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正>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及治疗费用不断增加。人们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意识开始不断增强,我国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抗菌药物使用控制方案,如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以及2011年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等。为了解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关注外科手术患者如何合理、安全、有效使用抗菌药物,针对我院外科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高的现状,对2011年第3季度所有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来宾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该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处方25 260张,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内容包括抗菌药物的品种、处方比例、给药途径、不合理用药情况等。结果: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29.98%(7 572/25 260)。7 572张抗菌药物处方中,抗菌药物单用占89.70%,二联使用占10.30%,无三联使用处方;口服占78.33%,注射占21.04%,外用占0.63%;不合理处方1 287张,占17.00%。结论:该院2011年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高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的标准,且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提示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促进门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分析基层医院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旨在更加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实施常用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与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进行对比。结果 2011年至2012年阶段,1207例住院患者中,723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占59.90%;2010年至2011年阶段,收治的1196例患者中,有931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占77.84%,上述两个时间段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至2012年阶段,上述患者平均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费用、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241.31±156.45)元和(2843.24±978.32)元;2010年至2011年阶段,上述患者平均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费用、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544.39±257.96)元和(3457.47±1048.79)元;两个时间段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0年至2011年、2011年至2012年在我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主要构成部分为住院患者,尤其是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主要使用抗菌药物种类有以下几种:硝基咪唑类、头孢唑林、头孢噻肟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等;2011年至2012年对我院手术治疗患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较2010年至2011年有明显好转,另外我院使用头孢唑林和头孢噻肟钠等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得到明显提升。结论通过对基层医院临床上常使用的抗菌药物给予相对应的应用管理,明显能降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概率,这对于规范用药、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的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比2011年7月至12月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费用、住院费用百分比以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百分率,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对排除用于抗结核治疗的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使用百分率进行对比及分析评价。结果抗菌药物药占比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百分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排除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使用百分率同样也呈下降趋势并基本达到卫生部要求。结论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化;用于抗结核治疗的抗生素如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会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百分率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240-241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情况。方法对2011至2012年度本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设计到9大类35种抗菌药物,其中治疗性抗菌药物处方5889张(58.18%),预防性药物处方4233张(41.82%);处方中仅含一种抗菌药物的3542张(34.99%),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菌药物的6580张(65.01%);进行病原菌送检3037例(占30%),未送检7085例(69.99%)。本次调查共发现不合格抗菌药物处方447张,占4.42%。其中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149张(33.33%),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140张(31.32%),抗菌药物使用剂量、疗程不当135张(30.20%),联合用药不合理15张(3.36%),预防性用药使用不合理8张(1.79%)。结论通过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本院2011至2012年度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依旧存在不合理应用的情况,需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水平。  相似文献   

6.
郗颖  周泥泥  许健 《安徽医药》2012,16(6):849-851
目的调查《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实施后,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院住院患者的病历418份,对所用抗菌药物的数据采用WHO推荐的限定的日剂量(DDD值)给予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应用以头孢菌素为主,二代、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较高,少数抗菌药物利用指数(DUI)大于1,显示不合理应用。结论医院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应用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沈阳铁路局医疗保险统筹区某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及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调取某三级医院2011年1~6月份住院药物使用信息,就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56.23%,使用抗菌药物品种共计51种,DDDs最高的是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结论该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符合《2011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简称《方案》)要求;存在注射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等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应重视DDDs排序较高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切实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7,(14):1994-1998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2015年3-7月行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的患者117例为干预前组,2015年8月-2016年5月行上述手术的患者266例为干预后组。临床药师以该院《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为依据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均未发现单次给药剂量不合理或需术中追加给药的患者。干预后,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用药持续时间超过24 h的比例分别由干预前的84.6%、71.8%、48.7%下降至17.3%、9.8%、4.9%,且患者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全部药品费用占住院费用的比例和抗菌药物占全部药品费用的比例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前后药物选择不合理、首次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的患者比例,使用不同抗菌药物品种的比例,平均住院费用以及平均药品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的干预显著降低了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并改善了无指征用药情况,提高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但仍然存在用药时机不合理、持续使用时间超过24 h等现象,仍需后续持续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出院患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出院患者病历共21764份,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其中12719份病历使用了抗菌药物,7358份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出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8.44%,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57.85%。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应采取措施加强监管,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配合抗菌药物整治活动,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10—2011年门急诊处方,运用描述统计学的方法,对抽取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药物说明书、相关文献等资料对其进行点评。结果:抽取的总处方数为51 728张,其中2010年处方24 318张,2011年处方27 410张。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17 121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10%,其中2010年抗菌药物处方8 864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6.45%,2011年抗菌药物处方8 257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12%;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大环内酯类次之。单一用药处方12 538张,二联用药处方3 117张,三联用药处方1 466张。有关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处方有1 595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9.32%。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用法与用量不合理、遴选药品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结论:门急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需要继续加强管理,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认清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合理使用的程度。方法将2011年4月出院病例,系统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24%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存在。结论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医患双方有待更新观念,医院应以抗菌药物的管理,并实现医生、护士、药师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治疗体系更好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正>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药物,对临床疾病的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也较为普遍[1-4]。为此,卫生部于2011年4月下发了《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拟在2011—2013年对临床抗菌药物应用进行专项整治,规范管理,促进临床合理  相似文献   

13.
桑冉  刘雁  张巧珍  廖巧  邢蓉 《中国药房》2014,(30):2793-2796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用药情况,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与2012年第4季度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共17 322张,按照原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评价分析。分别从使用频率排前10位抗菌药物类别、品种及科室方面统计分析,并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分类讨论。结果:抗菌药物类别使用率排前3位的均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及硝基咪唑类;使用频率排前3位的品种2011年为头孢地尼胶囊(占13.78%)、红霉素肠溶胶囊(占10.86%)及奥硝唑胶囊(占10.85%),2012年为头孢地尼胶囊(占21.83%)、奥硝唑胶囊(占12.63%)及红霉素肠溶胶囊(占10.53%);开具抗菌药物排前3位的科室2011年为儿科(占17.94%)、妇产科(占17.22%)及泌尿外科(占7.97%),2012年为妇产科(占17.51%)、儿科(占15.62%)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占12.85%)。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情况,主要表现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结论:2012年不合理处方比例较2011年有所降低,但用药不适宜与超常处方比例有所提高。医院应加强监督管理,以提高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4.
黄雪英  李鹏  黄敏 《江西医药》2012,47(12):1087-1089
目的 调查我院外科清洁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促进我院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5-9月的429例清洁手术患者病历,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38号文件》对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429例患者中有284例使用了抗菌药物,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6.2%;共应用13种抗菌药物,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抗菌药物是头孢硫脒(占使用抗菌药物病例数的52.8%)、头孢呋辛(23.9%)、头孢曲松(13.0%).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有:单次剂量和每日给药频次不正确(6.33%)、药物选择不合理(5.98%)、术后用药时间过长(5.28%)、给药时机不合理(3.87%)、溶媒量过大(3.52%)、无指征用药(1.41%).结论 我院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还存在少数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强化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评价其应用合理性,为促进临床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儿科住院病历210份,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对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其使用合理性。结果在210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109份,使用率为51.9%,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25份,占使用抗菌药物病历的23.0%。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基本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2011年度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1年度门、急诊及住院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使用率。结果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9.64%;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8.4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8.45%;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存在部分不合理现象,需要加大规范力度。  相似文献   

17.
冯东辉  丘海轶 《海峡药学》2012,24(9):272-274
分析我院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整治前(2011年3月~7月)和整治后(2011年8月~12月)的门急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频度(DDDs)、使用强度(DDD)等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DDDs较整治前下降了25.4%,抗菌药物处方和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了43.26%、16.17%,使用强度(DDD)下降了35.12%,病原菌送检率增长83.89%,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下降了28.6%,不合理使用率下降90.16%.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了解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评价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以期规范用药。方法汇总分析我院2011年7~9月份随机抽查的门、急诊处方9171张,其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329张占总处方数的25.40%。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析其用药的合理性。结果在所有抽查处方中,显示合理用药占84.54%(1969)张,不合理用药15.46%(360)张。结论我院抗生素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不合理应用主要表现为选药不合理、疗程超过规定天数、联用不合理、用药无指征等。由此,还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管工作,规范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神经内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与《新编药物学》(17版),评价分析2012年1月-2013年9月我院397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结果: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抗感染治疗共涉及抗菌药物10类45种;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和使用金额排序第1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注射用青霉素钠和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疗程长、选药不当以及频繁换药等问题。结论:我院神经内科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管可有效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在大多数医院普遍存在,其中以围手术期的不合理应用最为突出[1]。为了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管理水平,有效遏制细菌耐药,我院于2011年7月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的要求,对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