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正>分离性上肢运动障碍型颈椎病是由Allen和Brain于1952年首先报道,美国医生Keegan[1]于1965年首先通过尸解对其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该类型颈椎病临床上较少见,主要表现为上肢肌肉,特别是肩胛带肌的乏力、萎缩致上肢不能主动抬举,不伴或仅有轻微的感觉障碍,容易误诊为进行性肌萎缩症或进行性脊肌萎缩型运动神经元病。笔者于2008年4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运用针刀配合牵引治疗本病4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病 ,其中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所占比例最大 ,约为 73%。笔者采用逍遥散加味合吗叮啉治疗本病 40例 ,并与单纯用吗叮啉治疗的 2 0例作对比观察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根据《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1 ]中关于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诊断标准选择病例。 6 0例患者均有上腹部疼痛 ,饱胀 ,嗳气。体检 :上腹部正中或偏右压痛明显且压痛面积较广泛 ,无局限性压痛 ;墨菲氏征阴性 ;实验室、内镜、B超等检查排除肝胆胰疾患 ;病程 >1个月。1.2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中 ,男 6例 ,女 5 4例 ;发病年龄在 2 5…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是危害全球健康的疾病之一,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死因。数据统计85%脑卒中患者早期存在上肢运动障碍,发病后半年内仍有55%~75%存在上肢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1-2]。多种方法联合治疗是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方法[3]。笔者在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运用针刺、推拿治疗脑卒中上肢运动障碍患者,收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30041)于龙光,齐斌长春中医学院郝东明【关键词】颈椎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约占颈椎病发病率的20%~30%,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耳鸣、耳聋、头痛、恶心、复视...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指颈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及韧带肌肉、筋膜等所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改变,致使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受损害(如压迫、刺激、失稳等)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颈椎病是临床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几年采用推拿按摩手法治疗2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国内报道的发病率为17.3%[1],以椎动脉受压为主要病理变化者为椎动脉型。据报道,椎动脉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的10%~15%[2]。笔者近年来采用麝乌透骨散外敷,普乐林静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与用西药常规治疗的26例作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52例中,男性33例,女性19例;年龄36~65岁,平均48.56±12.58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2.90±1.12年。对照组26例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35~64岁,平均46.47±11.72岁;病程3个月~7.6年,平均2.78±1.09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72例;病程最长15年,最短10天;最大年龄72岁,最小18岁,平均43.3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结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脑梗塞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及机理。方法:将120例脑梗塞亚急性期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及内科治疗;2周后,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给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音乐疗法结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干预14天后观察两组患者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分、Fugl.Meyer量表(FMA)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14天后,观察组ARAT评分、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音乐结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脑梗塞亚急性期上肢功能障碍及焦虑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观察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参照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全纪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和判断疗效,并彩和积分法对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仰卧整复手法治疗组和牢引对照组治疗有匀物百分比分别为97.2%和95.0%,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手法对缓解颈痛及上肢放射痛,改善颈源性头痛、头晕和颈部活动不利等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陈凌帆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5):39+41-39,41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52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温针灸的治疗。结果:痊愈30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结论:温针灸对于颈椎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走出颈椎病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颈椎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很多误区.本文结合笔者诊治颈椎病患者的经验,就颈椎病从发病认知、诊断、治疗、预防调护等方面的常见误区进行探讨.提出了如何走出颈椎病误区的建议,主张加强青少年颈椎病的诊治.诊断方面要以颈椎失稳作为颈椎病的主要评价条件,加强触诊知病,注意将颈椎正常的生理老化与颈椎病分开.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颈腰痛Ⅱ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12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2例,采用自制中药汤剂颈腰痛Ⅱ号进行治疗,对照组200例采用颈复康冲剂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结论:腰痛Ⅱ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海翠 《光明中医》2016,(15):2249-2250
目的研究中药熏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儿童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8例儿童颈椎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29例),观察组予中药熏蒸+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中药熏蒸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同对照组患者的72.4%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穴位贴敷可显著改善儿童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用枕不当与颈椎发病的光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采用生物力学光弹性实验方法,研究仰、侧卧位不当用枕(高枕和低枕)的颈脊柱内部应力分布特点及其与颈椎病发病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当用枕所致的颈脊柱长时间超生理应力应变的增生,会诱发或促进颈椎病的发生。低枕有害,高枕无益,结合头颈部解剖外形测量,认为正常枕高以仰卧位头枕5.54±0.63Cm、项枕11.23±1.08Cm为宜,侧卧位则以15.10±1.67Cm为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颈后部腧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针刺组针刺百会、风池(双)、风府、翳风(双)、风门(双);药物组口服西比灵。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优于药物组的70%(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VA、BA的Vm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针刺组优于药物组(均P<0.05)。结论:针刺百会穴、颈后部腧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能提高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8.
颈椎病是以颈椎退行性改变为基础的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无特效疗法,中医药治疗颈椎病有丰富的经验,但中医的认识和治疗尚无统一标准。查询古籍,检索文献数据库,总结归纳了中医古籍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现代学者对中医治疗方法的相关研究,为本病的中医治疗理清了思路,为临床发挥中医特色更好的治疗本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针灸、推拿及物理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物疗疗法、推拿、针灸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40例中,痊愈25例,显效6例,改善4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中,痊愈12例,显效3例,改善7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针灸、推拿、物理疗法治疗各方法间可起到协同作用的效果,提高了临床治愈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中医“痹证”范畴。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外邪入侵、气血瘀滞.痰湿阻络.不通则痛、气血亏虚.筋脉失养-不荣则痛、脏腑亏虚等。治疗包括内服、针刺、刮痧、拔罐、推拿、综合等方法。期待未来治疗方法趋向多元化、系统化,依据病因病机以及病程演变特点,确定治疗方案,不断发展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