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俊堂 《中国医刊》2006,41(4):51-51
体循环栓塞是伴随复律(cardioversion)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能发生在体内和体外电复律、药物复律和自发复律时。Bjerkelund和Oming在一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电复律前后未抗凝者栓塞发生率为5.3%,接受抗凝降低至0.8%。Goldman报告,400例房颤病人口服奎尼丁复律栓塞发生率为1.5%,这与Lown在450例电复律患者观察到1.2%的栓塞发生率是类似的。  相似文献   

2.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60岁以上更为明显。房颤降低心脏功能,且并发症多,是栓塞性卒中和外周动脉栓塞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1]。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对患者带来的临床获益是显而易见的。目前临床常用的复律方法有药物复律和电复律  相似文献   

3.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易引起脑栓塞或其他外周血管栓塞。房颤占所有脑卒中病例的15%,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因此如何预防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认为,房颤发生时间大于48h必须在复律前后抗凝如复律不成功或者复律后无法维持窦性心率,则必须考虑长期抗凝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接受不同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在心脏复律前其心房血栓的发生率,以及为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的心脏复律的有效性,并探讨心房血栓的出现与临床及心脏超声数据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拟行房颤心脏复律的757例连续病例。将这些患者分成4组:有效的常规口服抗凝组,短期抗凝组,无效的口服抗凝或亚治疗剂量抗凝组,因不同临床原因而行疗程<3周的有效口服抗凝组。所有患者均在心脏复律前进行了TEE检查;如出现心房血栓或左房声学显影异常,则延期进行心脏复律。在心脏复律后评估血栓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在75…  相似文献   

5.
从1978年1月至1983年6月间对149例人工生物瓣膜置换术并有房颤的患者进行了随访,其中房颤复律组84例,未复律组65例。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者,复律组为48.2%,未复律组为26.3%;栓塞发生率复律组为1.9%,未复律组为10.5%。故期望生物瓣膜置换术后仍有房颤的患者尽可能予以复律。  相似文献   

6.
慢性房颤患者有较高的栓塞发生率和致残率,近年来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房颤治疗的目标除了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以外,仍为满意控制心室率、恢复窦性心律并防止其复发。我们近两年应用胺碘酮对3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复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同步直流电复律是治疗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的一项有效方法,已逐步替代单纯的药物复律。重庆市电击复律协作纽自1974年开始对慢性房颤与房扑应用同步直流电复律疗法,现将1974~1979年治疗的211例房颤、12例房扑的资料进行疗效分析,重点对病例选择,复律前后用药,并发症等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同步电复律治疗持续性房颤的转律即刻成功率和维持窦律的近期效果、并发症.方法:持续性房颤病人25例,常规有效抗凝3周,转律前10天始服用胺碘酮片0.2,3次/日,5天后改为0.2,1次/日.建立输液通道,静推安定10~20mg,待病人入睡后选用100~150J双向波电流同步放电.复律后继续服用华法林抗凝4周,胺碘酮0.2,1次/日,长期服用维持窦律、观察病人症状、心功能分级、栓塞发生率、复发率.结果:本组25例经1次放电转复成功18例,第2次放电转复成功1例,第3次放电转复成功1例,合计20例,成功率80%,心功能好转,观察2~25个月,有5例复发,无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持续性房颤同步电复律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慢性房颤患者有较高的栓塞发生率和致残率,近年来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房颤治疗的目标除了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以外,仍为满意控制心室率、恢复窦性心律并防止其复发。我们近两年应用胺碘酮对3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复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未发生明显的副作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阵发性房颤药物转复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阵发性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异常,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增高。房颤如不及早复律可形成左房血栓导致动脉栓塞,血液动力学异常,心房电生理重构,增加复律的困难。因此主张尽早、尽可能复律。自1999年1月~2004年2月,笔者对153例房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应用西地兰、心律平进行药物转  相似文献   

11.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由于有序的心房电——机械活动丧失,可造成心搏出量和心输出量的下降,导致血流淤滞,易于血栓形成,进一步可发生血栓栓塞。房颤的复律治疗可以缓解心律失常症状,改善血液动力学,还可能减少心源性栓塞的危险。为了探讨心房收缩功能的恢复过程,本文报告11例房颤复律病人的多普勒心超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直流电复律对风心病房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影响房颤转复能否转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0例风心病并房颤患者,乙胺碘肤酮与直流电复律治疗后转归情况。胺碘酮0.23次/日,7天;0.22次/日7-14天,不能转复者给予直流电150-300瓦,秒复律。结果:胺碘酮与直流电治疗后,房颤转复成功率为76.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左房大小、房颤持续时间是转复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结论:胺碘酮与直流电复律联合治疗风心病房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大部分房颤是由器质性心脏病所致,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房颤的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房颤可以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严重的并发症,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发生率更是高达60%,房颤的发生常常伴随着血栓栓塞、心功能不全等,因而增加了致死率。最常用的复律药物是胺碘酮,但据报道有效率仅为40%~60%,临床研究发现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水平是非常有效的降脂药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病人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房颤患者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急诊复律前是否抗凝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急诊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的房颤复律患者,观察出院后血栓栓塞事件。结果:房颤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者复律后出院共473例,277例复律前未接受抗凝治疗,196例复律前接受抗凝治疗。复律后随访0-360天,和抗凝组比较,未抗凝组血栓栓塞风险HR为1.45 (95% CI: 1.21–1.72);和药物复律比较,电复律的血栓栓塞风险HR为1.61 (95% CI: 1.22–2.15)。HR值在CHA2DS2-VASc评分=1和CHA2DS2-VASc评分≥2分别为1.57(95% CI: 0.81–3.01 ) 和 4.61(95% CI:2.71–8.15)。结论:CHA2DS2-VASc评分≥1的房颤患者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复律前抗凝在降低血栓栓塞风险方面可能获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复律治疗前后NT-Pro BNP水平变化与房颤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房颤患者50例,入院后复律前、后均检测NT-Pro BNP,比较复律成功组和复律不成功组治疗前后的NT-Pro BNP水平,以及随访期窦律维持组和房颤复发组NT-Pro BNP水平。结果:复律未成功组复律前、后NT-Pro BNP均明显高于转复成功组复律前、后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颤复发组复律治疗后NT-Pro BNP水平高于窦律维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律前NT-Pro BNP水平异常增高者及复律后仍高于正常者复律成功的可能较小,控制心室率即可;复律后NT-Pro BNP水平迅速恢复正常者更容易维持窦律。房颤患者复律后的NT-Pro BNP水平可以作为预测房颤是否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异位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除外)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7月~2011年6月接受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其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5例,预激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4例,单纯房颤4例。所有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时间小于48 h。使用双向波电复律机,能量分别给予70~100J,选择同步电复律,年龄>60岁或基础病复杂者先床旁临时起搏后再复律。复律后持续心电24h监测,随访30d。结果:19例70 J一次电复律成功,2例室速者70 J后复律未成功,第二次改为100 J复律成功,血流动力学障碍纠正。复律心电24 h监测,并随访30 d,1例房颤者复发,未发生栓塞及死亡事件。结论: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疗效迅速而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年龄超过60岁或基础病复杂者,先床旁临时起搏再电复律,可降低电复律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副作用,提高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为0.4%~0.9%。如不及时复律可形成心房血栓导致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异常;心房电生理重构,增加复律的困难。因此主张尽早复律,但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房颤,应该选择何种药物治疗,临床上意见不一,本实验通过随机对照研究以了解静脉注射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疗效是否优于毛花甙C,并评价其减慢心室率的作用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进行性增加。房颤的治疗有电复律治疗、药物治疗及介入射频消融治疗[1],前两种治疗效果不明显,且复律后维持时间短。近年的临床研究表明,介入射频消融术可以有效防止房颤复发,可明显减少心力衰竭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改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生在处置房颤时往往要深思以下这些问题:转复窦性心律的适应症、由于除颤引起栓塞的危险性、除颤前后抗凝药物的必要性、慢心率房颤能否转复为窦性心律等等。据 Go-ldman 报告,慢性房颤病例约有30%可引起一次或一次以上的体循环系的栓塞症;而且二尖瓣狭窄症引起栓塞病例的90%合并有房颤,由于风湿性心脏病引起死  相似文献   

20.
<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心房快速紊乱的律失常,也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不但可引起心房内栓形成与栓塞并发症,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其不当的快速心室反应和不规整心律还可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加重器质性心脏病和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因此积极转房颤并维持窦性心律目前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目前能够转复房颤,特别是快速复律的药物较少。近来国内外医院的研究显示,伊布利特能够快速、有效地转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