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正>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较高(50%~80%),若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影响预后,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合并ARDS的重残及病死率是不合并ARDS的1.5~2.0倍。解放军第253医院2002年以来共收治这类患者29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伤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原因、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气管切开,纤维支气管镜吸除分泌物,呼吸机辅助呼吸,正压给氧。结果本组14例,8例治愈,4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结论颅脑损伤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原发性胸部损伤、颅脑损伤的程度及是否有误吸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结合恒速小量持续气道湿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开放式吸痰和间断气道湿化干预,观察组行密闭式吸痰结合恒速小量持续气道湿化干预。对比两组插管后24 h、72 h、120 h...  相似文献   

5.
6.
7.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重型颅脑损伤是指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出血,昏迷在6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和生命体征改变者。此类患者容易引起呼吸道梗塞窒息死亡。因此保持呼吸道通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致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DS的诊治,并结合文献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DS的病因、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基础、治疗措施及死亡率等进行分析。结果4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DS的患者均早期行呼吸机辅助通气,28例呼吸功能恢复正常,15例死亡。抢救成功率66.67%。机械通气治疗后较治疗前PCO2、GCS评分、LIS评分及ALI等指数均有显著改变(P<0.01),临床生命体征亦有明显好转。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DS是重型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提高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早期进行机械通气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机械通气(PEEP)是治疗ARDS有效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人工气道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因中枢直接和间接损伤、误吸、咳嗽、吞咽反射减弱以及神经源性肺水肿和肺部感染等可导致急性呼吸功能障碍致使伤员缺氧窒息,从而加重脑水肿及颅内高压.迅速清除口咽部分泌物、呕吐物及血液等异物,尽早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改善通气,能有效缓解低氧血症,减少对脑组织的继发损害[1-4].本文通过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人工气道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郭晓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7):1060-106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效果.方法 尽平建立人工气道,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结果 人工气道能保证良好的通气效果,改善机体缺氧状况.结论 有效的人工气道的建立与护理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重症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急重症颅脑损伤合并ARDS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本组患者均给予人工开放气道及呼吸机辅助呼吸,13例死亡,死亡率为27.66%。结论早期诊断并尽早呼吸机治疗可有效降低本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湿化与间断雾化吸入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24~67(44.32±4.72)岁,采取间断雾化吸入方法。观察组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20~65(43.96±5.25)岁,采取持续气道湿化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痰液湿化效果、患者舒适度、睡眠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痰液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67,P=0.010)。干预前,两组患者的Koi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GCQ评分为(78.19±5.48)分,高于对照组的(70.35±6.63)分,PSQI评分为(7.93±1.25)分,低于对照组的(11.27±2.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69、7.079,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4/36),低于对照组的33.33%(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0.05)。结论 持续气道湿化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间断雾化吸入,利于增强湿化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脱机后使用持续加温湿化氧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新型氧疗机进行加温湿化给氧,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鼻湿化给氧。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痰液黏稠度、二氧化碳分压及肺部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加温湿化氧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湿化效果满意,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AL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9例,两组均常规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组在常规治疗、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的基础上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8g/d,疗程5d。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炎症指标的变化,记录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病死率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结果治疗组PaO2、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保护性通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有效率达88.1%,与对照组61.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综合治疗基础上予肺保护性通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ALI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89例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全组89例,死亡22例,死亡率为25%,主要死亡原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结论早期诊断,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使用呼吸机治疗,及时处理休克和多发伤等综合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无创-有创序贯性机械通气(M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应用价值.方法 62例需MV的ARDS患者采取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A组行气管插管有创MV;B组先给予无创MV,一旦无创通气失败则改气管插管行无创一有创序贯性机械通气.MV前后氧合指数(OI)、呼吸频率(RR)、心率(HR)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总MV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病死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 h后的OI、RR均有显著改善;B组VAP发生率、总MV时间及住ICU时间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无创一有创序贯性机械通气较有创机械通气能降低VAP发生率、缩短MV时间及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17.
BIPAP与IPPV对健康和急性肺损伤猪心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双水平压力调节(BIPAP)通气与容量控制通气(IPPV)对健康及急性肺损伤(ALI)猪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猪麻醉后气管切开,分别给予IPPV及BIPAP两种模式通气,IPPV时潮气量:12~15ml/kg,BIPAP时吸气压参照IPPV时的平台压设定,测定不同通气模式下的呼吸力学指标。从颈内静脉置入Swag-Ganz导管,从股动脉置入动脉导管,测定不同通气模式下的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参数。以油酸诱发急性肺损伤猪模型,重复测定两种通气模式下的上列参数。结果不论有无ALI,BIPAP通气时呼吸频率(RR)较快,气道峰压(PIP)较低(2者均P<0.05)。在ALI状态下,BIPAP与IPPV比,PaO2,PvO2和PaO2/FiO2较高(3者P<0.05),mPAP较低(P<0.05),CO较高(P<0.05),DO2较高(P<0.05),Qs/Qt较低(P<0.05)。结论与IPPV相比,BIPAP有利于开放自主呼吸,降低PIP,改善肺部气体交换,降低肺内分流,提高DO2,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联合镇静镇痛药物救治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重症胰腺炎ARDS患者14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配合咪达唑仑及芬太尼治疗,观察2组心率、呼吸、pH、动脉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通气后24h及撤机后各指标情况均优于通气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镇痛药物,密切观察、评估及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证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加热湿化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度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1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RDS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联合加热湿化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枸橼酸咖啡因。统计2组呼吸情况,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给氧时间、呼吸暂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 d后、5 d后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 d、5 d后的血氧分压(PaO2)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 d后、5 d后的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加热湿化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度RDS早产儿疗效确切,可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抑制炎症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乌司他丁配合高频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高频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死亡情况和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00%比22.50%,2.50%比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排除治疗过程中死亡患者后,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PaO2、PaCO2、pH、RR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PaO2、PaCO2、pH、RR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乌司他丁配合高频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显著改善ARDS患者肺功能和通气障碍,抑制肺部炎症反应,降低ARDS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