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桡骨小头骨折是肘部最常见骨折之一,约占肘部骨折的三分之一,其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克氏针内固定术、可吸收螺钉髓内固定、微型钢板内固定、桡骨小头单纯切除、桡骨小头置换等多种方式。对于严重的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采用何种术式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笔者2005~2010年对我院严重桡骨小头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掌侧解剖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后踝骨折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9月至2013年11月老年后踝骨折患者31例,应用桡骨远端解剖钢板行内固定手术,术后随访8~24月,观察术后内固定物是否松动、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状况(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结果在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再移位,所有后踝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疗效评定依据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优23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0.3%。结论应用桡骨远端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后踝骨折脱位,具有抗滑、支撑、固定牢靠、钢板服帖等优点,骨折愈合率高,可行早期功能锻炼,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尤其适用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后外侧入路可吸收螺钉固定用于踝关节骨折的价值。方法选择90例踝关节骨折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使用金属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2个月评价并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情况,记录患者手术情况,记录并对比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年,评价并对比两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骨折愈合情况比较,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花费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后侧入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开始负重时间缩短,更利于术后骨折愈合与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近端粉碎性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3例锁骨近端粉碎性移位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桡骨远端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合并胸锁关节脱位2例同时行关节复位、关节囊修复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伤口愈合及骨折愈合情况。采用Rockwood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30~120 min,术中出血量为50~200 ml。术后随访5~15个月,X线检查示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可靠。随访期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钛板断裂、螺钉拔出、皮肤坏死感染、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术后肩关节活动时胸锁关节处隐痛3例;合并胸锁关节脱位2例中,稍有前凸畸形1例,肩关节活动时胸锁关节处隐痛1例。Rockwood肩关节功能评分优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2.3%。讨论桡骨远端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近端粉碎性移位骨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桡骨小头骨折,尤其是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常合并肱骨小头损伤与内侧副韧带损伤,伴有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其治疗存在较多争议。2003~2007年,我院采用微型螺钉内固定木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12例,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宗起 《山东医药》2014,(34):46-47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切开复位T型金属板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68例。术前掌倾角2.06°±4.88°,尺偏角18.31°±0.92°,桡骨短缩(1.95±0.76)cm。结果 6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术中血管、神经损伤。2例出现切口延迟愈合,给予无菌换药分别于术后3、4周愈合。术后随访3-24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64例关节面平整;掌倾角8.71°±3.15°,尺偏角20.9°±5.5°,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桡骨轴向无明显短缩。根据Mcbridge腕关节评分标准:优25例,良23例,可14例,差6例。末次随访未发现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失效、畸形愈合。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李治  马骥  张洋  杨立枫  赵伟 《山东医药》2012,52(35):65-66
目的观察无头加压空心螺钉用于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微创全螺纹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术后根据PRWE评分(评分项目为腕关节疼痛、腕关节活动度、握力、日常活动及特殊活动情况)及X线检查结果评价疗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桡骨骨折6~8周愈合,平均7周;尺骨茎突骨折4~6周愈合,平均5周。4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疗效为优40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93.75%。无骨不连、骨折移位、腕关节疼痛、无力及腕关节不稳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全螺纹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确切,选择适当的螺钉入钉点和固定角度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胡银徐  曹颖 《山东医药》2013,(34):53-54
目的 探讨聚左旋乳酸(PLLA)可吸收骨固定系统在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下颌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用聚左旋乳酸(PLLA)可吸收骨固定系统进行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微型钛板及螺钉行坚强内固定.术后6周行X线检查,对骨折愈合时间、张口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的咀嚼效能恢复情况进行记录,同时观察术后1年两组内固定物的吸收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张口度、咀嚼效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年PLLA接骨板基本分解吸收完毕,而对照组内固定物无法吸收,且有3例患者行二次手术取出钛板.结论 PLLA可吸收骨固定系统用于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骨折愈合时间短,内固定材料无需取出,避免了二次手术,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提高Pipkin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Pipkin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Koeher-Langen-beck入路或改良髋外后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股骨头骨折均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III型合并股骨颈骨折者采用三枚空心螺钉圊定,Ⅳ型合并髋臼骨折者采用ATMFS固定。结果21例均获随访1—4a。术后1.5a疗效为优9例,良6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71.4%。2例差者均为Ⅲ型合并股骨颈骨折;3个月复查X线片示患侧股骨头、颈部均未愈合,股骨头塌陷,半年后患髋逐渐疼痛加重,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均未出现可吸收螺钉断裂及异物反应,均无深部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可吸收螺钉是治疗Pipkin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材料,对于Ⅲ型骨折患者可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0.
腕舟骨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腕部骨折,可为单纯骨折,也有合并月骨周围脱位的腕舟骨骨折.因其血供有一定局限性,骨折不愈合率较高,尤其是腕舟骨腰部骨折,如合并骨折分离或移位,加上治疗不当,常出现不愈合或骨坏死.2008年5月~2012年6月,我院采用可吸收棒内固定联合自体桡骨移植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不愈合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董方  徐宁  汤斌 《山东医药》2014,(23):82-84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入可吸收螺钉在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联合腓骨固定治疗4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内固定过程中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入可吸收螺钉,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55—85min、平均71.2min;术中失血量40—100mL、平均65mL,均无神经血管损伤。术后X线片示骨折均对位对线良好,无旋转移位。随访时间5~13个月、平均8.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为12~16周、平均14.2周。无1例发生感染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无旋转移位、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采用Johner-Wruh评分评定结果:优38例、良8例,优良率100%。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时远端锁入可吸收螺钉治疗胫腓骨骨折避免了常规金属锁钉断裂的风险,并且无金属锁钉动力化时需增加一次手术的缺点,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治疗胫骨髁间前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8-07~2002-07,将54例胫骨髁间前棘骨折分为A组31例(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和B组23例(可吸收缝线内固定),并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5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7年,平均3年6个月,52例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A组1例术后出现创伤性关节炎,B组1例出现膝关节不稳.X线片示骨折全部愈合.结论 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治疗胫骨髁间前棘骨折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无需二次手术,与金属内固定物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2004~2010年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5例,在骨折愈合时间、复位丧失、内固定失效、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肌腱损伤发生率、腕管综合征发生率、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45例患者均在5~8个月内骨折愈合,合并腕管综合征1例、拇长屈肌腱激惹1例、伸肌腱激惹2例、内固定失效2例、局部疼痛综合征1例,未发现肌腱断裂患者.腕关节功能按照Garland与Werley评分标准:优26例,良12例,可4例,差3例.结论 掌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是有效的手术方式,不恰当的操作技术仍可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并正确处理,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大多数病例可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或小夹板固定,取得满意疗效.但对累及桡骨关节面的不稳定骨折,闭合复位后由于桡骨短缩,骨折畸形愈合,导致腕关节功能障碍非常严重[1].近年来采用手术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重建腕关节解剖结构逐渐被接受,但由于术后不能配合有效的康复治疗,疗效受到影响,关节功能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我院2003年4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进行腕关节重建治疗,术后早期进行系统的综合康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重建钢板联合可吸收线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重建钢板联合可吸收线缝扎固定治疗的124例粉碎性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骨折疗效评价:优107例,良12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6.0%。2例术后伤口感染,经抗感染、清创后伤口愈合。2例螺钉松脱,骨折再移位,再次手术加强固定后骨折延迟愈合。结论采用重建钢板联合可吸收线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疗效好,具有骨膜及软组织剥离少,易复位固定,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7例漂浮肘患者的诊治情况,为提高其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漂浮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情况、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27例患者均为同侧肱骨干骨折(包括肱骨远端骨折)合并尺桡骨骨折(包括尺桡骨近端骨折)。Rogers分型为Ⅰ型22例,Ⅱ型4例,Ⅲ型1例。均为高能量损伤,合并开放性骨折4例、桡神经损伤2例。均于伤后8 h内手术治疗。对肱骨骨折主要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或闭合复位髓内针固定,对尺桡骨骨折主要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随访12~17个月,均未出现伤口感染,2例术前存在桡神经损伤者术后3个月自行恢复;1例肱骨骨折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术后9个月行自体髂骨植骨后愈合。尺桡骨骨折患者出现不愈合(前臂剥脱伤)1例,二期植骨后愈合,出现尺桡骨交叉愈合1例。其余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Rogers分型Ⅰ型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Ⅱ、Ⅲ型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肘关节活动受限,术后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44~98分,其中优12例、良6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66.7%。结论漂浮肘血管、神经及严重软组织损伤,骨折累及肘关节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治疗中做到解剖复位、稳定固定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enor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疗效。方法对采用Tenor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且获得平均15个月随访的45例患者手术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术后3 d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术后9个月发生内固定迟发性感染;钉棒无折断,术后即刻椎体高度恢复率为96%,术后随访椎体高度恢复率为90%;植骨均获得融合;Frankel分级术后较术前神经功能改善率达95.6%。结论Tenor内固定系统操作简便、复位效果优良,是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安全有效的内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18.
胫骨多段骨折内固定方法探讨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胫骨多段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并观察疗效。方法胫骨多段骨折患者20例,均行切开复位固定术,采用带锁髓内针固定6例,加长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8例,双钢板内固定6例。结果 20例术后随访1~5 a,骨折全部愈合,19例愈合时间为8~12个月,1例术后1 a远端骨折未愈合,行髓骨针取出,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1 a后愈合。本组踝、膝关节活动良好(2例踝关节部分活动受限),无内固定松动和断裂,肢体均无短缩和畸形。结论根据骨折部位、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方式治疗胫骨多段骨折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6年1月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外固定支架组和钢板固定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 w、3、6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情况以及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外固定支架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钢板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 w、3、6个月时两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缩短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 w和3个月,钢板固定组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外固定支架组(P<0.05),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老年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保守和手术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A组42例)、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B组39例)治疗81例患者。比较6个月时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采用改良GartlandWerley(GW)评分评定术后6、12个月的腕关节功能。结果随访时间范围在12~24月之间(平均21.4月),骨折愈合时间范围在2~3月之间。术后6个月A组桡骨高度和尺偏角差于B组(P0.05),改良GW评分A组(6.31±1.17)与B组(3.81±1.17)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A组的桡骨高度及尺偏角与B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GW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较手术治疗的早期腕关节功能差,远期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