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帝内经》为我国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传统中医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医学研究参考价值,是现代医学研究者必备的主要著作之一。根据《黄帝内经》记载可知,在古代解剖学已得到医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并对解剖学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分析;古代医学工作者对解剖学认识已达到一定的高度,解剖学也取得相应成果。《〈黄帝内经〉系统解剖学和微观解剖学诠释》中详细记载解剖学的相关临床研究及成果,对《黄帝内经》中系统解剖学和微观解剖学进行述评,旨在为现代解剖学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开拓系统解剖学和微观解剖学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针灸学〉实验指导》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期发现问题,改正不足,使之更好的指导针灸实训。方法:将200份问卷调查表分发给针灸本科2002级83人、2003级40人、2004级36人和2005级45人进行无记名答卷并回收所有问卷调查表进行统计。结果:《〈针灸学〉实验指导》在问卷调查中获得了极大的肯定,也提出了一定的希望。结论:《〈针灸学〉实验指导》在针灸实训教学中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1—2014年的62篇《黄帝内经》英译研究学术论文进行分析,指出《黄帝内经》的英译研究虽然起步晚、处于学科边缘,但随着中医英语学科的发展、具有英语和中医复合背景高学历人才的增加,研究内容更深入、研究视角更多样,这些必然会引起中医英译学界对《黄帝内经》英译的更多思考,从而推动中医典籍英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苏颖 《吉林中医药》2012,32(1):97-99
在梳理《本草图经》版本与流传显示出《本草图经》版本传承及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对《〈本草图经〉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其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与讨论,《〈本草图经〉研究》完整地保留了尚志钧辑复本《本草图经》,提炼了《本草图经》各部类药物的研究特色,编辑了《本草图经》古籍医方民间验方及医案,概述了现代研究概况,这对于文献学、中医药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是一部以医学内容为主体、涉及众多学科的巨著,是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笔者从四方面探讨了执教《黄帝内经》的体会:一是借鉴古代注解,释难解疑,二是参阅现代研究,阐明医理,三是结合临床实践,学以致用,四是学经而不泥经,取舍有度。  相似文献   

6.
经典与临床——从《黄帝内经》到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这里所谓“经典”,是指《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它是我们祖先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奠定了中医药学的理论和辨证施治的体系,几千年来指导了中医临床医疗的实践,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是我们民族的一份宝贵财富,我们应当对其发扬光大之。这里且作一些例举,以证其理论可靠,疗效确切。[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以《黄帝内经》中对鼻的诸多论述为对象,就鼻的功能、鼻与脏腑的关系、鼻与经络的关系、望鼻形色诊法、五运六气对鼻的影响5个方面逐一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医翻译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德国医史学家文树德强调中医翻译的语言学和文化性原则,为弘扬中医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翻译理念上,文树德在《黄帝内经》翻译实践中践行深度翻译理念,以脚注、诠释等形式阐释中医特有概念,传递中医特有文化特色;在语言上以古译古,主张退回《黄帝内经》时代理解《黄帝内经》语言,诠释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9.
袁方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125-125
祖国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对医学普遍问题中的养生有较深入的研究。挖掘和研究《黄帝内经》丰富的养生思想,不仅对现代社会人们的养生保健,而且对建立和谐人生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鲁艳辉 《中医药导报》2019,25(10):23-26
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是叙事医学在中国医学中的实践应用。以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等叙述文本为研究对象,就"天人关系""阴阳思维""中和思维""象数思维"等中医叙事理论的重要性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叙事医学并不完全是现代西方的新的医学模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具有典型的东方叙事医学的文化特色。《黄帝内经》叙事医学作品的文化特征研究,对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概括《内经》时间医学理论,总结为因时养生,四季养生调阴阳,子午流注养生调气血;因时诊病,针对四季气候差异导致不同的疾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病情因时变化,病情可在特定的时间加重或恶化,这种变化与互运六气相关;因时治疗,如特殊疾病选时治疗,特殊针刺选时取穴等,分析其对现代养生保健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中所传承的养生经典是现代养生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论述了一种近乎理想化的境界,在现代生活中离年轻化、现实化还存在一定差距.文章从科学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规律的作息、合理的目标以及豁达的心态等5个方面将<黄帝内经>养生经典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强调养生要注重未病先防,要贯穿人的一生.深入研究<黄帝内经>养生经典,对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医药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探讨了《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的书名涵义,认为《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的命名都明显受到了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黄帝内经》的命名与形成与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有关,《素问》的命名则受到了汉代确立的宇宙生成论的影响,而《灵枢》的书名更具有道家意味,体现了《黄帝内经》成书于秦汉之际并且与汉代盛行的黄老之学密切相关的学术特征。《黄帝内经》、《素问》、《灵枢》诸书的命名显著表明了传统中医药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384-1386
近年来,五大糖尿病临床试验(UKPDS、DCCT、ADVANCE、ACCORD、VADT)的陆续揭晓,特别是2008年三大糖尿病临床试验(ADVANCE、ACCORD、VADT)结果的公布,引起了全世界糖尿病学界的广泛关注,从此糖尿病防治策略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文章从《黄帝内经》医学哲学思想:治未病思想、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中和观等探讨了糖尿病防治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要求医者在针刺时"守神",要有极高的专注力,做好针刺前的解释安抚工作,诊察患者精神状态以及详细问诊病史对于疾病性质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针对经络气血虚实的情况,通过不同针刺的手法调理,从而达到"神气乃平"的状态。《黄帝内经》中针刺用神的理论贯穿于针灸医生诊治患者的整个过程,这就要求针灸科医生做到安患者之神以求患者配合,察患者之神以便明晰病情,守医者之神以至神情专注,并通过调患者之气以达调神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名、别异、比类均为逻辑思维中的重要概念,不仅是中国古代名辩学的基础,也是《黄帝内经》逻辑体系的核心.从先秦文化的角度探讨《黄帝内经》逻辑思维的根源,在名实关系上,《黄帝内经》把实看成第一性,而名是第二性,随着其所反映的实的变化而变化,这主要受到墨家及稷下学派对名实关系认识的深刻影响;在对待事物同异的问题上,《黄帝内经...  相似文献   

17.
乔文彪 《陕西中医》2009,30(2):224-225
“神”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同时还是中医学中使用频率极高的术语。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歧义甚多,正缘如此,人们在解释、应用这一概念时,常因对其发生背景以及丰富内涵的界定不明而引起种种纷争。笔者试图对《黄帝内经》中神概念的内涵予以梳理和解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挖掘卫气循行规律,丰富营卫理论体系,补充卫气循行具体细节点,弥补目前关于卫气循行的认识不足。方法系统总结《黄帝内经》中关于卫气循行的原文,参阅后世文献并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概括出卫气循行的具体规律。结果循行部位:皮肤、分肉、四肢之间,经脉之外。循行时间:一日一夜五十周,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具体循行顺序:昼行于阳经,却又行于阴分,夜行于阴脏。结论卫气循行有特定规律,比营气复杂很多,与天地昼夜变化相应,有明显的时间节律性,与人体目之开合、睡眠节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所进行的保健活动。笔者认真学习《黄帝内经》原文,结合临床实践,对肝病的养生谈以下几点体会。1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养生的目的就是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所以必须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又张仲景《金匮要略》首篇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元典《黄帝内经》自诞生以来,上下五千年,相关研究著作、论文可谓层出不穷,其作为后世经脉医学之祖,源远流长。然而经脉的起源与流派是多元化的,至今流传最广,成为权威学说的理论便是《灵枢·经脉》所形成的十二经脉系统“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而其他流派的经脉系统或因为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失传而埋没于历史的长河中。文章从出土医学文献的角度,结合传世的《黄帝内经》文本,试图梳理《黄帝内经》秦汉时期所蕴含的数种经脉系统,如阴脉阳脉系统、六脉系统、十脉系统、十一脉系统等,为经脉医学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