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需求,使患者消除顾虑,顺利进行手术,安全康复出院。方法调查患者术前、术后、围术期、出院前的护理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均掌握了脊柱结核的相关知识,住院期间治疗和护理效果良好,无护理并发症。结论有效充分的对脊柱结核患者护理需求的评估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早日康复,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93例脊柱结核的围术期规范化护理的方法。方法根据脊柱结核本身的特殊性,在围术期采取一系列规范化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指导、营养支持、呼吸功能训练、术后监测和观察、体位指导、服药指导、功能锻炼等有效控制和预防并发症。结果该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脊柱结核手术风险大,加强规范围术期护理,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及配合力,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钱芳 《当代护士》2014,(4):87-89
总结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注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配合、体位配合,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双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做好切口及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预防、饮食指导及功能锻炼指导,加强心理护理。认为做好脊柱结核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脊柱结核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75例脊柱结核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的护理要点。认为全面系统的术前术后的观察、指导及护理,对脊柱结核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内固定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内固定术的脊柱结核患者进行护理,术后给予预防压疮、预防尿路及肺部感染、预防便秘和股四头肌锻炼等康复护理。结果:6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内固定术的脊柱结核患者,给予预防并发症及康复锻炼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入路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术中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7例不同节段脊柱结核患者采取不同切口入路手术,术中做好体位护理、病情观察、抢救准备和感染控制。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术中出现心搏骤停1例,抢救成功,其余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术期,切口愈合好,病椎疼痛明显减轻。术后8周随访,结核症状均缓解。结论:加强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术中护理是控制结核菌扩散,确保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对7例脊柱结核患者行一期病灶清除植骨或内固定手术,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抗结核药物应用护理、饮食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双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做好切口及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预防、饮食指导及功能锻炼指导,加强心理护理。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6~24个月,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结核病灶复发。认为做好脊柱结核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脊柱结核7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7例脊柱结核患者行一期病灶清除植骨或内固定手术,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抗结核药物应用护理、饮食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双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做好切口及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预防、饮食指导及功能锻炼指导,加强心理护理.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6~24个月,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结核病灶复发.认为做好脊柱结核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6年5月我科收住的152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其中,颈椎结核15例,胸椎结核67例,胸腰段结核17例,腰骶椎结核53例,男性89例,女性63例,年龄自21岁-77岁,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加强术后康复训练。结果所有住院的脊柱结核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100%。结论针对不同的脊柱结核患者采取不同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患者的顺利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回顾分析8例脊柱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行结核前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的临床资料,探讨脊柱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术前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饮食控制血糖、术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有效康复锻炼对脊柱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的顺利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诗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5):8723-8724
随着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的增高,脊柱结核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以胸、腰椎结核最为常见,常多关节受累,导致脊柱失稳、后凸畸形,脊髓受压甚至截瘫等一系列并发症。我院2006—01-2008-12共收治椎体结核135例,现将围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前路后凸顶椎前移方法矫正脊柱结核严重后凸畸形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10例进行前路后凸顶椎前移方法矫正脊柱结核严重后凸畸形的患者做好心理康复指导、饮食及用药指导、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术后体位训练、脊髓功能观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及详尽的出院指导.结果: 进行系统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后,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针对脊柱结核严重后凸畸形的患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员早期康复,提高术后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脊柱结核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结核不但在骨、关节结核中最多见,而且临床表现也较严重、复杂,并可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截瘫。因此,脊柱结核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对脊柱结核的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主要措施为:(1)术前心理护理;(2)术前康复训练:练习床上大小便、深呼吸、肌肉和关节的锻炼方法;(3)术后康复护理:床上功能练习、离床锻炼方法;(4)出院指导,现总结护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8例经锁孔行胸腔镜下脊柱前路内固定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锁孔行胸腔镜下脊柱前路内固定术是一种外科治疗脊柱结核、肿瘤等疾病的新技术。报告了8例脊柱结核与肿瘤的患者行该手术的护理。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呼吸功能评估、呼吸功能训练。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加强体位、呼吸道、胸腔引流管的管理,进行早期呼吸功能、脊柱功能、肢体功能的训练。本组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影像学评价均为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及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对脊柱结核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住院并行手术的156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和手术相关指标等,分析脊柱结核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NI对脊柱结核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156例患者中有6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82例次,并发症发生率为43.59%。合并肺结核、术前抗结核时间>4周、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是脊柱结核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而较高PNI是脊柱结核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保护因素(P <0.05);PNI预测脊柱结核术后并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5。结论 脊柱结核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受合并肺结核、术前抗结核时间、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和术前PNI等因素的影响,术前PNI对术后并发症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56例腰骶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指导、药物治疗与术前训练,术中术后加强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出院后予以电话追踪随访。结果经过合理规范的护理措施,本组156例腰骶椎结核患者中,140例患者术后近期疗效满意,一些常见并发症均通过密切观察、精细护理得到及时改善和缓解。在术后平均1.5年的随访中,6例复发再次手术,10例仍有大小便功能障碍,均进行术后的康复锻炼,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合理规范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方法,术前术后的抗结核药物用药指导,全程细致的心理干预,对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脊柱结核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病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病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询问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程度,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1)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P<0.05)。(2)观察组术后伤口感染、便秘、肺不张、低热和下肢静脉栓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促进脊柱结核术患者的恢复,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脊柱结核术后疼痛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的继发性肺外结核 ,其中约一半累及脊柱。早期的脊柱结核单用抗痨药物治疗即可取得满意疗效 ,晚期患者则需手术治疗。然而 ,患者对脊柱手术存在着强烈的惧怕心理 ,一是怕术后疼痛难以忍受 ,二是怕手术失败而致瘫。因此 ,术后护理是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1993年至 2 0 0 1年我院共收治脊柱结核手术患者 3 6例 ,均在积极的抗痨治疗下行结核病灶清除术加植骨术 ,术后治疗组用无疼痛护理及早期康复护理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3 6例中男 17例 ,女 19例 ,3 5~ 5 9岁 ,平均 4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路径对提高前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行前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72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实施手术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护理路径应用于行前入路内固定术的脊柱结核患者,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第一届“全国糖尿病足暨自体干细胞移植学习班”通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冯岚  瞿东滨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1):2114-2114
采用一期手术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57例,通过早期提供脊柱坚强内固定,增强脊柱的稳定性,配合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和术后康复训练,结果54例获随访患者均无复发,胸背部疼痛消失,后凸矫正度数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