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生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105例40—68岁因月经过多、不规则子宫出血和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诊刮或手术后病理切片证实内膜增生8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3例,子宫内膜癌8例,内膜息肉5例。所有病例经诊断性刮宫和手术后送病理检查。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增生早期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宫腔病变诊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为子宫腔内病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其病症诊断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子宫腔内病变患者中,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63例,诊断准确率为92%,且以子宫内膜增生以及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腔内组织残留、子宫内膜癌等病症为主。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宫腔病变诊断具有相对较高的准确率,并且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和宫腔病变的诊断价值韩劲松王泽密田惠秦莉宫恩聪为比较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和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将29例两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现初步分析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自1993年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中的诊断意义,以及临床干预指征和处理方式。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行宫腔镜手术的绝经后无症状的子宫内膜增厚(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5mm)患者261例。分析子宫内膜病理和子宫内膜厚度、B超影像特征及其与患者一般情况的关系。结果:26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62.47±6.99)岁,平均绝经时间(11.78±7.48)年,平均子宫内膜厚度(10.63±4.48) mm。261例患者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息肉190例(72.8%),子宫内膜癌7例(2.7%)。正常子宫内膜、内膜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8.17±2.11) mm、(10.63±4.43) mm、(16.29±6.5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宫腔镜病理结果作ROC曲线,以子宫内膜厚度11.5mm为界值预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或子宫内膜癌,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70.47%。子宫内膜厚度及病理类型与患者年龄、生育史、BMI、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乳腺癌病史。均无显著相关。绝经5年内的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内膜恶性病变比率可能相对较高。261例患者中,145例(55.6%)超声提示宫腔异常回声,116例未提示宫腔占位。超声有或无宫腔占位的病理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最常见的病理为内膜息肉,无论超声是否仅提示内膜增厚或提示合并宫腔占位。对于息肉和其余病变,宫腔镜是准确的诊断方法。对于子宫内膜显著增厚的患者,内膜厚度超过11.5mm提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或内膜癌的风险,建议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服用他莫昔芬(TAM)对子宫内膜的病理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共622例,术后197例服用TAM,其中59例患者因异常阴道流血或超声子宫内膜异常行宫腔镜诊刮术,将其分为绝经前组及绝经后组,以服药时间3年及5年为界值,分析子宫内膜病理情况。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包括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其余为良性子宫内膜病变及正常子宫内膜,根据子宫内膜病理结果分析绝经前及绝经后超声诊断异常子宫内膜增生的标准。结果乳腺癌术后服用TAM患者197例,其中59例行宫腔镜诊刮术,因异常阴道流血就诊者占32.2%(19/59),经病理证实有子宫内膜病变者占76.3%(45/59),其中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最高;绝经前子宫内膜癌发生率为3.4%(1/29),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发生率为20.7%(6/29);绝经后子宫内膜癌发生率为20.0%(6/30),无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发生。TAM服用时间超过3年或5年,子宫内膜癌及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均增加(P0.05)。绝经前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有关(P=0.035),当超声子宫内膜厚度达15mm时可作为诊断绝经前异常子宫内膜增生的最佳超声诊断阈值;而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无关(P=0.631)。结论乳腺癌术后服用TAM能够引起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增生,绝经前患者亦有子宫内膜癌及不典型增生的发生,不可忽视对服用TAM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的监测。服用TAM时间超过3年者,需更加警惕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绝经前超声子宫内膜厚度15mm可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内膜增生的最佳超声诊断阈值;绝经后仍以超声子宫内膜厚度5mm作为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标准。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息肉在育龄妇女和绝经后妇女均可能发生。以异常子宫出血和宫腔占位性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经阴道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评估方法。经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和影像学评估高度怀疑子宫内膜息肉者,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病灶切除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子宫内膜息肉应与所有导致异常子宫出血和宫腔占位性病变的情况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病理情况及临床处理原则。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绝经后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而无症状者184例(无症状组)行宫腔镜检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与同期伴有阴道出血或阴道排液的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患者99例(出血组)进行比较。结果无症状组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经宫腔镜检查病理多数为子宫内膜息肉(119例,64.67%)或黏膜下小肌瘤(17例,14.67%),符合绝经后正常表现16例(7.61%),仅有9例(4.89%)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出血组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子宫内膜息肉28例(28.28%),黏膜下小肌瘤4例(4.04%),符合绝经后正常表现18例(18.18%),子宫内膜癌37例(37.37%)。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经宫腔镜检查病变阳性检出率高(>90%),以子宫内膜息肉为主。宫腔镜检查是探查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彩超、宫腔镜、病理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官腔镜、病理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可疑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采用阴道彩超检查、诊断性官腔镜检查及诊刮术,与病理检查结果做对照分析。结果 60例病理确诊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者为4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为0例,子宫内膜癌为1例,子宫内膜息肉为10例。阴道彩超诊断子宫内膜增厚为4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为8例,子宫内膜癌为0例,子宫内膜息肉为3例。宫腔镜检查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者为4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为3例,子宫内膜癌为0例,子宫内膜息肉为14例。结论 经阴道彩超是筛选子宫内膜病变的方便、简捷、有效与经济的方法,宫腔镜是可靠的诊断方法,而金标准是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宫腔内良性病变,非弥漫性子宫内膜增生可产生子宫内膜息肉,息肉是非赘生性的,系内膜局限部位受激素刺激而形成。近年来,随着阴道超声的开展,其作为一种无创性的诊断手段,为子宫内膜息肉提供了一种简捷有效的诊断与鉴别手段。本文对我院1年来阴道B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89例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与宫腔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做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此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绝经后女性妇科宫腔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60例绝经后女性妇科宫腔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对照组,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试验组,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及诊断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宫腔炎症、子宫内膜癌诊断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妇科病变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诊断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结论 在绝经后女性妇科宫腔病变诊断中,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能够取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还能有效鉴别妇科宫腔病变类型,且患者诊断满意度高,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电视宫腔镜诊治91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回顾性分析电视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对91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其中21例行电切术或病灶摘除术,病变组织送病理.结果绝经后出血的病因依次为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单纯增生、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等,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依次为95.2%、100%、88.9%、100%、90%、80%.宫腔镜治疗宫腔良性病变所致子宫出血无一例复发.结论宫腔镜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优于诊断性刮宫;部分患者可同时行病灶摘除或电切术,减少了开腹手术对患者的创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PA)结合临床表现及阴道超声特点,以协助术前对宫腔内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10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阴道超声检查图像并进行分析,观察其超声特征。结果患者年龄24~64岁(平均45.9岁),8例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2例不孕。超声表现:4例病灶位于宫腔下段至宫颈内口,5例位于宫腔内,1例位于宫角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7例病灶测出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I):0.33~0.71。结论子宫内膜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PA)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宫腔内病变,临床上需与子宫内膜癌、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相鉴别,通过超声检查病灶的回声、部位及血流信号并结合临床表现可协助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3.
宫腔镜诊治宫内占位性疾病10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陈勤芳 《生殖与避孕》2014,(4):292-294,316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与阴道彩色超声(TVB)对宫内占位性疾病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不孕、绝经后出血、阴道彩色超声提示宫腔占位等不同原因行宫腔镜检查的1 065例患者,根据宫腔镜检查结果,了解TVB诊断的准确率及宫腔占位性疾病的病理性质。结果:1 065例宫腔镜检查的患者术前TVB提示有宫内占位的为800例,经宫腔镜检查,术中见宫内占位900例,2种检查方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VB提示有宫内占位的800例患者中,经宫腔镜检查证实有宫内占位750例,TVB与宫腔镜检查的阳性符合率为93.8%(750/800),假阳性率为6.2%(50/800)。术前TVB未提示宫内占位的265例患者中,经宫腔镜检查存在宫内占位的有150例,TVB的假阴性率为10.8%(115/1 065)。宫腔镜术后病理诊断提示,宫腔内膜息肉670例,占62.9%(670/1 065),子宫黏膜下肌瘤121例,占11.4%(121/1065),内膜简单性增生153例,占14.4%(153/1 065),内膜功能性增生93例,占8.7%(93/1 065),复杂性增生9例,占0.8%(9/1 065),不典型增生8例,占0.8%(8/1 065),子宫内膜癌11例,占1.0%(11/1 065)。结论:准确诊断宫内占位性疾病性质,须在宫腔镜直视下检查并取材进行病理诊断,此是宫内占位性疾病的最终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病房收治的77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每例均行盆腔超声、宫腔镜检查及手术,且取得病理及确切诊断。结果:778例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所占比例最高49.23%(383例),其次是子宫内膜癌16.71%(130例),第三位是黏膜下肌瘤11.44%(89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在绝经5年内发病例数最多(311例),其中以子宫内膜息肉为主(175例),绝经≥21年发病例数最少(78例),其中以子宫内膜癌为主(44例);<49岁阴道出血例数最少(7例),55~59岁阴道出血例数最多(228例),两者均以子宫内膜息肉为主,≥75岁出血的71例中以子宫内膜癌为主(38例);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患者在子宫内膜厚度、体质量指数(BMI)及是否反复出血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患者与良性病变患者相比其子宫内膜更厚、BMI更高且更易发生反复出血。结论: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为子宫良性病变;随着绝经时间的增加,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及黏膜下肌瘤的发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子宫内膜炎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随着绝经后发生阴道出血年龄的增加,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及黏膜下肌瘤的发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子宫内膜炎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并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绝经后出血的准确率。方法:本组研究对67例绝经后出血病人实施经阴道彩超与经腹B型超声检查,同时借助宫腔镜直视下进行活检作病理检查,将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腹B型超声检查共37例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其诊断符合率为55.22%(37/67);经阴道彩超检查显示共59例同病理检查一致,其诊断符合率为88.06%(59/67)。结论:子宫内膜血流分布情况与RI值大小对内膜异常病变的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腹B型超声检查的效果不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已婚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子宫内膜息肉灵敏度好、阳性率高。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操作简单、无创高效、重复性好,易被患者接受,此项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患者均行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进行检查,分析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特征及其诊断准确率.结果 4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增生22例,子宫内膜息肉12例,子宫内膜癌6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无出血症状的绝经后妇女超声子宫内膜增厚的意义。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因为阴道超声子宫内膜厚度≥4 mm而接受宫腔镜检查的无出血绝经后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分别有450例无出血和478例有出血绝经后妇女纳入了该研究,最常见的宫内病变均是子宫内膜息肉,无出血患者中共诊断出13例(2.9%)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和5例(1.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出血患者中共诊断出68例(14.2%)子宫内膜癌和4例(0.8%)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结论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超过10 mm者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风险显著升高,应重视子宫内膜厚度在4~10 mm且合并糖尿病、高龄、未产者。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女性健康意识的提高,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越来越受到重视。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绝经后妇女中常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和绝经后阴道出血。经阴道超声测量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厚度是常用的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手段。在医学上,对于无阴道出血症状的绝经期女性,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尚不明确。无症状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要根据是否存在高危因素个体化评估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适当的诊断不仅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早发现早治疗有重要意义,也可避免造成绝经女性的过度恐慌和减少不必要的有创诊疗,在临床中有现实意义。综述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疾病的特点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从而为绝经妇女的子宫内膜病变提供相应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绝经后超声提示子宫腔内异常回声的患者10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诊断,对照组采用诊刮法诊断,分析两组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对病变组织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子宫内膜息肉观察组检测出11例(91.67%),对照组检测出5例(35.71%);子宫内膜下肌瘤观察组检测出14例(100%),对照组检测出7例(43.75%);子宫内膜炎观察组检测出9例(90%),对照组检测出2例(25%);子宫内膜增生观察组检测出11例(100%),对照组检测出5例(38.46%);子宫内膜癌观察组检测出5例(100%),对照组检测出1例(25%),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观察组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与对照组相比检出率更高。结论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更加有效,更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