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方治疗荨麻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辨证分型结合验案举例,探讨运用经方治疗荨麻疹的用药规律.结果:将荨麻诊辨证分为六证:风寒犯表用桂枝汤、阳虚感寒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表寒内热用大青龙汤、血虚寒凝用当归四逆汤、表寒内饮用小青龙汤、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随证加减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经方治疗荨麻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荨麻疹属皮肤和黏膜的I型超敏反应.由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活性介质所致,临床表现为特征性皮肤斑疹或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红色或白色的局限性水肿性风团,速发速退,退后无明显痕迹,常伴有明显瘙痒.对于风疹最早的描述见于<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隐轸"一词即是荨麻疹最早的病名.汉﹥张仲景在<金匾要略﹥水气病篇>中描述:"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又<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风瘙隐胗候>云:"小儿因汗,解脱衣裳,风入腠理,与气血相搏,结聚起相连,成隐胗.风气止在腠理,浮浅,其势微,故不肿不痛,但成隐胗瘙痒耳." 相似文献
3.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35)
目的:探讨研究经方重用黄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糖浆治疗,治疗组给予经方重用黄芪,两组治疗2、4、8周后,观察患者风团数量和大小情况、瘙痒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4、8周后皮损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方重用黄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治愈率高,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5.
7.
陈建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1108-1109
经方,本是古代经验方的称谓,明清初期伤寒学迅猛发展,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被医家视为医学的经典,仲景方便由古时的"经验方"变为经典的"经方",徐灵胎曾说"古圣治病之法,其可考者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经方,现已成为经典方以及经 相似文献
8.
王秋林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2):113-114
综述近几年来不同医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咳嗽的研究情况,指出不同中医家从不同角度阐述慢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并通过化裁经方治疗慢性咳嗽,取得了较为肯定的疗效。认为经方治疗慢性咳嗽疗效确切,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新时代医学发展下经方仍值得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11.
13.
14.
16.
17.
林雪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1999,(4)
笔者在从事急诊工作中,运用经方治疗急危重症,收到较好疗效,特举数例。1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心源性昏厥例1 男,62岁,1998年4月6日诊。病人向有心慌、胸闷、气短,心率最低为37次/min,多次昏厥,病发时则意识不清,口唇青紫,四肢厥冷,历时2~3min。入院查体:精神不振,面色不华,慢性病容,舌体胖,舌淡有淤斑,脉结代。心脏听诊,呈房颤心率,平均心率(心室率)48次/min;心电图示:房颤并Ⅱ°房室传导阻滞。予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麻黄、制附子、炙甘草、桂枝、川芎各9g,细辛3g,… 相似文献
18.
一、麦门冬汤治愈大咯血(支气管扩张)樊××,女,39岁,干部,1983年2月5日就诊。反复咳嗽,大量咯血六年余,诊断为支气管扩张。证见:咳嗽,喉痒,继之大量咯血约200毫升,胸闷,心悸,气短,口干,精神困倦,两颧红,语音低微,爪甲不荣,舌质 相似文献
19.
20.
陶丽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5):26-26
本人在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张仲景有很大一部份经典方剂可用于现代肥胖病患者.今筛选具有一清、二消、三通、四疏特点的经方数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