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类鼻疽1例     
<正>1病历摘要患者女,27岁。因左小腿红肿疼痛,溃烂增生2个月,于2011年11月28日入院。入院前2个月,患者从泰国旅游回来后,左小腿胫前出现局限性红肿,伴疼痛,遂先后就诊于当地多家医院,因怀孕仅外用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红肿范围逐渐增大,2011年10月14日就诊于我院骨科门诊,诊断为左小腿急性蜂窝织炎并脓肿形成,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并予口服中药、局部换药治疗,引流后3 d曾发热,体温最高37.6℃,1 d后体温正常。治疗半个月,伤口无好转,于2011年11月1日就诊于西安市某院外科,换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受省卫生厅的委托,广东省性病防治中心于今年9月25日在珠海市望海楼召开了“1997年广东省性病疫情监测工作会议”(此次大会会务工作由珠海市慢病站承办)。全省21个市慢病站(所院)皮防所(院)负责人,性病疫情统计(专职)人员及部分重点县(市)慢病(皮防)所(站)负责人6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大会由省卫生厅疾控处池银庆副处长主持。上午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间歇发热9天,背部斑块、痛2天,于2011年11月28日至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近1年,扁桃体反复发炎,经消炎治疗好转,11月19日再次出现发热、咽痛不适,至当地卫生院治疗,每天于18时左右发热,体温最高达38.5℃,考虑上呼吸道感染,予“头孢唑肟钠+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后咽痛不适好转,但仍有间断发热,26日晚洗澡时发现背部皮疹,有触痛,昨日体温最高至38.2℃,今来我院治疗,门诊拟“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收住院,病程中无关节疼痛,无药物过敏史,无肝炎结核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4.
麻风病临床治愈后、有少数病例仍留有足底溃疡,这些病例 X 光拍片均有骨本质的病损,有少数溃疡出现癌变。现将我院近年来资料较完整的3例报告如下:例一:陈××,男性,58岁,农民,原系多菌型麻风,于1952年11月20日住我院治疗时,右小腿伸面即有5×6cm 溃疡一个已多年。经治疗于1969年11月25日麻风已临  相似文献   

5.
于某,男,25岁,1992年9月临床及病理诊断为 LL 型麻风,与其父育密切接触史。其父生前患 LL 麻风,1951年11月发病,1971年3月查出,1976年3月治愈,1988年12月死亡。  相似文献   

6.
1.第五届国际皮呋淋巴瘤的生物和免疫学研讨会,德国柏林,2011年1月13-15日。2.第八届欧洲皮肤性病学会春季研讨会,捷克卡尔斯巴德,2011年4月14-17日。3.第二期儿童皮肤病暑期课程,希腊雅典,2011年6月3-6日。4.第二届国际皮肤科大陆会议以及第四届俄罗斯皮呋科会议,俄罗斯圣彼得罐,2011年6-9日5.第二届慕尼黑国际实用皮肤科夏季会议,德国慕尼黑,2011年7月24—29日。  相似文献   

7.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因发现"左手皮下结节3年余"于2018年11月就诊我院。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左手食指近端一皮下结节,无明显自觉症状,未经任何治疗,近期有轻度增大,遂到我院就诊,以求得进一步治疗。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系统检查无  相似文献   

8.
《中国性科学》2011,(12):F0002-F0002
北京大学医学部性学研究中心2011年度研究员大会于2011年11月25日在医学部逸夫楼716会议室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本中心的研究员、顾问、本中心课题组成员;性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中国性科学》杂志编辑部成员、学会相关专委会部分负责人;公教部领导、公教部社科系的部分教师;特别是性学会部分元老叶干运、王效道、杨文质、白延生、丁旺、黄全华、马荣元以及徐州市性学会会长刘保恩等近六十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是贯彻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总结中心2011年工作,商讨2012年工作;《北大的性学家们》课题组汇报课题进展情况等。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40岁,因多发性骨折于2011年8月22日住我院骨科,人院后予以卧床,赖氨匹林止痛、鹿瓜多肽促进骨折愈合。8月25日出现腹痛、腹胀,CT可见不全肠梗阻,考虑为腹膜炎,予以头孢美唑+奥硝唑静脉滴注4d后,患者腹痛明显减轻停药。9月6日凌晨出现高热,体温最高达40℃,伴有颈部、躯干大片状红斑、丘疹。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80岁,工人。面颈部起白斑50年,周身起红斑、水疱伴痒1个月,于2011年6月10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50年前于面颈部起色素脱失斑,在多家医院诊断为白癜风,未经治疗。于1个月前无诱因周身起红斑、松弛性水疱,疱壁薄,易破,尼氏征阳性,可见鲜红色糜烂面、部分皮疹表面结成黄痂皮,口腔黏膜未见破溃,皮疹以面部、躯干部为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1岁。因"面部及颈项部皮疹2年",于2013年11月23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查体:面部可见大小不等毛囊性丘疹、囊肿呈痤疮样改变,部分其上可见少量黄褐色厚痂;右侧颈项部可见哑铃状或葫芦状皮损,毛发无生长或已脱落,上半部覆有黄褐色痂,形如蛎壳样,痂皮不易剥脱,剥去痂皮显露溃疡面,边缘呈堤状隆起,下半部为陈旧性瘢痕。取痂皮镜检见大量孢子及菌丝,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培养绝大多数为翠绿色菌落。病理检查:表皮内见少量真菌菌丝,真皮层和毛囊周围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最后诊断为念珠菌肉芽肿。经抗真菌治疗3个月后,面部皮损完全消退,颈项部溃疡呈瘢痕愈合。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因面部红斑20年,发热伴关节疼痛20天于2006年11月25日收入院.患者20年前左侧面颊出现-指甲盖大小的红斑,表面脱皮伴萎缩,面积渐扩大,无明显不适,曾在外院经临床结合病理检查确诊为盘状红斑狼疮(DLE),口服中草药及外用药膏等治疗3个月,无明显好转,自行停用上述药物,面颊部红斑缓慢扩大.  相似文献   

13.
<正>掌跖脓疱病是发生于掌跖部位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不明,治疗棘手。笔者于2008年11月—2011年11月采用阿维A联合复方青黛胶囊治疗掌跖脓疱病2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1入选标准临床确诊为掌跖脓疱病患者,2年内无生  相似文献   

14.
为推广我国皮肤美容外科的发展,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将于2008年11月27—29日举办全国皮肤美容外科学习班,11月26日报到。届时将邀请相关专家就皮肤美容外科的基础及临床进行系统讲座,重点涵盖皮肤肿瘤、瘢痕、皮  相似文献   

15.
<正>我科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60例皮肤溃疡患者。观察组采用康复新液换药联合红光照射,对照组采用聚维酮碘换药联合电磁波(TDP)照射。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7~90岁,平均73.2岁。病程3个月~5年。30例中,多发性溃疡(2个以上)5例,单发性溃疡25例。溃疡面积最大6 cm×8 cm,最小1 cm×1.5 cm,1例发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0月29日~11月29日,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拉美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及哥斯达黎加三国执行"和谐使命-2011"任务,提供围际人道主义医疗服务期间,经对患者严格筛选,共实施腹外疝修补术29例,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一般材料选取2011年10月29日~11月29日,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经严格筛选后行腹外疝修补术的全部29例患者.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女,25岁。因躯干、口腔红斑及水疱1年余,甲下瘀斑1个月就诊。患者2014年8月在外院查出怀孕,1个月后自觉口腔黏膜无明显诱因出现疼痛,但无明显糜烂及溃疡,未予特殊治疗。孕3个月时肚脐周围出现松弛性水疱并逐渐增多,疱壁极易破裂,形成红色湿润糜烂面,结黄褐色痂皮,后逐渐散发全身,尤以胸部多见,口腔黏膜损害加重,疼痛难忍,饮水困难,在外院诊断为天疱  相似文献   

18.
<正>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联合定于2015年11月20日—23日在广州市举办"2015年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究进展学习班"。会议期间同时举办"特应性皮炎中西医高峰论坛"和"岭南皮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 患者,女,73岁。主因左足跖增生物1年半,于2011年11月25日来我科就诊。患者1年半前左足跖近足跟处出现一约米粒大黑斑,无明显自觉症状,无压痛,皮损渐增大。近半年来患者自觉皮损处微瘁伴轻微压痛,并在皮损周围逐渐出现卫星状黑褐色斑,未诊治。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男,60岁。双下肢麻木2年,加重伴全身皮疹2个月余入院。患者于2011年11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背及小腿麻木,无痒痛,无腰痛,未予诊治。2013年9月初上述症状加重,双大腿及上肢亦出现麻木,伴疼痛,呈持续性灼痛,触摸时尤甚,无发热。面、颈、躯干及四肢渐出现散在红斑、斑块,当地医院拟诊"过敏性皮炎"予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后,无好转。患者于2013年11月26日至我院就诊,门诊拟"麻风?蕈样肉芽肿?环状肉芽肿?"收住我科。患者病后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