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易凤梅  杨春燕 《中国医药》2012,7(2):213-2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官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A组)68例,常规腹腔镜手术(B组)59例.结果 A组单发肌瘤30例(44.1%),多发38例(55.9%);B组单发24例(40.7%),多发35例(59.3%).A组肌瘤直径(5.1±1.6)cm,大于5 cm者35例;B组肌瘤直径(5.2±1.7)cm,大于5 cm者32例.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61.2±12.4)min较B组(84.1±14.4) 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出血量(57.3±21.4)ml,B组(112.6±65.7)ml;术后发病率A组2例(2.9%),B组9例(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住院时间(5.8±2.2)d,较B组(7.9±3.6)d短.2组均无输尿管及大血管损伤.2组各有1例术后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未进行特殊处理,B组有1例肌瘤较大者因术中出血较多难以继续而中转开腹.术后随访2 ~48个月,平均22.6个月.2组术后月经情况均有明显改善,术后复发率A组2.9% (2/68),B组18.6% (1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2例因肌瘤复发2年内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钱丹  朱好 《中国当代医药》2013,(36):168-169,171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独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同时随访患者6个月,1、2年的肌瘤复发率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1年、2年患者的肌瘤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访6个月、1年后的月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而2年后两组的月经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好。不仅损伤小、恢复快,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降低,月经改善情况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98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不同术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54例)行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指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1例(1.85%),腹痛1例(1.85%),无其他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发热1例(2.27%),腹痛5例(11.36%),阴道流血4例(9.09%),中转开腹3例(6.8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70%(2/54)比对照组29.55%(13/44)低(P<0.05)。随访4个月后,观察组2例复发,对照组6例复发,观察组复发率3.70%比对照组13.64%低(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清除患者子宫肌瘤,缩短病程,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9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实验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实验组则是腹腔镜下先行子宫动脉阻断再进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月经缓解率及肌瘤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月经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肌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肌瘤剥除术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术中出血大大减少,降低了肌瘤复发率,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伴随癌痛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均设置54例研究对象。A组患者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B组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取得与其相当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其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出血量更少,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因此,临床可将子宫动脉栓塞术作为子宫肌瘤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妇科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患者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B组患者应用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后症状缓解例数比较显示子宫动脉栓塞组月经量多症状改善例数显著多于子宫肌瘤剔除术组(P<0.05)。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压迫症状改善例数显著多于子宫动脉栓塞组(P<0.05)。小腹坠胀、盆腔疼痛改善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及恢复时间比较显示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于子宫肌瘤均有显著疗效。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显著改善患者月经量多症状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恢复速度快、手术创口小等优势。对于主要以压迫症状为主的子宫肌瘤患者选取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压迫,缩小子宫体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减少出血的方法。方法 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中航工业302医院对86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除外浆膜下子宫肌瘤),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其中直接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40例(A组),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46例(B组),结果所有病例均在镜下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2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量A组(65.6±14.2)mL,B组(35.4±11.3)mL);术后血红蛋白较术前下降A组(8.9±2.4)g/L,B组(6.1±1.2)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子宫血流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阻断子宫动脉行子宫肌瘤剔除的手术方式、适应证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腹腔镜下阻断子宫动脉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10~80mL,平均50mL,手术时间50~160min,平均72min,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阻断子宫动脉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较为理想、安全有效的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 ,它具有创伤小、手术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最终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但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观察组的综合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治疗其效果都非常显著,但是使用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其住院更短,并发症更少,综合治疗效果要好一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止血带可逆性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采用止血带可逆性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者55例纳入观察组,单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者65例纳入对照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9±14)min、(82±33)m L低于对照组(82±23)min、(112±24)m L,术后月经初次来潮时间(38.2±3.5)d高于对照组(31.9±2.2)d,观察组6个月内肌瘤复发率3.64%低于对照组1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以止血带可逆性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虽不能缩短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且可能延长复潮时间,影响子宫功能,但有助于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复发风险,瑕不掩瑜。  相似文献   

11.
安峰 《临床医药实践》2013,22(2):105-107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17例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超选择双侧子宫动脉经动脉造影证实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结果:术后所有病例瘤体均于1~9个月内进行性缩小,其中3例瘤体完全消失;所有患者月经量过多、贫血、下腹坠痛及膀胱压迫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甚至完全消失,2例术后闭经;所有病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是子宫肌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9,(20):58-61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U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1月我院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156例UM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本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月经转归正常、子宫形态转归正常比例及复发率,并对比本组患者术前、术后2d血清卵巢功能有关指标[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与术前、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本组15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用时为(61.94±10.1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2.76±28.04)mL、平均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18.96±3.64)h、平均住院时间为(4.96±1.05)d;术后仅出现4例腹膜下气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4/156);本组患者术前、术后2d的血清LH、E2、FSH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组患者术后1年SF-36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术后1年月经转归正常、子宫形态转归正常比例分别为98.08%(153/156)、94.23%(147/156),术后1年复发7例,复发率为4.49%(7/156)。结论应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具有出血少、创伤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恢复快等优势,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对其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并发症及防治经验。方法自2008年以来,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100例。选择自愿接受介入治疗的症状性子宫肌瘤及无症状子宫肌瘤,直径>4 cm患者38例,术前检查排除带蒂浆膜下子宫肌瘤,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栓塞剂为海藻酸钠微球(KMG)、新鲜明胶海绵颗粒。结果 45例患者出现腰骶部疼痛症状,及时消炎镇痛,该症状在一周左右得到缓解,三周后症状消失;20例患者治疗后出现低热症状(37℃~37.5℃);12例患者便秘术后24 h患者下床活动后,常规嘱患者服用缓泻剂,一般术后2~3 d,大便通畅;23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UAE治疗后15、30 d时坏死的肌瘤细胞由宫颈外口脱出,及时摘除病理组织,患者术后状态恢复良好,没有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宫腔感染采用子宫全切术后恢复正常。结论治疗后可使子宫肌瘤和子宫的体积明显缩小,对患者的不适症状能够显著改善。对于术后并发症要及时有效的纠正,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勤  张秀蓉  高洁  高翠娴 《中国医药科学》2014,(10):201-202,205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切除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患者,共178例,术前常规检查无手术禁忌证,术前晚进行宫颈预处理。术中用常规切割、钳夹、捻转、牵拉、娩出五步手法施术,全程B超监护,术后抗炎促宫缩治疗,观察术后满意率。结果所有手术均一次手术成功率,满意率100%,切除肌瘤直径1.0~6.0cm,手术时间10~85min,术中出血5~200mL。结论宫腔镜手术是治疗黏膜下肌瘤及壁间贴近内膜肌瘤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症状缓解及肌瘤复发率,以评价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3年8月在广西横县人民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定期随访、随访资料完整的190例围绝经期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术后的症状缓解率、复发肌瘤大小、复发时间、单发肌瘤与多发肌瘤术后复发情况、复发后相关治疗措施。结果围绝经期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症状完全缓解率为90.00%,部分缓解率为4.21%,未缓解率为5.79%。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率为22.63%,复发以小肌瘤(〈2cm)为主,再次手术率为2.33%。单发肌瘤与多发肌瘤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围绝经期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症状缓解率高,复发以小肌瘤为主,复发患者以随访观察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再次手术率低,其手术方式可首选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橘颗粒联合亮丙瑞林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6年11月在宜昌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患者于月经周期的1~5 d开始皮下注射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3.75 mg/次,1次/4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双橘颗粒,10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子宫肌瘤体积、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88.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均比治疗前显著缩小(P0.05);且治疗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E2)、孕酮(P)、卵泡生成激素(FSH)及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橘颗粒联合亮丙瑞林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瘤体缩小和血清性激素和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经皮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 (TUR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 6例子宫肌瘤病人 ,使用碘油平阳霉素乳剂加明胶海绵颗粒联合作栓塞剂 ,经皮导管栓塞子宫动脉 ,观察疗效。结果 子宫肌瘤多数为双侧子宫动脉供血 ,栓塞子宫动脉后 3、6、12、18个月 ,复查B超或CT ,肌瘤体积平均缩小为4 2 6 %、6 5 3%、76 7%、83 4 % ;术后月经量减少 ,贫血明显改善者占 88% ;尿频、排尿困难、便秘压迫等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经皮导管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 ,近期疗效肯定 ,可明显改善子宫肌瘤病人的临床症状 ,是一种微创、安全、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冷循环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自愿接受射频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42例,肌瘤56枚,瘤体直径3.0~8.0 cm,在超声引导下将射频电极经腹壁或阴道置人肌瘤进行射频治疗.结果 治疗后随访3个月以上42例,肌瘤56枚,治疗总有效率100%.结论 冷循环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6月入本院行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评价手术效果指标、术后发热相关因素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未发生术中器官损伤等并发症,无中转开腹、术中及术后输血病例。共有8例术后出现发热,平均体温为38.6℃,术后无发热54例,发热组与无发热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肌瘤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备手术适应证和熟练手术操作技巧的情况下,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是一种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术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曾利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3545-3546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24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主要有切口愈合不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0%、0.16%、0.64%、0.32%、0.16%.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采取必要措施,才能避免或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