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肝素封管策略在青海地区血液高凝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性堵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1月收住我院给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置入的47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住我院并给予PICC、CVC导管置入的518例患者...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2007年开展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至今已成功置管260余例,导管留置6d~1年,确保了静脉治疗的顺利进行,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随着置管患者的日益增多,治疗间隙(出院后)的导管维护问题已成为日渐突出的问题,存在患者等候时间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穿刺套取中央静脉导管(PICC)体内断管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5例PICC体内断管患者于断管后1~10 d经股静脉穿刺,在透视下用鹅颈套圈或网篮导管套取PICC断管。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套取出全部PICC体内断管,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患者未诉不适,术后未见并发症。结论经股静脉穿刺入路,利用鹅颈套圈或网篮导管有可能取出PICC体内断管,手术安全、便捷、创伤小,可做为PICC体内断管取出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期意识障碍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高压氧科220例行PICC置管术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意识障碍(DOC)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发生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及降低其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高压氧科要求PICC置管治疗的127例慢性DOC患者。按照是否发生上肢静脉血栓,将其分为血栓组( ...  相似文献   

6.
余丽娟 《西南军医》2010,12(6):1272-1273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PICC的置管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2010年1月34例PICC置管患者病历资料,探讨肿瘤患者PICC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结果 34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1.2% 静脉炎发生率5.9% 经贵要静脉PICC置管,静脉炎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PICC是肿瘤患者理想的输液治疗通道,经贵要静脉置管成功率高,导致的静脉炎较低.  相似文献   

7.
骆春林 《西南军医》2015,(3):335-337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287例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意愿分为两组,PICC组(n=140例)经PICC化疗治疗,VAP组(n=147例)经VAP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导管留置率、意外拔管率、留置时间、生活质量及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AP组患者置管后第6、12个月导管置管率及留置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PICC组(P<0.05),而意外拔管率明显低于PICC组(P<0.05);VAP组患者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ICC组(P<0.05)。结论 VAP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留置时间长、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小等优点,可作为化疗理想的深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8.
王琰 《武警医学》2012,23(12):1048-1049,1052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患者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感染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为PICC导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42例消化内科行PICC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性别、年龄、原发疾病、PICC穿刺方法、穿刺部位、导管护理频率、穿刺血管、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PICC导管感染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ICC导管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8.3%,其中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穿刺部位、穿刺方法及护理频率是PICC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合并心血管疾病、低护理频率是PICC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肘上部位穿刺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PICC导管感染并发症多与穿刺部位、护理频率及内科合并症有关,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PICC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长期连续输液治疗、肠外营养及恶性肿瘤的静脉化疗给药。静脉化疗对血管损伤及局部刺激很大,PICC导管可以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及对血管的伤害,恶性肿瘤患者尤为适用[1]。但在PICC导管的留置以及维护期间也会有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其中就包括导管继发性异位。  相似文献   

10.
PICC的临床应用经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静脉插管的中心导管 (PlCC)是由外周静脉 (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穿刺插管 ,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及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等。[1] 我院外科从 2 0 0 2年 1月~ 12月间共置管 2 0例 ,现将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发生的问题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病人均采用法国美德PLASTIMED公司生产的ENDOCATHPlCC型号 5FR、长度 60cm导管 ,患者为下肢骨折 5例 ,骨盆骨折 1例 ,脉管炎足坏死 2例 ,颈腰椎损伤骨折 3例 ,食管癌 1例 ,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  相似文献   

11.
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下肢的隐静脉(新生儿)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连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用于高龄患者,可明显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静脉炎、静脉硬化的危险,同时患者可以自由活动,导管维护方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颈内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分析介入法在难置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经PICC专科护士会诊或操作后在床边直视下直接穿刺置入PICC管困难或失败的52例患者,在DSA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三向瓣膜PICC管。对静脉显影不佳者采用顺行浅静脉造影穿刺靶静脉,对静脉迂曲或变异者采用微导丝导引法置管。结果 52例患者中50例成功置入PICC管,置管成功率96.1%。其中46例一次成功置管,4例第一次置入失败,第二次置入成功;全部病例均采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21例采用顺行浅静脉造影穿刺法,4例因头静脉注入深静脉角度过锐或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段狭窄,走行迂曲而使用微导丝导引克服血管迂曲后置管成功,2例因双侧肘正中静脉缺如,头静脉及贵要静脉狭窄、闭塞置管失败。50例置管患者中,平均留管时间73天,2例(4.0%)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1例(2.0%)发生致命性肺栓塞;1例(2.0%)发生无菌性静脉炎。结论 DSA导引下运用介入方法提高了PICC的置管成功率,减少了床边置管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3.
体外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病人因需长期化疗 ,对外周静脉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使外周浅静脉出现严重的静脉炎 ,血管变硬 ,呈条索状 ,无法再进行化疗和进一步治疗。我科于 2 0 0 1- 0 6始采用体外中心静脉导管 (PICC)为需中长期静脉治疗导管置管 ,避免了反复穿刺、药物治疗性静脉炎和化疗渗漏等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例患者 ,年龄 2 2岁~ 70岁 ,平均年龄 4 0 7岁。其中肺癌 5例 ,肝癌 3例 ,脑肿瘤 1例 ,右髋髂软骨肉瘤 1例。其中从肘正中静脉置入 3例 ,头静脉 3例 ,贵要静脉 4例。置入PICC管长度…  相似文献   

14.
使用PICC管的患者大多为深静脉营养支持、化疗、危重症等需要进行特殊药物治疗的患者。由于其病理生理特点,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有效降低患者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维持有效的中心静脉通路,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使用PICC管的患者进行了随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远程指导在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不方便PICC导管维护的患者和家属进行调查,了解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采取建立微信群、发送视频、远程指导维护技术,舒缓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提供PICC导管维护用品等措施。比较远程指导前后家属维护导管质量、患者情绪状况、院内和远程指导居家导管维护情况。结果 患者家属PICC导管维护导管技术正确率,患者情绪状况,与远程指导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与远程指导居家维护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程指导可解决不能来院患者PICC导管维护难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导管断裂及其预防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单中心878例IVAP植入患者中发生导管断裂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导管断裂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讨论.结果 截至2016年11月31日,经颈内静脉植入IVAP术后导管断裂发生率为0.8%(7/878);断裂时间为术后855~1 412 d,平均1 133 d;断裂部位为导管进入颈内静脉交界处、导管与底座接头处和皮下隧道部位.结论 导管断裂是IVAP植入后长期使用过程中严重并发症之一.规范手术操作流程、加强维护和护理宣教、适时取出等措施,有助于降低IVAP导管断裂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周插管中心静脉导管(Power PICC SOLO Catheter,Power PICC SOLO)在增强CT(CECT)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化疗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4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经外周静脉留置针注入对比剂行CECT检查,观察组经外周插管中心静脉导管进行CECT检查,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检查期间相关时间、图像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自检查室到开展CT、CT结束后处理通路、总耗时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图像质量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增强CT检查中实施外周插管中心静脉导管,能够减少反复穿刺疼痛,缩短检查时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凝状态肿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前后,采取中西医结合抗凝治疗防治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及导管维护的血液高凝状态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在PICC置管及维护期间行同步中西医结合抗凝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防治静脉血栓。结果:观察组置管后1个月,其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发生静脉血栓1例(3.33%),为穿刺的上肢浅静脉栓塞;对照组发生静脉血栓8例(26.7%),其中上肢浅静脉3例,锁骨下静脉4例,颈静脉1例。结论:对高凝状态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前后采取中西医同步抗凝治疗可有效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维持导管通畅,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9.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为患者提供长期化疗、静脉营养及用药的很好途径。昏迷患者因病情重常需静脉输注高浓度或对外周静脉产生较大刺激的药物,如化疗药物、大剂量补钾、血制品及高浓度营养物质等,因此,昏迷患者的静脉通路建:藏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前提。随着PICC广泛使用,B超引导下耐高压PICC在昏迷患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置管过程中由于昏迷患者意识不清,不能主动配合,加之由于重病卧床、肢体水肿等因素,在临床置管中出现导管插入困难、导管异位,严重者置管失败等情况,操作者应积极有效调整管路,有效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我院于2012—04至2013—05行昏迷患者PICC置管362例,  相似文献   

20.
抓取肺动脉内断裂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0岁。经右侧肘部表浅静脉穿刺在上腔静脉内留置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约144d。患者及家人发现PICC体外连接器脱落,于2009年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