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子宫内膜癌(EC)手术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手术治疗的12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66,接受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61,接受常规干预+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分析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患者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SAS评分≥50分、SDS评分≥53分、GSES评分﹤30分、QOL评分﹤76分均是EC患者不良干预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EC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干预模式,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
目的探讨以阶段性改变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情绪状态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2月间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肺癌化疗患者,根据建档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阶段性改变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遵医率为95. 3%,高于对照组的76. 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采用以阶段性改变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遵医行为,改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主要照护者照护负担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及其主要照护者各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主要照护者分为观察组(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和对照组(不接受认知行为干预),每组42例.比较两组主要照护者干预前后照护负担评分(个人负担、责任负担评分及总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身体、社会、心理、精神健康评分及总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主要照护者的照护负担评分(个人负担、责任负担评分及总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身体、社会、心理、精神健康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主要照护者的个人负担、责任负担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主要照护者的身体、社会、心理、精神健康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以减轻肺癌化疗患者主要照护者的照护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Peplau人际关系理论为基础的干预模式对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36例肺癌患者根据不同干预方案分为对照组(n=71)和观察组(n=6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以Peplau人际关系理论为基础的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主观幸福感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患者主观幸福感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患者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3.38%(45/71),高于观察组的46.15%(30/65)(P﹤0.05).结论 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以Peplau人际关系理论为基础的干预模式,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整合式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整合式心理干预,包括错误认知干预、不良行为干预、情感心理支持、疑惑解答支持和运动放松支持5个方面,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干预。分别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简明心境量表调查患者的心理负担和负性情绪,应用依从性调查表从运动、饮食、心理和药物4个维度评价患者的遵医行为。比较心理干预前和心理干预6周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负性情绪、遵医行为评分。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负性情绪和遵医行为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为(61.05±6.4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54±5.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愤怒、疲劳、困惑5种负性情绪评分和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运动、饮食、心理、药物方面的遵医行为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整合式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肺癌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和负性情绪,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患者积极接受治疗,获得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阶段认知行为干预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00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5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分阶段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遵医行为、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遵医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95%(P<0.01),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3%(P<0.01),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6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71%(P<0.01)。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4.13±2.04)天,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 相似文献
9.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中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在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化疗的16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提升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肺癌化疗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患者化疗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措施的不同将101例NSCLC患者分为干预组(n=51)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接受化疗常规化疗方案,给予生活和一般心理指导,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生活质量核心30问卷调查(QLQ-C30)和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和干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功能和总体健康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症状和特异性维度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干预组患者功能和总体健康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症状和特异性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KP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干预组患者K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皮肤黏膜损伤、肾脏毒性、神经毒性和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减轻老年NSCLC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对改善老年NSCLC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连续性护理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和连续性干预组(连续性护理),每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分及化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FACT-L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FACT-L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且连续性干预组患者SAS、SDS、FACT-L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连续性干预组患者化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连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晚期肺癌患者化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2.
13.
14.
全程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接受含铂双药联合化疗方案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采用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全程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欧洲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全程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后功能子量表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较化疗前均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降幅小,两组评分变化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症状子量表及反映症状和经济状况的特异性项目评分较化疗前均有升高,除呼吸困难、便秘症状和经济状况外,其他项目评分观察组升高值小于对照组,两组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化疗后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相关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规范化癌痛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癌痛程度、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82例晚期肺癌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1例,A组患者采用规范化癌痛干预,B组患者采用常规镇痛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癌痛程度[语言分级评分法(VRS)]、心理状态[修订焦虑自评量表中文版(SASCR)、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共性模块(FACT-G)]及出院时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RS、SAS-CR和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A组患者的VRS、SAS-CR和SD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A组患者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出院时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出院指导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规范化癌痛干预可有效降低晚期肺癌患者的癌痛程度,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药学干预结合心理行为干预对结肠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恶心、呕吐、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184例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92,接受化疗、药学干预结合心理行为干预)和对照组(n=92,接受化疗)。药学干预是针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经临床药师优化对症治疗方案和指导用药;心理行为干预由心理医师针对给患者带来压力的因素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恶心严重程度、呕吐频次、焦虑、抑郁发生率及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化疗的前3个周期干预组对止吐药物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7.6%、65.2%和67.4%,对照组为34.8%、43.5%和46.7%,明显低于干预组(P=0.002,P=0.0 0 3,P=0.003)。干预组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症状为Median 4.1和Median 5.3,对照组为Median 8.5和Median 8.8,明显高于干预组(P=0.032,P=0.038);干预组的急性和迟发性呕吐频率(Median 0.4,Median 0.2),对照组为(Median 1.2,Median 0.8),明显高于干预组(P=0.014,P=0.028)。干预组患者在化疗前(基线)时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总分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化疗前三个周期的SAS和SDS总分较对照组相应周期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生活质量评分:干预组总健康状况评分较对照组高(P=0.031),情绪状况较对照组升高(P=0.023),食欲丧失、恶心和呕吐的症状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25,P=0.029)。结论:心理医师和临床药师对结肠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及药学干预可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能改善患者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后化疗。根据入院后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疲乏、恶心呕吐、失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间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专业的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采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服务评价量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中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及社会功能6个子项目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 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 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