知识,改善留置效果,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