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某院门诊大金额处方的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随机抽查2010年某院门诊西药房1200张300元以上的大金额处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相关规定对大金额处方患者情况、处方诊断、处方药品及处方合理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门诊大金额处方男女患者数基本相等,其中> 50岁患者数最多,占67.75%,处方平均金额为424.95元,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3.55种,抗菌药的使用率为26.25%,注射剂应用比例为28.75%;不合理大金额处方184张,不合理率为15.33%,其中,用药不合理处方(包括用药不适宜或超常处方)73张,用药不合理率为6.08%;不规范处方111张,不规范处方率为9.25%.结论 该院大金额处方存在一定不合理用药现象,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了解某院门诊处方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某院2009年11月到2011年6月门诊2 000张处方作为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结果 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54;抗菌药使用百分率为49.10%;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29.25%;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33.09%;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86.77%;不合理处方比例为48.55%,其中不规范处方占抽查处方44.95%,用药不适宜处方占2.55%,超常处方占1.65%.结论 该院门诊处方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该院门急诊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12年1~11月的处方点评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及用药分析。结果该院门急诊处方书写较规范,未发现前记、后记缺项处方;不合理处方占调查处方的5.5%,主要表现在适应症、用法用量及溶媒剂量等方面的不适宜。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及干预措施,该院的门急诊处方用药已基本合理,但仍有部分不合理处方还需继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门诊处方的点评,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随机抽查2010年1~12月份的每月100张处方,按照处方点评的内容要求和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点评。结果:各种不合格处方113张。结论:进一步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的合格率,使患者更合理、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处方点评对中药处方书写和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抽取处方点评前后的门急诊的中成药处方、中药饮片处方和住院医嘱单,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对照检查。结果: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后,处方书写的合格率明显提高,合理用药情况也得到改善。结论:实施处方点评制度,有利于规范处方书写,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实施处方点评前后处方质量情况,寻求有效的处方干预措施,以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依据2010年卫生部新颁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标准,随机抽取实行处方点评前门急诊处方6000张,以及实行处方点评后门急诊处方6000张,分别统计合理、不合理处方数,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实施处方点评前不合理处方为350张,处方合格率为94.20%。实施处方点评后不合理处方为194张,处方合格率为96.73%,处方合格率比实行处方点评前提高了2.53%。结论实施处方点评、干预能有效地提高处方合格率、促进合理用药。我院门急诊处方的合格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门诊处方书写及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处方的类型及原因,为医院制定干预措施,提高处方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马鞍山十七冶医院2011年9月-12月门急诊处方3315张,对处方用药情况和处方书写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处方合格率较低(56.56%),其中书写不规范是门诊处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占不合格处方的98.75%;其次是用药不适宜处方,占不合格处方的20.21%,主要表现在诊断与用药不符,重复用药,选药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当,配伍禁忌,联合用药不适宜等;超常处方较少,仅占不合格处方的0.625%。结论提高门诊处方质量势在必行。医院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医务人员对处方管理相关法规的培训,规范医(药)师的处方行为,提高医院处方书写质量和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对门诊2008年抽查处方的点评及不合理用药的分析,评估药师在处方审核和干预中的作用。方法对2008年1月~12月间所抽查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抽查处方3600张,人均用药2.88种,注射剂使用率为47.80%,抗生素使用率为60.54%,平均处方金额64.54元。结论门诊处方中存在问题较多,同时药师在处方审核和合理用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应加大《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力度,加强处方的监督检查,提高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某院2010~2013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及合理性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HIS系统调取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数据,对某院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品种、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查阅病历系统及合理用药分析系统,评价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合理性。结果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0~2013年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分别占全年药品总金额的10.O%、10.1%、10.5%、10.6%,疏血通注射液连续2年跃居DDDs排名第1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最为广泛,历年占比均超过45%:使用中存在用药剂量过大、联合用药不当、疗程偏长、溶剂选择不当等情况。结论该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规范之处。有待通过临床药师干预、医嘱处方点评、医疗质量监督、合理用药宣教等手段来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1.
张冬玲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23,(2):155-157
目的 对长期处方政策下我院慢性病门诊处方的规范性及用药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为基层医院慢性病门诊处方的规范使用及合理用药提出管理建议。方法 选取我院慢性病处方共计1246例,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医疗机构药物利用评价指标及我国《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对我院处方的规范性及用药合理性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我院当前慢性病门诊处方主要存在处方书写不规范、药品配伍不合理、用药时间过长、超量带药、开具对存储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药品、用药范围不适宜等问题。结论 基层医院需改进慢性病长期处方考核方式、定期开展处方点评、组织医师药师学习相关政策及药品知识,促进慢性病门诊处方规范化、用药合理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处方质量及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2015年度门诊处方点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要不合理类型为书写错误、超时用药、诊断不明确等。结论:经干预,不合理情况得到改善,但仍需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实施处方点评制对处方质量规范的效果,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的门诊处方,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处方点评的相关要求,对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2010年7月1日实施处方点评制后,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抗菌药物使用都有了比较明显的降低.结论 处方点评制的实施对规范处方管理及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附院门诊用药情况,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选取附院2012年1-12月门诊处方共计6 000张,筛选不合理处方,对其中典型处方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431张、占总处方的7.18%,其中不规范处方133张、占不合理处方的30.9%,用药不适宜处方298张、占不合理处方的69.3%。结论:医院应定期进行处方分析,做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可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开展处方点评工作,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查我院2010年6~10月处方2200份,进行处方点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有助于促进合理用药,我院处方点评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患者用药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随机抽取的1200张处方,按处方基本指标逐一审查并填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用药品种为2.07~2.69,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从53%降至31%,注射剂使用率从42%降至20%,基本药物使用率控制在40%左右。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发现,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不合理处方问题应值得重视,要加强《处方管理办法》和《抗感染药物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正确实施,及时反馈于临床,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对门、急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3月门、急诊处方每月200张共计600张。结果我院处方主要存在:(1)书写不规范;(2)配伍禁忌;(3)给药剂量偏大;(4)抗菌药不合理联用;(5)选择药物不合理;(6)重复给药;(7)诊断与用药不符等方面。结论对发现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及时点评分析、及时反馈、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