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和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HFNC)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COVID-19的防空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商城县人民医院和罗山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日~2020年2月20日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20例,根据血氧饱和度(SO_2)的不同将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n=12)和高流量组(n=8),分别给与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和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治疗12 h和24 h后分别测定患者的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O_2)、氧分压(PO2)等较治疗前对应的变化值,并比较二者症状缓解时间和舒适度。结果治疗12 h和24 h后,高流量组患者的ΔRR12、ΔSO_212、ΔPO212均数高于常规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COVID-19患者的治疗上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氧疗12 h和24 h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均能得到改善,而且改善程度随着时间推移而升高,但高流量吸氧组较鼻导管吸氧组改善更明显,而且症状缓解时间更短,舒适度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AECOPD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根据通氧方式的不同划分为经鼻高流量吸氧组(HFNC组)、低流量吸氧组(LFO组)、无创机械通气组(NIV组),各选取40例,HFNC组采用经鼻高流量吸氧,NIV组采用传统无创机械通气,LFO组采用低流量吸氧,比较治疗前(时点1)、治疗24 h(时点2)、治疗48 h(时点3)3个时点3组患者组内、组间指标pH、PaO_2、PaCO_2情况,同时比较三组患者出院后肺功能指标情况。结果:以时点为源进行组内效应比较,pH、PaO_2、PaCO_2随着时间变化发生显著变化,表示单一各组组内治疗效果会随着时间变化而显著差异,即一种治疗方式的效果会随着时间逐步显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以时点*组别为源进行组内效应比较,表示pH、PaO_2、PaCO_2会因为不同治疗方式不同时间点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以组别为源进行组间效应比较,pH、PaO_2、PaCO_2在同一时间点治疗效果也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通气时间、呼出潮气量上表现为HFNC组>LFO组>NIV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3组痰液黏稠度上比较,卡方值x~2=15.850,P=0.003,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度氧疗应用在AECOPD患者身上,可改善血气指标,提升肺功能,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急救、体征支持甚至家庭保健最广泛和普遍的吸氧治疗仍采用传统的落后技术,不能精确定量控制氧气的比例含量和实际气体流量。本项目应用现代电子与电气技术实现任意比例氧气和空气的精确混合,并达到对混合气体压力和输出流量的可调节性使用,从而完成临床患者不同病种、不同病程吸氧治疗中对氧消耗的定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刘梅芳 《中国校医》2015,29(3):199-201
目的分析43例青年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青年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并将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和胸腔穿刺抽气组(以下简称胸穿组),每组再根据氧流量的高低分为:无吸氧组、低流量吸氧组及高流量吸氧组,分析比较各组住院时间。结果保守治疗组中,高流量吸氧组与无吸氧组、低流量吸氧组比较,可以显著缩短住院时间(P<0.05)。胸穿组中,无吸氧组、低流量吸氧组、高流量吸氧组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吸氧可促进青年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吸氧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3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病人相关指标的监测,确定病人术后最适吸氧时间和吸氧浓度.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行LC术32例为实验组,全麻下胆囊切除术或胆总管探查术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清醒后回病房,持续吸氧2L/分,同一台无创生命监测仪监测在0h、2h、3h、4h、5h时患者的心率(HR)、呼吸(R)、血压(BP)、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吸氧一定时间后,HR在3h,R在2h,血压中收缩压在3h,结果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SPO2均无差异.结论:LC患者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4小时,流量2L/分,即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在临床实践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流量湿化吸氧与常规面罩吸氧在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择期行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面罩吸氧对照组(A组)和高流量湿化吸氧治疗组(B组),对两组患者治疗2 h、6 h和24 h后的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进行比较,了解两种吸氧方式在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后治疗上的优劣。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 h、6 h和24 h的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发现,A组动脉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较B组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较B组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与常规面罩吸氧比较,高流量湿化面罩吸氧可以使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有更满意的氧合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2例COPD稳定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治疗组给予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2 L/min)。对照组单纯采用低流量吸氧(2 L/min)治疗,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同期采用6 min步行距离评价运动能力(6 MWD/m)及生活质量评分(SGRQ)。结果治疗3个月后,所有患者肺功能指标(FVC、FEV1及FEV1/FVC%)、同期采用6 min步行距离评价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联合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抗胆碱药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可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呼吸困难及肺功能,优于单纯低流量吸氧治疗。  相似文献   

8.
陈铖 《医疗装备》2020,(5):123-125
目的探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呼吸科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0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经鼻正压通气吸氧治疗,试验组给予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氧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舒适性评分、耐受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给予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氧疗有效性,增加氧疗舒适性与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鼻导管供氧治疗)和观察组(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组间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治疗后,观察组pH值水平、PaO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组间舒适度评分、疲劳程度评分对比,治疗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明显更高,疲劳程度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中,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并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小型氧舱的供氧系统常用流量计来显示病员的吸氧情况。在开舱过程中,流量计的锥形玻璃管爆裂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给操舱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同时也会造成病员吸氧中断和肺式供氧器膜片破损。究其原因,常被认为是供氧减压器失灵引起了偶然过压,或者流量计玻璃管质量不合格等。处理的方法多是换一只同型号的流量计,但爆管现象仍然发生。我们认为玻璃管爆裂的原因主要应从流量计的结构上来考虑。见到爆裂玻璃管的流量计全是LZB型。这种流量计在小型氧舱中采用得比较多。在设计供氧系统时,一般选取示流流量计的量程低于吸气流量的峰…  相似文献   

11.
高压氧舱安全治疗的监控是高压氧(HBO)安全有效治疗的重要手段。以往的“氧舱微机控制”只能对加减压、氧浓度实行控制,但不能实时监控影响安全治疗的氧流量、人均吸氧量,从而不能准确地达到高压氧舱安全治疗监控的目的。作者采用氧气流量的检测、人均吸氧量的检测、温湿度的检测以及氧浓度和压力作为氧舱监控的重要指标,并增加图像数据存储、语音提示功能,以进一步提高高压氧舱安全治疗监控的目的。目前,该项目已通过标准审定,并己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专利号ZL992411556)。其研制内容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珐大中型高压氧舱安全治疗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云南大理地区肿瘤患者中低流量吸氧是否需要湿化。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将200例进行中低流量吸氧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非湿化)和对照组(湿化),观察两组患者在氧疗效果及舒适度方面有无差异。结果:肿瘤患者中低流量非湿化与湿化吸氧在睡眠质量、护理耗时、氧疗成本、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疗效果、鼻咽部干燥感、鼻腔出血、吸氧不适感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理地区肿瘤患者中低流量吸氧不需要湿化。  相似文献   

13.
吸氧阻力在高压氧治疗中或多或少普遍存在,给患者带来不适。本文主要阐述了高压氧舱肺式供氧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而分析了吸氧阻力的形成原因,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时进行肺式供氧器的维护、保养和更换不但可以有效降低吸氧阻力,对降低舱内氧浓度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集中管理的实施,在一系列环节中若管理不当,极易造成器械损坏而影响临床工作的开展.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环节质量控制,取得较好的效果. 1存在的问题 问题:(1)回收时清点后未能进行双方确认签字,导致器械数量产生误差.(2)由于专科器械结构复杂,不能进行有效地拆卸,导致一些器械的关节等处清洗不达标.(3)不了解专科器械的用途、组装不正确、包装时的摆放顺序不利于操作、精细尖锐器械保护不当等.(4)灭菌方式选择有误,有些物品不能耐受高温,通过高压灭菌而导致损坏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仿生表面湿化和常规入水湿化两种氧疗湿化方式,对污染的微生物及添加的防腐剂的传输规律。方法对两种装置中的湿源物质分别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污染后,将吸氧管终端置于盛有无菌蒸馏水的标本接收瓶内,以3、5、7 L/min的流量分别供氧30、60 min,对终端标本接收瓶内样本和在吸氧管的近段、中段、远段内壁采集的样本进行培养和菌落计数;将10%脱氢乙酸钠溶液作为湿源物质,以3 L/min的流量通气,每1h 30min采样,用高压液相仪定量检测吸氧管终端的脱氢乙酸钠。结果采用入水湿化的方式时,终端氧气中均检测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脱氢乙酸钠,且流量越大、通氧时间越长则菌落数越多,在吸氧管的近段、中段、远段的内壁中也检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流量小时近段菌落最多,流量大时远段菌落最多;采用表面湿化方式时则终端氧气中及吸氧管的近段、中段、远段的内壁中未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脱氢乙酸钠;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入水湿化方式能传输湿源物质中可能污染的细菌并使吸氧管内有细菌存在,也能传输湿源物质中添加的防腐剂给患者带来的潜在危害,而仿生表面湿化方式则既不传输细菌也不传输防腐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新型供氧管道的制作,以及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来该院进行治疗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他们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实验组(A组)进行无创呼吸机新型供氧管道为患者供氧,对照组(B组)进行普通吸氧管为患者供氧。仔细观测这两组患者的管道供氧效果、供氧管道的折叠率以及脱管率。结果实验组(A组)进行无创呼吸机新型供氧管道的打折、脱管以及扭曲上的发生率比较低,无创呼吸机新型供氧管道相比普通吸氧管道供氧,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新型供氧管道的制作简便,操作简单、安全,安全性能高,同时和具有实用性,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医院临床护理中,护士在给病人吸氧时,常规做法是根据装在氧气筒上的流量计估计吸氧时间,到时后把氧气关掉。病人的总吸氧量为时间量乘以流量来得到的。  这样做的弊病主要有以下两个:  ①病人的吸氧时间不易控制。  ②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微型智能给氧监控装置,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医生所下的医嘱中对病人的吸氧要求一般分为连续吸氧和间断吸氧,护士只需根据医嘱对该监控仪进行预定设置并启动装置工作,预定时间到后装置自动停止供氧并鸣笛报警。若是连续吸氧,只需输入吸氧总时间;若是间断吸氧则需输入…  相似文献   

18.
谢春  梁欢 《医疗装备》2020,(6):147-148
目的探讨持续低流量吸氧结合呼吸训练对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状况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在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结合呼吸训练,比较两组呼吸困难状况及运动耐力。结果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步行距离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低流量吸氧结合呼吸训练可有改善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呼吸困难状况,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寻求良好的吸氧方式,以降低肺部感染率。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心血管疾病患者34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8例患者实施常规湿化吸氧,观察组173例患者实施无湿化吸氧,分别于开始吸氧后2、4、6、8、10、12、24、48h通过鼻导管进行细菌培养,于吸氧开始后24、48、72h调查两组患者鼻腔和口咽部干燥程度。结果开始吸氧后2h两组患者导管均无细菌检出,4h观察组鼻导管仍无细菌检出,对照组细菌检出阳性率为1.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始吸氧后6、8、10、12、24、48h对照组患者鼻导管细菌检出阳性率为4.16%~63.69%,观察组为0.58%~1.73%,观察组细菌检出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吸氧后24、48、72h两组患者鼻腔和口咽部干燥程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无湿化中低流量吸氧较湿化吸氧可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而不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临床两种不同的氧疗方式,对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是否与持续低流量吸氧存在着一定不同之处,观察最终临床的治疗效果情况。方法:在本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取70例作研究,将所有对象分为两组,采取相应的常规治疗,而对照组则采取低流量持续吸氧,控制在2L/min。结果:开展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高度相似,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也高度相似(P>0.05),而开展治疗之后都得到改善,普遍指标观察组都要好于对照组(P<0.05)。但在肺功能FEVl/FVC%方面,综合情况没有明显不同(P>0.05)。在有创通气率和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有创通气率更低,并且住院时间更短一些(P<0.05),说明效果更加可观。结论: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采取无创正压通气的效果要比传统的低流量持续吸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