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畸力作用下大鼠牙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正畸力作用下大鼠牙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分布,探讨VEGF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在受力24 h及168 h处死,制备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及牙周组织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进行检查.[结果]VEGF在正畸组大鼠牙周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受力168 h组VEGF表达的强度高于24h组(P<0.01);同时间组中,张力侧VEGF的表达高于压力侧(P<0.01).[结论]正畸牙移动过程中VEGF的表达有所增强,提示VEGF可能参与了正畸牙移动,并且更多地促进了正畸牙牙周膜徽循环的改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正畸力作用下大鼠牙周组织中骨形成蛋白7(BMP-7)的表达和分布,探讨其在正畸移动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在受力24 h和168 h处死,制备左侧上颌第一磨牙牙周组织及牙槽骨的石蜡标本,采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实验性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BMP-7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MP-7在正畸组大鼠牙周及牙槽骨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受力168 h组BMP-7表达的强度高于24 h组(P<0.05);同时间组中,张力侧BMP-7的表达高于压力侧(P<0.05).[结论]正畸牙移动过程中,BMP-7参与了正畸牙移动并且主要参与了骨改建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正畸力作用下大鼠牙周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EGFR-mRNA)的表达与分布,探讨EGF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在受力24h及168h处死,制备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及牙周组织的石蜡标本,采用地高辛标记的原位杂交法检测样本牙周组织EGFR-mRNA的表达与分布。结果EGFR-mRNA表达的强度高于受力24h组(P<0.01);同时间组中张力侧EGFR-mRNA的表达高于压力侧(P<0.01);EGFR-mRNA在正畸组中的表达主要是位于近远中向的张、压力侧,而生理状态下主要位于根尖及根分叉区的牙周膜。结论正畸牙移动过程中EGFR-mRNA的表达增强,提示EGF可能从基因水平参与了正畸牙移动,促进了组织的修复形成。  相似文献   

4.
经牙髓治疗牙的正畸移动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探讨经牙髓治疗牙对正畸牙移动的影响。方法 :对 2 3例经牙髓治疗的牙齿采用固定矫正器进行正畸移动观察 ,其中含前牙经牙髓治疗的患者 13例 ,含后牙经牙髓治疗的患者 10例。结果 :该 2 3例牙髓治疗牙均完成了正畸移动 ,移动速度与正常牙相似 ,但矫治力应适当减小 ,矫治前后X线测量表明 ,经牙髓治疗牙与正常牙的牙根长度减小量间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认为经完善牙髓治疗的无髓牙 ,在正畸牙移动中与正常牙无差异 ,但矫治力应适当减小。  相似文献   

5.
实验性大鼠牙齿移动时三叉神经节内P2X3 mRNA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正畸牙移动中加力后P2X3 mRNA在三叉神经节(TG)的表达变化规律。以探讨P2X3受体在正畸牙移动疼痛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模拟临床矫治的牙移动过程,应用原位杂交手段进行研究。结果 大鼠牙齿加力后。观察到TG内P2X3 mRNA杂交信号阳性标记神经元数量呈现一定的时间规律:实验后1d开始出现变化。实验后3d达高峰,7d后下降至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结论 在大鼠牙移动过程中,TG的P2X3 mRNA表达变化是一过性变化。呈现短时上调的规律。推测P2X3与牙移动伤害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苏士文  赵紫婷  程哲 《浙江医学》2014,(5):405-406,445
目的检测正畸力作用下大鼠牙髓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和分布。探讨其在正畸移动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在受力1、15、30d处死,制备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及其周围牙槽骨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髓组织中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正畸加力1d组、正畸加力15d组和正畸加力30d组牙髓组织中Hsp70表达量分别为402±003、28.13±0.23、10.02±0.08、5.23±0.42,正畸加力1d组大白鼠牙髓组织中Hsp70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正畸加力15d组和正畸加力30d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70参与了正畸牙移动,并且保护了牙髓组织。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大鼠正畸分牙模型,观察牙髓组织中P物质(SP)的表达,探讨正畸分牙过程中疼痛的分子机制。方法:0.03 mm结扎丝结扎于右上颌第一、第二磨牙之间,模拟铜丝分牙。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分牙后6、12 h、1、3和7天大鼠牙髓组织中SP进行检测,观察P物质的时空分布。结果:SP阳性反应产物呈条索状分布于冠根髓。在实验6、12 h组表达增强,1天后达到高峰,7天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正畸分牙过程中牙髓组织SP的表达先急剧升高后逐渐恢复正常,提示SP可能在正畸分牙致疼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曹阳  赖文莉  陈扬熙 《医学争鸣》2006,27(13):1156-1159
目的: 研究正畸牙移动中加力后P2X3受体在三叉神经节的表达变化规律,以探讨P2X3受体在正畸牙移动疼痛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模拟临床矫治的牙移动过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手段进行研究. 结果: 大鼠牙齿加力后,观察到三叉神经节神经元P2X3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率增高,并呈现一定的时间规律:实验后1 d开始出现变化,实验后3 d达高峰,14 d后下降至与对照组基本一致. 结论: 大鼠牙移动过程中,三叉神经节内(TG)的P2X3受体表达变化是一过性变化,呈现短时上调的规律,时间与正畸牙移动疼痛时间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中牙周膜的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初步探讨TGF—β1在牙周膜改建中的作用。方法:选用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用单簧圈别针簧矫治器推上颌切牙侧向移动,于加力后1、3、6、10、14天系列观察牙周膜中TGF-β1的表达。以正常组为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检测。结果:牙移动时,压力侧、张力侧TGF-β1表达增加,而张力侧3天、6天组TGF-β1表达明显增多,大于压力区。结论:TGF-β1参与了正畸牙移动牙周膜的改建。TGF-β1在正畸牙移动牙周膜改建中具有双重调节及抑制性反馈作用,有明显的成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特异性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TrkA)的变化,探讨TrkA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85只体重(200±1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加力组和对照不加力组,并各分为6 h、12 h、24 h、3天、5天、7天、14天、21天亚组,每组5只。选择左上第一磨牙作为实验牙,制备大鼠正畸牙移动不同时间牙周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TrkA表达发生改变。TrkA表达量在正畸模型加载后先轻微下调后上调,实验加力组和对照不加力组分别于第7天、第3天时Trk A表达水平达到最高,所有观察区域牙周膜内TrkA表达显著增加,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TrkA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多个阶段起作用,参与了牙周膜早期的炎症反应、修复和晚期的改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鼠前列腺伤害性刺激诱导脊髓内P2X3和Fos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建立大鼠前列腺伤害性刺激动物模型,采用抗Fos蛋白和抗P2X3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前列腺伤害性刺激诱导的脊髓内Fos、P2X3表达部位进行观察。结果:Fos阳性神经元和P2X3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脊髓后角胶状质。结论:交感神经通路在大鼠前列腺伤害性信息传递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P2X3可能参与了前列腺伤害性刺激的传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P2X受体在大鼠神经胶质瘤和嗜铬细胞瘤及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上的表达差异。方法:取新生1~3天SD大鼠大脑皮层,分离纯化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P2X受体在大鼠胶质瘤C6细胞、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皮层神经元上的表达差异。结果:C6细胞P2X2、P2X3和P2X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星形胶质细胞,P2X4、P2X6和P2X7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星形胶质细胞,PC-12细胞P2X1、P2X2、P2X3和P2X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皮层神经元,P2X5和P2X7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皮层神经元。此外,本实验还发现P2X2、P2X5和P2X6在C6和PC-12细胞上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大鼠胶质瘤和嗜铬细胞瘤细胞表达多种P2X受体,且与原代培养细胞存在表达差异,提示核苷酸介导的信号传递系统可能作为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正天丸对偏头痛大鼠中脑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 方法 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偏头痛组、正天丸组,每组8只。连续给药7 d后硝酸甘油皮下注射造模。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及痛觉阈值变化,免疫荧光和免疫蛋白印迹技术测各组大鼠中脑内P2X3受体的表达。结果 正天丸组耳红和挠头持续时间均较偏头痛组缩短(P<0.001)。造模后偏头痛组疼痛阈值较造模前及同期空白组均明显下降(P<0.05);正天丸组造模后1.5 h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偏头痛组P2X3受体在中脑内多数神经核团均呈明显高表达状态,正天丸组表达强度较偏头痛组降低。偏头痛组和正天丸组P2X3蛋白表达较空白组升高(P<0.001);正天丸组P2X3蛋白表达较偏头痛组降低(P<0.001)。结论 中脑内P2X3受体的活化介导了偏头痛的痛觉信息传递,正天丸的抗偏头痛作用与其抑制中脑内P2X3受体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表观遗传调控子zeste同源蛋白2增强子(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在牙髓炎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方法:以10 g/L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大鼠牙髓,建立大鼠牙髓炎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牙髓炎进展过程中EZH2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EZH2与CD68的表达及两者的共定位,利用CCK-8细胞增殖-毒性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1、10、20、40、100 μg/L)EZH2重组蛋白对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及人白血病单核细胞系(human leukaemia-derived monocytic cell line,THP-1)细胞增殖的影响,从而筛选出EZH2重组蛋白刺激hDPCs及THP-1细胞的适宜浓度。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EZH2重组蛋白处理的hDPCs上清液对THP-1细胞迁移作用的影响。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在LPS诱导的大鼠牙髓炎模型中,随着LPS刺激时间延长,牙髓炎症反应逐步加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LPS诱导牙髓炎8 h内,EZH2表达下降,但在刺激 1、3、7 d后,EZH2表达随刺激时间延长逐步上调。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大鼠牙髓3 d时EZH2与CD68表达显著升高,并且可以检测到两者在巨噬细胞中的共表达。CCK-8结果提示,EZH2重组蛋白刺激hDPCs及THP-1细胞的适宜浓度为20 μg/L。与对照组上清液相比,加入EZH2重组蛋白刺激hDPCs后的上清液可以显著促进巨噬细胞趋化。结论:EZH2参与了牙髓炎发展过程,并促进巨噬细胞的趋化,提示EZH2在牙髓炎发展过程中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体内体外两方面探讨BMP2在牙髓损伤修复,尤其是牙髓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牙髓损伤修复模型和体外人牙髓细胞连续培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TT法和酶动力学等方法,检测BMP2在体内牙髓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并比较不同浓度rhBMP2对体外人牙髓细胞连续培养各阶段细胞增殖活性及ALP活性的影响。结果:体内牙髓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存在BMP2的表达,牙髓组织损伤修复的不同阶段其表达部位和强度发生变化;rhBMP2可提高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的增殖活性,与其本身浓度有关,并可促进人虎髓细胞ALP活性,呈浓度依赖性;结论:BMP2是参与牙髓损伤修复,尤其是牙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P2X受体各亚型在不同年龄大鼠海马CA1区的表达及低压缺氧的影响。方法应用低压缺氧动物模型,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对大鼠海马CA1区P2X受体进行染色和细胞记数,观测P2X2、4、6受体亚型的表达及缺氧的影响。结果P2X2、4、6受体亚型在大鼠海马CA1区有大量的表达,且受体表达量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关;低压缺氧使各个受体亚型的表达上调。结论大鼠海马有P2X受体多个亚型的广泛表达,而低压缺氧使大鼠海马CA1区P2X受体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Sonic Hedgehog(Shh)信号分子在大鼠牙髓炎中的免疫定位,探讨Shh信号通路在牙髓防御和修复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15只SD大鼠随机分成1d、3d和7d组,每组5只,用穿髓开放法建立大鼠牙髓炎模型,3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3,7d处死,取出下颌磨牙,常规组织学处理,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hh,Smo,Ptc,Gli1的表达,并对Shh信号通路在大鼠牙髓炎中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对照组为大鼠正常牙髓。结果:大鼠牙髓炎模型1,3,7dShh广泛表达于穿髓孔下方牙髓间充质细胞及远离穿髓孔的根髓细胞中,表达量随炎症的进展无显著性提高(P>0.05)。Ptc、Smo、Gli1在大鼠牙髓损伤后1d未见阳性表达,3d和7d均表达于穿髓孔下方牙髓间充质细胞中,且表达量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空白对照组中Shh信号通路阴性表达。结论:Shh信号通路在牙髓炎过程中表达,提示其可能被激活,参与牙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在成年大鼠磨牙受到钻磨刺激后不同时间牙髓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定位情况. 方法 建立大鼠牙髓炎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热休克蛋白27在大鼠上颌磨牙钻磨后3 d,6d,9 d的表达. 结果 热休克蛋白27在牙髓炎晚期成牙本质细胞、牙髓成纤维细胞、血管壁及内皮细胞中表达逐渐减弱.结论 热休克蛋白27的表达与牙髓炎症发生发展的程度有关,提示热休克蛋白27在牙髓损伤修复期可能是参与牙髓损伤修复的细胞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肾调冲方对大鼠离体卵巢颗粒细胞原癌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以不同含药量的大鼠血清与体外培养的卵巢颗粒细胞共同孵育24 h,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补肾调冲含药血清可增强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结论]原癌基因作为卵巢内局部调节因子,参与卵巢颗粒细胞凋亡过程。补肾调冲含药血清可通过促进卵巢颗粒细胞内抑癌基因的蛋白表达,抑制颗粒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牙齿震荡(concussion of the teeth)后牙髓有活力根尖周炎(periapical Periodontitis)的机制。方法1999-2003年收集了29例32颗牙齿震荡后牙髓有活力的根尖周炎患牙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牙齿震荡后牙髓有活力根尖周炎的发生与牙位和受外伤的年龄有关。结论牙齿震荡后牙髓有活力的根尖周炎多见于年轻恒牙和上前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